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精47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05月目 录前言 3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3.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 4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 51.1课程设计的内容 51.2汽车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51.3汽车零件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 131.4编写设计说明书 191.4.1说明书的内容 191.4.2撰写说明书应注意的事项 20前言1. 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它是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
2、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到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等)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保证加工质量的高效、省力、经济
3、合理的专用夹具的能力。3)使学生熟悉和能够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5)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6)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2. 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就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汽车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某道加工工序设计一副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学生
4、对待自己的设计任务必须如同在工厂接受设计任务一样,对于自己所作的技术方案、数据选择和计算结果必须高度负责,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中是可行的。设计题目: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题目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2、夹具设计的题目为:零件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生产纲领:300060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具体要求:产品零件图 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夹具总装图 1张课程设计说明书(40006000字) 1份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注意在如下几方面贯彻标准化原则,在引用和借鉴她人的资料时,如发现使用旧标准
5、或不符合相应标准的,应做出修改。1)图纸的幅面、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2)图样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文字应规范。3)标题栏、明细栏的填写应符合标准。4)图样的绘制和尺寸的标注应符合机械制图圄家标准的规定。5)有关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6)选用的零件结构要素应符合有关标准。7)选用的材料、标准件应符合有关标准。8)应正确选用标准件、通用件和代用件。9)工艺文件的格式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定。3.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本次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设计任务,合理安排好时间和进度,保
6、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计任务,培养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全部设计任务,图样和说明书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后,在规定日期进行答辩(或质疑)。未经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不能参加答辩。设计者本人应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810min 的介绍和解说,然后回答答辩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每个学生的答辩总时间一般为3040min 。根据设计的工艺文件、图样和说明书质量,答辩时回答问题的状况,以及平时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等诸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设计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档次。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1.1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
7、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2)根据生产类型和所拟企业的生产条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有必要的话,对原结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3)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模具、工具),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5)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可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的大小,由指导教师确定只填定部分主要加工工序的工序卡片)等工艺文件。6)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总图和主要零件图。7)撰写设计说明书。1.2汽车零件机加工工艺规
8、程设计步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一切有关的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法规性文件。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全部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2)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3)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4)工艺规程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5)工艺规程应规范、标准,其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6)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为了保证工艺规程设计质量,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具备下列原始资
9、料:1)产品的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图。2)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3)产品的生产纲领。4)现有的生产条件与设计条件。5)有关工艺标准、设备和工艺装备资料。6)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产品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工厂的生产条件是课程设汁的主要原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确定了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之后,即可开始按以下步骤进行工艺设计,拟定工艺规程。1、分析、研究零件图(或实物),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性能、功用、工作条件及其所在部件(或整机)中的作用。2)了解零件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合理选择毛坯种类及其制造方法。3)分析零件的确切形状和结构特点,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依据,找
