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C反抗外来侵略 D实行救亡图存答案D解析与上述一系列思想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这些事件均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有关,故D项正确。22016盐城期末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被人们称为“文化伟人”“政治名人”,这是因为他曾经()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著有文学革命论,成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
2、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A B C D答案B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正确;陈独秀著作文学革命论发起了文学革命,故正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的作品,故错误;陈独秀是中共建立的重要人物,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A洋务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答案D解析从“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及“犹待吾
3、人最后之觉悟”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故D项正确。A项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B、C两项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未涉及到思想领域的改造。4“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该材料()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近代文明之特征”是“人权”“生物进化论”,可以看出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正确选项是B项。5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这里的
4、“变”是要()A变革教育制度 B变革政治制度C变革思想观念 D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因此C正确。6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清除封建思想,据此可知此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功绩是D项。72017惠州期末下图介绍内容所
5、反映的实质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答案D解析由材料出自文学改良刍议得知,其内容涉及的是文学改革。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属于政治变革的主张,故A项错误;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属于科学、思想方面的变革,故B项错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属于思想、道德方面的变革,故C项错误;由“讲求文法”“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得知,材料涉及新文化运动文学方面的改革,故D项正确。8胡适回忆新青年和白话文运动时说:“当去年的今日,我们心里只想留住杜威先生在中国讲演教育哲学,在思想一方面提倡实验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在教育一方面输入新的教育学说,引
6、起国人的觉悟,大家来做根本的教育改革。这是我们去年今日的希望。不料事势的变化大出我们意料之外。这一年以来,教育界的风潮几乎没有一个月平静的,整整的一年光阴就在这风潮扰攘里过去了。”这段回忆()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答案C解析回忆录具有史料价值,故A、B两项错误。题干信息是胡适青年时代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供历史研究,故C项正确。胡适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故D项错误。92016合肥一模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
7、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现象()A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未传入中国B体现出国民崇洋媚外心态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D说明了政府倡导思想自由答案C解析众多的主义传入中国,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故A项错误;各种主义的涌入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反映,而非国民崇洋媚外心态的反映,故B项错误;各种主义的传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人们更加理性地来思考,哪种主张更能够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的倡导作用,故D项错误。102017洛阳期末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不无心痛地写道:“今天的中国,西
8、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主要反映了()A民主科学地位得以确立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终结C文化领域出现极端倾向D国人接受文化呈现多元性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地位,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B项不能涵盖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说明当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文化上对西学是绝对的肯定,对中国是绝对的否定,故C项正确;材料重在批判对中西文化的绝对化错误,不是强调文化的多元性,故D项错误。1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
9、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传播,所体现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A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着重抨击封建文化C主要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进行D涉及文学领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而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文化,故B项正确。C、D两项并不是主要区别。12新文化运动勃兴之际,胡适、黄远庸、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复兴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反对专制、旧道德、旧文学;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矛头也指向中世
10、纪的封建制度,两者在反封建方面具有一致性。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对古典的复兴,仅仅是表面现象,没有看到该运动的实质。故A项正确。132016苏锡常镇一模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思想文化的百年走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
11、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转型是与反省激活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并不是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应当承认它对于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启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研究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所接受、认同,而且已经萌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思想端倪。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文化。而创造新文化的最终目标指向,不只是文化上的,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关
12、,是推动中华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保守走向进步、从落后走向昌盛。陈卫平走出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误区材料三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前后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新文化运动是一
13、场文化转型的运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答案(1)原因: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转型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解析(1)原因,新青年创刊即1915年前后,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即
14、可得出。(2)论证,据材料一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得出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转型是与反省激活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应当承认它对于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启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研究”并结合所学得出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据材料二“已经萌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文化”得出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据材料三“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
15、千年来的,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得出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结合所学,从批判传统、现代重建、中西文化结合等几个角度论证文化转型,注意史论结合。14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陈独秀吾人最后
16、之觉悟材料二1941年,蒋介石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道:“我们试看当时所谓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
17、问题过于性急。材料四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之历史命运”这一主题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8、;行文流畅;250字左右)答案(1)特点: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逐步深入。根源: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逐渐加深。(2)观点史实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道德(1)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打倒孔家店”)(2)目的: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3)影响: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但它盲目批判传统文化,忽视了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1)内容: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的发展、“整理国故”、研究思想史。(2)影响: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当为伦理问题”的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方面思考作答,政治从民族危机视角,经济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第(2)问,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表述成文、有条理。第一个视角可以依据材料三围绕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提炼观点,论证可以从内容、目的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第二个视角可以依据材料四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可以从文学革命以及文化转型角度展开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