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哈尔滨江畔公园健身场环境使用后评价.pdf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43979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江畔公园健身场环境使用后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哈尔滨江畔公园健身场环境使用后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 2 6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2 年第 1 2 期( 总第 1 7 4 期) 哈尔滨江畔公 园健身场环境使用后评价 温晓颖, 苑雪飞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1 5 0 0 0 1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为了跟上生活的脚步, 现代人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休 闲时间减少了。再加上城市建设的快速进程, 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 人们的休闲去处也愈来愈少了。使用 P O E的 评价体系对环境进行评价, 成为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为市民营造良 好的休闲健身环境的一条途径。 【 关键词】 P O E ; 环境; 健身器材; 场地; 健身场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8 6 4 ( 2 0 1 2 ) 1 2 — 0 1 2 6 — 0 2 1 使用后评价( P O E) 的定义 使用后评价( 简称 P O E) , 是指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 物或建成环境 , 通过观察、 访问、 问卷调查等方法, 采用客观 的、 系统的方式对其各部分性能进行评价, 来检验建成环境 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 并作为改进性能的依据和今后 相关设计的参考资料。使用后评价包括客观评价和主观评 价, 由于调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本文着重主观评价。 2基本信息 下面以哈尔滨江畔公园健身场为例, 来说明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的过程。以下仅从 自己的主观评价角度 , 对此 健身场进行简要的评价。 2 . 1 背景 哈尔滨市江畔公园健身场位于道外区江畔公园中, 地 处哈尔滨市的中东部。北临风光秀美的松花江, 西侧与景 阳街相邻 , 南侧临江畔路, 东与江畔公园相连。 ( 1 ) 自然环境: 一侧临江,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有着很 强的景观优势, 可以使健身的人们 愉悦, 有利于吸引更多的 人使用。 ( 2 ) 文化环境 : 道外区保持着独有的民族传统, 随着 时间的发展也逐渐与其他文化融合, 丰富却又统一, 是一座 蕴涵着哈尔滨传统历史文化的“ 博物馆。 ” 这里有着独特的 优势, 例如, 居 民出来遛弯的频率要高于其他地段, 这样江 畔公园就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居民, 这也为健身场提供了使 用人流。 2 . 2 现状 ( 1 ) 主要使用者的阶层。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调查 发现中低收入人群更愿意选择公共健身器材进行锻炼, 他 们认为这是一种切合实际的健身方式。在 日益关注弱势群 体的今天, 发展公共健身事业无疑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 设。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健身场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 锻炼和交流的空间, 还为一些商家提供了宣传的场所。 ( 2 ) 主要使用者的年龄。通过现场观察发现, 目前公 共健身器材的主要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 表 1 ) 。他们来场 地的频率普遍较高同时其逗留时间也较长, 早晨和傍晚以 锻炼为主 , 根据季 节 天气 变化还 会选择 不 同的 时间 段 出来 锻炼。以所调研时间为例, 下午两三点温度较高, 天气适 宜, 人数明显增多。中老年女性一般选择强度较小的器材, 男性则根据 自己的情况会选择强度合适的进行锻炼。他们 在场地中大多会找到交流对象 , 因此拉家常聊天也是他们 来此地的一个 目的。同时作为主要使用人群, 他们对场地 及器材的情况都比较关心。通过询问了解到在一些场地 中, 老年人会自动组织起来负责对场地器材进行保护。 表 1 不同人群对健身场的使用频率 ( 3 ) 使用者对场地的使用情况。: 多使用者距场地 较近, 来此多为步行, 逗留时间多数为 1 h左右。由于场地所 限, 健身器材的数量种类较少。一天内的人群主要活动如 表 2所示 。 表 2 不 同时 间段 的活动 内容 时间段 活动内容 0 6: 0 0 ~0 9: 0 0 0 9: 0 0 一I 1 : 3 0 1 1 : 3 0 ~1 4: 0 0 1 4: 0 0 ~1 7: 0 0 1 7: 0 0 ~2 0: 0 0 晨练( 使用健身设施) 健身( 使用健身设施) 、 在周围下棋及观棋 几乎没有人( 天气太热) 健身( 使用健身设施) 、 聊天 健身( 使用健身设施) 、 聊天 3 分析 3 . 1 健身设施不完备 不同年龄段、 不同阶层的人群对健身器材有不同的选 择, 凋查中发现场地缺乏对使用者个体的考虑, 突出表现在 缺少幼儿游憩设施 、 体力型和娱乐型配比不均、 缺乏对周边 温l 毙 颖等: 哈尔滨江畔公园健身场环境使用后评价 1 2 7 居民具体要求的考虑。 缺乏儿童游乐设施 , 一些成人健身器材成为儿童的“ 玩 物” 。观察发现在上午十点 以后 , 下午两点以后, 学前儿童 明显增多。这个特殊的使用人群大多为 2— 4岁的幼儿, 一 般均由大人陪护来此玩耍。场地中缺乏适合幼儿活动的相 应设施 , 他们找不到 自己的游戏设施时就会使用成人设施。 这也是器材被损坏的一个原因。 3 . 