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辽宁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报告88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辽宁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是东北财经大学应急科研项目“关于促进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的一项成果。同时,也属于东北财经大学的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本开发研究中心” 的同名立项课题的一项阶段性研究结果。本项研究也属于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的立项课题,“中国的产业转型与促进就业政策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和研究报告执笔人是张凤林。项目课题组其它成员做了辅助工作。其中,经济学院谷宏伟博士
2、参与了大学生问卷调查的部分工作并负责对问卷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博士研究生李晓颖收集了有关大学毕业生失业的部分国际经验材料。博士研究生孙劲悦参与了对大连地区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博士后研究人员王蓉、博士研究生张祎雪(已经经过初试和复试的 级新生)参与了对沈阳地区企业的问卷调查和人才市场的实际考察。硕士研究生焦阳实际参与了对大学生问卷调查的部分工作和调查结果的数据录入工作,并收集整理了大连高新人才网供求数据资料,绘制了若干图形。本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得到了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沈阳市副市长王翔坤和省教育厅招生办主任花蕾为在沈阳的有关调研工作提供了宝贵支持与帮助。沈阳市人才市场主任孟庆伟提供了有关沈阳市人才
3、市场的若干宝贵资料。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苏文忠同志(辽宁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关的统计数据资料。东北财经大学团委和学生工作处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部分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际社会调研活动,为本项目的问卷调查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团委书记孙晓峰做了许多有效的协调工作。东北财经大学就业指导处宋亚非处长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白雪梅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李占峰给予了有关统计数据处理和编码方法的有益帮助。在此谨对上述人员和相关方面致以诚挚谢意。当然,本报告中的任何观点错误和疏漏之处,将一概由作者本人负责。张凤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劳动就业与
4、人力资本开发研究中心)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最近一、半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的恶化及其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显现,各方面对国内就业形势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关注更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社会的高人力资本群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其自身利益,而且对全社会都将产生连带的重要影响。本报告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辽宁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其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现实考察与实证分析,并就政府及相关部门如何以可持续性的稳健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尝试性地提出若干观点和建议。一、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
5、重要性大学毕业生一般是劳动市场上的优势群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面临(或者持续地面临)就业困难的。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例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快,或者经济增长速度过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则可能由于人才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失衡而导致就业形势出现困难。实际上,很多国家在不同时期均出现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高校毕业生骤增,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和高学历就低职业的“低就业”现象,从而引发了关于“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问题的讨论。 Sicherman, N., Overeduc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Journal of
6、Labor Economics, 1991, Vol.9, No.2, PP. 101-122;欧洲某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也大都经历了高等教育的扩张,例如,挪威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987年到1992年的五年间增加了50%, Aomodt & Amesen, The relation between expans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in Norwa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Vol.39, No.1, PP. 64-76; 相应地,同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也从3%
7、上升到了11%。西班牙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980年的近65万,增加到1995/96年的150万,导致其间有将近20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 Mora, Jos-Gins, Garca-Montalvo, Jos, and Garcia-Aracil, Adela,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Spain,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Vol.35, No.2, PP. 229-237; 另外,根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上世纪末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该项调查被称
8、为CHEERS,即Careers after Higher Education: An European Research Survey),在奥地利、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与英国等11个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表现为搜寻工作的时间延长、高学历者低职就业、以及失业率增加等方面。 Kivinen, O. and Nurmi, J., Unify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different kinds of Europeans. Higher education and work: a comparison of
