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概要与建设流程中国胸痛中心建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评审专家家 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董少董少红1 什么是胸痛中心?通过急救医疗系统、院前、急诊、心内、心外、胸外、呼吸、消化、影像、超声、心电等多学科合作建立的区域协同就治体系,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2为什么要建胸痛中心?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起根据危险分层实施快速诊疗的通道,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的目的。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基本条件与资质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
2、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重点是考查重点是考查PCIPCI医院对医院对STEMISTEMI的救治能力的救治能力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指南:将指南流程化以缩短以缩短STEMI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流程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流程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主要针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主要针对PCIPCI医院医院2015.11.13 广州第五届
3、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正式发布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基本条件与资质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接诊量、基本急救及心血管条件、转运条件接诊量、基本急救及心血管条件、转运条件30min30min:转出:转出/溶栓溶栓PPCIPPCI,与,与PCIPCI医院的联络机制医院的联络机制传输传输ECGECG、现场分诊、直达、现场分诊、直达PCIPCI医院或溶栓场所医院或溶栓场所医院全员、社区医院、社区大众
4、教育与培训医院全员、社区医院、社区大众教育与培训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要素一、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基本条件与资质2 2书面文件正式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书面文件正式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的职责3 3任命一名从事医疗行政管理任命一名从事医疗行政管理或急诊或急诊工作的人工作的人员担任胸痛中心行政总监。负责胸痛中心的员担任胸痛中心行政总监。负责胸痛中心的行政管理和资源协调工作行政管理和资源协调工作正式任命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或急诊专业背正式任命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或急诊专业背景、景、中级以上职称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的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要求具备急
5、诊处理总监。要求具备急诊处理ACSACS、急性主动脉、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的能力。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的能力。1任任命命胸胸痛痛中中心心总总监监1.1.院长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2.2.医院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1.1.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全力支持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2.2.承诺支持:标识与指引、急诊科功能分区改造、诊疗流承诺支持:标识与指引、急诊科功能分区改造、诊疗流程优化、急性胸痛优先、先救治后收费、各项管理制度程优化、急性胸痛优先、先救治后收费、各项管理制度更新等;更新等;3.3.承诺与承诺与120120及社区医院
6、签署联合救治协议,以实现区域及社区医院签署联合救治协议,以实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4.4.承诺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实施各类培训计划;承诺支持并协助胸痛中心实施各类培训计划;5.5.若救护车归属医院管理,承诺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若救护车归属医院管理,承诺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造,包括人员培训及设备更新,以满足转运急性胸痛患造,包括人员培训及设备更新,以满足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需求者的需求。3.3.胸痛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设置及标识急救的配套功能区设置及标识2.2.胸痛急救的功能分区胸痛急救的功能分区急诊分诊台:进门易识别且靠近抢救区;急诊量较小的医急诊分诊台:进门易识别且靠
7、近抢救区;急诊量较小的医院应建立替代机制以确保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诊疗;院应建立替代机制以确保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诊疗;急诊分诊台或功能替代区急诊分诊台或功能替代区4.4.人员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1.1.至少有至少有2 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临床工作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临床工作3 3年以上的年以上的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2.2.心血管专科开放床位不小于心血管专科开放床位不小于2020张;应配有不少于张;应配有不少于2 2张的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心脏重症监护室3.3.每年接诊每年接诊/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30例例4.4.已建
