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07218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练25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注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晚虹,亦即黄昏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B“塞天昏的“昏字,说明时间是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C“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D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慨,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解析

2、:B项,“塞天昏的“昏字,不是用以说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答案:B(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简要赏析。答: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意象分析,总结景色特点。颔联“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美景象。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

3、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黄昏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塞外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在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下去,显得不舍。胡人不要南下来牧马放羊,因为唐朝军队的旗帜仍挂在北门。行人快乐地听说这里没有战争,悠闲地游玩,在秋原上骑马打猎。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注陆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

4、否?团扇家家画放翁。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1196)陆游在故土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据梦中所作而补写,时年他已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诗人乘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照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D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解析:B项,“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有误。“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偶经指偶然经过,可见诗人

5、不是特意前来寻访。答案:B(2)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首先要回忆诗歌中鉴赏景物的方法和角度,然后圈出诗歌颈联中的景物以及特点。“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这两句所写的对象是“菡萏“蜻蜓,“白“红是二者的颜色,可以从色彩角度赏析;“香是菡萏之味,这是嗅觉,“蜻蜓之弱,这是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赏析;菡萏绽放散发香味,这是静态,蜻蜓在风中翻飞,这是动态,可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答案:色彩浓淡相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鲜明生动。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

6、下翻飞。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陶醉。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我坐在竹篾编成的船篷里,在淡烟笼罩的湖面上自由来往。偶然经过卖菱角的集市,找那住在溪边的朋友,有时又选择一块长满草的湖岸,放下钓竿。刚下过雨,白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红色的蜻蜓略停一下,便又离去,好似弱不禁风似的。山阴一带的事情你们知道吗?近来家家的团扇上都画着陆放翁的肖像呢。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苏 幕 遮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

7、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做铺垫。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D“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解析:D项,想象的内容错,是指翠绿的春草

8、在暮霭中变得苍老,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答案:D(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_解析:答复此题,必须先理解本词的情怀,以及本词上下阕截然相反的感情基调。词中年少成名的庾郎和忘归的王孙,都是词人自己的化身;短暂的春天,实喻外光里老的官场。作者把对官场或理想的追求寄寓在青春绿草和暮色衰草的变化之中,两种草,两种人的为官心态,一嫩一老自成比照、相互映衬。答复出具体手法和作用即可。答案: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比照: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

9、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比照,暗含伤春之意。衬托:春草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假设隐假设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玉 楼 春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

10、,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注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尊:通“樽。(1)以下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

11、波的美好意境。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解析:B项,“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人放眼欣赏。答案:B(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答:_解析: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另外,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此题应该答写景技巧和抒情技巧。答案:三、四两句运用对举(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

12、蓬勃绚烂的春景。(假设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生机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表达。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北山的梅枝冒着严寒发芽吐蕊,南面的江水泛着绿波,如同新酿的美酒。各种花卉次第开放接连不断,我没有满足,希望把所有的花都看遍。面对酒盏千呼万唤盼到了春天归来,切莫为春天感伤而紧蹙黛眉。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杜鹃花得红字真山民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得

13、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红属“东韵,这首诗亦即需押此韵。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B颔联用典,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说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怨深恨长。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人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防止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体,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鸟精魂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

14、鹃的恨统一在了一起。解析: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应是“只好将亡国之恨寄托给杜鹃花丛。答案:A(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题干要求答复表现杜鹃花的手法,纵观全诗,而非着眼于某一句或某一联,自然得出“虚实结合这一手法。虚实处曲尽其妙,不滞于物,情感丰富。答案:虚实结合。前两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杜鹃鸟的传说给杜鹃花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颔联承上联,杜鹃鸟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颈联前一句写实,月下青翠的烟雾笼罩杜鹃花的枝条;后一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教师

15、用书独具白话诗歌愁云密锁蜀国的土地,往事如梦都是空;杜鹃鸟啊,唯有思念故国的心情无法放下,便把它寄托给盛开的杜鹃花丛。那归心,千万年来,向谁陈述,谁能理解?可怜它,声声悲啼,口角溅血,把这满山的杜鹃花染红。杜鹃花迷离的枝叶萦绕着青翠的烟雾,在夜月的照耀下一片迷蒙;杜鹃鸟的精魂,又飞到了锦江边上,追忆着往日的东风。这愁这怨染出了无限的怀归忧恨,它时时呈现在行人凄凉的眼中。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1)以下对这首诗

16、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解析:B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答案:B(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答:_解析: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答案: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

