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开瓶器
C.筷子 D.船桨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3、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G甲=G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如G甲=G乙则乙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C.如F甲=F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D.如F甲=F乙则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4、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
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N
B.拉力F的功率为4W
C.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4J
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
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
7、测量爬楼的功率,小明和小华两人团结协作准备测量小明爬楼梯的功率,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测量出小华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爬楼的时间
B.需要测量出小明的体重、楼梯的总长度、爬楼的时间
C.小明爬楼所用的时间最好是小明自己手握秒表测量
D.测量小明爬楼的功率需要测量3次而后求平均值,这样最为准确
8、如图所示的四个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核桃钳 B.压水井手柄
C.火钳 D.裁纸刀
9、小健学习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后做出以下总结,你认为他的总结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人的用力最省力
B. 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节省做功
C. 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属于费力杠杆
D. 图中的小人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
10、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省距离的是( )
A. 旗杆上的定滑轮 B. 夹东西的筷子
C. 开门的把手 D. 蜿蜒的盘山公路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为200牛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若工人在5秒内将绳子匀速向下拉6米,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牛,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米。
2、如图所示,升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一个 _____滑轮,此滑轮相当于 _____杠杆,好处是可以 ______。
3、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木棒OA∶OB=3∶2,物体乙的质量为6kg。物体乙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甲的重力为70N,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________N。
4、小明沿水平方向用10N的力推着重为20N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此过程中小明对小车做的功为 ______J,功率为 ______W,小车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W。
5、如图所示的斜面长4米、高2米。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一个重力为150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F共做了400焦的功。拉力F的大小是 ___________牛,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___________牛,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L为10m,高h为6m,现用F为400N的力沿斜面把重物G为500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用f表示,求:
(1)斜面机械效率η;
(2)推导物体受到斜面摩擦力f的表达式。(用L,h,F,G表示)
2、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C=4OA,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摩擦。求:
(1)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
(3)木棒的重力。
3、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4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4、一辆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的功率P为90kW,现以v=108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运动过程中轿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1)请推导:P=Fv(其中F表示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v表示轿车行驶的速度,P表示轿车牵引力的功率);
(2)求该轿车在加速启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5、一物体在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下先后在水平面和斜面上进行了两段运动。F的方向始终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在水平面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斜面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求在水平面上F所做的功;
(2)求在斜面上F所做功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详解】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C.使用机械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有时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错误,C正确;
BD.由于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与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无关,故B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
n甲=2,n乙=3
AB.不计绳重及摩擦,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
因为
G甲=G乙
所以
F′甲>F′乙
乙更省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AB错误;
CD.不计绳重及摩擦,物体的重力分别为
G′甲=2F甲-G动
G′乙=3F乙-G动
因为
F甲=F乙
所以
G′乙>G′甲
乙更省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动滑轮的重力相同,乙的重力较大,乙的机械效率较大,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对A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了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向左总拉力为8N,那么向右的摩擦力为8N,故A不符合题意;
B.拉力F的功率
故B符合题意;
C.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是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当m=20g时
VA=10cm3
VB=40cm3
则
ρA===2g/cm3
ρB===0.5g/cm3
所以
ρA:ρB=2g/cm3:0.5g/cm3=4:1
因为A、B的体积相同,所以由G=mg=ρ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
GA:GB=ρAVg:ρBVg=ρA:ρB=4:1
由图乙可知,使用的滑轮组中n=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
N•GB=·GA
则
N=×=×=2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B.从公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有关,故AB错误;
C.功率就是表示做功快慢的,不是表示做功多少的,故C错误;
D.已知做功的时间相同,甲做的功多,乙做的功少,根据所以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B.爬楼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且做功功率为
所以,实验时需要测量是被测量者的体重(质量m)、楼高h、爬楼所用时间t,故A B错误;
C.小明自己手握秒表测量,便于掌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计时较准确,故C正确;
D.若不断地爬楼3次,由于受到体力的影响,爬楼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爬楼的功率会越来越小,最终求得的值将比通常情况下的功率值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压水井手柄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火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臂最大,人的用力最省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可以省力,但需额外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不能省功,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此时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滑轮的特点可知,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n=2,图中的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都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A.旗杆上的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
B.夹东西的筷子,是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故B符合题意;
C.开门的把手使用时,实质是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是省力机械,省力,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蜿蜒的盘山公路是斜面,省力,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 200 6
【解析】
【详解】
[1]图中所示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物体的重力是200N,则手拉绳子的力也为200N。
[2]使用定滑轮不省距离但也不费距离,绳子向下拉6m,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也是6m。
2、 定 等臂 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详解】
[1]滑轮在使用时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一个定滑轮。
[2][3]定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所以定滑轮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60 30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物体乙的质量为6kg,故可知物体乙的重力为
G乙=m乙g=6kg×10N/kg=60N
[2]因物体乙受力平衡,对物体乙受力分析可知,绳子对B端的拉力FB等于物体乙的重力
G乙,即
FB=G乙=60N
因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故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因物体甲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物体甲受力分析可知,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F支=G甲-FA=70N-40N=30N
4、 150 5 0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推力F=10N,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水平匀速前进的距离s=15m;故推力所做的功
W=Fs=10N×15m=15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
[3]由于小车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推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所以小车重力没有做功,则小车的重力做功的功率为0。
5、 100 25 75%
【解析】
【详解】
[1]由可得拉力
[2]利用斜面做的有用功
拉力做的额外功
由可得摩擦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
三、计算题
1、(1)75%;(2)f=F﹣
【解析】
【详解】
(1)斜面的有用功为
W有=Gh=500N×6m=3000J
斜面的总功为
W总=FL=400N×10m=4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额外功为W额=W总﹣W有,根据W=Fs知道,摩擦力为
答:(1)斜面机械效率为75%;
(2)物体受到斜面摩擦力的表达式为 。
2、(1)36J;(2)40J;(3)10N
【解析】
【详解】
解:(1)有用功是对该物体做的功,故有用功为
(2)由 得到
(3)由于OC=4OA,B为OC的中点,故OB=2OC,当物体匀速提升0.2 m时,杠杆的重心B点将上升0.4m,此时对杠杆做的功为额外功,则
由于,,故
答:(1)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为36J;
(2)拉力所做的总功40J;
(3)木棒的重力为10N。
3、(1)2m, 1m/s;(2)100N;(3)120J
【解析】
【详解】
解:(1)绳子移动的距离s=6m,绳子段数n=3,则物体上升的高度
物体上升的速度
(2)滑轮组机械效率为η=80%,物重G=24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
所以拉力F为
(3)人所做的总功为
W总=Fs-100N×6m=600J
其中有用功为
W有=Gh=240N×2m=480J
所以额外功为
W额=600J-480J=120J
答:(1)物体上升的高度是2m,速度是1m/s;
(2)人的拉力是100N;
(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120J。
4、(1)见解析;(2)3000N
【解析】
【详解】
解:(1)根据功率的定义式可得
(2)轿车匀速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与牵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由题可知,运动过程中轿车受到的阻力不变,即加速启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仍为3000N。
答:(1)见推导过程;
(2)该轿车在加速启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000N。
5、(1)80J;(2)10W
【解析】
【详解】
解:(1)在水平面上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运动,移动的距离为
s=vt甲=0.4m/s×10s=4m
水平面上F所做的功
W=Fs=20N×4m=80J
(2)在斜面上物体在10s时间内运动了5m,F所做功的功为
W′=Fs′=20N×5m=100J
在斜面上F所做功的功率为
答:(1)在水平面上F所做的功为80J;
(2)在斜面上F所做功的功率为10W。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