8、立为诊断明确的已建立为诊断明确的ACSACS患者尽快开始双联抗血小板及患者尽快开始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流程图抗凝治疗的流程图5.5.确立了本院确立了本院STEMISTEMI患者的再灌注策略:患者的再灌注策略:三种策略的选择三种策略的选择4.4.人员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以溶栓为主要策略者以溶栓为主要策略者应具备的条件:应具备的条件:溶栓场所:方便患者快速到达、具备监护、急救设备溶栓场所:方便患者快速到达、具备监护、急救设备和人员和人员 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落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落实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确保实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
9、,确保FMC2N30FMC2N30分钟分钟 溶栓团队: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溶栓团队: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ICU/ICU专业人员组成,专业人员组成,能熟练掌握能熟练掌握STEMISTEMI的诊断、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的诊断、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栓药物使用方法、溶栓注意事项、溶栓结果判定标准、栓药物使用方法、溶栓注意事项、溶栓结果判定标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如果值班一线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如果值班一线医师不具备上述能力,应建立支援机制医师不具备上述能力,应建立支援机制对于对于溶栓治疗策略,则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溶栓治疗策略,则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溶栓筛查表:
10、包括溶栓筛查表:包括STEMISTEMI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症;症;溶栓知情同意书: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溶栓知情同意书: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溶栓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用溶栓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用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抗凝治疗方案等;溶栓溶栓SOPSOP: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流程优化:确保从自行来院或经流程优化:确保从自行来院或经120120入院的入院的STEMISTEMI患者能患
11、者能在在FMCFMC后后30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FMC-to-N)(FMC-to-N);溶栓后转运方案和转运机制:其中包括转运时机、与溶栓后转运方案和转运机制:其中包括转运时机、与PCIPCI医院的联络机制、转运流程、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医院的联络机制、转运流程、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案等安全保障措施。4.4.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4.4.人员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以以PPCIPPCI为主要策略为主要策略者应具备的条件:者应具备的条件:导管室:状态良好的导管室:状态良好的DSADSA、监护、呼吸机、除颤
12、器、监护、呼吸机、除颤器、心脏临时起搏器、心脏临时起搏器、IABPIABP等生命支持设备等生命支持设备介入人员资质:介入人员资质:至少一名以上具备至少一名以上具备PPCIPPCI能力的介入能力的介入医师,医师,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年手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年手术量不低于术量不低于7575例例常备常备PPCIPPCI相关的各类消耗性器材相关的各类消耗性器材导管室激活时间(急诊导管室激活时间(急诊PCIPCI手术组最后一名人员到手术组最后一名人员到达时间)达时间)3030分钟分钟4.4.人员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以转运以转运PCIPCI为主要策略者为主要
13、策略者应具备的条件:应具备的条件:与至少与至少1 1家以上具有急诊家以上具有急诊PCIPCI能力且导管室全天候开能力且导管室全天候开放的医院建立了常规转诊机制放的医院建立了常规转诊机制,包括与,包括与PCIPCI医院签订医院签订联合救治协议、共同制订的联合救治协议、共同制订的STEMISTEMI再灌注流程图、再灌注流程图、一键启动机制、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等,能一键启动机制、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等,能确保所有确保所有STEMISTEMI患者在患者在120120分钟内完成转运分钟内完成转运PCIPCI;具备具备全天候转运全天候转运STEMISTEMI患者的救护车患者的救护车,包括车载设,
14、包括车载设备和人员具备处理转运途中并发症的能力;备和人员具备处理转运途中并发症的能力;建立了确保本院首诊的建立了确保本院首诊的STEMISTEMI患者能在患者进入医患者能在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后院大门后3030分钟分钟内转出医院的机制内转出医院的机制急诊急诊超声检查:心脏及主动脉(超声检查:心脏及主动脉(6060分钟内完分钟内完成);成);多多排螺旋排螺旋CTCT:急诊主动脉、肺动脉:急诊主动脉、肺动脉CTACTA检查,检查,CTCT室启动时间室启动时间30min30min ;急性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所需的学科支持胸痛鉴别诊断所需的学科支持5.5.胸痛胸痛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要
