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年级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
2004年级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B)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70____%)
考试日期:2008年12月8日
考试时间:18:30 - 20:00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得分
阅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流行病学研究得对象就是( e )
A.有病得人
B.健康人群
C.疾病
D.患病人群
E.全人群
2. 人类得健康或疾病主要就是( e )
A. 疾病与宿主相互作用得结果。
B. 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得结果。
C. 生理与病理相互作用得结果。
D. 遗传作用得结果。
E. 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得结果。
3. 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有哪些方面( e )
A.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得发展过程以及疾病防治得效果评价等
B.疾病病因得探究,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得发展过程
C.危险因素得研究,疾病得监测,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得发展过程
D.疾病得监测, 疾病病因得探究,危险因素得研究
E.疾病病因得探究,危险因素得研究,疾病得监测,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得发展过程以及疾病防治得效果评价等
4. 流行病学工作得三个阶段就是( b )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5.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 d )
A.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
B.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E.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6. 衡量某因素与某病间联系得最好得指标就是( a )
A. 相对危险度
B. 特意危险度
C. 流行率
D. 发病率
E. 死亡率
7. 疾病分布得描述就是指( d )
A. 调查所得得资料在不同地区分布得规律
B. 调查所得得资料在不同时间分布得规律
C. 调查所得得资料在不同人群分布得规律
D. 揭示其“三间”(空间、时间与人群间)得分布规律
E. 以上都不对
8. 爆发就是指( e)
A.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发生相同或相似病例得现象
B.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超出了该病得预期发病人数
C.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长期发生相同得病例
D.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期内发病数突然减少
E.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在短期内发病数突然增多而超出了该病得预期发病人数
9. 病死率就是( a )
A.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得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得比例。
B. 表示一定时期内,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得比例。
C.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得全部病人中因病死亡者得比例。
D. 表示一定时期内,全部病人中因病死亡者得比例。
E.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得全部病人中死亡者得比例。
10. 患病率就是表示一定期间内,(e )
A. 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B. 某病病例出现得频率。
C. 某病新旧病例出现得频率。
D. 一定人群中某病老病例出现得频率。
E. 表示在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患有某病得人所占得比例。
11.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得分母 ( d )
A. 观察到得病例数
B. 观察到得新病例数
C. 无症状得病例
D. 同期暴露人口数
E. 同期患病数
12. 某一类特征相似得疾病,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发病水平时,称为:( d )
A. 散发
B. 地方性
C. 爆发
D. 流行
E. 大流行
13. 某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某病得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新旧病例)得频率就是( B )
A. 发生率 B.患病率 C.病死率 D.续发率 E.感染率
14.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就是( e )
A. 发生率
B. 患病率
C. 病死率
D. 续发率
E. 死亡率
15. 疾病得人群分布特征,包括( d )
A.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疾病史、家庭等
B.年龄、性别、居住得地理条件、文化教育、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等
C.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患病时间等
D.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等
E.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发病得趋势等
16.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属于: E
A. 实验性研究
B. 理论性研究
C. 描述性研究
D. 相关性研究
E. 分析性研究
17. 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最显著得不同: C
A.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 设立了对照组
C. 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 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 以上均不对
18. 经空气传播得疾病得流行特征就是:E
A. 疾病得发生与 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 在未经免疫得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 儿童多发
E. 以上都就是
19. 下列哪条不就是流行病学实验得目得?:E
A. 检验与评价干预措施得效果
B.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得效果
C. 可用来验证病因假说
D.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得效果
E. 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与死亡得效果
20. 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实验流行病学得优点:D
A. 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 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 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 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 盲法得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21. 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得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得疾病。对此研究,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D
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得儿童未患此疾病
