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A4可打印】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B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C .正常人1s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 .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3、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
A .30μm B .30 mm C .30 cm D .30 dm
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B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
C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 D .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
5、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值恰当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70mm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8.8℃ D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20m/s
6、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 )
A .8848.86分米 B .8848.86厘米 C .8848.86米 D .8848.86千米
7、下列关于小明同学的估算正确的是( )
A .锻炼后能举起5000N的杠铃 B .在1000m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0m/s
C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D .在立定跳远时跳出了8m的成绩
8、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面前这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200g B .一根新铅笔的长约16cm
C .洗澡水的温度约80"C D .中学生的脉搏一秒大约跳70次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凸透镜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图中物体长度是 cm。
2、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3、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1μm= nm;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为1.29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填合适的单位)
4、
1. (1) 常见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情形,错误操作是 ;
2. (2) 如图乙中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
3. (3) 如图丙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 ,A、C两点间的长度是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5、如图a所示,机械表的读数是 s,刻度尺的正确读数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是 cm。
6、新冠状病毒 COVID-19 的直径约为100nm= m;“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 , 即为 g/cm3;G7772高铁7:34由铜陵站发车,8:43到达合肥南站,需要的时间为 h。
7、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将某种钢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30圈,则铜丝的直径是 mm。
8、使用刻度尺前,要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 。测量一根正常状态下的皮筋的长度,小红用力拉扯皮筋,刻度尺读数为3.70cm,皮筋的实际长度 (大于或小于)3.70cm。
9、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 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 圈,形成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图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cm。图乙停表示数为 s。
10、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理量时忘了写单位,请你在他记录的数据后填写上适当的单位:一位同学的身高160 ;一节课的时间40 ;一杯水的体积250 。
1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机械秒表的示数为 s.
1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所示,天平中物体的质量为 g。
13、观察图甲可知,铅笔的长度为 cm;观察图乙可知,秒表的示数为 s;观察图丙可知,汽车做 运动。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5、木块的长度为 cm;温度计读数为 ℃。
三、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王敏同学用卷尺测量出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该卷尺的分度值为多少?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多少m2
2、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 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 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 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4) 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3、王丽同学测得一本练习册的厚度是0.60cm,共计80张纸,则这本书中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cm?多少um?
4、用下述方法测如图所示玻璃瓶的容积:用刻度尺测量瓶底半径为R;往瓶中倒入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堵住瓶口,将瓶倒转置后测出水面与瓶底的距离L2,由此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多少?(提示:瓶口倒置后,瓶子中的水量不变,要有计算过程.)
5、如图是两把按不同比例尺进行刻度的尺子,每把尺子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已知两把尺子在刻度10处是对齐的,且上面尺子在刻度15处与下面的尺子在刻度18处也刚好对齐,则上面尺子的刻度16在下面尺子对应的刻度是多少?
6、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
(1) 这些测量结果中哪些是错误的?
(2) 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四、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合作:
量出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
量量你正常行走时的步长;
任意测量关于自己手掌的有关长度.
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请问: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测量的结果有错误吗?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你能用刻度尺和身边简单的物品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吗?请你写出测量方法.
4、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为L1=18.82cm、L2=18.83cm、L3=18.28cm、L4=18.81cm、L5=18.82cm。请问:
(1)哪个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其他测量数据的准确值为多少?
(2)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多少?
五、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小敏、小颗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
点距离/(摆 长)/米
小球
质量
摆动
幅度/米
小球往返
摆动20次
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
摆动一次
的时间/秒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 ;
(2) 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
(3) 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表示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变 ,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2、(1) 写出下列读数:图甲所示体温计示数是 ℃,图乙刻度尺读数是 cm,图丙弹簧测力计读数是 N.
(2)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②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
③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④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填“变大”或“变小”).
3、在下列测量的实验中:
(1)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
(2) 以下是两位同学给出的测量1角硬币的直径的方案:
小华:直接用刻度尺沿着硬币的直径测出硬币直径的长度。
小丽:按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测量。
其中, 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够合理的,理由是 ;小丽同学的方案测出的1角硬币的直径为 mm。
(3)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丁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用D1、D2和n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