15、素二、对急性胸痛的评估与救治要素二、对急性胸痛的评估与救治 该要素主要包括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临床甄别、该要素主要包括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临床甄别、STEMISTEMI患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患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 、NSTEMI/UA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的危险分层及治疗、低危胸痛患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评估及救治流程等,低危胸痛患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评估及救治流程等,要求将当前专业学术组织制定的要求将当前专业学术组织制定的指南流程化指南流程化,通过制订大量的,通过制订大量的标准流程图标准流程图来规范和指引一线医护人员的诊疗过程,以最大限来规范和指引一线医护人员的诊
16、疗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过程中的延误和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并度地减少诊疗过程中的延误和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并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二、对明确诊断为二、对明确诊断为STEMI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患者的再灌注流程1.1.以最新的以最新的STEMISTEMI诊治指南为依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诊治指南为依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STEMI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具备再灌注治疗策略;具备PPCIPPCI能力的医院(但当前无能力的医院(但当前无法达到法达到PCIPCI医院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者)应以医院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者)应以PPCIPPCI为首选治为首选治疗策略;对于
17、不具备疗策略;对于不具备PPCIPPCI能力的医院,应根据是否能在能力的医院,应根据是否能在120120分钟内完成转运分钟内完成转运PCIPCI确定本院确定本院STEMISTEMI优先选择的再灌注优先选择的再灌注策略及不能实施优先选择策略时的次选策略,并明确定义策略及不能实施优先选择策略时的次选策略,并明确定义优选及次选策略的选择条件,以指引一线医师选择;优选及次选策略的选择条件,以指引一线医师选择;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下列选项法进行下列选项 (单选或多选,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根单选或多选,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根据选
18、项计算分值据选项计算分值):溶栓溶栓 转运转运PPCI PPCI 本院本院PPCI PPCI 三、三、NSTEMI/UA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的危险分层及治疗 6.6.建立规范的流程,使高危或中危患者能在指南规定的时建立规范的流程,使高危或中危患者能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早期或延迟介入治疗;间内接受早期或延迟介入治疗;若本院不具备条件,则应与若本院不具备条件,则应与PCIPCI医院建立转运机制,实施转运医院建立转运机制,实施转运PCIPCI;7.7.对于对于低危低危ACSACS患者,若医院具备条件,应安排患者进行患者,若医院具备条件,应安排患者进行心脏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心脏负荷试验
19、或冠状动脉CTACTA评估,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接评估,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应安排择期转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应安排择期转院评估院评估;8.8.双向转诊机制:双向转诊机制:与接受转诊医院共同制订了与接受转诊医院共同制订了ACSACS患者在患者在完成完成PCIPCI治疗后病情稳定情况下即时转回本院进行后续康复治治疗后病情稳定情况下即时转回本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和长期随访的方案。疗和长期随访的方案。六、对六、对ADAD及及PEPE的诊断及处理的诊断及处理1.1.临床拟诊临床拟诊ADAD或或PEPE时,能在时,能在30min30min内进行内进行
20、CTACTA检查,检查,不具备不具备CTCT增强扫描条件者应在病情允许时尽快转移至具有诊治条件增强扫描条件者应在病情允许时尽快转移至具有诊治条件的医院明确诊断;的医院明确诊断;2.2.怀疑怀疑A A型型ADAD、急性心包炎者能在、急性心包炎者能在60min60min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3.3.制订了制订了ADAD早期紧急治疗方案,若无禁忌症,在明确诊断后能早期紧急治疗方案,若无禁忌症,在明确诊断后能尽快实施以尽快实施以-受体阻滞剂和静脉药物为主的降压和镇痛治疗受体阻滞剂和静脉药物为主的降压和镇痛治疗方案,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方案,以降低主动脉夹层
21、破裂的风险,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4.4.明确明确/高度怀疑高度怀疑ADAD者,者,若本院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若本院不具备急诊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条件,应与具备诊疗能力的医院建立转诊关系,以尽快将不条件,应与具备诊疗能力的医院建立转诊关系,以尽快将不稳定的患者及时转运至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稳定的患者及时转运至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要素三要素三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一、与一、与EMSEMS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合作机制必须满足以下全部内容:必须满足以下全部内容:1.签署正式的急性胸痛救治合作协议,此协议必须签署正式的急性胸痛救治合作协