9、ten countr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 39(1), PP. 83-103; 作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我们的邻国印度,由于其独立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被称为“知识失业”(the educated unemployment)的现象。印度的高等院校从1950年的723所增至1989年的7,056所,入学人数从1950年的17.4万增加到1989年的394.8万,年均增长率高达10%。结果导致了所谓的“知识失业”。截至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其知识失业人数累计高达680万,是50年代的27倍。 郑勤华,“印度的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教育与经济, ,1
10、期。该国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则高达17%。 国际金融报, 7月25日,第4版。由此可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还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都曾经出现过或者现今依然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中国最近六、七年来也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一方面,自上世纪末实行高等学校扩招以后,大学入学人数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而导致三、四年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具体见下面表1-1中第2、3行)。另一方面,尽管过去近 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在89%的较高年均增长率,可是由于经济的结构性特征,GDP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效应并不高,而且还有逐渐下滑的趋
11、势(见表1-1中第4行)。这就使得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破解而又始终未能完全解决的就业难题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近年来,来自不同统计口径和调查研究的信息都显示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日趋严峻的态势。下面表1-1中第5行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主要是9月份的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本世纪初的80%以上逐渐下降到近几年的70%左右。如果考虑到就业率统计中的“水分”而且予以挤出的话, 现在,不但是学术研究者,就是教育部门从事实际就业统计与管理工作的人员也都普遍认为,由各高校自己报告并汇总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就业率数字,具有虚报和高估的成分。对
12、于产生此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已有若干学者进行了分析,请参见下面表1-1注释2的相关内容。那么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肯定将处在低于70%的水平。教育部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曾经给出关于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状况的判定标准:初次就业率大于90%属于供不应求,在7090%之间属于供求基本平衡,在5070%之间属于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不平衡,在3050%之间则属于严重的供大于求不平衡,低于30%将意味着就业危机。 转引自闵维方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北大教育经济研究,3卷,4期, 12月。按照这一标准,中国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显然经历了由供求基本平衡向具有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不平衡状态的
13、转变。这表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了“出口”,从“入学难”转移到了“就业难”。虽然这种“就业难”只是限于一定的程度,尚未发展到较严重的地步,可是由于涉及的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当最近一、半年来国际经济大环境对中国经济以及国内的就业形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这种情况表明,在充分肯定中国近年来已经取得的高达22%的毛入学率的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成就的同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93-194页。我们确实也需要开始审慎地
14、思考如何理性地应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实施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与教育发展战略调整政策等问题。表1-1 以来中国高校的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就业对于GDP的弹性,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项目 220260320382420504530567599629招生人数(万人)107115145212250340413495559610就业的GDP弹性10.260.170.120.100.110.080.050.040.07_毕业生就业率(9月)282%90%80%70%73%72.6%71.8%70.9%70% 1就业的GDP弹性等于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这里 到 的数据,引自赵曼、杨海文等编著,21世
15、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 ,第6页。其余各年数据,系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2毕业生就业率,严格说来应该是指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可是,当前教育部门的统计是把所有已经落实了毕业去向的毕业生、包括升学与出国的人都算入就业范畴,这样统计的就业率又叫落实率,表中的数据实际上就是这种落实率。落实率虽然比实际就业人数所占的比率要高,可是它毕竟反映了毕业生中已经实际落实了明确去向的人的比率,因而是具有分析价值的,在明确其含义的基础上能够用它来代表就业率。现在人们对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普遍持有怀疑的态度,不但社会公众方面,就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人士也相当有同
16、感,其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在于这种落实率的统计口径问题,而是其统计过程中存在着参杂使假的问题,即统计数字被“注水”。教育部从 开始明确地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可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主要由高校自己操作,缺乏社会监督,因此一些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维持生源,就虚报、夸大就业率(金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探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期;杨志远,“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5月号),有的学校甚至实行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的不合法规定,逼迫毕业生去造假(叶雷,“杜绝虚假就业率”,光明日报, 6月28日)。按照江西省教育主管部
17、门 至 对此进行的监督检查结果,现有的就业率数值至少有4个左右的百分点属于虚报(张敏、亢德喜,“高校就业率探底:究竟多少水分”,半月谈, 6月21日)。这样,为了获得真实的信息,就需要对于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率统计数字适当地向下做些调整,以便剔除其水分。如果不做调整,而只是简单地根据公布的就业率数字来进行宏观或中观决策,显然将会产生偏颇。至于究竟应该向下调整多少,这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地区以及各层次的学校情况可能大不相同,北大、清华显然不用调整,而一些层次低的院校可能需要较大的调整。不过,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将公布的就业率向下调整4个百分点应该是比较稳妥的。除了挤水分的问题以外,在利用就业
