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孔得加工及其达到得精度
孔得加工及其达到得精度
一、钻孔
1、 工艺特点
1)钻孔就是孔得粗加工方法;
2)可加工直径0、05~125mm得孔;
3)孔得尺寸精度在IT10以下;
4)孔得表面粗糙度一般只能控制在Ra12、5μm。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得孔,如螺栓得贯穿孔、油孔以及螺纹底孔,可直接采用钻孔.
二、扩孔
工艺特点
1)扩孔就是孔得半精加工方法;
2)一般加工精度为IT10~IT9;
3)孔得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6、3 ~ 3、2μm。
当钻削dw>30mm直径得孔时,为了减小钻削力及扭矩,提高孔得质量,一般先用(0、5~0、7)dw大小得钻头钻出底孔,再用扩孔钻进行扩孔,则可较好地保证孔得精度与控制表面粗糙度,且生产率比直接用大钻头一次钻出时还要高.
三、铰孔
铰削过程得实质
铰削过程不完全就是一个切削过程,而就是包括切削、刮削、挤压、熨平与摩擦等效应得一个综合作用过程。
铰削用量
1)铰削余量 粗铰余量为0、10mm~0、35 mm; 精铰余量为0、04mm~0、06mm。
2)切削速度与进给量 铰削速度为 1、5m/min ~ 5m/min; 铰削钢件时,进给量为 0、3mm/r ~ 2mm/r;铰削铸铁件时,进给量为 0、5mm/r ~ 3mm/r。
工艺特点
1)铰孔就是孔得精加工方法;
2)可加工精度为IT7、IT8、IT9得孔;
3)孔得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3、2 ~ 0、2μm;
4)铰刀就是定尺寸刀具;
5)切削液在铰削过程中起着重要得作用。
四、镗孔
工艺特点
1)镗孔可不同孔径得孔进行粗、半精与精加工;
2)加工精度可达为IT7~IT6;
3)孔得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6、3 ~ 0、8μm。
4)能修正前工序造成得孔轴线得弯曲、偏斜等形状位置误差;
五、拉孔
工艺特点
1) 拉削生产率高。
2) 拉削精度高,质量稳定。拉削精度一般可达IT9—IT7级,表面粗糙度一般可控制到Ra1、6mm~Ra0、8mm,拉削表面得形状、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主要依靠拉刀设计、制造及正确使用保证.
3) 拉削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4) 拉刀就是定尺寸、高精度、高生产率专用刀具,制造成本很高,所以,拉削加工只适用于批量生产,最好就是大批大量生产,一般不宜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六、内圆磨削
工艺特点
1)磨削就是零件精加工得主要方法之一;
2)对长径比小得,内孔磨削得经济精度可达IT5~IT6,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到Ra0、8mm~Ra0、2mm;
3)可加工较硬得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与陶瓷等.
内圆磨削与外圆磨削相比,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 内圆磨削得表面较外圆磨削得粗糙。
2) 生产率较低。
3) 磨削接触区面积较大,砂轮易堵塞,散热与切削液冲刷困难.
因此内孔磨削一般仅适用于淬硬工件得精加工,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都有应用。
七、总结
(一)小批量加工
1、钻 IT13~IT11 Ra 25
2、钻→铰 IT9 Ra 6、3~3、2
3、钻→粗铰→精铰 IT8~IT7 Ra 3、2~1、6
4、钻→扩 IT11 Ra 25~12、5
5、钻→扩→铰 IT9~IT7 Ra 6、3~3、2
6、钻→扩→粗铰→精铰 IT7 Ra 3、2~1、6
7、钻→扩→机铰→手铰 IT7~IT6 Ra 0、8~0、2
8、钻→扩→拉 IT9~IT7 Ra 3、2~0、2
(二)大批大量生产
9、粗镗(或扩孔) IT13~IT11Ra 25~12、5
10、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 IT9~IT8 Ra 6、3~3、2
11、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铰)IT8~IT7Ra 3、2~1、6
12、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刀精镗 IT7~IT6 Ra 1、6~0、8
13、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刀精镗→挤压 IT7~IT6 Ra 1、6~0、4
14、粗镗→半精镗→磨孔 IT8~IT7 Ra 1、6~0、4
15、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IT7~IT6 Ra 0、4~0、2
16、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镗 IT7~IT6 Ra 0、8~0、1
17、钻→扩→粗铰→精铰→珩磨 IT7~IT6 Ra 0、4~0、05
18、钻→扩→拉→珩磨 IT7~IT6 Ra 0、4~0、05
19、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
20、钻→扩→粗铰→精铰→研磨
21、钻→扩→拉→研磨 IT6以上 Ra 0、2~0、012
22、粗镗→半精镗→精镗→研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