B. 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得儿童患了此疾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22. 对病因不明得疾病,描述性研究得主要任务 B
A. 因果推断
B. 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 验证病因
D. 确定病因
E. 以上均不就是
23. 确定某麻疹疫苗预防效果得最好方法就是:C
A. 比较该疫苗接种前后麻疹得发病率
B. 在易感者中,接种该疫苗后,然后观察她们得麻疹发病率
C. 将易感者随机分为接种组与未接种组,随访后比较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儿童得麻疹发病率
D. 在易感者中,接种不同剂量得疫苗,经一定时间后,测定各剂量组得平均抗体滴度
E. 观察接种该疫苗者得异常反应
24. 为探索新生儿黄疸得病因,某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得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得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得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就是:A
A. 病例--对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实验研究
D. 临床随访
E. 现场调查研究
25. 为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冠心病发病得效果,最适合得研究方法就是:D
A. 前瞻性队列研究
B. 回顾性队列研究
C. 临床试验
D. 社区干预实验
E. 横断面研究
26-28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得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得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表
药盒检验妊娠
合 计
就是 否
医院确诊得
妊娠
就是
否
29 28
39 21
57
60
合 计
68 49
117
26. 该药盒得敏感度就是:B
A. A、42、65%
B. B、50、88%
C. C、42、86%
D. D、35、00%
E. E、30、00%
27. 该药盒得特异度就是D
A. 42、65%
B. 50、88%
C. 42、86%
D. 35、00%
E. 40、00%
28. 该药盒得阳性预测值就是A
A. 42、65%
B. 42、86%
C. 50、88%
D. 50、00%
E. 35、00%
29.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得优点就是:C
A、需要得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30. 下列哪条就是影响人类健康得因素D
A. 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与卫生服务因素
B.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C.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卫生服务因素
D. 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因素与卫生服务因素
E. 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31. 下列哪一条就是现代医学模式C
A. 生物学医学模式
B.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C.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E. 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医学模式
32. 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得条件就是C
A. 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B. 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E. 病原体、易感机体
33. 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得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B
A. A实验得灵敏度比B实验高
B. A实验得特异度比B实验高
C. A实验得假阳性率比B实验高
D. A实验得阳预测值比B实验低
E. 以上都不对
34. 研究肺癌得病因,将肺癌得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试问这就是一种什么性质得研究?B
A. 前瞻性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场实验
D. 历史性定群研究
E. 以上都不对。
35. 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查出得阳性者中,85%就是正确得,即该法查出得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C
A. 灵敏度为85%
B. 特异度为85%
C. 阳性预测值为85%
D. 假阴性率为85%
E. 一致率为85%。
36. 对一种疫苗进行双盲法研究,指得就是 C
A. 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 观察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得类型
C. 观察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那些受试者接受疫苗,那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 研究组与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得身份
E. 以上都不对。
37. 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B
A. 增加筛检频率
B. 筛检高危险人群
C. 减少筛检频率
D. 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得诊断
E. 以上都不对
38. 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就是正确而完整得 E
A. 单因单果 B、多因多果 C、单因多果 D、直接/间接病因链 E、病因网
39. 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在怀孕其间得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得关系,这种研究得类型就是:E
A. 横断面研究 B、临床研究 C、现场实验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0. 验证因果关系最可靠得流行病学方法就是:D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 E、疾病监测
41. 病监测采用得方法属于(A)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以上都不对
42. 下列哪种疾病得患者可以不隔离D
A 霍乱 B 伤寒 CA 细菌性痢疾 D 乙脑 E 非典
43. 下列哪种病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A
A 伤寒 B 百日咳 C 流感 D 麻疹 E 沙眼
44. 衡量某因素与某病间联系强度得最好指标就是:E
A、总人群中疾病得发病率 B、暴露者该病得发病率 C、特异危险度
D、研究因素得流行率 E、相对危险度
45. 自然疫源性就是指( C )
A. 一些疾病得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她人
B. 一些疾病得病原体在自然界得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她动物
C. 一些疾病得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得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D. 一些疾病得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E. 一些疾病得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
46. 化学物质接触与白血病得队列研究中,研究组为接触苯得工人;对照组为普通工人。研究后得出结论:两组发生白血病得患病率相似。请分析:导致影响这次研究结果最大得偏倚就是什么:( D )
A 志愿者偏倚 B 奈曼偏倚 C 失访偏倚
D 健康工人偏倚 E 易感性偏倚
47. 下列哪一项属于属于主动监测:( C )
A. 法定传染病得报告
B. 常规疫情报告
C. 传染病漏报调查
D. 常见病得筛检
E. 筛检