18、率信息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指标的可比性。中国是从1999年开始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在 以前主要是统计初次就业率,日期截止当年6月份, 开始分别统计6月份的初次就业率和9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以后又公布9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与12月份的年底就业率或二次就业率。显然,月份越靠后,就业率的数值越高,因此,不同月份的就业率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一般来说,以6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作为比较不同年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标,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个指标最直接地反映了大学生离校时的求职状态,而9月份的初次就业率或12月份的二次就业率指标则已经包含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短期失业状态。在进行不同年份就业率的比较时,应该使用同一月份的就
19、业率。如果获得同一月份的准确的就业率数值有困难,那么就需要对于较后月份的就业率向下调整,以便和较前月份的就业率具有可比性。以 为例,当年统计的6月份的就业率为50%,而9月份的就业率则为70%,这意味着该年9月份的就业率需要下调20个百分点,才能转换成6月份的就业率(引自闵维方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北大教育经济研究,3卷,4期, 12月)。现在不同文献中关于就业率的统计数字颇不一致,甚至对于同一年份、同一月份的就业率,有的也给出不同的数值。本表中, 到 的就业率数据,主要是引自一些研究文献,并对其中的差异予以剔除,取多数共识的部分(这些文献主要有:闵维方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
20、状况调查”,北大教育经济研究,3卷,4期, 12月;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88页;赵曼、杨海文等编著,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 ,第188页;田永波,“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 中国教育经济年会论文(电子版)。 的就业率,转引自社科院 经济蓝皮书的估计值。可是它究竟是对9月份的估计值,还是年底的估计值,有些含糊。如果是前者,则表明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 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如果它是年底的就业率数值,就将表明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明显地比 要更为严峻。根据新近出版的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中国
21、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提供的估计数据,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为86%。因此,这里的就业率数值毫无疑问应该是9月份的就业率数值。图1-1 - 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变动情况图1-2 - 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月份)变动情况就业问题是任何一个关注国计民生的政府都不能忽略的问题,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同社会的一般人员相比,大学毕业生如果失业将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比一般人员失业更大的损失。第一,作为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人力投资过程的结果,或者说是具有特定含量的人力资本。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从而处于失业状态,将意味着其人力投资的收益率为
22、零。如果这种失业状态持续得不到解决,还会进一步导致其人力资本因为闲置而发生退化或报废。因此,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一个严重经济后果,就是社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降低和人力资本的损失。以 为例,中国普通高校一个大学生年平均教育费用支出为15,333元(其中个人学杂费部分约占29%,其余部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社会团体投资等等), 引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471页。按四年总费用计算便是一个人61,331元。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59万,如果以30%左右的失业率(即70%左右的就业率,这是当前关于中国高校初次就业率比较一致的估计值)计算,将有167万大学毕业生暂时失业
23、,这将意味着社会至少有1,024亿元(61,331元167万)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为零。按照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估计,一般的收益率在10%到12%之间。 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0页。就以其下限即10%来计算,如果这167万大学毕业生在一年内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意味着社会将损失100多亿元,即使在半年内找不到工作,社会也将损失50多亿元。而如果把因失业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退化也包括在内,那么总损失将会更大,甚至可能会倍增。因此,大学毕业生失业将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第二,大学毕业生失业还会为社会带来巨额的交易成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
24、,大学毕业生如果失业将会比其它失业群体处于更积极的寻职状态,从而其花费在劳动市场上的求职成本也就越高。一般来说,就业形势越严峻,失业率越高,人们为找到一项合意的工作所需的平均求职次数与求职费用也就越高。有关研究显示,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求职费用逐年上升,从 的823元、 的1,100元,上升至 的1,132元。 岳昌君,“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6期。若乘以 毕业生总数495万,总值将达到50多亿元。这些费用纯属于因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劳动市场信息不畅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严格说来并没有对于实际经济的产出做出任何贡献,故而也意味着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这里的交易费用仅仅
25、限于大学毕业生本人的支出,尚未包括社会其它方面的相关支出,如果包括了后者,这种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与浪费将会更大。第三,大学毕业生失业会使社会蒙受高昂的政治成本。作为具备了一定得知识和技术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总体来说比其它群体更具有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以及较强的社会活动参与能力。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这些特点无疑将会促进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当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从而难以实现其个人理想的情况下,上述特点恰恰可能演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它们不但极有可能引发其对社会的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而且更容易导致她们采取实际的抗议行为以及从事各种冲突性的社会活动,从而带来社会秩序不稳定乃至社会动荡的严重后
