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苏教版必修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
B.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造气、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
C.由于常压下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很高,所以SO2接触氧化时不采用高压的反响条件
D.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不仅减少污染,还获得有用的副产品
【解析】 硫酸是液体,贮存、运输很不方便,建厂应靠近硫酸消耗近的位置。故A项错误。
【答案】 A
2.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外表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 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因此将苹果块、胆矾晶体和饱和硝酸钾溶液在如下列图装置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会吸收它们中的水,使苹果块干瘪、胆矾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析出晶体。D项pH试纸在浓硫酸中应先变红后变黑,因浓硫酸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能使pH试纸脱水炭化变黑。
【答案】 D
3.浓H2SO4在使以下物质的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Cu→CuSO4B.C→CO2
C.FeO→Fe2(SO4)3D.Fe2O3→Fe2(SO4)3
【解析】 浓H2SO4在反响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O形式存在;表现出氧化性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由以上反响知,C+2H2SO4(浓)△,CO2↑+2SO2↑+2H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Fe2O3+3H2SO4(浓)===Fe2(SO4)3+3H2O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而Cu+2H2SO4(浓)△,CuSO4+SO2↑+2H2O,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中都是有一局部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一局部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浓H2SO4在A、C反响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答案】 AC
4.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H2SO4中,参加过量铜片并加热,被复原的硫酸为0.9 mol,那么原浓H2SO4的实际体积为( )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解析】 Cu+2H2SO4(浓)CuSO4+SO2↑+2H2O,被复原的硫酸占参加反响的硫酸的一半,故参加反响的硫酸为1.8 mol,体积为100 mL,但随反响的进行,H2SO4浓度降低,不再与铜反响,故实际体积应大于100 mL。
【答案】 D
5.把1 g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流中灼烧,反响完全后得0.78 g残渣,那么此黄铁矿的纯度是( )
A.33% B.66%
C.78% D.88%
【解析】 此题采用差量法计算。设1 g样品中含FeS2的质量为x。
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质量差Δm
4×120 2×160 480-320=160
x 1 g-0.78 g=0.22 g
=,x=0.66 g。黄铁矿的纯度为×100%=66%。
【答案】 B
6.以下对浓硫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响,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响制取SO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解析】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故可用铁质、铝质容器盛放浓H2SO4。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达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响,局部H2SO4被复原生成SO2,起氧化剂的作用,还有一局部H2SO4生成CuSO4,起酸的作用。实验室中用浓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响来制取二氧化硫,在两种反响物中硫元素处于相邻价态,根据氧化复原反响规律知,它们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应为复分解反响,其原理是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强酸制弱酸。因而在此反响中浓硫酸表达的是难挥发性和酸性。
【答案】 C
7.以下关于浓硫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响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枯燥剂,能够枯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 硫酸将蔗糖炭化是因为脱水性;与铜常温不反响;作为枯燥剂,不能枯燥碱性气体;常温能使铁、铝钝化。
【答案】 D
8.(2022年济南质检)以下操作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
A.分别参加铁片 B.分别参加蔗糖
C.分别参加烧碱 D.参加铜片加热
【解析】 浓稀H2SO4都与碱反响。Fe遇浓H2SO4钝化,遇稀H2SO4产生气体。蔗糖遇浓H2SO4变黑,遇稀H2SO4无明显现象。Cu片遇浓H2SO4加热反响,遇稀H2SO4不反响。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根据以下化学反响和事实,说明反响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不挥发性 B.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强酸性
(1)浓硫酸可作气体枯燥剂________;
(2)蔗糖中加浓H2SO4产生“黑面包〞现象________;
(3)2NaCl+H2SO4(浓)Na2SO4+2HCl↑________;
(4)Zn+H2SO4(稀)===ZnSO4+H2↑________;
(5)Na2SO3+H2SO4(稀)===Na2SO4+SO2↑+H2O________;
(6)Cu+2H2SO4(浓)CuSO4+SO2↑+2H2O________;
(7)C+2H2SO4(浓)2SO2↑+2H2O+CO2↑________。
【解析】 (1)用浓H2SO4来枯燥气体是利用了浓H2SO4的吸水性。
(2)蔗糖中加浓H2SO4,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而使蔗糖“炭化〞。
(3)利用浓H2SO4的强酸性和不挥发性来制取挥发性的强酸。
(4)利用稀H2SO4的酸性,与Zn反响制取H2。
(5)因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故可用稀H2SO4来制取SO2。
(6)Cu与浓H2SO4反响时既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又利用了浓H2SO4的酸性。
(7)C与浓H2SO4共热反响是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
【答案】 (1)C (2)D (3)A、F (4)B (5)F (6)B、E (7)E
10.利用浓硫酸的特性可以展现很多奇特的反响现象。
(1)将浓硫酸慢慢滴入浓盐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
A.放出黄绿色气体 B.冒白雾,混合物温度升高
C.液体四溅,冒白烟 D.冒白雾,混合物温度降低
(2)如下列图,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型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 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可观察的现象有(填标号,有多少个就填多少个)______。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B.U型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
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
【解析】 (1)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产生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时,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使盐酸浓度增加,同时浓硫酸吸水放热,促进了HCl的挥发。
(2)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且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必然导致从饱和硫酸铜中析出CuSO4固体,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导致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U形细管左液面下降,右液面上升。
【答案】 (1)B (2)ABC
11.(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编
号
①
②
③
④
装
置
【答案】 (1)C+2H2SO4(浓) 2SO2↑+CO2↑+2H2O
(2)④ ② ① ③
(3)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 将SO2全部氧化吸收 验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 水蒸气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来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验证
(5)澄清石灰水 CO2
12.(能力提高)(1)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响,某同学认为除了生成二氧化硫外,还有氢气产生,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量铜片与0.2 mol浓硫酸共热足够长时间(只考虑铜与浓硫酸反响,忽略其他副反响),甲认为产生的SO2少于0.1 mol,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乙同学认为产生的SO2为0.1 mol,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响,也不能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响,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铜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填“前〞或“后〞)者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浓硫酸与金属反响时,随着反响的进行,硫酸的量不断减少,硫酸由浓变稀,稀硫酸可与锌反响产生氢气。稀硫酸不与铜反响,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碱性氧化物CuO,CuO能迅速溶解在热的稀硫酸中生成CuSO4。
【答案】 (1)由于Zn过量,随着反响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可与Zn反响产生H2
(2)由反响Cu+2H2SO4(浓)CuSO4+SO2↑+2H2O知,0.2 mol H2SO4全部反响时才能生成0.1 mol SO2,随着反响进行,浓硫酸变稀,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响 由于加热时间足够长,水比硫酸易挥发,因此,硫酸能始终保持较高浓度,直至与铜完全反响为止
(3)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前 假设制得1 mol CuSO4,前者只需1 mol H2SO4,而后者那么要用2 mol H2SO4,而且生成的SO2又造成大气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