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全册备课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传统文化学习从教材的第17课开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期末测试情况看,成绩优异。本学期要继续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教材分析: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目标: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正确理解所学内容。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
3、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学进度:每周一课第一周 17 孟子第二周 18 曾子第三周 19 墨子第四周 20 杂诗第五周 21 偶成第六周 22 明日歌第七周 23 盘古开天第八周 24 夸父追日第九周 25 嫦娥奔月第十周 26 精卫填海第十一周 27 春节第十二周
4、 28 元宵节第十三周 29 清明节第十四周 30 孔庙与孔林 31 孔府第十五周 32 泰山 33 趵突泉第十六周 34蓬莱与崂山第十七周 复习第十八周 复习第十九周 期末测试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17孟子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生初步了解这位圣贤的思想,感悟名人,培养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 能力和朗读能力。4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在,孟子的感召下,唤起学生内心最原始的善良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生初步了解这位圣贤的思想,感悟名人,培养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3.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在,孟子的感召下,唤起
5、学生内心最原始的善良.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出示图片)图上的老者,大家认识吗?对他就是今天我国古代的圣贤-孟子,关于孟子你有什么了解。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3是啊,孟子是我国人民的骄傲,他有“亚圣”之称。4指名读课本的第一自然段。5孟子就是我们山东人,故乡就在我们的山东邹城,作为山东人,更应该向孟子学习。孟子也有许多的故事呢。6断机教子”
6、,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
7、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师:怎么样,好听吗?二、学习课本上的故事1课本上也有关于孟子的故事,自己读读。2学生自由读故事。3指名读故事4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什么?5是啊,孟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同情心和 爱心是天生的。三、学习名言1孟子还有许多的名言呢。自己读读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
8、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交流自己的感受。三、朗读课文。1指名读孟子。2齐读孟子。四、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交流资料师:前面,小朋友们已经读通了课文。现在来交流自己准备的资料。孟子的性格: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和先师孔子一样,不辞劳苦,周游列国,批墨倡儒,游说诸侯,以实现儒家仁政爱民的政治主张。孟子先后游历了宋、齐、梁、滕,与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等都有交往、交谈。在宋国,孟子一直没有主动去晋见宋君,对此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不解,孟子解释说:我不是宋国的卿相臣下,只是客居的文人
9、,宋君不来见我,说明他对我的学说有一定保留,这种情况下主动上门晋见,有讨好取悦之嫌。孟子还说到:装成笑脸,巴结别人,是一件比在庄稼地里干活还累人的事情。孟子在宋期间,一直没跟宋君见面。谁若挟贵相交,绝对免谈。这就是孟子的性格。 在齐国,有一次孟子问齐宣王:假如你的一位大臣要出远门,把自己的妻子、儿子托付给自己的一个朋友照顾,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妻儿都在挨冻受饿,这样的朋友还能交吗?宣王说:不能交。孟子又问:假若你的大臣不能很好地管理他的下属,怎么办?宣王说:免了他。孟子说:那么好!一个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这个国君应该怎么办?这一下把齐宣王逼到了墙角,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像鲁迅说的,今天
10、天气哈哈哈。面对国君,直言无忌,后世所谓犯言直谏,孟子实开先声。平视权贵,平等交流,这就是孟子的性格。在魏国,梁襄王继位,孟子晋见,出来后有人相问,孟子语出惊人:“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知所畏焉。”就是说,一看就不是个做君主的样子,通过交谈,发现他是一个狂妄无知、崇尚武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指望这样的人施行仁政是靠不住的。孟子很快便带着弟子们离开了魏国。道不同不相谋。这就是孟子的性格。在滕国,孟子带着弟子们住在滕国的上宫。宫里面有织麻鞋的,他们放在窗台上的麻鞋不见了,便怀疑是孟子的学生给藏起来了,于是便来找孟子质问。孟子很生气,说:你以为我的学生大老远地从邹国跑来,就是为了偷你们的麻鞋吗!孟子就
11、是这样,不管对谁,说话都是很直率的。这就是孟子的性格。作家毕四海先生来邹城时,我陪他在孟庙里散步,他说了一句很有感慨的话:站在这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形成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历史渊源。2讨论对孟子的认识五、观看与孟子相关的图片,说出故事孟母断机教子 孟子讲学 孟母三迁板书设计: 17 孟子 亚圣 儒家学派代表修改意见教学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18曾子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生初步了解这位圣贤的思想,感悟名人,培养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 能力和朗读能力。4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在曾子的感召下,唤起学生内心最原始的善良教学重点难点
12、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生初步了解这位圣贤的思想,感悟名人,培养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3.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在曾子的感召下,唤起学生内心最原始的善良.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曾子简介: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3指名读课本的第一自然段。4曾子性情沉静,举止
13、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二、学习课本上的故事1课本上也有关于曾子的故事,自己读读。2学生自由读故事。3指名读故事4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什么?5是啊,曾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做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三、学习名言1曾子还有许多的名言呢。自己读读。2交流自己的感受。三、朗读课文。1指名读曾子。2齐读曾子。四、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交流资料师:前面,小朋友们已经读通了课文。现在来交流自己准备的资料。曾子的思想:政治观孔子是以政治为轴心,以伦理道路为本位,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孔门弟子概莫能外。但也必须看到,即使同一学派,不仅在性格、经历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曾参
14、为孔子的后进弟子,入学时间上的延误,鲁钝的天资,在其思想成熟的时间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邃、更有耐力的特点。特别是孔子去世后,曾参独立生活实践的几十年间慢慢消化夫子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从而对孔子学说的某些方面予以推进。五、观看与曾子相关的图片,说出故事。1不苟同权贵的君子品格2修齐治本的政治理想3天人观中的“人为贵”思想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这就明显地突出人在万物天地中的地位。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点。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
15、)。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板书设计: 18 曾子 不苟同权贵君子品格 修齐治本 政治理想 修改意见教学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19墨子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墨子的生平、主张。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 能力和朗读能力。4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在墨子的影响下,引导学生爱人严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生初步了解这位圣贤的