22、议,此协议必须在正式申请认证之前至少在正式申请认证之前至少6个月签署生效;个月签署生效;2.对对EMS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急救预案、急救流程及联合演练:急救预案、急救流程及联合演练:4.参加联合例会、质量分析和典型病例讨论会参加联合例会、质量分析和典型病例讨论会5.救护车的改造救护车的改造6.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二、提高了二、提高了EMSEMS的院前救治能力的院前救治能力1010、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STEMI的患者,应满足的患者,应满足以下三条之一:以下三条之一:以溶栓为主要再灌注策略者,以溶栓为主要再灌注策略者,EMSEMS能将患者能将患者直
23、接送到进行溶栓治疗的地点直接送到进行溶栓治疗的地点;在本院实施在本院实施PPCIPPCI者,者,EMSEMS能实施绕行急诊将能实施绕行急诊将STEMISTEMI患者直接送进导管室;患者直接送进导管室;以转运以转运PCIPCI为主者,为主者,EMSEMS能通过共享的信息平能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的指引将患者绕行本院直接转运至台的指引将患者绕行本院直接转运至PPCIPPCI医医院院要素四要素四 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总体要求:分层实施、注重实效、客观记录、及时上报总体要求:分层实施、注重实效、客观记录、及时上报1.1.全员培训:分层实施、看客下菜全员培训:分层实施、看客下菜院领导、医
24、疗及行政管理人员、院领导、医疗及行政管理人员、CPCCPC核心科室、全院医、核心科室、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医疗辅助药、护、技人员、医疗辅助2.2.基层医院培训基层医院培训统一救治流程及再灌注方案统一救治流程及再灌注方案联络及转诊机制联络及转诊机制3.3.社区培训社区培训普及急救常识:拨打普及急救常识:拨打120120、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培训与教育培训与教育申请认证时应提交的培训证据申请认证时应提交的培训证据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培训计划(包括预计培训时间、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课时等内容);员、课时等内容);讲稿;讲稿;培训记录;培训记录;签到表;签
25、到表;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要素五要素五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持续持续改进改进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认证的精髓,要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认证的精髓,要求胸痛中心制订各类求胸痛中心制订各类促进流程改进和促进流程改进和质量的措施和方法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并通过真实的云,并通过真实的云平台数据显示平台数据显示持续改进的效果持续改进的效果一、促进流程改进和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一、促进流程改进和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1.1.确定关键监控指标及阶段性奋斗目标
26、值确定关键监控指标及阶段性奋斗目标值首份心电图:首份心电图:1010分钟;分钟;D2N D2N:3030分钟分钟2.2.制订流程改进流程图;制订流程改进流程图;3.3.促进流程改进的制度落实记录促进流程改进的制度落实记录质量分析会:监控指标达标情况及调整质量分析会:监控指标达标情况及调整典型病例讨论会典型病例讨论会联合例会联合例会二、持续改进效果二、持续改进效果胸痛中心通过流程改进后应改善胸痛中心通过流程改进后应改善ACSACS的救治效率和预后,申的救治效率和预后,申请认证时至少在近请认证时至少在近6 6个月内下列指标中个月内下列指标中8 8项以上显示出改进的项以上显示出改进的趋势,其中趋势,
27、其中1-41-4条是必须满足的条件,条是必须满足的条件,5-75-7项中对应本院的再项中对应本院的再灌注策略项为必须满足的条件灌注策略项为必须满足的条件:1.1.对自行来院或经救护车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缩短了对自行来院或经救护车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缩短了从从FMCFMC到首份心电图时间,且要求月平均小于到首份心电图时间,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10分钟;分钟;2.2.对于对于STEMISTEMI患者,缩短了从首份心电图至确诊的时间,且患者,缩短了从首份心电图至确诊的时间,且要求月平均小于要求月平均小于1010分钟;分钟;3.3.经救护车入院的经救护车入院的STEMISTEMI患者,从急救现
28、场远程传输心电图患者,从急救现场远程传输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的比例不低于30%30%且在过去且在过去6 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4.4.肌钙蛋白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肌钙蛋白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 2020分钟;分钟;二、持续改进效果二、持续改进效果5.5.对于以溶栓为优先选择的再灌注治疗手段者,应满足以下对于以溶栓为优先选择的再灌注治疗手段者,应满足以下至少至少4 4条,其中第条,其中第和和条为必备条件:条为必备条件:适合溶栓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不低于适合溶栓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不低于50%50%且在过去且在过去6 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经经120120入院的
