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文化何以成为人的存在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的启示论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人异化论文摘要文化是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而人则是文化存在的本质。然而当今文化的异化使文化成为了压抑人、束缚人的工具,它大大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就大众文化的特征而言,它带给人们更多的都是些消极的影响,大众文化与人的异化在某种程度来说都是这样。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就试图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达到拯救人的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是从早期的对物化现象和对物化观念的批判,还是到后来的对人的异化的批判,目的都是为了唤醒人的意识,使其不断克服异化,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西方马
2、克思主义当中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是一种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它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是对现代化的种种负面作用的揭露。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和对生态危机方面的批判等等。然而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或者也可以说成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则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核心话题之一。当今文化的异化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文化所体现出的已经不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然而这样的文化已然成为了大众文化,成为了服务于大众的文化,也就并然成为了对人的一种压抑和束缚,即我们所说的对人的一种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
3、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和研究。一、大众文化及其特征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消极方面的,他们还曾经作出过大众文化是社会的钢筋水泥这种论断,也就是说把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归结为剥夺人的情感、巩固陈旧的社会秩序。他们还建议用“文化工业”这样的概念来取代大众文化这样的概念,从而反对简单地仅仅把一个时间段中在大众中所流行的事物理解成为是从大众所出发的事物。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大众文化的种种特征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征。当今的大众文化无疑已经成为了商品,然而人们则是乐此不疲地对其进行欣赏和消费,这无疑体现出了大众文化向我们
4、呈现出的其所具有的商品化的遮阳的特征,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娱乐消遣作为主要价值加以实现,这样做无疑是把文化推向平庸的同时也把大众推向了平庸。这样的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众文化,因为它是大众所接受并且所能够欣赏的文化,就艺术而言,它已经不再具有它原有的性质了,艺术失去了其自身具有的独特之处,更多地成为被大众化商品化的商品而被人们消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明确地指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这一特征,他们认为,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艺术在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
5、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马尔库塞曾经把资产阶级的艺术品断言为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帝销售的商品而被制造出来的,而且将逐渐走向物化ftlza。他还指出:“由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组织起来的这个世界,已把个体的发展转化为经济的竞争,把他的需求的满足,抛人市场中。肯定的文化用灵魂去抗议物化,但最终也只好向物化投降。其次是大众文化的齐一化特征。文化应该有其独立性、独特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文化也应如此,文化之间也应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特性。然而一旦当文化成为了整齐划一的东西时,这样的文化就不再属于真正的文化,而是具有欺骗性的文化,具有齐一化特征的文化。霍克海默
6、和阿多诺这样描述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等式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是独立的,但所有领域又是相互有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都同样地颂扬铁的韵律。他们认为在文化工业当中普遍存在着个性的虚假,并道出在文化工业中,个性之所以成为虚幻的,不仅是由于文化工业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个人只有当自己与普遍的社会完全一致时,他才能容忍个性处于虚幻的这种处境。从爵士音乐典范的即席演奏者,到为了让人们能看出自己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得不仍用慈发遮住眼睛的演员,都表现出个性的虚假。最后是大众文化的强迫化特征。文化应该是人们自由自觉并且自愿接受的事物,其对人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人们
7、应该主动去接受,而不是被动地甚至被强迫地去接受这样的事物,而大众文化则应验了这样的一个特点,曾经有句话能鲜明地指出这一点:“大众文化对人的操控作用是无所不在的,它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他们还曾经这样描述道:从电话机到无线电广播,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每个主体都能自由地运用这些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民主的听众,都可以独立自主地收到电台发出的同样的节目。但是答辩的仪器尚未开拓出来,私人没有发射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群众被局限在由上面特意组织的业余爱好者的人为约束的范围内。但是每一个自发地
8、收听公共广播节目的公众,都会受到麦克风,以及各式各样电台设备中传播出来的有才干的人、竞赛者和选拔出来的专业人员的控制,和受他们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全盘的否定的态度虽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它对大众文化负面效应的批判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二、大众文化与人的异化“文化是人本质的存在,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我们所说的文化就是人化,是人本质的存在。反过来说,人也是文化存在的本质,因为文化只能是人的文化。文化其实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的自由与自觉的体现。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将被证明不是关于人的研究,而是关于文化的研究。”这段话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研究人类的文化学方法,而且也是研究文化的人学方法。与研究人
