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419773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10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古代史精华笔记(考研必备)1第一章 史前人类第一节 人类的进化(非重点)一、从猿到人的漫长演进1、人与动物的区别:根本区别在于劳动,人会制造工具,而动物不会。其次在于人的脑量多于动物的脑量以及人与动物的外貌特征不同。2、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神话传说:世界各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例如,中国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基督教“上帝造人”的传说。科学探索: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动物哲学提出生物进化理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奠定生物进化的理论。3、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恩格斯的分法)攀树的猿、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4、早期人类的

2、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猿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猿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早期猿人:380万年前-180万年前,代表是“能人”。晚期猿人:180万前到20-30万年前,代表是印尼的爪哇人、德国的海德堡人,中国的北京人、蓝田人和元谋人,已开始用火。早期智人:20、30万年前-5万年前,代表是我国的马坝人、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巴勒斯坦的卡麦尔人。晚期智人:5万年前-1万年前,代表是法国的克鲁马农人、中国的山顶洞人。并已形成不同的人种: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旧石器时代相当于早期人类的四个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相当于晚

3、期智人阶段。以打制石器为特征,还出现了骨器和复合式工具与武器。2、氏族制度的形成氏族产生前的社会组织:血缘家族;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族群之内实行群婚,只按辈分设立限制,即同辈皆可通婚,而长辈不可通婚,但亲子之间的婚姻被禁止。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公社。其存在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中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和早期智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氏族。特征:实行族外婚,排斥家族或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婚配。这种族外婚还是一种群婚,两个通婚的血亲集团或族群就各自组成了自己的氏族。氏族包括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第二节 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一、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旧石器

4、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之间有一个中石器时代。一般不作为一个过渡时代。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出现,开始出现农业。二、农业革命的含义与开始1、世界最早的三大农业中心区:西亚、东亚、中南非洲。西亚是世界最早的农业发源地。2、在狩猎的基础上产生了畜牧业。3、意义: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由采集和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化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所谓“农业革命”,实际上就是指人类开始栽培农作物与饲养家畜的崭新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在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上所发生的一次巨大变革。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经济”活动,

5、通过无数次观察与记忆,逐渐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习性,慢慢地掌握了栽培这些植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积累新的生产经验,开始了有规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中心。三、母系氏族公社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整个新石器时代就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特征:氏族首领有族人推选,常由妇女担任,遇有战事也选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是重要决策机构,所有男女平等参加;氏族长不称职,氏族议事会可以罢免改选;氏族土地公有,但成员拥有个人的生活用品、工具、武器、住房、家禽等个人财产,但不得带出氏族;同族互相保护,实行血亲复仇;氏族有自己的专有名称、信仰和宗教仪式与共同的墓地;氏族可以收养外族人。婚姻形式

6、:从族外群婚到对偶婚四、阶级和国家的起源1、金石并用时代和社会大分工金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由炼铜到青铜工具的出现;最早使用青铜的地方可能是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随后出现炼铁技术,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两河流域北部的米坦尼亚国,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原始公社进入解体阶段。农业方面,从刀根火种发展到锄耕农业,后锄耕农业又替代了锄耕农业。畜牧业上,还在新石器时代,真正的畜牧业已开始出现,各地驯养了许多家畜。到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家畜的饲养已逐步专业化。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

7、农业分工2、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变婚姻形式的转变:从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父系氏族公社:仍然受血缘家族关系支配,社会组织是父系氏族公社,它由若干父系制家庭组成,它常常包括三四代的男系亲属。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制的萌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私有制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私有制发展起来。私有制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初期,后期进一步发展起来,它是推动阶级产生的重要力量。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战争俘虏变为奴隶,氏族内部也出现贫富分化。氏族制度的解体私有财产的发展和私有观念的加强,使个体家庭独立,氏族公社的集体劳动逐渐转化为分散的个体劳动。个体劳动和个体家庭:有力冲击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8、的父系氏族公社组织。无血缘关系的杂居逐渐代替了有血缘关系的居住,导致农村公社出现。农村公社:以地域确立居民的关系,但还保留着血缘关系的残余;房屋园地私有;土地实行公有私耕;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闭关自守的共同体;村社管理机构逐渐为富裕成员所把持。军事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也称“英雄时代”,它是农村公社的政治组织形式,也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多以部落为单位,也以氏族为单位。机构包括:全族男子组成的民众大会、氏族贵族与长老组成的议事会和军事首领。以军事首领、氏族贵族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夺取了全部权利,当他们的代表军事首领由选举转化为世袭并称王称帝时,也就相应建立起独立于氏族