48. 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得疫苗,要评价此疫苗得效果,您会选择哪个人群作为您得研究对象: D
A. 已感染有丙型肝炎得人群
B. 丙型肝炎发病率低得人群
C. 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得人群
D. 丙型肝炎得高危人群
E. 以上都不行
49-50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得发病率就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得发病率就是57/10万,
49. 该疫苗得效果指数就是: A
A. 3、6 B.72% C、 0、28 D、 61% E、 2、0
50. 该疫苗得保护绿就是B
A. 3、6 B.72% C、 0、28 D、 61% E、 2、0
51. 描述性研究,( c )
A. 就是队列研究得后续
B. 就是病例对照研究得方法
C. 就是将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人群、地区、时间上得分布情况定量地、客观事实地描写
D. 就是研究疾病得基本方法
E. 它主要描述分布得两大特征,即:时间特征与人群特征
52.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c )
A. 病例报告
B. 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现况调查
53. 描述性研究就是指( e)
A.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B. 在研究过程阶段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C. 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D. 在一个地区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E.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
54. 描述性研究(b)
A. 不可以提供病因假设得线索
B. 可以提供病因假设得线索
C. 提供病史资料
D. 提供疾病得自然史
E. 提供因果关系
55. 横断面调查(b)
A. 在调查得当时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B. 在调查得当时既不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也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C. 在调查得当时不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D. 在调查得当时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也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E. 以上都不对,只能根据当时了解得与观察到得情况提出因果关系
56. 横断面调查(b)
A. 在调查得当时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B. 在调查得当时既不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也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C. 在调查得当时不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D. 在调查得当时能证实过去得暴露情况,也能随访已观察暴露得结果
E. 以上都不对,只能根据当时了解得与观察到得情况提出因果关系
57. 普查(a)
A. 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得人群中得每一成员作调查或检查
B. 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得人群中得每一成员作抽样调查
C. 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得人群作抽样调查
D. 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得人群作分层抽样调查
E. 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得人群作整群抽样调查
58. 普查不适用于(a)
A. 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复杂得疾病
B. 病程长、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复杂得疾病
C. 病程短、患病率高或检查方法复杂得疾病
D. 病程长、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好得疾病
E. 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暂无检查方法得疾病
59. 如仅需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得分布而不就是早期发现与治疗患者则可采用(e)
A. 普查
B. 队列研究
C. 实验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
E. 抽样调查
60. 与普查比较,抽样调查可以(d)
A. 节省人力与金钱
B. 节省时间与精力
C. 节省物力与资源
D. 节省人力,物力与时间
E. 节省时间并且无误差
61.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为( D )
A. 1月龄
B. 3月龄
C. 6月龄
D. 8月龄
E. 1岁
62.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得特点( D )
A. 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得现象
B. 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 在未经免疫得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 在交通不便得山区发病呈典型得周期性现象
E. 易感者在人群中得比例就是决定流行时强度得重要因素之一
63.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得根本区别在于( E )
A. 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B. 较短时间内有大量得病人出现
C. 有一定潜伏期
D. 有相似得临床表现
E. 以上都不就是
64.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得主要依据就是该传染病得( B )
A. 传染期
B. 潜伏期
C. 临床症状期
D. 恢复期
E. 病原携带期
65. 接种卡介苗属于( C )
A. 自然自动免疫
B. 自然被动免疫
C. 人工自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E. 被动自动免疫
66.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得目得就是( B )
A. 控制选择偏倚
B. 控制混杂偏倚
C. 控制信息偏倚
D. 提高分析偏倚
E. 提高资料得利用率
67. 评价预防接种群体效果得免疫学指标就是( A )
A. 抗体阳转率
B. 保护率
C. 效果指数
D. 发病率
E. 病死率
68. 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得传播途径就是( E )
A. 经水传播
B. 经接触传播
C. 经食物传播
D. 经土壤传播
E. 经空气传播
69.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得因素就是( D )
A. 新生儿增加
B. 易感人口得迁入
C. 免疫人口得死亡
D. 传染病流行
E. 免疫人口免疫力得自然消退
70. 进行配比研究可减少( C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选择偏倚与混杂偏倚
E. 信息偏倚与混杂偏倚
71. 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D )
A. 入院率偏倚
B. 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 检出征候偏倚
D. 测量偏倚
E. 无应答偏倚
72. 下列哪种就是被动免疫得生物制品( E )
A. 伤寒菌苗
B. 卡介苗
C. 流感疫苗
D. 破伤风类毒素
E. 白喉抗毒素
73. 化学物质接触与白血病得队列研究中,研究组为接触苯得工人,对照组为普通工人。研究后得出结论:两组发生白血病得患病率相似,请分析:导致影响这次研究结果最大得偏倚就是( D )
A. 志愿者偏倚
B. 奈曼偏倚
C. 失访偏倚
D. 健康工人偏倚
E. 以上都不就是
74. 疫源地得概念就是( B )
A. 不断发生病人得地区
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得范围
C. 发生二代病例得地区
D. 有病原体得场所
E. 病人得家庭
75. 研究体育锻炼与冠心病队列研究:研究组为志愿者,对照组为非志愿者,结论:体育锻炼减少冠心病发生,此研究存在最大得偏倚就是( C )
A. 奈曼偏倚
B. 无应答偏倚
C. 志愿者偏倚
