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22673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业达标1.“10月16日15时整,寂静的罗布泊上空突然爆发出一道强光,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周围的空气急速膨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以排山倒海之势,从爆心向四周飞驰。”该科技成就使我国()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增强了远程打击敌国的能力C.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D.开启了和平利用核能技术时代答案C解析题干体现的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故A项错误;增强远程打击敌国能力的是导弹技术,故B项错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故C项正确;研制原子弹是出于国防目的,故D项错误。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科技人才政策上强调与国民党争夺人才,

2、争取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等政策。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国共内战尚未结束 B.学习苏联模式的需要C.“双百”方针未能贯彻 D.国家建设急需人才答案D解析国共内战尚未结束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学习苏联模式的需要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来的,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科技人才政策上强调与国民党争夺人才,争取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等政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国家建设急需人才,故D项正确。3.20世纪60、70年代,使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重大提高的科技成就是()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B.籼型杂交水稻育种成功C.“银河号”的成功研制D.“神舟5

3、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D两项是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科技成就,B项与国防无关,均排除。20世纪60、70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不仅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还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A项正确。4.某科学杂志如此评价中国某项科研成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取得该项科研成就是在()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质”“生命奥秘”等可判断该项科研成就为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

4、岛素,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相关所学,均排除。5.“是他让我们这个世界提早脱离了饥饿的困扰,是他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科学家,是他让我们知道发自内心的尊敬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这句话评价的是()A.李四光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钱学森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与解决饥饿有关的科技成就,四个选项中只有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与解决饥饿问题有关,故选C项。6.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A. B. C. D.答

5、案C解析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故正确;20世纪80年代,我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故正确;2003年,“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故错误;1980年5月18日至21日,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故正确。故选C项。7.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编制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D.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出答案A解析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6、一生产力”的论断,它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故A项正确。8.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A项错误;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

7、相符,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D项错误。等级提升9.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答案C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交恶,面对

8、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但仍积极研发国防科技,故题干科技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作用,故C项正确,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物质基础并不雄厚,故D项错误。10.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试爆了第一颗氢弹C.发射了“东方红一号”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答案A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

9、定轨道,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C、D三项均不符合时间限制,故排除。11.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D.中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可知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出现在“文革”时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正确;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10、故错误;D项出现在2003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错误。12.在谈到“文革”时期科技成就时,一位老工程师回忆到: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说明“文革”时期的科研优势是()A.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B.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利用C.科技文化工作者受到广泛尊重D.“左”倾思想没有影响科技领域答案A解析A项与材料“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相符,故正确。材料中“最新成果”未明确是否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工作者

11、在“文革”中受到一定冲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尊重,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左”倾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13.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的主旨是()A.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B.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激发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力答案D解析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是指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的内容是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故A项错误;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指从农村转

12、移到城市,材料的内容是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故B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表明其目的是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故D项正确。14.1978年以前,我国由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重要科技成果总共只有1000多项;而1980年至1985年,增加到44540项,累计经济效益已达1065亿元。由此可知()A.“科教兴国”战略营造了良好氛围B.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已经确定C.

13、科技与经济生活日益紧密结合D.科技奖励制度的建立卓有成效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科技投入,促使经济效益明显增多,说明科技与经济生活日益紧密结合,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的提出是在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是说明科技奖励制度的作用,故D项错误。15.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A.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B.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D

14、.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答案C解析美国禁止中国与其合作及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说明美国担心中国的航天科技会超越美国,进而威胁美国的安全,而不是因为中国航天科技非常发达,这从侧面反映出科技的自主创新至关重要,故C项正确,A项错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要求中国融入世界,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出美国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封锁激发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故D项错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

15、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60、70年代,“两弹一星”先后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面对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建议。国务院立即组织200多位专家研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该计划于1986年3月提出,所以称“863”计划。“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

1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响。(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实施“863”计划的历史背景,说明其影响。答案(1)成就: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影响:“两弹一星”等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7、;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了重大贡献。(2)背景:改革开放增强了国家实力;世界高技术领域竞争激烈;跟踪研究世界高新技术动向、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影响:“863”计划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成就,依据教材内容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核武器、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成就。第二小问影响,从增强国防实力、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从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追赶西方国家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概括即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