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改变学习方式,应积极倡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自主探索的能力。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我就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
2、点体会,简单谈谈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一、转变学习方式,突出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倡导学生自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积极引导学生主动
3、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项感官独立自主地去参与探究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内驱力,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形成创新意识的主要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活动又在“解疑”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4、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在复习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可以创设以下的问题情境:如果分子分母都不同,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你认为每组的两个分数,哪个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会用哪些方法来比较?通过这些问题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得出结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通过画图、举例或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意义、通分等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同时也能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中加强数学意识。三、关注知识经验,创设探究空间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
5、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态诸方面得到反展。例如: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可以让小数通过看、说商品的标价,再现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并借助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
6、系引出十进分数。接着,再精心安排回忆所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复习旧知识及测量活动,从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两方面为学生探讨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运用熟悉的米尺直观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了解,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到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这样就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环境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总结等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积累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实际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的意义和领悟数学的价值。参考文献:1、数学教学案例主编郜舒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2、名师特色课堂研习主编黄浪波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