2 场地器材的维修管理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器材的维修情况不好。器材所在地区社区分 区管理不明确, 导致很多器材长期得不到修理或被破坏得 更严重。在调研中发现该场地中三分之一的器材存在不同 程度的损坏情况。同时, 其他有关部门对这些公共设施的 责任划分不 明确。例如冬天时器材周围的积雪无人清扫 等, 导致人们无法正常使用。 同时, 现有器材的使用说明一般位于器材的下部, 阅读 不方便 , 有的已被损坏。在与路人的交谈 中发现许多人对 公共健身器材的科学性并不清楚 , 仍缺乏相应的宣传。 3 . 3 配套附属设施不齐全 经观察发现, 公共健身器材场地周边缺乏相应的附属 设施 , 场地中普遍缺乏如座椅、 卫生间、 自行车停放处及遮 阳设施等附属设施。老年人作为主要使用人群, 需要大量 的休息座椅、 方便 的卫生设施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厕所与 座椅相对较为重要, 至于其它附属设施有了更好。但场地 布置中缺乏对他们的考虑 , 厕所过远 、 座椅位置不合理等情 况均有。场地 内大多为硬 质铺地 , 缺 少绿化 , 缺少 空 间 设计。 4建议 4 . 1 分区和布置的建议 ( 1 ) 应对场地周边居民的状况进行调查 , 根据他们的 主要年龄段、 收入状况 、 健身爱好与时间, 布置不同类型器 材满足不同区域人群 的需求 , 在地面的铺装上可以采取不 同的形式来区别不同的区域。 ( 2 ) 完善市民游憩服务设施与场所的建设, 健身场中 应增添老年及儿童活动设施, 健身场在设计时应充分为老 年人及儿童考虑。建议适当增加此类器材, 并综合考虑其 安全性, 自然性等因素进行场所安排与调整。对场地的器 材应根据特点进行分区, 如幼儿区、 老年区、 青壮年区, 既避 免意外事故又真正体现全民健身的 目标。 ( 3 ) 器材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便于人们的交流, 进行人 性化设计, 在考虑器材安全距离的同时, 满足人们交流的需 求, 引导人们在健身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共同话题。 4 . 2 完善场地环境及附属设施的人性化建设 ( 1 ) 增加场地小品, 提供座椅、 自行车停放场地等附 属设施。尽量完善场地标志, 方便人们在健身场地的活动。 增加公厕 , 方便居民的休闲与游玩 , 同时可以改善环境卫生 设施 。 ( 2 ) 进行完整的场地设计, 增加软质铺地、 垂直绿化 等宜人的休闲空间。如在场地周围可以增加一些长势较快 的小树和一些树阴较大的树木, 并在树木周边布置一些座 椅与可供乘凉的中型的花台。 ( 3 )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鼓励民众参与, 充分考虑 居民的感受和要求。作为市民健身休闲场所, 需要有 良好 的视觉景观。这样才能更加体现出对人们需求的关注, 有 利于创造和谐的人性化社会。公共场地器材的设置为人们 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 , 人们可 以结识到其他居民区的居 民, 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共同爱好。 4 . 3 维修管理与宣传建议 ( 1 ) 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 完善法规 , 建立管理 的法规体系, 达到管理的目的。 ( 2 )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让参加健身锻炼的意识深入人心。 ( 3 ) 使用方面可以通过图示等简单的介绍说明, 使人 们更容易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在儿童游乐设施上建议增 加一些易懂的卡通图案, 以激起儿童对设施使用的兴趣等。 5结语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儿童越来越少, 老年人不断 增加。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 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也有了充 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是城市空间的常客。如果空间 值得利用 , 他们就会得到利用, 正如公共娱乐健身器材在城 市空间的设置。通过调查了解发现 : 通常情况在公共空间 环境质量好时, 自发性活动频率就会增加。所 以随着社会 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全体公民尤 其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关注, 创造有利于他们活 动交流的场所与环境 , 大量 的自发性活动也会随之发生。 这样就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 并且有利于创造 和谐的人性化社会。 参考文献 [ 1 ] 扬 盖尔, 交往与空间 [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 2 0 0 2 . [ 2 ] 赵东汉. 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 P O E ) 发展研究[ J ] . 城市环境 设计 , 2 0 0 7, ( 2 ) . [ 3 ] 胡隽. 大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 D ] . 长沙: 湖南大 学 , 2 0 0 6 . [ 4 ] 林玉莲, 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 2 0 0 0 . [ 5 ] 马冬梅. 大中型商场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 D ] .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2 0 0 8 . [ 收稿日期】 2 0 1 2 — 0 8— 0 3 [ 作者简介] 温晓颖( 1 9 8 4 一) , 女, 哈尔滨人, 硕士, 城市规划 师 , 从事建筑及规划设计与施工工作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园林绿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