29、入院的STEMISTEMI患者直达溶栓场所的比例大于患者直达溶栓场所的比例大于50%50%或呈明显增加趋势;或呈明显增加趋势;接受溶栓治疗的全部接受溶栓治疗的全部STEMISTEMI患者患者D2ND2N时间已缩短,月时间已缩短,月平均在平均在 30min30min以内,且至少以内,且至少75%75%的病例达到此标准;的病例达到此标准;如果目前无法达到,至少近如果目前无法达到,至少近6 6个月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缩个月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缩短趋势且达标率短趋势且达标率 50%50%,并已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在,并已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在1 1年年内达到内达到75%75%;经救护车入院的溶栓患者,经救护车入院的溶
30、栓患者,FMC2NFMC2N呈缩短趋势,且小呈缩短趋势,且小于于3030分钟的比例大于分钟的比例大于30%30%;溶栓后早期(溶栓后早期(2 2小时内)转运至小时内)转运至PCIPCI医院的比例在增加;医院的比例在增加;二、持续改进效果二、持续改进效果6.6.以直接转运以直接转运PCIPCI为主者,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为主者,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在除外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需要在除外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需要PCIPCI医院派医院派出救护车双程转运的患者之后,月平均出救护车双程转运的患者之后,月平均DIDODIDO时间应时间应 30min30min,如果目前达不到,应显示明显的缩短
31、趋势,如果目前达不到,应显示明显的缩短趋势,并且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确并且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保在通过认证后1 1年内逐步达到;年内逐步达到;在过去在过去6 6个月内实施转运个月内实施转运PCIPCI的患者中,向接收转诊的的患者中,向接收转诊的PCIPCI医院传输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医院传输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50%50%且呈现增长趋且呈现增长趋势;势;在过去在过去6 6个月内实施转运个月内实施转运PCIPCI的患者中绕行的患者中绕行PCIPCI医院急诊医院急诊科和科和CCUCCU直到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直到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50%50%;二、
32、持续改进效果二、持续改进效果7.7.在本院实施在本院实施PPCIPPCI的患者,应满足以下至少的患者,应满足以下至少3 3条,不足条,不足3 3条者条者不记分,其中第不记分,其中第条为必备条件:条为必备条件:月平均月平均D2BD2B 90min90min,且达标率,且达标率 75%75%,若当前无法达,若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呈现改进趋势,且应制订措施促进改进,确到,则应呈现改进趋势,且应制订措施促进改进,确保在通过认证后保在通过认证后1 1年逐步达到上述要求;年逐步达到上述要求;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30min30min;经救护车入院、接受经救护车入院、接受PPCIPPCI治疗的治
33、疗的STEMISTEMI患者,若从患者,若从FMCFMC到进门时间大于到进门时间大于30min30min,绕行急诊和,绕行急诊和CCUCCU直达导直达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管室的比例不低于30%30%,且呈现增高趋势;,且呈现增高趋势;自行来院、接受自行来院、接受PPCIPPCI治疗的治疗的STEMISTEMI患者,绕行患者,绕行CCUCCU从从急诊科直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急诊科直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50%50%,且呈现增,且呈现增高趋势。高趋势。二、持续改进效果二、持续改进效果9.9.STEMISTEMI入院患者呼叫入院患者呼叫120120的比例在增加;的比例在增加;10.10.所有所有
34、ACSACS患者从患者从FMCFMC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11.11.所有所有ACSACS患者从患者从FMCFMC到首剂抗凝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到首剂抗凝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12.12.极高危极高危NSTEMI/UANSTEMI/UA患者患者2h2h内实施紧急内实施紧急PCIPCI的比例在增加;的比例在增加;13.13.高危高危NSTEMI/UANSTEMI/UA患者患者24h24h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比例在增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比例在增加;加;14.14.全部全部ACSACS患者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在降低;患者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在降低;15.15.全部
35、全部ACSACS患者院内死亡率在降低。患者院内死亡率在降低。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的建设流程的建设流程会员注册www.chinacpc.org启动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认证申请和预审材料初审专家审核现场审核专家投票和认证机构会员注册完整无误填写信息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通机构会员所有功能权限填报和改进胸痛认证数据接受基础和强化培训发起认证申请资格预审申请资料上传和初审材料初审和补充更新下载打印成册邮件和快递材料三位评审专家在线审核专家在线审核反馈根据需求预检(到院指导)微服私访现场审核专家投票授牌(有效期3年)胸痛中心的认证流程胸痛中心的认证流程评审单位自评认证标准胸痛中心办公室在线预审专家在线评估
36、认证专家到院指导申请认证单位依据认证标准开展自评上传申请文件,并在线提交认证申请在线预审,分配认证编号申报材料不合格单位,退回资料,要求一周内补充胸痛中心办公室将相关材料提交3名认证专家在线评估申报材料不完整者,退回,并要求一周内补齐资料申报材料不合格者,下一批次重新申请退回资料所产生费用,申请单位自理在线评估合格医院向胸痛中心办公室提交申请,由胸痛中心办公室协调认证专家前往申请医院进行现场指导,预检。授予资质认证工作委员会投票表决微服私访现场核查1周内2周内1月内1月内1月内授予胸痛中心资质,有效期3年现场核查合格的单位,由认证工作委员会投票表决是否批准成立胸痛中心表决通过者,公示表决基本合
