收藏 分销(赏)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4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32781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4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14.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考点规范练第28页一、选择题1.吕氏春秋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B.井田制遭到了破坏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井田制的瓦解,题眼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根据材料“众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问题,并未涉及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问题,也未反映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故A、D两项错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

2、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但此时封建土地私有制还在形成中,所以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2.(2015浙江台州期末)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导学号26400103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农耕方式的进步,题眼是“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其发展变化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

3、,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3.(2015江苏淮安四模)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题眼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反映出汉朝土地兼并的危害性,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体现出封闭性,但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4、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重农的必要性,但与抑商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土地兼并问题反映出土地私有的不合理性,故D项错误。4.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段文字称颂的是()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题眼是“于是蜀沃野千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蜀”可以判断出是四川地区,马钧改进的翻车主要在北方地区使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由“溉灌三郡”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水利工程,并未体现出蜀汉对四川的治理,故B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在

5、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开稻田”“蜀沃野千里”等信息,可以分析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都江堰的修筑,故D项正确。5.(2015江苏泰州二模)据欧阳修集载:“民有幸而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多者为大役,少者为小役,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农经济,题眼是“公役”。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多者为大役,少者为小役,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

6、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负担是自耕农经济存在的不利因素,故A项符合题意。6.(2015山东济南一模)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处最有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导学号26400104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题眼是“刀耕火种”“男耕女织”。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铁犁牛耕是小农经济的耕作特点,故A项错误;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是早期农业和小农经济的性质

7、,不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来说的一种经济形式,与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早期农业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劳作,而小农经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采用的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确。7.(2015北京丰台二模)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右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糸”等与蚕丝有关的100多个文字。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C.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丝织业,题眼是“蚕、帛、丝、桑”。我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种桑养蚕现象,故A项

8、错误;材料反映了商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并没有涉及商代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由材料“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与蚕丝有关的100多个文字”,可知商代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商代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故D项错误。8.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

9、代中国手工业,题眼是“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重视技术的传承,而不是重视新技术的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技术的垄断,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对工匠注重技能的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工匠的技能培训,而不是产品制作工序,故D项错误。9.宋人何薳所著的春渚纪闻中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答案:B解析

10、:本题旨在考查民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题眼是“流传不多”。根据材料信息“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故错误。10.某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题眼是“两头粗壮,中间细长”。官营手工业采取由官府经营的生产模式,是中国古代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经营方式,是哑铃的“一头”

11、,不是“细长”的部分,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业是由民间力量经营,生产产品以交换为主要目的,但由于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挤压,其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是哑铃中间“细长”的部分,故B项正确;家庭手工业是依附于农业而存在的,其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属于哑铃的另“一头”,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故D项错误。11.下表内容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

12、泾镇“多丝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居民数万家”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C.纺织业中心的林立D.手工业区域性分工明显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关键信息是“松江棉”“王江泾镇多丝绸”“湖州府俗皆织绢”。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材料中苏州府“计日受值”的史料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其他各地的史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百姓赋税负担过重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四个地区纺织业发展较好,但不能体现出各自成为当时的纺织业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中四府分别以棉纺织或丝织业为主,表明

13、手工业生产具有区域性分工的特点,故D项正确。12.(2015山东淄博二模)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导学号26400105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题眼是“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根据“家庭作坊几百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故与手工工场无关,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区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

14、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

15、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2)根据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是怎样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参考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赋税过重,徭役频繁,重大疾病,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3)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

16、和国家的安危。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是民间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当时,棉纱、棉布的生产仍由城乡家庭手工业来完成。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业市镇44个。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耕、织分离(北耕南织,特别是在苏南的城市和乡镇,不得不以买来的

17、棉花作原料),纺、织分离,已经开始。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明清时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主要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全国。即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摘编自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指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某些有利因素)水平最高的地区。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前夕,江南的原始工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英国,而双方都以轻工业为主。彼此

18、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重工业自16世纪便开始迅速发展,在工业上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加,但这种现象没有在江南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重工业需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而轻工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小,对劳动力的依赖却相当高,因此劳动力充足、能源和材料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轻工业的发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机器。但重工业的发展和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业革命的大前提。摘编自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间手工业大发展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因素。(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最终未能发

19、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参考答案:(1)特点: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出现了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部分地区逐渐出现耕、织分离和手工业内部的纺、织分离;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新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匠役制度的变革和废除,使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日益宽松;自由手工业者数量不断扩大,增加了工业发展的劳动力;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开拓了手工业发展的市场;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进一步开拓了手工业发展的市场。(2)手工业规模大,数量多;劳动力充足;19世纪初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传统科技的发展。(3)重工业发展缓慢;中国未重视矿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难以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