17、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单独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色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省试

18、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在苍梧,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们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云和:古山名,出产乐器。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湘灵善于鼓瑟,奏出的乐曲优美动听。B本诗描写音乐使用的表现手法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同,都运用了“以声类声来表达音乐的魅力。C“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写湘灵弹奏的乐曲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

19、作悲风飘过浩渺的洞庭湖。D全诗描摹了湘灵鼓瑟弹奏的苦调清音,这种苦调清音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解析:B项,?李凭箜篌引?使用了“以声类声的表现手法,如其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本诗并没有使用此类表现手法。答案:B(2)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答:_解析:结尾句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局部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答案:以景结情。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

20、水,几处青山。表现了湘灵的哀怨融入山水之中,成为永恒的传说。教师用书独具白话诗歌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当如此美妙、哀婉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1、2)题。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长门:汉宫名。(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感怀时事,因此以“早雁为题。B“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

22、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清楚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C长门宫中,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D颈联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相传雁至衡阳而止,遇春雨回,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这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解析:D项,“这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错,这里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答案:D(2)这首诗与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心古?所表达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两首诗歌又分别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答: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比照阅读,要注意审题,既要考虑两首作品的相似之处,又要兼顾到题干中两首作品

23、所表达情感的不同。答案:情感上:都表达了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心。抒情方式上:杜诗托物言志,借雁喻民,通篇表达含蓄委婉。张曲怀古伤今,结尾直抒胸臆。教师用书独具诗歌鉴赏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突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尾联诗人深情地劝

24、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时。五陵:即五陵原,距长安四十公里处。汉高祖刘邦将关东地区的二千名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后汉朝四任皇帝也竞相效仿,共建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与长陵共称五陵。(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5、A全诗紧扣“忆昔二字,首联以“昔年领起,前六句回忆长安昔日繁华景象,尾联转向“今日,抚今追昔,感慨遥深。B首联采用“五陵之典故和“子夜双关手法,展现了达官权贵声色犬马、笙歌达旦的奢靡生活,这也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表征。C颔联“长似昼“不知秋二语挖苦统治阶层沉迷于酒色,以致昼夜不分、春秋不辨,直抒胸臆,辞旨显达。D“莫愁是古代洛阳女子,李商隐?马嵬?中就有“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这里取“不知愁之意,暗含对浮华歌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哀痛。解析:C项,“直抒胸臆,辞旨显达错,诗句描写豪门贵族昼夜不分、春秋不辨地沉溺于酒食声色,暗含他们只图享乐,而全然不顾国家之兴亡,辞旨较为含蓄。答案:C(2

26、)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答:_解析:最后一联,诗人宕开一笔,“今日乱离俱是梦,把对往日的回想思绪拉回到现实,昨日的繁华,今日的乱离,多么像一场梦;诗人以景作结,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夕阳西下,逝水无语东流,十分感伤。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难以挽回。不管是从哪种艺术手法分析,都可看出诗人对社稷倾危的感慨和对国乱家离的深深感伤。答案:运用了虚实结合、以景结情(或“象征)的手法。诗人由回忆转入现实,今日的离乱,往昔的繁华如梦般烟消云散,接下来写景,水流无已,此恨绵绵(“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滚

27、滚流去不复返),表达了诗人对社稷倾覆的担忧和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无限怆怀感伤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高适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选取最能表现春天时令的翩翩黄鸟、低垂的杨柳、温暖的春风,勾勒出一幅明丽的春景图,以乐景衬悲情。B第二联一方面说李寀将远去“千里,两人日后难以相见;另一方面追述两人的友情,自己与李宷并非一年半载短暂之谊,而是有交往“十年的深厚感情。C第三联用字精妙,比方“远字,不仅表现诗人竭力眺望的神态,而且还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内心产生的对朋友的陌生感。D第四联运用典故,说春光明媚,正如王徽之“乘兴(乘其兴致)访戴逵,而友人去意已定,自是倍感“凄其(心境凄凉)。解析:C项,“传达出诗人内心产生的对朋友的陌生感错误,应为“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离伤。答案:C(2)颈联是什么意思?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诗句的意思要结合上下句理解,尾联的作用要注意结构上是照应开头,内容上是深化主题,要答出具体是什么主题(离别之悲)。答案:颈联的意思:云雾散开,朋友乘坐的帆船已经远离了,诗人骑着马在山路上缓慢前行。尾联的作用:照应开头,突出其“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