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水分不足 C.缺乏光照 D.传粉不足
3、为探究壳多糖对水果的保鲜作用,科研人员将不同浓度壳多糖均匀涂抹在油桃果实表面,常温保存并检测果实的呼吸强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涂抹壳多糖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 D.涂抹0.5%的壳多糖保鲜效果最好
4、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落在①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B.⑤能产生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C.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①发育而成的 D.⑤和⑥组成雄蕊,①②⑦组成雌蕊
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及时排涝 B.阴天移栽 C.合理密植 D.合理施肥
6、在盐碱地里栽种植物不易成活的原因是( )
A.土壤水分过大 B.土壤温度太高
C.土壤溶液浓度太高 D.土壤空气太少
7、下列关于叶芽的结构与其发育结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幼叶——叶 B.芽原基——芽 C.芽轴——芽原基 D.叶芽——枝条
8、有些植物的一个果实里有很多个种子,是因为它们的子房里有许多个 ( )
A.胚珠 B.子房壁 C.雌蕊 D.雄蕊
9、苹果属于被子植物,其原因是( )
A.种子有胚乳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果实外有种皮包被 D.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10、下列关于图中植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和丙都没有输导组织 B.乙结出的果实俗称“白果”
C.丙的假根短而细,起固着作用 D.丁没有种子,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______。
2、种子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有________、幼嫩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漫步峄山桃花园,花儿竞相开放,如霞似锦,争芳斗艳,美不胜收,请结合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②]______和[③]______组成的结构叫______。
(2)图中[①]、[④]和[⑤]组成的结构叫______;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图中[⑤]发育成______。
4、胚珠里的_________与来自花粉管中的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_________,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植物有花必有果,有果必有花。(________)
2、植物的根尖芽尖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分生组织。(______)
3、我们吃的豆腐主要来自大豆的胚乳(______)
4、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子叶发育成叶,胚轴发育成茎,胚根发育成根。(________)
5、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_____)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某校学生设计了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请帮忙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1)①准备两个小烧杯并分别加入80ml水,选一株长春花剪取其两根枝条,每个枝条留9片叶子,并分别插入两个小烧杯内。
②暗处理:将插有枝条的两个小烧杯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③光照:如下图,取两个2L密封罐,分别标记为A、B,A密封罐倒入200毫升20%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B密封罐倒入200毫升清水。将两个插有长春花枝条的小烧杯分别放入两个密封罐内,并盖好盖子,将两个密封罐置于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脱色:摘取A、B两个密封罐中的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⑤漂洗: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
⑥检验:向叶片滴加__________,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回答问题:
(2)暗处理的意义是为了消耗掉植物原有的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是:A密封罐的叶片____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选填“有”或“没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封罐B是__________(选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2、如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作为一组________。其中________组是对照组。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________,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________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详解】
A.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须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叶绿素,A错误。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C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淀粉属于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D正确。
故选A。
2、D
【分析】
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最大的可能是传粉不足也就是由于植物开花时,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而导致的。为了弥补传粉不足,人们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详解】
A.B.C.营养、水分及光照的缺少或缺乏会直接导致植株的生长发育不良,不是果穗缺粒的主要原因,ABC不符合题意。
D.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分析】
1.壳多糖有较好的胶体性质和成膜性(易溶于酸性水溶液形成高粘度的胶体溶液,在果蔬表面可以形成透明的壳多糖薄膜),减少其与外界的物质和气体交流,并具有微气调功能,形成一个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的环境,更好地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并阻止水分蒸发。
4、C
【分析】
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⑤花药,⑥花丝,⑦子房。
【详解】
A.⑤花药中含有花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A正确。
B.⑤花药内有花粉,每个花粉里有两个精子,B正确。
C.桃子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果皮由③子房壁发育而成,C错误。
D.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由⑥花丝和⑤花药组成;雌蕊由①柱头、②花柱和⑦子房组成,D正确。
故选C。
5、B
【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详解】
A.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阴天移栽,主要利用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保证移栽植物的成活,B符合题意。
C.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合理施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知识,据此解答。
【详解】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盐碱地的土壤溶液中含较多的盐碱,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内部的浓度,因此植物细胞就会失水,导致根不能吸水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7、C
【分析】
叶芽的结构有幼叶、芽轴、芽原基等组成,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芽,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详解】
A.叶芽的结构有幼叶、芽轴、芽原基等组成,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A不符合题意。
B.叶芽的结构有幼叶、芽轴、芽原基等组成,其中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芽,B不符合题意。
C.叶芽的结构有幼叶、芽轴、芽原基等组成,其中芽轴不是发育成芽原基,芽轴将来发育成茎,C符合题意。
D.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因此,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叶芽可以发育成枝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分析】
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有些植物的果实里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它们的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
故选A。
9、B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
A.种子是否有胚乳一般作为区分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和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的依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可以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故属于被子植物,B符合题意。
C.果实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种子包括种皮和胚,C不符合题意。
D.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分析】
甲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乙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丙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丁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甲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丙是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根,都不具有输导组织,正确。
B.乙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没有果实,乙结出的“白果”是种子,不是果实,错误。
C.丙是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起固着作用,没有吸收作用,正确。
D.丁是蕨类植物,没有种子,依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子叶
【详解】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子叶四部分。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子叶的数目(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有无胚乳(菜豆种子没有胚乳;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叶 茎##芽 芽
【分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
【详解】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和芽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3、
(1) 花药 花丝 雄蕊
(2) 雌蕊 果实
【分析】
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
(1)
图中②花药里有花粉,花粉内含有精子,③花丝支持花药,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雄蕊。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之一。
(2)
图中①柱头能接受花粉,④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⑤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①柱头、④花柱和⑤子房组成的雌蕊。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只有⑤子房继续发育,⑤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4、卵细胞 精子 果实 胚
【分析】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据此解答。
【详解】
花药成熟以后散出花粉,花粉借助于外力落到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其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5、能量
【分析】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ATP的物质中,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详解】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一种叫ATP的物质里。ATP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光能是能量的根本来源。因此,能量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判断题
1、错误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详解】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受精。雄花不结果,可见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错误
【详解】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根尖、芽尖和茎的形成层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分生组织,而不是都是分生组织,如根尖只有分生区有分生组织。
故题干说法错误。
3、错误
【详解】
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们吃的豆腐主要来自大豆的子叶。
4、错误
【详解】
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茎,胚根发育成根,故题干错误。
5、错误
【详解】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故此题说法错误。
四、实验探究
1、
(1) 叶绿素
碘液
(2)淀粉
(3) 不变蓝 没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对照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摘取A、B两个密封罐中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所以,⑥检验步骤中:向叶片滴加碘液##稀碘液,以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2)
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暗处理的意义是为了消耗掉植物原有的淀粉。
(3)
A装置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内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该装置中的植物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碘等步骤处理后,植物叶子没有变蓝色,仍是黄白色。而B装置中装有清水,清水不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因此该装置中的植物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碘等步骤处理后,植物叶子变成蓝色,两组对照,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是:A密封罐的叶片不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
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对照组。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密封罐A是实验组,密封罐B是对照组。
2、
(1) 对照 乙
(2) 氧气 二氧化碳
(3)除植物外,其它取材条件必须相同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作为一组对照,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其中乙组是对照组。
(2)在光下,乙玻璃罩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小白鼠的呼吸,因此一段时间内,小白鼠能够正常生活,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者互惠互存,所以,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氧气,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从图中看出甲乙唯一不同的是甲玻璃罩内没有绿色植物,而乙玻璃罩内有绿色植物,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绿色植物,所以为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了植物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