9、部落机构以外的国家军政机构,国家终于产生。第三节 史前文化一、文字的产生1、手势语言或个人记号语言:如,结绳记事、契刻记事2、图画文字或表意符号:文字产生的第一步3、象形文字或符号:如,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的象形文字4、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公式来表达的符号(表意文字)5、音符字母(拼音文字):如,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字母二、原始艺术与科学知识的萌芽1、艺术: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绘画占重要地位,多以狩猎为主题;雕刻主要在岩壁上、石头上、骨头上;装饰可分涂饰、固定装饰和活动装饰;音乐和舞蹈来自于原始人的集体生产活动。2、科学知识:天文知识;计算;医学懂得日月的概念、原

10、始的历法(自然历和太阳历);计数和数的概念;药物和治疗的方法,但常常与巫术相联。三、原始宗教观念与神灵崇拜1、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2、图腾崇拜3、自然神灵的崇拜4、生殖器崇拜5、祖先崇拜6、灵物崇拜7、巫术2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较重要)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一、苏美尔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年-前2371年)1、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包括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波斯高原、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2、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与特征苏美尔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者。公元前5

11、000年中期,苏美尔人就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至公元前3000年代左右,是苏美尔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文化时期:埃尔-欧倍德时期,乌鲁克时期和捷母迭特-那色时期。3、城邦政治制度: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4、苏美尔城邦争霸: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371年,出现了长期的战争,史称“列国争霸”。后形成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的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的北方同盟。标志苏美尔地区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二、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兴起于巴比伦尼亚的北部。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一世统一了巴比伦

12、尼亚南北。公元前2230年,东北山区的库提人灭亡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前2006年)公元前2120年乌尔王国兴盛起来,前2113年,乌尔纳木国王统一巴比伦尼亚南部,建立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木法典:乌尔纳木在位时制定,是世界上所知的第一部法典。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状况:奴隶制经济。表现在王室经济、私有奴隶、农村公社的破产、奴隶主的残酷剥削等。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约公元前1894年前689年)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阿摩利人占据巴比伦城邦,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在此城建立国家,史称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两

13、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公元前1730年,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灭亡。2、古巴比伦第二、第三、第四王朝:公元前1595年-前1518年为第一王朝;公元前1518年-前1204年,为第三王朝,又称加喜特王朝;公元前1165年-前689年为第四王朝,最终被亚述所灭。二、汉莫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的统治:严密的官僚机构、强大的常备军、重视发展生产古巴比伦王国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奴隶制经济。2、汉谟拉比法典:国王汉谟拉比在位制定的法典。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分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

14、害、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包括:等级制度:阿维鲁、穆什根努和奴隶三个等级奴隶制度:奴隶的来源、奴隶的应用、奴隶的买卖、奴隶的地位土地制度:王室土地、私有土地租赁和雇佣制度:租赁关系分动产和不动产;雇佣关系以契约为基础,雇主依约付报酬法典的性质:是一部奴隶制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私有财产。第三节 亚述帝国一、亚述国家的兴起(约公元前3000年)亚述位于底格里斯河中上游地区,最早居民是胡里特人亚述历史的三个阶段:早期亚述、中期亚述、亚述帝国1、早期亚述:公元前3000年代末-前16世纪,属于奴隶制城邦时期2、中期亚述:公元前15-前

15、9世纪,亚述兴起和统一时期二、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05年)1、亚述帝国的建立公元前9世纪-前605年。萨尔贡二世统治时,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亚述已成为东接伊朗,西临地中海以至埃及,北到南高加索,南临波斯湾的强大帝国。2、奴隶制经济的主要特征:奴隶来源于战俘和被征服居民,奴隶的低贱地位,广泛使用和随便买卖,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及地位,土地制度为私有土地,有大土地制和小土地制。第四节 新巴比伦王国一、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7世纪左右)又称迦勒底王国,由那波帕拉萨尔建立二、新巴比伦王国的强盛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公元前605年-前562年),远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灭亡犹太国(公元前

