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427772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X 页数:99 大小:34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前工业化城市在18世纪资本主义完全形成以及19世纪工业革命来临之前,城市基本上是建立在贸易经济和稳固的源于中世纪封建制度传统的社会秩序基础之上的一种小规模居民定居点。这些早期的居民定居点在空间结构上是非常不同的。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种理想化模型。一、Sjoberg的理想模型(一)精英1.精英由控制城市宗教、政治和社会功能的人组成。而商人被排除在外。2.精英趋向于将居住区接近于行政、政治以及宗教机构,而这些机构的典型区位是城市的中心。因此一种时尚的、高等级的中心区随之产生。3.精英同城市社会的其他人群中分离出来。(二)低阶层群体1.住在中心区之外。2.不同种类的手工业者在空间上联合的结果。3

2、.这种联合又通过行会等社会组织加强。所以说是有组织的。(三)被遗弃者1.被赶到郊外,且居住在密集的破房子里。2.包括异教徒和穷人,其中有的人从事制革工作,有些人做装运工、清扫者活沿街叫卖者。3.缺乏组织的人。这个理想模型是把前工业化城市区分成少数精英和多数无产阶级的一种空间模型。前者生活在舒适的、时尚的城市中心,后者生活在由破旧建筑和遍地垃圾组成的边缘环境里。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只有一个中心,从该中心向外,财富及地位均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减。二、Vance的“多中心”模型Vance主要从职业人群的意义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职业人群产生于社会和经济团体内部。1.他也观察到城市中存在着边缘群体及住在中心区的

3、城市精英。不过这些人群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有限。2.早期城市在不同行业密集区形成“多中心”。3.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商店、作坊和广泛联系的居民。4.在每一个行业街区内,住所、作坊和贮藏室的布局呈垂直而非水平的空间结构。所以,Vance的模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异以行业街区的镶嵌体为主导阶级和地位不同的等级层次促成了空间的二次分异,而其中的垂直分异较水平分异更为重要。三、两个模型的相同点由于存在众多的社会历史,因此没有足够证据去判断二人关于前工业城市的模型哪个更为准确。因此关注其共性更有意义。1.在一个以步行为主的城市里,家族集团式的工作组织严格限制了从居所到工作地之间的距离。2.都认识到城市居住空间

4、的分化。第二节工业城市的增长除了少数的城市,前工业化城市的社会特征及形态特征几乎无一延传到现代社会。19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与前工业城市迥然不同。不仅城市内的建筑物被替代了,且表现城市主要特征的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贫困集中在内城,财富集中在城市边缘,郊区化趋势开始出现。一、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引起空间结构的深层次重组。(一)个人资本的积累不仅在道德上可以接受,而且成为地位和权力的主要象征。(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土地被用来获取地租。土地不再被传统使用者占有。二、工业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商业中心集中在中心城区。(二)工厂逐渐集中在内城外缘,并向外扩展。(三)工厂和商业用

5、地相对固定,围绕着工厂和商业网点涌现了大范围的居住地,以容纳工厂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这些人构成低收入群体。建筑的性质和规模与价格相关,因此低收入群体的住宅是低质量高密度,以抵消土地租金的成本。(四)富人迁移到城市边缘带的新区位,郊区开始发展。1.内城外缘区是工厂、仓库及工人居住区,富人渴望拉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距离及空间距离。2.新型交通设施的发展促使富人们住进了郊区的新型时尚场所。(五)以上两点说明,住宅不再作为工作场所,而居住区按照不同区位的地租要求开始形成等级,邻里开始按照社会地位的变化(即支付地租能力的同义词)来划分。(五)同时,下列因素城市增长速度加快,使工业化城市有了不规则的郊区