16、思想,感悟名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难点:通过教师的 点拨和补充,引导学生爱人严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墨子画像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精通手工
17、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 (俗称 鲁班 )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3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4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
18、,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5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6老师读课文并讲解。7学生读课文。二、学习课本上的故事1课本上也有关于墨子的故事,自己读读。2学生自由读故事。3指名读故事4讨论故事告诉我们什么?5是啊,墨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爱人严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三、学习名言1墨子还有许多的名言呢。自己读读2交流自己的感受。四、朗读课文。1指名读墨子。2齐读墨子。五、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交流资料
19、师:前面,小朋友们已经读通了课文。现在来交流自己准备的资料。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六、观看与墨子相关的图片,说出故事。板书设计:19 墨子爱人严己 勤俭节约修改意见教学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0 杂诗2课时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杂诗的意思。2练习背诵这两首诗。 3学会借助插图理解古诗里包含的意思。 4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勉励自己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养成珍惜时光的好习惯。教学
20、重点难点 1练习背诵这首诗。2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勉励自己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养成珍惜时光的好习惯。教学难点:领悟诗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二、教师范读课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三、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古诗四、指名朗读古诗五、讲解古诗蒂(d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
21、、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六、赏析古诗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
22、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情怀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自由朗读古诗。二、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
23、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我们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学习诗句,理解诗意三、进一步理解诗意,从中受到教育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
24、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四、指导背诵古诗五、请学生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勉励自己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养成珍惜时光的好习惯。板书设计:20 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珍惜时间 好好学习修改意见教学
25、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1 偶成2课时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了解偶成的意思。2练习背诵这两首诗。 3学会借助插图理解古诗里包含的意思。 4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背诵这首诗。2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3.领悟诗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
26、阁待制。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其秉性刚直,著述宏富。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兴圭壁。”书法初学汉魏崇尚晋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意,萧散简远,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晋人风致。二、教师范读古诗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三、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古诗四、指名朗读古诗五、讲解古诗意思是: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不要轻视,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展眼间,台阶
27、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了。六、赏析古诗朱熹重古诗而轻律诗。五古学汉魏,学陶渊明,学唐人中诗风古朴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怀,以表现其雍容俯仰的气象和中和冲淡的胸襟。篇幅较短,语言自然,不用典故,长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自由朗读古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意思是: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不要轻视,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展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
28、了。三、学习背诵金缕衣四、简介作者,讲解大意五、指导背诵古诗六、请学生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懂得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七、检查背诵八、总结学习情况板书设计:21、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时光一去不复返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光的宝贵修改意见教学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2明日歌2课时教学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明日歌的意思。2练习背诵这两首诗。 3学会借助插图理解古诗里包含的意思。 4体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感受时光的宝贵,不要万事成蹉跎。 教
29、学重点难点 1练习背诵这首诗。2体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感受时光的宝贵,不要万事成蹉跎。教学难点:领悟诗歌大意,懂得珍惜时间,感受时光的宝贵,不要万事成蹉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诗歌明日歌。二、介绍作者,清(钱鹤滩)三、教师范读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四、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五、解读生命对于我们是宝贵的。所以,我们应该奋发图强,才能取得成功。明日对我们是何等的多啊!如果我们想做一件事,而光说不干,不知道时间正在慢慢流逝,
30、一去不复返。世人都受等待明日的坏处,虽然明日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从早到晚,一天天看着滚滚流淌的江水和渐渐西落的夕阳,春去秋来我们将一事无成,悔恨终生。由此,我想到了一个童话故事。六、讲故事从前,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淘气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有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突然地动山摇,可怜的动物被埋在废墟之下,有些侥幸活了下来。望着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子,成了废墟。它们都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于是,动物们开始建造房子。小狗也想盖房子,它的材料准备齐全,可就是不干。总是想:今天先到朋友家去住吧!明天一定盖新房子。过了五天后,朋友开始厌烦了说:“你自己盖房子吧!