26、果。例如, 3月在法国,仅仅因为新总理提出的一项新劳工法案有可能加剧原本已经较高的青年失业率,就引发法国各大学约三分之二的学生罢课,全国近30万大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随后又几近演变成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全民性抗议浪潮。 引自新华网消息, 3月16日。 1月末,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俄罗斯,主要城市爆发了反对普京政府的示威游行,而大学生们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绝不但仅是涉及这一群体本身利益的问题,而且是关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政治稳定进而国民总体福利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国家持续地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就表明其社会经济的运行已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或者说出现了
27、病态,这就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与治理措施予以解决。(二)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中国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困难局面、特别是近一、半年来欧美国家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某种不利影响的大背景下,全面地考察辽宁省大学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及其动态特征、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矛盾与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分析导致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与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而为从政府决策部门到实际业务工作部门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政策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劳动经济学及其最新的若干
28、理论进展,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信号理论、工作搜寻理论以及劳动市场职位匹配理论等等。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教育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由于人的生产能力主要不是先天的禀赋,而是后天学习、培训以及实践等等人力投资活动的结果,故而人的生产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人力投资有多种形式,其中正规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而高等教育则属于最高层次的正规教育投资,其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一般将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这种较高的人力资本是经过较大的投资成本获得的,故需要经过较高的收益来实现回报,因此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实现其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的过程。如果大学毕业生由于失
29、业、就业不充分或低就业等等而未能实现人力投资的预期收益,从短期看将会导致已投资者的人力资本的损失,从中、长期看则会减低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需求激励。这表明,社会在长期中具有一种自动地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平衡关系的趋势,可是在短期中却可能出现二者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人力资本损失与浪费的情况。人力资本理论的主旨在于揭示人的生产能力的生成机制,因而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劳动供给的理论,而较少涉及到劳动需求。教育信号理论在这方面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教育信号理论虽然也承认教育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功能,可是它更强调教育对于人才的分类、筛选功能。在这里,不同层次和等级的学历文凭被视为文凭持有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的一种
30、“信号”,而且这种信号的“市场价值”将随着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某一层次或等级的人才需求小于供给,就会导致其信号贬值,例如大学毕业生因供给过多导致其平均收入水平的降低。反之,如果某一种层次或等级的人才需求超过了供给,则会导致其信号升值,例如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因为短缺而导致平均收入的提高。这样,教育信号理论便经过明确地引入劳动市场需求因素,从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阐明了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失业以及其工资水平提高与降低的经济机制。工作搜寻理论与劳动市场职位匹配理论探讨的是,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条件下劳动市场的结构失衡问题。劳动市场非均衡不但表现在总量方面,诸如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而且
31、还表现在结构方面,例如失业与职位空缺同时并存。这种结构性非均衡主要是由于市场不完全或信息不充分所引起的,它们往往与总量非均衡纠缠在一起。传统的新古典劳动市场理论由于其各种完全性的假定,难以解释这种结构性矛盾,而工作搜寻理论以及劳动市场职位匹配理论等等近年来新兴的劳动市场理论则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工作搜寻理论主要从劳动供给主体的角度探讨了劳动市场结构问题,揭示出主体的理性搜寻行为既是应对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也导致了结构性、寻职型失业。职位匹配理论则考察了劳动市场职位匹配的程度与交易成本的关系,表明当劳动市场信息越不完备、“摩擦”因素越大时,空缺职位与劳动者技能的匹配程度越差,供给
32、主体求职以及企业求人的成本就越高。反之,则相反。而职位匹配程度往往又与劳动市场的总体形势相关联,劳动市场形势越“松”、即失业率越高,匹配程度就越差,从而市场运行的效率就越低。这时,反映劳动力再配置程度的贝弗里奇曲线(Beveridge Curve)就越远离原点。 沈文恺等译,劳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9章。现实中,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降低而出现的求职费用的逐年增高以及失业与职位空缺同时并存的局面,正是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因此,如果说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信号理论仅仅是着眼于劳动市场的总量分析,那么工作搜寻理论以及劳动市场职位匹配理论则从结构角度开辟了劳动市场微观分析的新视角。综合运
33、用上述各种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在吸取和借鉴现代劳动经济学前沿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最新的理论视角来考察和分析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而科学地阐释其发生的内在经济机理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本课题研究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包括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基本的操作思路是,首先确立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框架或原理基础(如上所述的三个主要理论基础);其次,展开经验实证研究,经过实际访谈(包括对地方政府及人事部门领导的访谈,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的访谈,以及对企业、用人单位及大学毕业生本人的访谈)、问卷调查(包括对全省24所高校近280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省内80家企业
