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 重庆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A 卷)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知道公元 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重新统一了中国。581 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589 年隋朝灭陈重新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近 3 个世纪长期分裂。故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 589 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长安。【考点】隋朝的统一。2【答案】A【解析】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 A 选项符合题意。【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3【答案】D【
2、解析】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据“这首诗反映了晚唐某位诗人在川东渝州盼望着与妻子剪烛夜谈,倾诉自己在巴地秋雨时节的心境。”可知,雷海为回答正确,他给出的答案应是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故选:D。【考点】唐朝的相关史实。4【答案】C【解
3、析】题目给出的表格材料中强调宋朝时期的重庆“民食稻鱼,凶年不忧”和“民家子弟,壮则逐鱼盐之利,富有余资”这表明当时重庆经济得到较好发展。ABD 在表格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考点】宋代重庆的经济发展。5【答案】D【解析】17 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故选项 A 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选项 B 东渡日本是鉴真;选项 C 七下西洋是郑和。【考点】清朝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相关史实。
4、2/8 6【答案】A【解析】据题干“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 年,我国创办了 123 家面粉厂。1914 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 万担以上,从 1915 年起开始出超,1920 年达到 300 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面粉业迅速发展,说明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1915 年开始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一战结束后,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考点】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发展。7【答案】A【解析】1919 年,中
5、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 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A 符合题意。【考点】五四运动。8【答案】B【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 7 月1937 年 7 月),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社是 1938 年 10 月从武汉搬到重庆的,1947 年被查封,不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庆历史“故事”,据此可排除 ACD 三个选项。【考点】土地革命
6、战争时期的重庆。9【答案】C【解析】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考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0【答案】A【解析】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合作对中华民族有利,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据题干 1939 年的漫画这一
7、槌的滋味如何可知,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7 年 9 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公布了由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A.3/8【考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1【答案】B【解析】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政治民主。公元前 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
8、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12【答案】D【解析】1271 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到目前为止,它(马可波罗游记)是外文文献中对蒙元帝国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记载有不实之处,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画卷。”对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1271 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 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 17 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他口述
9、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马可波罗游记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游记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宝贵信息。【考点】马可波罗游记。13【答案】C【解析】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 共产党宣言 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
10、己的解放而奋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考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4【答案】C【解析】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据题干图表可知,这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内燃机的应用。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
11、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 4/8 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15【答案】D【解析】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历史事件或现象与结果之间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是信息技术,到 20 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考点】历史的因果关系。第卷(非选择题)二、判断题
12、16【答案】A【解析】由“在冶炼、印染、器械制造等活动中获得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并以口授方式保存这些经验性知识,是中国古代工匠一直以来保持的传统”可知,中国古代工匠从生产活动中获取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17.【答案】C【解析】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表述材料没有涉及。【考点】明朝的科技成就。18.【答案】A【解析】由“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可知,飞梭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
13、【考点】工业革命。19.【答案】B【解析】由“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于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之手”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工匠们将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表述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考点】工业革命。20.【答案】A.【解析】由“中国古代科学家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工匠和受这样的工匠传统深刻影响的学者组成。在见见闻离、博采众方的基础上,他们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手工工场的工匠对英国工业革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5/8 可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工匠们的技术积累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考点】明朝的科技成就、工业革命。三、填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 分)21【答案】(1)南海。(2)【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倭寇对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在元末已出现。倭寇侵扰最远到达南海。(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 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家军反击倭寇的路线如下:【考点】戚继光抗倭。22.【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