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会计趋向国际化 论文 关键词 会计 趋向国际化论文摘要会计国际化是指国际间为加强信息的可比性,对会计处理的趋同化、标准化。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主张:一种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即建立世界统一的会计,但其忽视各国会计的现实,难以实现;另一种主张通过国际协调和主动靠拢,尽量采用国际通行的、符合本国实际的作法,缩小差异、促进可比,逐步实现跨国的、地区性的或在某方面的世界性统一。一、会计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会计有技术性,同时还有一般的社会属性,数千年前会计和复式记账相继产生于埃及、巴比伦、 中国 等国家,就充分说明适应 经济 管理需要而形成和 发展 的会计,在其早期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会计的发展是同世
2、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并始终具有浓烈的国际色彩。作为通用商业语言,会计紧密地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随着交换贸易的复杂化、生产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和 金融 的国际化,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系统成为所有国家发展的共同途径,同时这使得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另外,国家间经济的不断往来,必然促使其经济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共同的特征,这使得各国会计也不断趋同。因此,从整个 历史 逻辑看,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会计国际化是一个渐进持续长久的、趋同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经历比较、借鉴、协调到标准化进而进一步趋同的过程。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表现我国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3、长期以来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趋同:首先在1985年发布了外商投资 企业 会计制度。其次1992年发布了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为蓝本起草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成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第一个里程碑;随后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正式发布,这些大多也都以相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的;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六大会计要素重新定义,促进了我国会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
4、,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迈出重要步伐;2006年2月15日、10月30日,财政部先后下发了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已基本完成,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引进、吸收和改革,我们认识到推动会计的国际协调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5、三、积极推行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国际财务报告是跨越国境、为多个国家使用的一种公司报告,是公司在不同国家完成投资、融资和国际经营活动等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财务报告只采用本国的会计原则或准则编报,到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一般都要按当地的要求重新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往往耗费巨额,采用尽可能趋同IASB准则的国际化会计,不仅增加报表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外会计审计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或咨询活动的相关费用,省略昂贵的专业“翻译费用”,而且还能避免在交易中因“语言不通”而丧失更多的交易伙伴。从节省准则制定成本到方便国际经贸、金融的交往,我们都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实惠。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存在
6、的不足随着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两者间的差异逐步缩小,但按照两种会计准则编制得出的盈余数字差异却在扩大,有关研究表明:从会计收益和股票回报的关系看,经过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这不能不说明我国会计国际化改革存在着重大问题。一方面,在我国大股东所有者缺位,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企业经营,这两类问题都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前者导致大股东无法产生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后者则有可能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掺入较多的人为因素。另外,在我国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无法流通,财务报告的作用较难体现,要引入全面收益表,还存在 法律 、法规上的障碍。会计这种本质上的技术性,同时又存在对具
7、体环境的依赖,决定了在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可能但又存在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进展不近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在我国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追求个别会计计量属性的国际化,不仅会造成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降低会计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而且会扰乱尚不成熟的市场体系,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进而阻碍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处理某些交易或者事项时,在是否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相关原则上处于两难境地。五、我国 会计 国际化进程中强调注意事项近几年的会计改革中,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做了
8、很多努力,但会计国际化仅凭个别国家是不行的,需各国共同努力。国际会计准则也不应该只是照顾某些发达国家的需要而忽视 发展中国 家的利益。我国在使自己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特定的 历史 和现实,我们可以、而且也一直在借鉴国际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中可取的内容,但我国这种会计国际化的准则制定,不能以牺牲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的主权为代价。为此,我们把IASB准则视为“公共物品”,不能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应该既重视会计的国际化,又重视我国的国情,制订出一套高质量的中国会计准则,一套完整的中国会计法规体系,这才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阳关大道!六、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建议认清国
9、际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本国国情,让政府逐步退出相关领域、市场调节功能逐步释放。这种渐进式 经济 改革决定了我国的会计改革只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而不能超越宏观经济环境,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应当清醒地认识,要充分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仍将是一项艰巨、复杂乃至漫长的任务。增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国际会计准则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但我国还没有,这就无法有逻辑地发展一套在原则上连贯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原则框架,以此来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其次,应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
10、别的准则。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既要通过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外语、 网络 技术等新的教学内容和完善会计专业技术 考试 制度来造就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又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 教育 ,使目前的会计人员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我国会计学术、实务和政府主管部门多产生一些专业和外语水平都很高的人才,将他们作为我国会计界的代表,参加国际会计组织的具体工作,以扩大我国会计界的影响。积极争取我国的会计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 企业 走出国所以不仅全球化的经济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
11、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为此,我们一方面将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可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及其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也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所面临的特殊会计问题。把IASB改革放在一定的 政治 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不仅是学术之争,也是一场政治较量,当IASB产生一个好像各国能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就需各国接受,即便其不符合我国国情,但如果不执行,我们取得世界银行或其他国际商业信贷可能变得更困难或成本更高,我国企业去境外上市就举步维艰。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准则的制定思路:对需要会计
12、规范的交易和活动,优先考虑采用IASB对应准则,然后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独立列示需调整或限制的内容。这样制定的准则就是对IASB的扬弃,以此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既有利于对外经济交往中统一“商业语言”,又能在需要调整的时候很容易的找到调整对象。参考文献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研究,2004(1).刘峰,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之争:一种解释财会月刊,2002(11)刘玉廷,贯彻 科学 民主决策要求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研究,2004(3).方晓,当前环境下应加速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战略北方经贸,2006曲晓辉,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背景、动因、现状和趋势时代财会,2003(5).郝振平,论财务报告的地位及其国际协调财务与会计,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