34、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数据库信息等多种方式获取关于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实际经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统计处理与分析,并结合上述理论原理进行系统的理论推理与分析工作,达到准确地反映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现状、矛盾与问题,并科学地揭示其各种成因的目的。规范分析主要是根据某种准则对于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具体来说,主要是以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规范分析的原则,对于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加以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调节建议。二、辽宁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考察(一)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辽宁是中国
35、的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部属、省属、市属以及独立学院各个层次)63所。以 为例,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为777,758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18,849,000人的4%。 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22,577人,占全国559万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也是大约4%。 预计的高校毕业生为22.9万人,占全国预计的毕业生总数610万人的比例大约为3.75%,比重较前一年略有下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扩展,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呈现出与全国类似的局面。 这里的相关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年鉴( ),辽宁统计年鉴( );“辽宁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的通报
36、”;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简报( 1、2期)1总量态势从1999年以来,辽宁省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也经历了与全国相似的扩张轨迹,但这两年招生绝对数量开始下降。因此平均来算,从1999年至 ,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以年均14.16%的速度增长,低于全国大致同期20%左右的水平。可是,高校毕业生在过去 间以平均35.8%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大致同期约31%的水平,这是因为招生规模缩减的效应要在四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见表2-1)。另一方面, 以来辽宁的地区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比率较高,可是由于辽宁是大型工业企业或资本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以 为例,其二次产业产值所占比
37、重为53%,明显地高于全国平均48.6%的水平),故辽宁就业增长的GDP弹性显著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 到 间平均为0.04。 此处数据引自辽宁统计年鉴( ),就业弹性是根据若干数据计算得到的。在给定大学毕业生在省内外工作的比例的条件下,这也就意味着辽宁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效应肯定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种从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产业发展从而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两个方面显示出来的总量特征,导致我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必然也是未可乐观的。表2-1 1999 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 (单位: 人) 年份项目1999 招 生人 数87,851110,211127,577151,11
38、6163,802184,473210,495220,608234,466221,391212,228(计划)比上年增长(%)45.7%25.5%15.8%18.5%8.4%12.6%14.1%4.8%6.3%-5.6%-4.1%毕 业人 数49,96449,83460,27172,79198,908115,889144,984154,970169,576222,577229,000(预计)比上年增长(%)5%-0.26%20.1%20.8%35.9%17.2%25.1%6.9%9.4%31.3%2.9%注:表中1999- 的数据引自辽宁统计年鉴 与 卷, 和 的数据得自省教育厅相关材料。图2-
39、1 1999- 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变动情况我们能够用毕业生就业率来大致地反映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量态势。由于我省是从 开始系统地统计与发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此前的系统数据无从获得,而零散的数据不但难以反映总体情况,而且也缺乏可比性。故我们就集中考察 以来近5年多的情况。按照辽宁省教育厅与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信息,从 到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依次为:91.9%( )、92.44%( )、89.6%( )、90.2( )、89.07( )。如何根据这种年底就业率来判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呢?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曾经就关于年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宏观政策预警问题给出
40、了如下的判断标准:年底失业率95%为无警区,在85%95%之间为低警区,在60%85%之间为中警区,省属院校市属院校独立学院,说明学校的层次确实对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间的差别还不算大,可是市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乃至部属院校之间的差别就比较明显了。下面的表2-3给出了 不同层次院校本科毕业生(包括双学位)的年底就业率。表2-3 不同层次院校本科生(包括双学位)的年底就业率 年份 不同学历 部属院校95.9% 95.4% 93.5% 95% 95.3%省属院校 95.2% 95.2% 92% 93.2% 91.7%市属院校 92% 92.8% 86.9% 89% 88.
41、4%独立及民营学院 48.78% 33.11% 15.37% 82.7% 82.9% (07与 独立学院开始进入统计)第二,不同学历的毕业生的就业率结构特征。数据显示,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其就业率也具有明显的不同。基本规律是,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越高,即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另一方面,不同学历群体的就业率动态变化也有所不同:研究生就业率降速较快,本科生降速较缓,而专科生则基本保持不变(见表2-4)。这表明,从动态上看,近年来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其就业形势变得越严峻。表2-4 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 年份不同学历 研究生97.22% 96.29% 94.61% 93.65% 88.84%本科生 94.61% 93.64% 90.37% 91.64% 90.77%高职高专 87.18% 90.39% 87.49% 87.62% 87.11%第三,不同层次学校的协议就业率与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