16、586年,有“巴比伦之囚”之称)三、奴隶制社会及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公元前538年)奴隶制的特点:1、奴隶制的较大发展,大中小各等奴隶主各自拥有奴隶数百至数人不等。2、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形式有很大的变化,是新巴比伦奴隶制的一大特点。这就是奴隶主给奴隶一部分财产(包括土地和资金),让其独立经营。奴隶可独立地租佃土地,经营商业、从事手工业,开办手工业作坊,甚至开钱庄放高利贷等等。不仅私人奴隶可独立经营。神庙的奴隶也可如此。3、奴隶的地位仍然是奴隶主的财产,当他与第三者发生经济关系时,只能用自己的积蓄抵押。奴隶主有权没收奴隶的全部财产。4、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商品货币关系十分发达。已出现了著名的商业经

17、营家埃吉贝商家。社会矛盾:奴隶逃亡已是普遍现象,作为反抗奴隶主的表示。农民常常沦为债务奴隶,处境悲惨的农民不断反抗。奴隶主阶级内部的阶级矛盾也很尖锐。王室与祭司集团之间争夺权利十分激烈。终于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所灭。第五节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一、赫梯1、赫梯国家的产生赫梯的地理位置:位于小亚细亚东部,在哈里斯河中上游一带。地处高原,雨量稀少,畜牧业发达。赫梯城邦的形成(约公元前19-18世纪):最重要的城邦有库萨尔、涅萨、察尔帕等。公元前16世纪后期,铁列平统治时期,进行了改革,标志着赫梯国家的形成。2、赫梯国家的强盛与衰亡(公元前15世纪前8世纪)扩张: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

18、赫梯国家进入最强盛时期。赫梯大肆进行扩张,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约公元前1312年,赫梯王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争夺叙利亚,会战于卡叠什,赫梯获胜,成为西亚的一个霸主。赫梯法典:奴隶制法典,反映了赫梯的社会状况。有奴隶的赏赐情况和奴隶主拥有奴隶数量的情况。其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对奴隶主的保护和对奴隶的镇压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自由民和对奴隶犯罪的明显不同的处罚。赫梯的灭亡:公元前8世纪赫梯被来自西北的“海上民族”和亚述所灭。二、腓尼基1、腓尼基的含义:“紫红之国”,盛产紫红色的染料。希腊人称之。罗马人称为布匿。地处地中海东岸的狭长地带。大体相当于

19、今天的黎巴嫩。2、腓尼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主要城市国家:西顿、推罗、毕布勒、乌加里特等,相互争霸。腓尼基奴隶制国家的特点:经商、航海与殖民,奴隶在腓尼基工商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公元前8世纪末叶,腓尼基被亚述灭亡。三、以色列1、巴勒斯坦地理位置:位于地中海东岸南部,北面是腓尼基,西南面是西奈半岛,东面是叙利亚草原。土著居民迦南人(公元前3000年代),创造了青铜文化。犹太部落与以色列部落: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支希伯来人,的游牧部落从东方进入巴勒斯坦。住在死海以西、山区南部的称为犹太人部落,住在巴勒斯坦土壤丰美之地的称为以色列部落。2、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的产生:公元前

20、2000年代后期,北方部落形成以色列王国,南方部落形成犹太王国。与腓力斯丁人的斗争:公元前1200年前后,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入侵巴勒斯坦沿海地区,以后“巴勒斯坦”的名称就是从“腓力斯丁”一词演变来的。以色列犹太国:公元前10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时期,以色列-犹太国家机构逐渐完备起来。所罗门死后,两个国家发生分裂。犹太国以耶路撒冷为首都,而以色列的首都则建在撒马利亚。3、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灭亡以色列亡国:公元前721年,亚述灭亡以色列犹太亡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灭亡犹太国犹太教:来源于古希伯来人的多神教。约在公元前6

21、世纪,“巴比伦之囚”期间,沦为囚虏的犹太人酝酿新的宗教思想。他们宣扬唯一真主耶和华和救世主的思想。后来在波斯帝国的支持与控制下,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重建神庙、宫殿,史称“耶路撒冷第二次重建”,犹太教至此形成。犹太教的经典有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信奉耶和华,规定安息日,使用犹太教历法,即希伯来历。第六节 波斯帝国一、波斯国家的兴起与对外扩张1、古波斯的地理位置及波斯国家前的状况:古代波斯基本相当于今天的伊朗。波斯帝国兴起前,伊朗高原产生过两个早期奴隶制国家:埃兰王国:伊朗西南部,公元前3000年代出现,公元前639年被亚述征服。米底:伊朗高原西北部,公元前7世纪米底王国兴起。2、波斯国家的建立(