6、。1.医疗服务和公共保健的改进。2.移民大量增加。3.建筑技术的革新,使城市向上和向外拓展成为可能。4.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改进。5.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增长促进了相应城市的增长。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中描述到,曼彻斯特的商业中心极少有人居住,其四周是:纯粹的工人居住区,像一条带子似地展开,宽带平均为1.5英里。这个带状区域的外侧,居住着上层和中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规则地居住在靠近工人居住区的街道两侧,高级资产阶级则居住在更远处的带花园的别墅中。免费的有益于健康的乡村空气,精致舒适的住房,乘公共汽车每半小时或15分钟就可以进城。但是最可怕的地方但是最可怕的地方假若我对每个地方都仔假若我对每个地方

7、都仔细地一一加以描绘,那就没有个完了细地一一加以描绘,那就没有个完了是在曼彻是在曼彻斯特这边,在牛津路西南,叫做小爱尔兰。斯特这边,在牛津路西南,叫做小爱尔兰。在梅德洛克河的一个河湾里,有一块相当深的在梅德洛克河的一个河湾里,有一块相当深的凹地,四周都是很高的工厂、很高的河堤和盖了房凹地,四周都是很高的工厂、很高的河堤和盖了房子的河岸。在这块凹地里,密集着两片小宅子,共子的河岸。在这块凹地里,密集着两片小宅子,共有两百所左右,大部分都是两所共用一堵后墙,一有两百所左右,大部分都是两所共用一堵后墙,一共约有人住在这里,几乎全是爱尔兰人。共约有人住在这里,几乎全是爱尔兰人。小宅子都很破旧,肮脏,小

8、得不能再小;街道小宅子都很破旧,肮脏,小得不能再小;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到处都是死水洼,高高地堆积在这些死水洼水沟。到处都是死水洼,高高地堆积在这些死水洼之间的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之间的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发散出臭味来染污四周的空气,而这里的空不断地发散出臭味来染污四周的空气,而这里的空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本来就够污浊沉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本来就够污浊沉闷的了。闷的了。可见,早期的工业城市,是经济组织变革的产物,反映了隐含于这些变化中的社会关系,受盛行的交

9、通方式的影响,并不断地被根植于时代主导精神的公共政策(或政策缺失)与个人生活方式所塑造。第三节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发展(20世纪初期到今天),同早期的工业城市一样,也是经济组织变革的产物,反映了隐含于这些变化中的社会关系,受盛行的交通方式的影响,并不断地被根植于时代主导精神的公共政策(或政策缺失)与个人生活方式所塑造。但不同的是以上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空间结构上,美国郊区化进程加快,而欧洲郊区化不明显。一、美国的郊区化(一)20世纪初-20年代初期,郊区化缓慢。1.工业的郊区化也带来了工人的郊区化,但增长不是非常迅速。从数量上看从区位上看2.郊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中上层,

10、他们为逃避城市生活的烦恼而迁居到郊区。都有哪些烦恼?“任何对美国人民移居模式的讨论都不能不考虑到种族因素的重要性”。由于种族而产生的矛盾与恐惧,为许多人离开他们在城市的住宅迁往郊区提供了又一个动力。这个问题的产生最初源于两次大的移民高潮。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城市成为急速涌入的东南欧贫穷移民的目的地。以白人中产阶级郊区居民的眼光看来,与这些新移民伴随而来的是邪恶、放纵、犯罪和偏执与激进。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刺激下,白人居民明显地加速了外迁。数字也可以说明这一点:1900-191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35.5%,高于郊区的27.6%1910-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6.7%,

11、高于郊区的22.4%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郊区化缓慢。(二)20年代,城市空间结构进入郊区化开端1.城市发展表现为工业的大规模生产对城市的影响。这主要是由工业制造业组织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分析这种变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福特主义。福特主义Fordism这一词最早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简单而言,福特主义包括两个层面,我们这里先讲第一个层面。福特主义关键性的基础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

