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44111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供参考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深情祝福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中国古代有很多“大先生”,他们践行师道传统,用深厚学识成就学生,用毕生精力传承文化。孔子遵循“有教无类”原则,成就“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毛亨历经磨难把自己重新整理的诗经训诂传

2、传给学生毛苌,让诗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岳飞的老师周侗言传身教,令岳飞终身思慕;韩愈写师说纵论师道,被后世奉为圭桌。近现代以来,无数老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奉献毕生的精力,徐特立、林伯渠、吴玉章、成仿吾、陈望道、陶行知、于漪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一段段动人的事迹,他们做到了“经师”和“人师”完美统一,为万千学生所敬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专

3、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如今的1880.4万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当中,有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中职教师翟津:奋力奔跑的职业教育追梦人刘少坤;年过古稀未伏枥,满头白发犹未悔的东大教授史宁中;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的“金牌”校长蔡小雄;折翼天使的“冰雪筑梦师”的特教教师吴拥军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他们是实至名归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值得广大教师学习。

4、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对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见诸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要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自己变成一束光,照亮学生前行道路。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1750字范文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

5、、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红烛人生,滋兰树蕙。每一位获得表彰的教师,都有一种“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责任感,都是努力做到“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都把“师者,是奠基者、是建造者;是引领者、是创造者”当作毕生的追求。他们受到褒奖,当之无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教师亦是如此。进入新时代,广大教师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

6、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多次谈到教育家,“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今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也谈到教育家:“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从总书记的殷切期待看,身为教师,不能甘于当一名教师,要有更宏大的抱负、更高层次的追求,即“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何谓教育家精神?或者说教育家该是什么样子?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

7、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质言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缺一不可。新时代人民教师为何要立志成为教育家?“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说过,“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无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了高素质的教师。置身新时代,人民教师被赋予了更崇高使命,这就要求人民教师葆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感,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地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教育家精神何以如此重要?有专家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教育家精神,教育就很难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也

8、很难实现教育强国。”更进一步看,教育家精神并不抽象,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温润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具化在培根铸魂每一个环节当中。在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用生命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等名师身上都能感受到沛然而明亮的教育家精神。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张桂梅给青年教师写了一封信。张桂梅在信中谈到一个让人动容的细节:“当我家访看到一个家徒四壁的母亲,把女儿的奖状一张张铺在地上,我意识到,教育就是那道希望的光。我不甘心看着女孩儿们早早嫁人,重复这样贫瘠的、没有选择的一生。我一定要用教育把她们从穷坑里拉出来一一这个执

9、念让我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何谓使命感?这就是使命感。有使命感,才能“找到真正的爱和生命的价值一一当一个好老师”,才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有更多教育家,教育强国才更有推动力。教育家不是呼唤出来的,而是造就、激励、涵养出来的。为此,就要不断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荣誉表彰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萤火之微,

10、灼照万千;提灯引路,育梦成光。”脚踏神州热土,直面时代呼唤,当尊重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有了更坚实支撑,当广大教师都能更担当作为,就能涌现更多教育家,培养出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就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2023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690字简稿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个硕果累累、活力满满的新学期。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提到,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

11、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恰逢今年第39个教师节的主题是一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我想就“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这个主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谈谈自己的感想。躬耕教坛,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参加各种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以更好的状态满足学生的需求。强国有我,我们要肩负好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强国有我,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提分的同时不负使命去完成育人的使命。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准则和底线。我们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待学生要公平,每天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在教室门口等候的身影;操场上有我们陪伴学生奔跑锻炼,强健体魄一同成长;课堂上,有我们为学生播撒知识的甘霖,传递真理,解疑释惑;校园里有我们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老师要用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和辛勤的付出,关爱、呵护我们的学生,引领学生走正确的道路,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春风化雨,教学相长,温暖校园,师生情长。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一起用心铭记:能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同舟共济,携手前进,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打造教育事业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