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期末复习试卷必考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进行飞行庆祝表演。直升机组成了“100”字样,战斗机组成了“71”字样,纷纷掠过长空,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B .以天安门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C .以其中一架战斗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斗机是静止的
D .要判断某架飞机的运动情况,可选其自身为参照物进行判断
2、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岸上的亭子 B .水边的柳树 C .飞过的白鹭 D .小明划的船
3、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势不可挡。交通发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华灯园林,美丽家园。当你坐在汽车上,看到两旁的楼房在后退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 .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4、“月在云中行”、“鱼戏莲叶间”,诗句中“行”和“戏”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云、鱼 B .云、莲叶 C .月亮、鱼 D .星星、水
5、如图,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上,我国空军加受油机梯队表演“轰油6”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 .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 )
A .标志牌静止 B .乙车向东运动 C .乙车向西运动 D .丙车向西运动
7、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
A .0~3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 .0~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5m/s
C .0~3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D .第5s时甲追上乙
8、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选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
A .河岸 B .行船 C .岸边的房屋 D .远处的树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1、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对接后,载人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 的。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通过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空间站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核能。
3、我们把物体叫做机械运动。小明的爸爸乘火车到郑州“抗疫”,火车开动后,小明对着远去的火车挥手作别,爸爸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去,是以 (选填“火车”或“地面”)为参照物的;而小明看到火车远去是以 (选填“火车”或“地面”)为参照物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后句是以 为参照物。
5、如图是高达130m的芜湖之眼摩天轮,建在十里江湾的主题公园内,现在已经成为芜湖人旅游新的网红打卡地。摩天轮转动时,坐在摩天轮轮缘座舱里的游客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相对于坐舱来说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6、眉山市于2021年4月24日,在东坡区举办了“千禾杯”半程马拉松赛,某选手在湖滨路一段平直赛道上用 时间跑了 ,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建筑物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7、如图所示是站在地上的人相隔2s拍摄的两张照片,由此可以判断汽车是 的,飞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8、坐在向前行驶汽车里的小亮看见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司机要求他必须系好安全带,因为汽车紧急刹车时,人由于 将继续向前运动,可能造成碰撞伤害。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我国古代的一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某人说“去年的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墙外了.”在学习了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后,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理解的?
2、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飞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
3、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请根据这段材料和图片,写出物理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序号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例:
火箭飞行中不断喷出火焰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
2
4、红红和妈妈坐火车去旅行,上车后刚坐好,就看见并列的另一列火车徐徐向后驶去。红红说:“我们坐的火车开动了。”而妈妈看了看站牌却说:“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开呢!”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颗子弹。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所提问题:
同步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有两种.一种是低或中高轨道,另一种轨道是高达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定点轨道,即在赤道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同,在地面上看这种卫星好似静止不动,称为同步定点卫星.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两大部分构成的.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通信中继站.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它可以“看”到地球最大跨度达一万八千余Km.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几乎全部面积,可进行24小时的全天候通信.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和数据等无线信号.通信卫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服务区域划分,有全球、区域和国内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海事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以及各种军用卫星.
(1) 同步通信卫星的“同步”指的是 .
(2) 同步通信卫星的所在的运行轨道的名称叫做 ,距地球表面36km.
(3) 由图示地球站1和地球站2通信,同步通信卫星的作用是 .
(4) 同步通信卫星的主要用途有 .
(5) 定点于我国上空的同步通信卫星属于下面的( )
A .全球通信卫星 B .区域通信卫星 C .国内通信卫星 D .洲际通信卫星.
2、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二列中。
(1) 完成表格中“摆动周期”一栏中空格的填写。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你认为甲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从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 。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 和 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4) 丙同学分析实验序号7、8、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 本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3、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M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称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 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吋,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 (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
(2) 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 。
4、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电路中有 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 图乙装置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通电通体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悬挂在细线下的金属棒最好选用 (填字母代号)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D.铜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