37、格但需整改者,整改后申请复查,现场核查费用自理表决不合格者,下一批次重新申请微服私访和现场核查,费用自理胸痛中心办公室协调认证专家进行微服私访和现场核查核查需改进者,自行组织改进,并申请重新核查核查不合格者,下一批次重新申请核查重新核查费用自理1月内选择申请哪个认证标准?选择申请哪个认证标准?上年度上年度PCIPCI总量总量200200例?例?上年度急诊上年度急诊PCIPCI量量5050例?例?2 2名以上独立完成急诊名以上独立完成急诊PCIPCI能力的介入医师?能力的介入医师?中国胸痛中心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认证标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认证标准是是否否现场评审考核要点现场
38、评审考核要点现场评审考核要点现场评审考核要点要素二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 p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p对明确诊断为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p对初步诊断为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p对低危患者的评估和处理p院内发生ACS的救治p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评估占20%权重通过流程图来体现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流程、规范、绿色通道绿色色通通道道建建设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p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25分)制定了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所有负责分诊的人员及其他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熟悉上述分诊流程图制订了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所有负责急性胸痛患者接诊的
39、急诊医师熟悉上述诊疗流程图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确保在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由具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若急诊医师不具备心电图诊断能力,心血管内科医师或心电图专职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确认,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或微信传输等方式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所有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分诊台或挂号)后10分钟内由首诊医师接诊急诊科护士或医师或其它急诊检验人员熟练掌握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确保能在2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制订了ACS诊治总流程图,当心电图提示为ACS时,该流程图能指引一线医师进行后续的诊疗
40、过程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均应录入胸痛中心填报平台数据库流程图未能体现出岗位化特点 分诊流程图不是为护士设计的第一ACS诊治总流程图不够具体,未能包括三种不同来院方式第三多种流程图共用,都是同一份流程图 分诊流程图与鉴别诊断流程图混淆或共用第二常见问题注意事项:现场核查或微服私访考核的项目,要注意在实践中养成习惯32前台护士前台护士1 1分钟内确认胸分钟内确认胸痛患者,在胸痛专用病历本上登记入门时间,送抢救室,同步请家属走急诊挂号优先通道完成挂号缴费心内科值班二线医生指导患者下一步处理(服药及转运目的地:CCU/导管室)1急诊科护士抢救室接诊护士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即刻交值班医生阅读心电图。
41、对STEMI或可疑患者立即连接远程心电传输系统,同时拨打胸痛中心专线电话:32接抢救室护士ECG后1分钟内读完心内科值班二线医生指导患者下一步转运目的地:导管室/CCU/继续留观1急诊科抢救室医生对确诊STEMI患者5分钟内给“一包药”,可疑患者立即交代护士连接远程心电传输系统,同时拨打胸痛中心专线电话:18475443106,未确诊STEMI患者20分钟内完成TNI检查4继续留观病人动态观察,参考ECG和TNI结果,决定患者去向32阅读远程传输ECG确认STMEI患者3分钟内回复急诊,电话指导患者下一步处理1心内科医生可疑患者10分钟内到达急诊会诊,如当时不能去急诊情况下需1分钟内回复急诊电
42、话,决定下一步处理需行急诊手术患者,配合急诊科医生和患者及家属谈话,决定启动导管室流程流程改进-120调度基层胸痛中心STEMI患者的再灌注选择溶栓 转运PPCI 本院PPCI 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下列选项行下列选项 (单选或多选,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单选或多选,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p溶栓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有规范、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制订了溶栓治疗方案,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药物选
43、择及剂量、用法、监测指标及时机、结果判断、并发症处理预案、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建立流程优化机制,确保从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FMC-to-N)制订了溶栓后转运方案和转运机制,其中包括转运时机、与PCI医院的联络机制、转运流程、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pPPCI制订明确的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STEMI患者PPCI治疗流程图,确保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其中包括:1.经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应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