31、别老住在我家里!”但是,小狗仍然想明天再盖。到了夜晚凉风习习,小狗躲在破房子里冻得瑟瑟发抖,它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明天都要盖新房子。但是,几天明天过去了,小狗的房子还是没有盖好。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小狗躲在它的破房子里已经奄奄一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能等待明天,如果一味在等待中过日子,时间将会在我们身边悄悄地流失,最后将一事无成,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赢得明天做时间的主人。七、讲解古诗古诗大意 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明日是无穷无尽的,但人却越来越老。从早到晚,一天天就像这滚滚东流
32、水一样,飞逝而去,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就是随着落日西下,慢慢过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八、赏析古诗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情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自由朗读古诗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三、学习背诵今日歌四、简介作者,讲解大意古诗大意 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明日是无穷无尽的,但人却越来越老。从早到晚,一天天就像这滚滚东流水一样,飞逝而去,从古
33、至今的漫长岁月,就是随着落日西下,慢慢过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五、检查背诵板书设计:22、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修改意见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3 盘古开天2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3能初步讲述故事。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兴趣。5乐于探究、搜集中国古代神话。6感受神话传说寄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的故事内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丰富学生的想象。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难点:感悟盘古开天的精神。
34、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听过或看过哪些故事呢?2师:大家听过、看过的故事可真多啊!有美丽的童话故事,生动的成语故事,还有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等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盘古开天 齐读3师: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对古代英雄的美好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神话故事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检查反馈,交流难句。出示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指导读正确。(2)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指名做做这个动作吗。)(
35、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 (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5)盘古用大无比的力量,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3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出示句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4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5 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交流感受。 (3)(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
36、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6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记住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请你接着我的话读。 7把你读得最好的词语读给大家听。(1)你最喜欢哪段就把那段读得最美。(2)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诗人的风采?(3)我们一起合作读。请大家接着我的话读,比比谁更像诗人。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线师:爱听故事、爱读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神话故事。说说看,你们都读了哪些故事啊?(生汇报交流)二、教师讲述故事师:我想为同学们服务(朗读
37、)一次,请你们欣赏。(出示多媒体课件,师配合画面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入那最令人震撼的情境中)三、指导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四、引导学生围绕盘古“为什么开天”“怎样开天”“结果怎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五、拓展延伸,走出文本(阅读神话故事片段,以激发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的热情)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神话故事的片段,只是片段而已,同学们快自己读一读吧。(发拓展阅读的辅导材料)师:同学们想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吗?那就请大家课下去读一读神话故事吧。六、布置作业(一)把盘古开天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二)积累书中的好词语(三)选做题:找来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 23、盘古开天积极向上顽强不屈、勇于献身
38、修改意见教学反思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4、夸父追日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3能初步讲述故事。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兴趣。5乐于探究、搜集中国古代神话。6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坚韧顽强的英勇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引题1出示课件:观察、欣赏动画故事内容。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
39、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2揭题夸父追日。(对,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二、借助拼音,自主读书,感知大意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感
40、受神话1同桌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评价:给你认为读的好的同桌加颗星。)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3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四、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提问:从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夸父说什么?夸父没有追赶上太阳,但你佩服他吗?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故事二、探讨感悟1全班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相机指导。2“夸父为什么要追日?”(1) 找到句子,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回答。板书“喜欢光明”。(2) 课件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3)指名读,评议
41、,指导读出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3“夸父怎样追日?”(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2)用各种形式朗读,读出夸父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无比欢喜之情。(3) 抓住关键词“拿着、提起、迈开、像风奔跑、无比欢喜”板书。同时体会神话的神奇。(4) 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可是还没止住口渴。”体会神话的神奇。4夸父追到了太阳吗?找出书上的句子。5夸父没有追到太阳,反而倒下去了,此时你想对夸父说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6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一心为他人
42、、自我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7夸父变成了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什么?8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具有夸父这种精神的人。三、指名复述故事1请能力强的孩子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述出来。2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3各组推选代表和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四、课外拓展1把夸父追日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板书设计: 24、夸父追日自我奉献奋力拼搏喜欢光明修改意见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课题25嫦娥奔月2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3能初步讲述故事。4初步了解人类探究月球、探究太空的科学实践。5在老师的指
43、导下,通过阅读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兴趣。6乐于探究、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导语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觉到这个故事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二、让学生读文,自己感悟让学生潜心会文,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淮南子外八篇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