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
一、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
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原处)
2.《琵琶行(并序)》中音乐描写非常精彩。从“转轴拨弦”开始,琵琶女弹奏的曲子富于变化,其变化顺序是( )
A.悠扬流畅——高亢激越——低沉冷涩——凄凉抑郁
B.凄凉抑郁——悠扬流畅——低沉冷涩——高亢激越
C.高亢激越——低沉冷涩——凄凉抑郁——悠扬流畅
D.低沉冷涩——悠扬流畅——凄凉抑郁——高亢激越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音乐的开始,琵琶女通过自己的演奏替诗人诉说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
B.“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成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
C.“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暂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D.“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公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②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③《琵琶行(并序)》一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
④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
⑤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
⑥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以景物起兴,引起下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含羞不忍露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并序)》中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六年秋重题白莲
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在秋天为从吴州移栽到伊水多年后依然生机勃勃的白莲写下的赞美之作。
B.诗歌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莲房的饱满丰实以及翠钿圆扇般的绀叶迎风摇摆的情景。
C.本是供进藕,今为寄生莲,颔联极言白莲变化巨大,为下文写“移根”“结子”做铺垫。
D.诗歌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前三联都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仗工整且不呆板,音韵和谐。
9.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白莲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其一)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73岁。诗人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第六句诗人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D.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各方化缘所得。
11.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
1.C【解析】暂:忽然,一下子。
2.B【解析】抓住文中描写音乐的词语和琵琶女弹奏琵琶时的动作进行推断即可。
3.B【解析】A项,突出:古义为“忽然爆发出”,今义为“冲出;使超过一般;鼓出来”;B项,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项,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D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4.B【解析】A项,①动词,弹奏,②介词,给、替;B项,均为介词,在;C项,①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②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D项,①连词,用来,②介词,把。
5.A【解析】“替诗人诉说”不当,琵琶女是在诉说她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
6.③④②⑤①⑥
7.(1)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4)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8. B【解析】写莲房并没有用比喻手法,而是用“素”“玉”“鲜”表现了其洁白鲜润,并非“饱满丰实”。
9.诗歌描绘了美丽的白莲形象。①外形美:素房含露,绀叶摇风,展示了白莲纯洁如玉、亭亭玉立的风姿。②内在美:移根三千里,结子六七年,生命力顽强;远离故土,移根北方,白色如故,品格坚贞。
10.D【解析】“唯一来源”错,第六句表明,工程资金还有一部分是诗人的“家财”。
11.①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②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③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