12、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工作方式和工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跟工厂体系的变化相联系,是流水线和泰勒主义的整合。这种工厂体系是亨利福特在底特律进行汽车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而发展起来的。流水线亨利福特从芝加哥屠宰场运送牛肉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泰勒主义管理科学三原则:所有工作应尽可能简化管理者应对脑力和体力劳动进行清晰的划分和组织。“时间和动作”研究应作为衡量最具效率的工作的指标。二者结合导致工作方式和工业组织形式的变化:组装线上的每个工人做着相对简单的工作,并由专业化机器辅助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压缩了成本这种生产系统适合美国城市的特点,因为美国城市充满了大量的欧洲

13、移民。这导致生产的大量增长。第二方面:消费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工人的工资大大提高。1914年,他就提出了“每天工作8小时付5美元工资”的举措。这一举措在当时的美国工业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后来逐渐成为美国工业界的一项制度性措施。工人的收入也因此得以普遍提高.福特每天支付给工人5美元,是以前工人平均工资的2倍。与此同时,信用贷款也大大发展。这导致消费上的大量增长。福特主义与“大烟筒”城市的典型景观相联系。如底特律的福特红河工厂雇佣了超过8万的工人,绵延1000英亩以及不少于90英里的铁路线。大部分重工业城市仍然比较拥挤。2.还是以中产阶级外迁为主。除了工业发展带来的拥挤、环境等问题外,另一个原因是

14、20世纪初,由南方农村迁入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的黑人移民。汽车开始改变城市,汽车使个人的移动性变得容易实现。这种外迁在东北部重工业城市中不明显。在西海岸发展中的城市,如洛杉矶,开始出现新型的、低密度的、不规则的蔓延的郊区形态。数字说明20年代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3.3%,而郊区人口增长率为34.2%,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三)30和40年代,郊区化处于停滞状态1.福特主义的矛盾与福特主义的第二个层面(1)大萧条(2)福特主义的第二个层面大规模生产与凯恩斯主义国

15、家干预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相结合。政府应该干预并规范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繁荣或萧条,特别是应该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去刺激产生私人商品和服务业的更多有效需求。罗斯福新政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兴建大型工程取代救济健全社会保障保障劳工权利2.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工业在郊区的投资带动了人口的郊区化。郊区人口的增加以下层工人为主,人口的异质性比较强。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8.7个百分点。纽约郊区在20年代的增长率为67.3%,30年代降为18.2%,芝加哥郊区从73.9%降为10.4%,克利夫兰郊区从125.8%降为13.0%,洛杉矶郊区从157.9%降为30.

16、1%。(四)战后和56-60年代,郊区爆炸式蔓延,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1.美国制造业以更快的速度由中心城向郊区转移,工业园区普遍建立起来。到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增加到35个。工业园区在郊区大批地涌现出来。到7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园区达2500个以上。地价的上涨、税收的加重、设施的老化、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挤,加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工业生产在内城的聚集受到了限制,而汽车运输的发展则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创造了条件。由于工业向郊区的迁移,郊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而中心城的制造业日趋衰落,郊区逐渐成为制造业生产的主体。比如从1958-1967年,中心城制造业就业的年增长率只有0.7%

17、,而郊区则高达3.1%。由此可见,工业生产已经不是美国中心城市的一个主要功能。2.住房需求在战后迸发,并得到了有效满足。(1)住房需求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的住房刚性需求。政策变化刺激的需求。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学校里种族隔离违宪的裁决,更使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为了他们的孩子而离开城市。郊区学校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齐全的设施和资料、良好的师资外,最吸引迁入者的是这些学校保证没有种族混杂,因而消除了郊区居民对种族混杂及其后果种族骚乱和种族间性乱的恐惧。普通的中产阶级居民与联邦法官及人权活动家的想法不一样,他们仅仅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的担心,却在客观上加速了其后几十年白人中产阶级放弃中心城市的进