44、管室2.自行来院ST 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达导管室3.先救治后收费机制建立旨在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有效方法为救护车及急诊科提供了PPCI治疗的一键启动机制建立导管室激活机制,确保在启动后30分钟内接纳STEMI患者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p转运根据最快到达的原则与附近至少一家以上已经建立胸痛中心的PPCI医院建立转诊关系,并需签署联合救治协议,原则上应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该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若与两家以上接受转诊医院建立了转诊关系,应根据转运时间优先并结合导管室是否可用确定优选和次选转诊的医院,并制订流程图指导一线医护人员使用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心电图远程传输和
45、远程会诊机制,申请认证时需提交流程图及实际应用证据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了联络及转诊机制,包括转运救护车的派遣、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以及达到接受医院的目标科室,其中应包括绕行PPCI医院急诊科和CCU 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申请认证时需提交流程图与接收转诊医院的联络机制中应建立一键启动的快速响应机制,转诊决策者及参与转诊人员熟悉该电话号码建立流程优化机制,确保转运PCI患者从入门至转出(Door-in and Door-out)的时间30分钟常见问题p不清楚策略总图与关系流程图p 药物治疗方案完全拷贝指南p 绕行流程图用总图替代p 无标准制式的知情同意书,版本众多,不能体现签字 的具体时间p 未
46、能提交实例(溶栓筛查、知情同意扫描件等)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8分)p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制订了对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其中必须明确评估内容、危险分层工具及再次评估时间;NSTEMI/UA初始评估和再次评估流程图必须符合当前指南精神;流程图应有首次、再次评估的具体内容;应有公认的危险分层工具,包括缺血和出血评分工具;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8分)流程图中应明确根据情况确定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复查的时间和再次评估的间隔时间,以便根据临床情况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必须满足以下三项:确保症状复发或恶化时
47、,应在15-30 分钟的间隔内重新采集心电图;无持续或复发性症状且临床情况稳定的患者应在不超过4小时内复查心电图;应确保能在抽血后20分钟获得肌钙蛋白检测结果;若首次肌钙蛋白为阴性,则应在入院后6小时内复查,若采用高敏肌钙蛋白,则应根据当前指南确定复查时间;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8分)2.制订相应的流程,确保首次或再次评估为极高危的患者能在2小时内实施紧急PCI治疗;若不能在本院实施紧急PCI,则应与接受转诊的PCI医院合作,建立联络及转诊机制,包括转运救护车的派遣、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以及达到接受医院的目标科室;3.强调一旦NSTEMI或UA转变为STEMI,应立即
48、按STEMI流程执行后续治疗;4.上述评估过程和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防止过度检查和治疗;NSTEMI/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18分)5.依据指南制订了NSTEMI/UA患者的药物治疗规范,包括早期药物治疗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6.建立规范的流程,使首次或再次评估为高危或中危的患者能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早期或延迟介入治疗;若不能在本院实施PCI,则应与接受转诊医院建立联络及转运机制,明确转运时机;7.对于初步和再次评估均为低危的ACS患者,若医院具备条件,应安排患者进行心脏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CTA评估,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应安排择
49、期转院评估;8.与接受转诊医院共同制订了ACS患者在完成PCI治疗后病情稳定情况下即时转回本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和长期随访的方案。ACS管理管理-流程图流程图根据最新专业指南制定诊治流程图流程图兼顾理想化和实际情况建立相关制度保障流程图的实施 常见问题p NSTEMI/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过于笼统,未包含细节p 对急诊科、心内科人员要反复培训NSTEMI/UA的初始及再次评估、危险分层及再灌注治疗原则p 未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流程图的制定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15分)p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1、低危胸痛范畴,应对此类患者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法,确保既不浪费医疗资源又不漏诊。可
50、采用的方法包括:急诊短期留观、重复心电图检查 心脏生化标志物、心脏负荷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对于明确排除了ACS的低危胸痛患者,离院时应告知随访时机,并录入云平台数据库2.对于症状提示ACS但初始评估诊断不明确、暂时无急性心肌缺血证据的急性胸痛患者,应制订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复查心电图、肌钙蛋白的时间间隔,确保病情变化或加重时能被及时评估,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15分)3.非心源性胸痛,指引一线医师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应尽量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4.对于具备心电图运动试验条件的医院,低危胸痛的评估流程中应包含心电图运动试验;对于不具备运动心电图条件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