22、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灭掉米底,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的波斯国家,定都波斯波利斯。向小亚细亚、巴勒斯坦扩张。冈比西斯:居鲁士之子,继续向埃及扩张。但他是一个无道昏君。高黑塔运动:公元前522年,人民起义,祭斯高黑塔趁机夺取政权。二、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夺取政权。1、贝希斯顿铭文:大流士一世将自己的功绩用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刻在爱克巴坦那(米底首都,今哈马丹)以西的贝希斯敦崖石上。记载了他当政后,用近两年的时间,出征19次,俘虏了9个王,恢复了波斯帝国的统治。2、波斯帝国:公元前514-前513年,大流士的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

23、大洲的大帝国。3、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内容政治上,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国家正政体。经济上,规定了个行省的贡赋制度,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币制,铸金币的权利归国家,各行省可造银币。军事上,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5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各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总督不管军事,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但可以相互监督。思想上:琐罗亚斯德教被定为国教,经典为阿维斯塔,崇拜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和幸福之神。三、波斯帝国的灭亡(公元前330年)1、帝国经济:其最大特征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两河流域和埃及是帝国最先进的地区,奴隶制度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等地的经济十分繁荣

24、;伊朗高原的东部和中亚的许多地方仍然处于游牧部落阶段,而波斯本土和米底的奴隶制则处于初级阶段。对外征服促进了波斯本地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大批战俘变为了奴隶,他们为皇室和奴隶主劳动。奴隶主大庄园经济十分发达;还有灌溉农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很发达和繁荣,修筑驿道、统一货币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军事制度、宗教政策和对被征服地区的政策等等。2、社会矛盾的激化:庞杂的剥削阶级对广大被剥削阶级的压榨,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激烈,奴隶主内部的矛盾激烈,帝国内部征服民族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矛盾尖锐。公元前499年,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反抗波斯的起

25、义,成为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希波战争的失败成为波斯帝国衰落的开始。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安息王国的兴衰西方称帕提亚(公元前3世纪-公元226年)地理位置:相当于现今伊朗的东北部和土库曼南部一带。安息的国都随着国土的扩张而西移。公元前2世纪渐渐强盛。后定都于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安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制,对各地的同志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帝国经济的发展特点是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两河流域和伊朗的农业与手工业比较发达,城市贸易和商业也很繁荣,但是伊朗西部山区却还有狩猎的部落。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安息与罗马发生冲突,几次大战,安息获胜,使双方维持均势,西亚和伊朗等地免受罗马奴役。公元22

26、6年,安息被新起的伊朗萨珊王朝所灭亡。萨珊王朝(前期:35世纪)奴隶制国家,由安息的波斯侯阿尔达希尔建立,占领泰西封,控制安息帝国的广大地区。奴隶使用于生产中,是买卖的对象、奴隶主的财产,战俘仍然是奴隶的重要来源。还有大量农村公社,其成员、手工业者、普通商人是国家的纳税阶级,他们向国家缴纳的人头税、土地税和商业税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后来又有反国教的摩尼教产生。并与罗马进行长达200年左右的争夺战。公元5世纪开始走向衰落。3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重要)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一、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3100年的铜石并用时代)1、古代埃及人种东北非的哈

27、姆人和西亚的塞姆人,语言属于塞姆.哈姆语系中的一个语族。2、前王朝文明(公元前4500年前3100年)巴达里文化(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涅伽达文化(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涅伽达文化(公元前3500前3100年),发明了冶金术,阶级形成,产生城市国家。二、法老埃及历史(公元前3100年-前332年)古埃及编年史学家马涅托把自第一王朝起至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埃及止这一段历史分为26个王朝,加上波斯时期的5 个王朝,共计31个王朝,后来历史学家将之分为早期王国、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1、早期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

28、,第1王朝-第2王朝)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城邦统治者美尼斯北上征服下埃及,统一埃及,称提尼斯王朝。直到第二王朝末才巩固统一局面。2、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第3王朝-第6王朝)奴隶制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已初步发展起来。战争中获得大量的奴隶,奴隶作为社会的基本生产者被广泛使用于生产中。社会地位极低。还有名为自由人,实与奴隶差别不大的农村公社成员。奴隶主阶级包括法老、贵族大臣和高僧,他们占有大片土地。法老专制权力的加强:崇信太阳神,自称太阳神之子,控制行政、立法、司法和军队。法老之下是宰相,总揽全国的司法、行政及经济权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是代替法老掌管土地。