18、程。(2)住房需求的满足具备各种条件。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是通过建设州际和城市间告诉公路系统而刺激经济发展。新公路促使城市居住者由内城地区分散到低密度的郊区地带。建筑商。建筑商为郊区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许多住宅建筑公司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预制件,成批地建造住宅。建筑商从整体上对郊区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学校、商店、娱乐、医疗、教堂等基础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政府的住房政策1934年到民主党政府施政的最后一年1968年,联邦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四项:提高抵押贷款占抵押财产价值的比率,最高至93%;延长偿还贷款期限至25-30年;制定并执行住宅建设标准;降低贷款利率至5%左右。这四项措施使得买房

19、比租房更为合算,增加了美国希望购房家庭的数目。郊区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政府的支持下购买了新的住房,这已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新时尚。为了解决二战退役士兵的住房问题,联邦政府资助在城市边缘地区建设了大量住宅。在郊区,自己拥有住房的家庭比例从1934年的44%上升到了1972年的63%,郊区已经由富人的保留地变成为中产阶级的普通期望了。注意从居民上来说,城市和郊区和分离的。郊区以中产阶级为主。中心城区以黑人和低收入者为主。联邦政府某些机构行事不谨慎,在全国推出了一套对城市分区的系统评估方法。把城区由好到坏分为A、B、C、D四级,黑人区自然总是最差的D级。虽然无意在房地产的评估中考虑种族的差异,但这套评估方

20、法却被有些政府机构,用于对申请抵押贷款购房者的评估;更有房地产投机商依此标准,有选择地进行住房开发,很少在黑人多的地方建造住房。这些由种族隔离而起的因素加剧了市中心区与郊区的分离。3.商业的郊区化(1)商业活动的几个特点:中心性邻近性汽车购物对商业的影响零售业向郊区的大规模扩散始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25年,芝加哥西尔斯公司的副总裁罗伯特伍德在对美国城市人口的流向作了认真的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说,由于汽车的广泛使用和商业区停车场地的不足,商业区已经不是最理想的商业区位,所以应该把该公司新的A类分店设置在人口密度低、消费者乘车容易到达的地方。大零售商店在郊区的建立开启了美国商业郊区化的进程,而郊区

21、购物中心的出现和普及使商业的郊区化形成浩荡之势。最早的汽车购物中心是1925年于堪萨斯城郊外的“乡村俱乐部广场”。但直到1946年,美国才只有8个购物中心。战后,购物中心发展迅猛,到60年代中期,猛增到8000多个。1962年,芝加哥大都市区有62个购物中心,到70年代中期增加到100多个,其中15个为地区性购物中心,全部位于郊区。由于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郊区的商业机构、营业额以及就业人数的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中心城。4.从人口上看郊区的膨胀:由于郊区社区的迅速建立,郊区人口急剧增长。5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万,增长率高达48.6%。而中心城仅增加了630万,增长率只有10.7%。值

22、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城市还在对郊区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否则,中心城的增长率将只有1.5%,而郊区则高达61.6%,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为中心城的41倍以上。从郊区所占大都市区新增人口的份额来看:5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中心城仅占23.8人,郊区占76.2人。6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竟占去了84人。美国郊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到1970年,郊区人口达到75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7.2%,而中心城和农村人口各占31.4%,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和农村人口。(五)后福特主义与郊区化(70年代开始)1.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1)大规模生产(2)标准化产品(3)垂直的组织形式(4)

23、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系统的封闭性和功能的齐全化,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和有能力完成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这些都构成了最终产品生产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者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定制权和定价权。(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在福特主义下,资本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寡头厂商之间合谋形成

24、的产量限制和垄断高价。福特主义的诸多不足:2.后福特主义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1)大规模定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而各类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一个关键。通过将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组合并装配成可定制的产品或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有机地结合在

25、大规模定制这一生产方式中,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2)水平型组织形式。新生产体系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从专业化的角度将原先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外包出去,使每个企业只专注于某一个部件或产品的一个部分,因而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与其他企业相互协调来完成的,大企业的垂直管理被水平管理所代替。(3)消费者主权论在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时代,需求和消费力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企业不但要不断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而且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速度的革命。其所取得的垄断地位只能是短暂的,并不能持续下去。(4)弹性生产企业总是用自己强优势部分与其他企