9、不可能离开对文化的研究一样,对文化的真正的研究也必须在对人的关注中进行,对文化的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人的研究。然而对于大众文化的认识和评析成为了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前提。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并不是人真正的存在方式,它其实是人自我本质不断确认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方式。无论是原始时期的自然主义的文化,还是到工业社会中的文化主义的文化,它体现的仅仅是那段时期内的人的存在方式,它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然而那一时期的文化的自反与超越正说明了在那段时期当中文化对人的束缚与异化,正是由于它对人的束缚和异化才造成了文化的自反与批判。通过对大众文化特征的研究,我们
10、不难看出文化的异化以及文化的异化导致人的异化。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从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物化人手,认为大众文化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这样的特征。它在消费社会中已经完全转化为了商品。因此,詹姆逊却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后现代主义文化进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文化的批判比经济的批判具有更为基础性的地位,这也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别于马克思的重要的特点之一。其次,利用科学技术大量生产出来的所谓的艺术品统统都丧失了
11、其本来应该具有的个性,所以与工业产品一样,它们是没有分别的,都具有类似标准化、齐一化、同一化等等这样的特征,这也就体现出了大众文化的非文化化。托夫勒指出:在这些大规模传播媒介工具中,从报纸到广播、电影、电视,我们再一次发现工厂基本原则的体现。所有这些传播媒介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印记的信息,传遍了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个家庭去使用一样。大规模创造出来的标准化事实,标准化的副本,大规模制造出来的成品,通过几个集中的思想工厂加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千百万消费者。没有这样广泛强大的情报信息通讯系统,工业文明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发挥如此有效的功能。”大众文化的全面操控
12、,使得人们都表现出了对现存一些制度的极度不满,但是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最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还从大众文化的伦理价值沦丧的角度对其展开了批判,我们也可以总结成为大众文化的人的非人化。由于资本的兴盛、消费的猖撅、意识形态的控制和艺术自身本质的丧失,人们内心对道德批判的标准和其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异化。如今,消费不仅划定了人的阶层,而且对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当下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在消费社会当中,日常生活的意义远远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且被神圣化。昔日现代性的神圣的价值则被日常化了,日常生活的欲望同时也被合法化,并且成为了普通大众生活的目标之一。市场是传统意识形态当中最有力的解构力量
13、,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所具有的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被逐渐地脱去,并且已经不再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尚的革命理想。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对人的拯救人类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当中,文化本应应人的需求而产生,文化应该是人的存在方式,但是在这种需求得以产生的同时,它就是对人的一种束缚和异化,也就变成了一定时期一定形式的文化的存在方式,即对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的异化。因为人们深深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人的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也就成为对下一个需求的束缚。人是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的论证来进行新的文化主义的追求,以求不断地确定自我本身。自然主义中的文
14、化把人异化成为了水、土、火等这样的物,信仰主义的文化把人异化成为了小神,然而科学主义的文化又把人异化成为了工具理性人始终处于这样一种文化的异化之中并且难以从其当中解脱出来,当前的大众文化更是这样一个鲜明的代表。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试图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来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以求达到对人的拯救这样一个目的。它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对其齐一化、商品化等方面。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文化的齐一化方面的批判,从这一部分我们看出大众文化的齐一化的特点其实就是对人们的一种束缚,这样的文化方式并不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同时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文
15、化的多样性才是能真正反映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文化的齐一化束缚了人的思想,恰恰相反的是文化的多样性真正反映出人的无限创造性和思想的丰富性,而文化的操控化也体现出了大众文化的工具化。但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创造性,而大众文化的工具化特点并不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大众文化在伦理方面也有其特点,这点也表征出了人的非人化。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去看待大众文化。正如传统文化走向大众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应该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逐渐接受了许多新鲜的文化,他们可以在闲暇之余尽情地享乐,这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一种享乐主义,也是大众文化所造成的人的一种异
16、化的状态。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要辩证地去看待这样一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大众最终能够接受大众文化并不能表示大众都完全能够接受大众文化的不合理性以及其他诸多消极的因素,而大众接受大众文化以及能够欣赏大众文化也并不能说明大众完全被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所控制。但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是20世纪人类精神生活非常重要的载体,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精神走向和生活样式。大众文化的诞生与兴盛离不开现代性在当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又对现代性的机制与精神造成深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众文化与现代性问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构性。大众文化的或服帖或反抗集中地表现着现代性的当代特征既步履维艰,又渴望突破。所以,倘若想真实并深刻地理解当今时代的时代特征,追寻人类精神的突破口,似乎避不开对大众文化问题的理论关照。时代呼唤着哲学在理论上对生活现实的提炼与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义无反顾地充当起批判大众文化的重任,这种反思和批判是激烈和深刻的,它的成果不但卓越,而且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