29、地方最高机构是州,州长由法老任命,掌管地方的行政、军队、治安、赋税等,是法老权利控制下的地方实力派。金字塔的构建: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不仅生前属于社会的最高位,死后仍想占据这样的地位,便为自己修建了高大的陵墓金字塔。同时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法老还相信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第四王朝的法老齐阿普斯金字塔是最典型的一座。哈佛拉金字塔略矮。还有哈佛拉的狮身人面像,以象征法老的威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3、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40年,第7王朝-第10王朝),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4、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95年,第11王朝-第12王朝)社会

30、经济的发展与奴隶制:埃及重新走向统一。农业是中王国的经济命脉,埃及人发明了“沙杜夫”的汲水灌溉装置。手工业也有相当的发展,其中冶炼和青铜的制造最为突出。青铜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行业中。还有玻璃制造等新兴行业。商业也很繁荣。经济繁荣是中王国奴隶制发展的一个标志。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中小奴隶主的兴起是中王国时期奴隶制的一个特征。中小奴隶主被统称为“涅捷斯”,包括富有的上层分子、作坊主、商人、官吏、下级军官和村长。奴隶、平民的起义风暴: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的分裂,另一方面是“涅捷斯”的分化,使统治阶级内部分化,矛盾加深,王室内部与中央和地方斗争的激烈。阶级剥削加重,下层劳动人民处境日益恶化,终于在中王国

31、末期爆发奴隶和贫民大起义。5、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95年-前1567年,第13王朝-第17王朝)希克索斯人入侵(100余年):希克索斯人大概是分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部落,在埃及语中是“牧人之王”的意思。希克索斯人给西亚带来了战马和马车。6、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第18王朝-第20王朝)新王国的建立,使埃及重新走向统一与独立。雅赫摩斯一世南征努比亚、北占巴勒斯坦为埃及帝国初奠基石。约公元前1502年,哈特舍普苏特夺权,成为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又从女法老手中夺回权利,并率军向叙利亚推进。他的扩张使埃及再次进入一个繁荣阶段。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农业生产工

32、具得到广泛改善。出现轮作制,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种皮革制造的脚踏风箱。玻璃烧制业发明了着色的工艺,造船业有了新的发展。内外贸易也日趋活跃。大批战俘奴隶产生,奴隶广泛应用于生产,农民的处境没有改善。奴隶主阶级上层可以分为王室、神庙祭司和军政贵族三大集团。奴隶主阶层的复杂结构导致第18王朝末年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阿蒙霍特普四世:又名埃赫那吞,公元前1379年-前1362年在位。推出赖神的崇拜,以对抗阿蒙神的崇拜,他宣布自己是赖神的祭司,称之为阿吞神,并从底比斯迁都阿马尔纳。并大兴土木修建阿吞神庙,还进行了文化教育的改革。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帝国的崩溃:埃赫拉吞改革的失败,使埃及

33、处于内外矛盾的交困之中。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曾经强大一时,与赫梯争霸,进行卡叠什战役。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国势日衰,人民起义不断。公元前1085年,第21王朝建立,新王国就此崩溃。7、后埃及时期(公元前1085年前332年,第21王朝第31王朝):埃及人陷入了外族人的统治之下。先后经历了:利比亚王朝(第22 -24王朝)努比亚王朝(第25王朝)舍易斯王朝(第26王朝)波斯王朝(公元前525年前404年,前343年332年,第27、31王朝,其间有第28、29王朝为埃及人独自建立的王朝)三、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公元前332年-公元641年)1、马其顿希腊时代(公元前332年-前30年)

34、2、罗马与拜占庭统治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第二节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一、宗教观念1、氏族图腾崇拜:是埃及宗教观念的最早起源,有自然神和各种动物神的崇拜。2、太阳神:赖神、阿蒙神。太阳神在埃及有特殊地位,它在各地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推崇太阳神就此形成了一个宗教特权阶层祭司集团。3、灵魂不灭观:古埃及人认为人有灵魂,而且灵魂不灭,人死但灵魂不死。将遗体制成木乃伊,灵魂则可永世长存。灵魂不灭的观念也有阶级性。二、墓葬习俗1、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金字塔的起源,此外还有神庙和殿堂2、木乃伊:木乃伊的制作及意义。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文化一、文字1、图形文字:埃及最早的文字在早王国之前就已产生。2、