26、业的强项相结合,组成灵活的单元或团体因而有效克服了传统形式只强调僵化的技术分工以及只讲分工不讲整合的缺陷。(5)竞合型的市场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分工和专业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无论有多雄厚的实力都离不开与其他企业的有效合作。3.后福特主义对美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制造业转移到西方国家以外的低成本地区。许多工厂变得更为接近,曾经充满工业活动的地区变为城市荒地或转化为购物复合体及休闲中心。因此,从70年代初期,美国的郊区出现了城市化(citification)的现象,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后郊区时代”。一些近郊区与中心城在社区面貌和人口特征方面已经差别不大,同时,中心城的许多社会问题也

27、在向郊区泛滥,如犯罪、失业、衰败、拥挤、污染、沮丧、人口减少等。70年代,底特律、克利夫兰、华盛顿、匹兹堡、波士顿、圣路易斯等城市的内层郊区人口减少了10%,每个城市的内层郊区丧失人口在3-10万之间。(2)新产业聚集区产生如硅谷、加利福尼亚的橙县、波士顿的128公路。金融、设计和市场营销等产业部门集中在纽约等特大资本城市中。新的产业聚集区远离传统的大烟筒城市而布局。新的产业聚集区常常具有共同的环境特征,如良好的气候、乡村的易达性、休闲、购物和娱乐的便利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科技人缘。因此这里的劳动者都是高收入群体。这些新的产业聚集区存在着社会极化的现象,即存在着为高收入群体服务的低收入群体。

28、二、欧洲城市的郊区化影响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即促进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因素同样在欧洲起作用,欧洲也出现了郊区化的过程。但欧洲的郊区化与美国相比除了具有共同的特点外,还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一、从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来看,美国郊区的发展起点低,速度快。美国郊区的发展之所以起点低,是因为美国的许多郊区社区或城镇是在人口郊区化的过程中创建起来的,人口基数很小。而西欧的许多郊区城镇古已有之,人口基数已经很大。所以美国郊区化的速度就显得格外迅速,早在20年代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就已超过了中心城。而直到50年代,西欧九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仍然高于郊区,两者分别为13.21%和5.55%。到了60年代,西欧郊区人口

29、的增长率才有大幅度提高,为10.73%,几乎与中心城的10.81%持平。二、从郊区的发展模式来看,美国与西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欧的郊区化是在国土规划指导下进行的,郊区的发展有统一的规范,综合性集约化的郊区城镇是西欧郊区发展的主要模式。以英国为例,由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政府决定限制大城市蔓延性的扩展。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

30、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于是,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个“绿带法案”,在伦敦周围建立了一条宽5英里的绿色环带,禁止在环带以外建立居民社区,从而限制了伦敦的扩张。为了限制郊区的发展,政府还限制郊区到伦敦的交通流量,因此,在进入伦敦市区的郊区人口中,大约只有8%乘坐私人汽车。1943年,英国城镇与乡村规划部成立,该部有权控制国土的使用和对地方政府行使司法权。此后,在伦敦郊区建立了一系列集约性的卫星城,以减少伦敦的拥挤,但不允许建立蔓延式的郊区,这一做法为其它欧洲国家所效法。而美国的郊区化没有严格的总体规划,虽然30年代联邦政府也曾经提出过“绿带建镇计

31、划”,但由于私人资本的强烈反对而成为泡影。另外虽然美国的每个郊区都有自己的规划,郊区居民区和商业、工业用地是分开的,但这种规划规模太小,被称为“零零碎碎”的规划,不能有力控制郊区的蔓延。不仅如此,战后美国还大力修筑高速公路,加速了市郊之间的通勤,还实行了鼓励居民到郊区定居的住宅抵押保险制度和补贴制度,因此,美国的郊区化在战后呈爆炸式或蔓延式的膨胀,住宅和人口密度很低。这种郊区化模式被称为“美国模式”。三、美国和西欧国家中心城的命运不同。(一)美国城市在郊区化的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中上阶层,税收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而穷人和少数民族却不断向中心城汇集,福利负担加重,财政开支捉襟见肘,城市设施