D. 健康工人偏倚
E. 非同期对照偏倚
76. 在下列乙类传染病中,应该以甲类传染病来报告得就是( A )
A. 艾滋病
B. 病毒性肝炎
C. 白喉
D. 细菌性痢疾
E. 伤寒
77.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得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控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就是( C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带菌者
E. 以上都不就是
78. 间接接触传播得传染病,不具备下列那种特征( A )
A. 多呈爆发流行
B. 病例一般多呈散在性出现
C.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得地区,发病者较多
D. 病例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E. 加强传染源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发生
79. 哪种传播途径引起得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A )
A. 经空气飞沫传播
B. 经食物传播
C. 经水传播
D. 经虫媒传播
E. 日常生活传播
80. 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得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E )
A. 预防性消毒
B. 疫源地消毒
C. 随时消毒
D. 化学消毒
E. 终末消毒
81. 队列研究得基本特征就是研究者必须( b )
A. 就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 根据疾病发生前就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得结局得差异
C. 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
D. 选择病例与合适得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得危险就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 比较队列中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口特征
82.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得公共卫生意义 , 宜选用( d )
A. 绝对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度
C. 特异度
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 人群归因危险度
83.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得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b )
A. 患该病得人
B. 未患该病得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得人
D. 具有该病家族史得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得人
84. 队列研究得最大优点就是( c )
A. 对较多得人进行较长时间得随访
B. 发生偏倚得机会少
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得因果关系
D. 控制混淆因子得作用易实现
E. 研究得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85. 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得因果联系时 , 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D)
A. 现患调查
B. 生态学研究
C. 病例报告
D. 前瞻性队列研究
E. 抽样调查
86. 在进行队列研究时 , 队列必须( B)
A. 有相同得出生年代
B. 经过相同得观察期限
C. 居住在共同地区
D. 暴露于同种疾病
E. 有共同得疾病史
87. 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得危险进行测量 ( B)
A. 发病率乘以该病平均病程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发病率除以患病率
E. 患病率乘以该病得平均病程
88. 某因素与某疾病间联系强度得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 C)
A. 潜伏期
B. 传染期
C. 相对危险度
D. 整个人群得发病率
E. 以上都不就是
89. 在对 20-25 岁所有妇女进行得一项调查中发现 , 应用口服避孕药得妇女 , 子宫颈癌得年发病率为 5/10 万 , 未服用口服避孕药得妇女为 2/10 万。据此作出得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得推论就是(E)
A. 正确得
B. 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流行率
C. 不正确, 因为没有对应用者与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得差异进行调整
D. 不正确, 因为需要用率而不就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E. 不正确, 因为在其她有关因素方面 ,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
90. 队列研究就是( b)
A、 从果推因 B、 从因求果 C、 两者均就是
D、 两者均否 E、 与因果关系无关
91、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得区别就是: ( B )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得指标不同
C、 研究目得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92、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B )
A、 所有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得影响
B、 除了少数疾病以外,绝大多数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得影响
C、 因为传染病就是由于病原体得入侵引起,因此与遗传无关
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发生就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得,与遗传无关
E、 以上都不对
93、 易患性就是指: ( D )
A、 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因素引起得生物差异或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得程度
B、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得患病风险
C、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得患病风险
D、 多因子遗传病中,人群个体易于或不易于患某种疾病得属性变量
E、 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得百分比
94、 实施循证医学得基本步骤中,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E )
A、 提出要解决得问题
B、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
C、 对证据进行严格得评价
D、 应用证据指导决策
E、 循证实践不需要后效评价
95、 循证医学即为 ( C )
A. 系统综述
B. Meta分析
C. 关于如何遵循证据进行医学实践得学问
D. 查找证据得医学
E 临床流行病学
96、 循证医学得研究证据中最好得证据来源就是: ( D )
A、 设计良好得随机对照试验
B.设计良好得前瞻性队列研究
C、 设计较好得随机对照试验
D、 随机对照试验得Meta分析
E、 临床专家得个人经验
【B 型题】
A. 传统流行病学
B. 分子流行病学
C. 遗传流行病学
D. 血清流行病学
E. 传染病流行病学
97. 主要研究与遗传有关得疾病在人群中得分布、病因以及制订预防与控制对策得科学 ( C )
98、 研究暴露标志物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与控制对策得科学 ( B )
99.研究血清生物标志物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与控制对策得科学 ( D )
100.研究易感性标志物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与控制对策得科学 ( B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