35、象形文字:古王国时期产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中王国初期,出现24个辅音字母。希腊、罗马人统治后,象形文字成为一种死文字。二、文学1、金字塔咒文2、碑传3、故事4、歌谣5、旅行记三、天文历法1、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为365天。埃及太阳历对罗马儒略历有很大影响。2、星座:已知43个星座。四、医学:已了解人体的结构,有了内外科、妇科的区别。五、数学: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六、艺术1、建筑2、雕刻3、绘画及手工品艺术4第四章古代印度文明(较重要)第一节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古印度的地理位置1、印

36、度的名称:得名于印度河,在我国,印度一词始于唐代玄奘。2、古印度的范围:大体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领土。二、哈拉帕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前1750年)1、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城市遗址与居民:一般认为由达罗比荼人创造,也可能还有其他土著民族。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就衰落了。流行的说法是外族入侵说。2、文化成就:统称哈拉帕文化。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属于青铜文化,是古代世界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除了具有特别的城市建筑外,其造形艺术也有相当的水平。第二节吠陀文明一、吠陀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雅利安人从西北入侵印度,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1、吠陀(知识、学问之意

37、)与雅利安(“高贵的人”)人:吠陀为雅利安人的圣书,共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2、早期吠陀:约公元前1500年前900年,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早期吠陀时代”。他所反映的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最初阶段的历史。雅利安人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称“达萨”,意思是“敌人”。随着战俘奴隶的增多,“达萨”就具有了奴隶的意思。3、后期吠陀:约公元前900年前600年,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编纂较晚,加上后期所写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所反映的时代,称“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7世纪左右,雅利安人的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二、瓦尔那制度和婆罗门教1、瓦尔那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随着

38、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的形成,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社会分为名为“瓦尔那”的集团,“瓦尔那”一词意为“颜色、品质”。汉译“种姓”。瓦尔那等级制度由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组成。婆罗门属第一等级,由祭司贵族组成,掌管祭祀,垄断宗教、文化,影响军政。刹帝利由部落首领、王族和贵族组成,掌握国家军事与政治大权。吠舍由雅利安农村公社成员组成,具有人生自由。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组成,也有因破产而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为奴隶或独立的匠人。从事最低贱的各类职业。前三个等级称高级种姓,可以“再生”,最后一个第四等级为低级种姓,不能“再生”。2、

39、种姓制度的特征:一是种姓职业世袭不变,二是种姓等级制实行严格的内婚制,不同的瓦尔那不得通婚。3、婆罗门教:祭司阶级把过去雅利安人所信仰的许多宗教学说加以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宗教体系。于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产生。婆罗门教信仰最高的神“梵天”,还崇拜湿婆和比湿奴。婆罗门教有很强的阶级性,它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婆罗门教最主要的教义思想就是“业力轮回”。并制定了一个各等级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即所谓“法”。其主要经典有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第三节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一、列国时代的百家争鸣1、列国时代的含义: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这时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东移,城市和国家再度普兴的时代,各个

40、部落大多发展为国家。大约有二、三十个国家,其中较大的有16个。如,伽尸、局萨罗、摩揭陀等。2、列国时代的社会发展列国分为两类:君主国(多数)、共和国(少数)经济发展:农业中铁器普遍使用,手工业分工更加专门化,国内外贸易频繁,商业繁荣。的“贱民”。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个等级都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甚至在首陀罗之外还出现了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思想意识形态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3、顺世论派:含义(“路伽耶陀”,意为流行于民间的观点。)二、佛教1、佛教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是当时各阶层,尤其是刹帝利与婆罗门的斗争,刹帝利等级日益不满足于第二等级的地位,吠舍阶层

41、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都对婆罗门的特权不满,于是佛教产生了。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佛名释迦牟尼。2、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说”,即苦、集、灭、道四谛。3、佛教产生的意义:否认瓦尔那制度,否认婆罗门教,主张“众生平等”,满足了下层人民的需要。但也掩盖了阶级剥削。第四节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一、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前187年)1、孔雀王朝印度统一趋势的出现:从摩揭陀.难陀王朝到波斯、马其顿征服印度部分地区,孔雀王朝的建立:公元前324年,旃陀罗芨多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他建立的王朝称为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2、阿育王与孔雀帝国阿育王的专制统治:阿育王时(公元前273年-前236年