32、不断老化,因此中心城日益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战后欧洲城市虽然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但由于郊区化速度缓慢,而且城郊没有出现穷人和富人在市郊布局上的分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所以中心城并未表现出衰败的迹象。再考虑下种族的因素?(二)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还与欧美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欧洲城市有一个悠久的规划传统,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严格的规划,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因此,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散以及城外超市和购物中心的发展在欧洲并不如北美明显。这使得欧洲的中心商务区比北美城市保留更大的活力。而在美国则个人主义盛行,当中心城生活恶化时,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便一走了之,再也不关心中心城的

33、命运,任凭城市衰败。美国还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城市文化传统,而欧洲人则认为文明是城市的产物,欧洲每一个大城市几乎都是一个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魅力,人们不可能让一个象征着本民族文化的大城市衰落下去。所以,欧洲的许多城市虽然在二战中被摧毁却能复兴,而美国城市虽然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却如同遭受了战争的浩劫。(三)从政策角度来讲。美国政府对城市发展向来持自由放任政策,不仅如此,战后美国的住宅政策、免税政策和高速公路建设等还对美国郊区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英国内城房屋的更新和郊区的住房由国家供给。在欧洲大陆国家,更多依赖政府基金,由私人提供,是一种社会住房形式。另外,欧美地方政府体制

34、的差别也导致了各自城市的不同命运。欧洲城市政府的权限较大,有权控制其周围乡村的发展,可以拒绝向其提供某些基础设施,如燃气、电力、排水和供水系统等,从而可以控制郊区的蔓延。而美国情况恰恰相反,中心城与周围的自治市是平等的政府机构,因而中心城无权干涉其它自治市的事务,它们之间要协调发展,就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谈何容易!所以,美国城市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郊区的发展和维护自身的地位,因而在郊区化过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衰落的迹象。(三)大都市带(megalolis)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论在欧洲还是北美,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日

35、渐模糊,城市地域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城市带.由国际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借用古希腊Megalopolis一词,描述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到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城市化地区,从波士顿经纽约和费城延伸到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其它明显的都市带:美国中西部(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莱茵-鲁尔发展轴(科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波鸿-多特蒙德)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鹿特丹-海牙-艾莫伊登-阿姆斯特丹-乌德勒支)英国连接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和利兹经由伯明翰到伦敦和伦敦各郡的城市发展带。四、后工业化城市后工业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社会

36、学家贝尔提出来的。该理论强调重工业的地位正在下降且正在被服务业所取代。(一)服务业地位的上升,一个表现是后方办公业在传统制造业中心的外围得到发展。1.中心商业区的办公空间租金高昂,迫使一些大公司将一些非决策性的分支机构迁往郊区,而把在中心商业区的办公机构和人员压缩到最小程度。2.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企业总部和分部之间可随时进行联系,为企业办公机构的郊区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无论美国还是欧洲,许多企业在郊区建立了分部甚至干脆将总部迁往郊区,建立了众多的办公园区(officepark),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中心城的职能。如美国全国范围来看,郊区企业总部的增加异常迅速。从1965年,美国财富杂志所统计的前500家大公司中,有47家的总部设在郊区,1969年增加到56家,1974年猛增到128家,增加了一倍以上,1978年再增至170家。而在财富杂志所统计的第501至1000家大公司中,1974年总部设在郊区的有161家,1978年增加到182家。由此可见,70年代以来,企业总部的郊区化速度加快,这期间所有迁移的企业总部中,有75%是从中心城迁往郊区。(二)服务业地位上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另一个影响是加剧了城市之间的雇佣竞争。1.从基本要素上来说,服务业更具有流动性,具有更多的区位选择自由度。2.这导致城市之间通过竞争来吸引服务业雇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