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和通过了(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减租减息
B.将逃亡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D.打击地主,保护贫下中农
3.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 )
A.提高了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多的人投入革命
B.战争中不得已调整的
C.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生活艰难
D.地主阶级支持蒋介石
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5.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动了(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6.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
7下列战役中被形象的称为“关门打狗”的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8. 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略大决战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 被称为“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 被毛泽东主席赞为“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的国民党将军是( )
A.张学良 B.杨虎城
C.李宗仁 D.傅作义
11.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2. 下列有关解放战争的影片,按历史发展进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挺进大别山》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13.小明的爷爷经常自豪的对别人说:我参加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那么他应该属于下列哪支军队( )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放军
14. 解放战争期间,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转战陕北
15. 右图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一张珍贵照片。请说出解放军是在下列哪一战役中解放南京的(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1)材料一说的是什么事件?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战役名称,概括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这场战役解放的是哪座著名城市?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