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2 醇酚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5〕
夯基达标
1.以下有机物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解析:考查醇、酚的定义,C为苯酚。
答案:C
2.以下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响的是( )
A.〔CH3〕3C—CH2ClB.CH3OH
C.(CH3)3C—OHD.(CH3)3C—CH2OH
解析:此题考查卤代烃和醇的消去反响,由消去反响的规律知〔CH3〕3C—OH发生消去反响生成
答案:C
3.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响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1 molB.3.5 mol、7 mol
C.3.5 mol、6 molD.6 mol、7 mol
解析:能与H2反响的位置是和苯环,用H2为7 mol;能与Br2反响那么除链烃中外,苯环上只能在—OH的邻对位取代,加上链烃中与Br2加成,共6处,用Br2为6 mol。
答案:D
4.以下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
其中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③和④
解析:解答此题要弄清醇氧化的规律:
不能氧化为相同碳原子的醛和酮
②③中含有—CH2OH结构,氧化后生成醛。
答案:C
5.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关于醇在各种不同反响中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和金属钠反响时键①断裂
B.和浓H2SO4共热到170 ℃时断键②和⑤
C.在银催化条件下与O2反响时断键①和③
D.和浓H2SO4共热到140 ℃时断键②,其他键不变化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乙醇的性质,经分析知D不对,在和浓H2SO4共热到140 ℃时应断裂①和②。
答案:D
6.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有以下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参加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CO2 ⑥参加足量的NaOH溶液 ⑦参加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参加H2SO4与NaBr共热,最合理的步骤是( )
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⑥①⑤②D.⑧②⑤③
解析: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因此,不能直接蒸馏,要先将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盐类物质,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排出,剩下的是的水溶液,通入足量的CO2,生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再利用分液的方法便可得纯洁的苯酚。
答案:B
7.以下实验能成功的是( )
A.用1体积的乙醇与3体积的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40 ℃制乙烯
B.用盐酸酸化KMnO4溶液,能增强其氧化性
C.用食盐与稀硫酸反响制HCl气体
D.以盐酸、石灰石、苯酚钠溶液为试剂,验证酸性强弱关系:盐酸>碳酸>石炭酸
解析:此题考查几个实验操作。用乙醇和浓H2SO4来制乙烯需迅速升温到170 ℃,酸化KMnO4溶液只能用H2SO4,不能用盐酸,因为KMnO4会氧化HCl,制备HCl气体应用食盐和浓H2SO4反响。
答案:D
8.某工业反响混合液中仅可能含有的组分是:乙醚〔C4H10O〕、乙醇〔C2H6O〕和水。经分析,液体中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n(H)∶n(O)=16∶42∶5。
〔1〕假设混合液中只含两种组分,那么所有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混合液中含有三种组分,在628 g混合液中有1 mol H2O,此时乙醇和乙醚的物质的量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乙醚可写成〔CH2〕4〔H2O〕,乙醇可写成〔CH2〕2〔H2O〕,水可写成〔CH2〕0〔H2O〕,而混合液可写成〔CH2〕16〔H2O〕5,假设混合液只含两种组分,那么其组分中CH2、H2O的量必有一个大于16∶5,另一个小于16∶5,其中大于16∶5的是乙醚,小于16∶5的是乙醇或水。
〔2〕由于混合液组成为〔CH2〕16〔H2O〕5,其式量为314,所以可以认为628 g混合液中含CH2 32 mol,H2O 10 mol。
设混合液中含有乙醚x mol,乙醇y mol,那么
解之得x=7,y=2。
答案:〔1〕乙醚和水;乙醚和乙醇〔2〕乙醚7 mol,乙醇2 mol
9.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Na反响放出H2;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那么A和B的名称及结构简式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解析:由结构看C7H8O是不饱和有机物。从性质上有A能与Na反响,但不与NaOH反响,A为醇。不能与溴水反响,没有普通的C和—C≡C—,可推知A的不饱和是由含有苯环引起,那么A为苯甲醇。B可与Na反响放出H2,可与NaOH反响,又可与浓溴水反响生成白色沉淀,为酚类;又知B的一溴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为
答案:苯甲醇
对甲基苯酚
10.两种饱和一元醇A和B的分子中相差一个碳原子,现有A和B的混合物19.5 g与足量的钠反响生成了5.6 L H2(标准状况〕。问A、B为何种物质混合物中A、B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有5.6 L H2生成说明有0.5 mol羟基,即混合醇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那么混合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9,那么必然A为甲醇,B为乙醇。再分别利用甲醇、乙醇与Na反响的方程式求出甲醇、乙醇的质量,求得其质量分数。
答案:A:甲醇:41%;B:乙醇:59%。
走近高考
11.(2022上海高考,9)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以下有关二甘醇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不能发生消去反响B.能发生取代反响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D.符合通式CnH2nO3
解析:由二甘醇的结构简式可知,二甘醇分子中含有羟基,故可发生消去反响和取代反响,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二甘醇不仅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二甘醇的分子式为C4H10O3,显然不符合D选项的通式。
答案:B
12.〔2022江苏高考,12〕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以下说法: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③它的局部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响;④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Br2发生反响。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解析:由所给胡椒酚的结构简式可知,胡椒酚分子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①不正确;由于其结构中含有苯环,联想苯的空间构型可知②正确;胡椒酚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可表示为可发生银镜反响,③正确;根据苯酚和C==C的性质可知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Br2发生反响,④不正确。
答案:C
13.〔2022北京海淀,7〕尼泊金甲酯可在化装品中作防腐剂。结构简式为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8O3
C.该物质能够和FeCl3反响,使溶液呈紫色
D.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2 mol NaOH反响
解析:此题考查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概念及其性质。该物质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该物质中的酚羟基及水解得到的羧基各能与1 mol NaOH反响,D正确。
答案:A
14.〔2022全国理综Ⅱ,29〕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
〔提示:环丁烷可简写成〕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74 g 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响,计算生成二氯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
〔5〕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其反响类型是_____________。
〔6〕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A结构中的六元环并不是苯环。
〔1〕A的分子式为C7H10O5。
〔2〕A环上的C==C键具有和乙烯类似的性质,可以和Br2发生加成反响。
〔3〕A环上的—OH是醇羟基,不能和NaOH、NaHCO3等发生反响。
〔4〕A和NaHCO3发生的反响可以表示为:
,可知产生CO2的体积为:×22.4 L·mol-1=2.24 L。
〔5〕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响,形成含C==C的不饱和化合物。其原理类似CH3CH2OH和浓硫酸共热生成CH2==CH2。
〔6〕B的分子式为C7H6O3,其中只能含有1个—COO—〔酯基〕和1个—OH〔酚羟基〕,两者的相对位置有邻、间、对三种情况,对应物质的分子式为、、
答案:〔1〕C7H10O5
+H2O
〔4〕×22.4 L·mol-1=2.24 L
〔5〕消去反响
〔6〕3 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