42、),整个印度都处于阿育王统治之下。国王掌握全国的军事、行政、司法等最高权利。国王之下有行政长官、军事长官和祭司长老和贵族会议。对地方的统治,中部和东部地区归国王直接管辖,西部和南部设若干州,州的总督常由王子担任。国王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王还依靠佛教进行思想统治。孔雀帝国的社会发展:城市工商业发达,农业方面,铁制工具使用广泛,自给自足,农村公社经济长期保存。奴隶制有了新的发展。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卖身、债务和犯罪等。摩奴法典规定了奴隶的低下地位。但印度的奴隶制有自身的特点。奴隶大多数是本国人,而且有氏族制的残余。自由人沦为奴隶后,仍与家族和氏族有割不断的关系。奴隶往往有家庭,有的还权占有财产和

43、遗产继承,奴隶主对待奴隶要考虑其出身何种瓦尔那。大约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灭亡。二、佛教的传播1、阿育王崇信佛教。公元前253年,他举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还派佛教徒到斯里兰卡和缅甸传播佛教。2、佛教传播向北传播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向南传播至东南亚等国。3、贵霜帝国(奴隶制度)大月氏人建立。公元前2世纪,月氏人与匈奴人发生激烈冲突,被击败的部分月氏人西迁,史称大月氏人。而剩下的小部分月氏人退到昆仑山一带,与羌人杂居,被称为小月氏人。100多年之后,约公元24-25年,丘就统一大月氏各部,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丘就开始扩张,征服安息和中亚部分地区。其子阎膏珍继

44、位后,继续向印度河流域进军,将势力扩张到印度。迦腻色迦王的统治(约公元45年102年):这是贵霜帝国最繁荣的时代。5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重要)第一节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一、爱琴海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居民1、爱琴海区域: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各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2、希腊半岛的划分:北、中、南三部分。中希腊有著名的雅典。南希腊又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古希腊最大城邦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希腊半岛多山,土壤不甚肥沃。3、非希腊语居民:卡里亚人、勒勒吉人、皮拉斯基人二、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奴隶制度阶段1、克

45、里特文明及线形文字A(线形文字甲,未释读):由非希腊语居民创造,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450年左右,估计被希腊语的阿卡亚人破坏,爱琴文明由以克里特文明为主转入以迈锡尼为主的阶段。2、迈锡尼文明及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Z,已释读):由希腊人阿卡亚人创造。属于发达的青铜文化,以迈锡尼城为代表,还有太林斯和派罗斯城。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2世纪初发生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不久,被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所灭。第二节希腊城邦制度一、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1、多利亚人南下(来源于希腊北部的伊庇鲁斯):公元前12世纪南下,尚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后来侵入伯

46、罗奔尼撒半岛,灭亡迈锡尼文明。有的还征服了克里特岛、罗得斯岛和小亚细亚。2、荷马时代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得赛。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3、荷马时代的社会制度:属于军事民主制时代,又称英雄时代。与迈锡尼文明相比,社会制度确有倒退,但社会经济水平仍有重要进步。希腊已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二、希腊城邦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又称早期希腊时代1、奴隶制城邦的形成与途径希腊城邦约200多个,特点是常常以一个城市或城镇为中心,包括若干村镇,属于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只有100平方公里。自发形成:如雅典,有2550平方公里,全盛时期的居民有约40万。征服形成:如斯巴达,有8400平

47、方公里,属较大城邦。海外殖民形成:希腊人建立海外殖民城邦有130多个,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西部地中海北岸、黑海沿岸等地。如叙拉古,拜占廷、他林顿、西诺普等。2、斯巴达斯巴达国家的形成:居民分为征服者多利亚人,叫斯巴达人,被征服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叫皮里阿西人(意为周围地区的人),还有绝大部分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叫希洛人。斯巴达人是第一等级,成年男子享有公民权,共有4万人左右。皮里阿西人属于第二等级,约3万人。希洛人属于第三等级,约20万人,是奴隶阶层。斯巴达的这种剥削制度总称为希洛制。斯巴达的政体:贵族专制政治的国家。国家机构有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监察官组成。长老会议和检查官权利最大。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统治和军事训练制度。3、雅典雅典的地理位置与居民:位于中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最早居民是非希腊语的皮拉斯基人与爱奥尼亚人。前12世纪多利亚人未入侵雅典。雅典国家的形成: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主要通过平民与氏族贵族的斗争形成的。包括提秀斯改革(公元前13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