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语文有感情朗读 别让有感情朗读成为可笑的邯郸学步浅谈小学语文有感情朗读邢月月(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仔细翻阅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你会发现每一篇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好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到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我认为,有感情朗读不是一味地模仿,不是矫揉造作地表现,更不是可笑的邯郸学步,而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与体会。个人认为,目前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存在着主要问题:1.没有理解基础的有感情朗读在学生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
2、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结果往往事倍功半。2.没有示范的朗读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却没有亲自读来给学生以示范。尤其是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3.太过于重视技巧的朗读在指导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的上仰、拖长等,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其实,有感情朗读首先是有感情,只有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感情朗读才是一种自然的、真情的流露,这种朗读才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长久的影响,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太过于重视形式的朗读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
3、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老师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读是很必要的,但是过于流于形式,就忽视了对文章深层次的挖掘,忽视了针对性的指导。5.忽视读书习惯培养的朗读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上,只要有学生的齐读,基本上是唱读,从城区到乡村,从山上到平原,不唱读的班级寥寥无几。什么原因?我们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6.缺乏积极、中肯评价的朗读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中肯性的评价,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评价语言单调,感染力不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有感情朗读,应该将有感情朗读落实到实处,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
4、感情朗读的指导,努力做到不做作,不虚假,不是读得摇头晃脑就是有感情朗读,也并非每一篇文章都得做到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朗读,应该是具有入眼尽心出口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是尽心这一环。朗读,更需要和作者一致的道德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一篇文章时,就可断定,他对这篇文章基本理解了;而理解力差的学生,总是无法读出感情,有时甚至无法断句。由于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看成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外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进行了初步探索。有学生把朗读看成单纯口的任务,忽略(或省去了)尽心这一环,将朗读简化为入眼出口,于是出现了几点现象:(1)无
5、病呻吟:教师一旦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或者责备没有感情之后,学生就调动全部表情潜能,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声调忽高忽低,凭空拉开跌宕坡度,努力做出有感情的样子。夸张、做作的表情、声音让人浑身不自在,怎能唤起听者的共鸣?(2)小和尚念经:他们手捧书本,扯着嗓门哇哇哇,不像朗读,倒像是在比谁的嗓门大。(3)读望天书,使课文面目全非,这有什么价值?面对诸多现象,教师会觉得十分为难,会感到心中茫然,无从下手,到底对该掌握、理解的东西把握到什么程度,更无法以实际反馈为凭,确定自己下一步的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读词句开始。不同的词语,在读它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形象,让声音将词语自身的意思更鲜明和强化。比如,飞快地马上立刻突然应该从语速上表达其意思(快速读出);慢慢地不慌不忙游来游去比常速稍慢,从速度的强调上,感受这些词语的特点。读可爱的亲切朋友友爱这一类有鲜明情感色彩的词语,要着重注意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与敌人可恨侵略形成对比,让语言的色彩上就带着爱或憎的道德情感表现。感情应该是由衷的、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有感情朗读应该渗透着学生对文本最真实的体会与感受,是对文本最高层次的解读。因此,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真实是朗读的基础,不能让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成为可笑的邯郸学步.参考文献:黎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XX(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