10、出关键技术问题。4)确定主要加工表面和次要加工表面,确定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切削用量。5)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从选材是否得当,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零件的结构是否便于安装和加工,零件的结构能否适应生产类型和具体的生产条件,是否便于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结构分析,对不合理之处可提出修改意见。所谓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应是在不同生产类型的具体生产条件下,对零件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都能采用较经济的方法进行的结构。绘制零件图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和认识零件的过程。零件图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精心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者外,一般均按1:1比例绘出。2、根据生产
11、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不同,产品零件的制造工艺、所用设备及工艺装备、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也会不同。3、确定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毛坯的类型及其特点。机械零件常见的毛坯类型有:(1)型材:含各种冷拔、热轧的板材、棒料(圆的、六角的、特形的)、丝材。(2)铸件:含砂型铸件(包括木模手工造型、金属模机械造型)、金属型铸件、离心浇注铸件、压力或熔模精密铸件。(3)锻件:自由锻锻件、模锻(立式锻、卧式锻)锻件、精密锻造锻件。(4)焊接件。(5)压制件。(6)冲压件。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确定毛坯的精度。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12、确定毛坯的精度,都应综合考虑生产类型和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此时,若零件毛坯选用型材,则应确定其名称、规格;如为铸件,则应确定分型面、浇冒口系统的位置;若为锻件,则应确定锻造方式及分模面等。3)确定余量。可查阅有关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也可用计算法确定。4)绘制毛坯图。确定总余量之后即可绘制毛坯图。其步骤为:(1)用双点画线画出经简化了次要细节的零件图的主要视图,将已确定的加工余量叠加在各相应的被加工表面上,即得到毛坯轮廓。(2)用粗实线绘出毛坯形状,比例11。(3)标注毛坯的主要尺寸及公差,标出加工余量的名义尺寸。(4)标明毛坯的技术要求,如
13、毛坯精度、热处理及硬度、圆角尺寸、起模斜度、表面质量要求(气孔、缩孔、夹砂)等。(5)和绘制一般的零件图一样,为表示清楚毛坯的某些内部结构,可画出必要的剖视、断面图,对于实体上加工出来的槽和孔,则可不必这样表示。(6)注明一些特殊的余块,如热处理工艺的夹头、机械试验和金相试验用试棒、机械加工用的工艺夹头等的位置。 毛坯图的示例见图1-1、图1-2和图1-3。 4、拟定工艺路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工艺规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对于复杂零件,设计时一般应以“优质、高产、低消耗”为宗旨,拟出23个方案,经全面分析对比,从中选择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图1 轴的自由锻件图 图2 齿轮的模锻件图 图3 铸
14、件毛坯图1)选择定位基准。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而且对确定加工顺序、加工工序的多少、夹具的结构等都有重要影响。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毛坯的具体情况,按照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来确定各工序合理的定位基准。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对它的工序尺寸和定位误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零件上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和加工面三者要互相协调、全面考虑。2)决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各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依据其技术要求,综合考虑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工厂的生产条件、工件材料和毛坯情况来确定。根据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先选定最
15、终的加工方法,再由此向前确定各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决定表面加工方法时还应对照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再根据零件的工艺分析、毛坯状态和选定的加工方法,看一看应采用哪些热处理;是否需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几个阶段。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各表面加工方法确定之后,应考虑哪些表面的加工适合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哪些则应分散在不同工序为好,从而初步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总数及内容。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量生产只能采取工序集中,而大批量生产则既能够工序集中,也能够工序分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一般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来组织生产。4)初拟加工工艺路线。加工顺序的安排
16、一般应按“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基准先行”的原则进行,热处理工序应分段穿插进行,检验工序则按需要来安排。一般应初拟23个较为完整合理的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经技术经济分析后取其中的最佳方案实施之。5)工艺装备的选择。选择工艺装备的总原则是根据生产类型与加工要求,使之既能保证加工质量,又经济合理。工艺装备的选择应与工序精度要求相适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与现有设备条件相适应。批量生产条件下,一般采用通用机床加专用工、夹具;大量生产条件下,多采用高效专用机床、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与随行夹具。设计时,应认真查阅有关手册,尽量进行实地调查,应将所选机床或工艺装备的相关参数(如机床型号、规格、工
17、作台宽、T 形槽尺寸;刀具形式、规格、与机床的连接关系;夹具、专用刀具的设计要求,与机床的连接方式等)记录下来,为后面填写工艺卡片作好准备。6)填写工艺过程卡片。选定工艺装备后,看是否要对先前初拟的工艺路线进行修改。确认后,即可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应按照JB Z187.31988中规定的格式及原则填写。5、机械加工工序设计(1)确定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已在画毛坯图咐确定。这里主要是确定工序余量。合理选择加工余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余量过大,将造成材料和工时的浪费,增加机床和刀具的损耗;余量过小,则不能去掉加工前存在的误差和缺陷,影响加工质
18、量,造成废品。因此,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余量。确定工序余量的方法有三种: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和查表法。本设计可参阅有关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用查表法按工艺路线的安排,土道道工序、一个个表面地加以确定,必要时可根据使用时的具体条件对手册中查出的数据进行修正。(2)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工序尺寸和标注公差是制定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之一。工序尺寸公差一般一般查阅加工工艺手册,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而工序尺寸的确定有二种情况:1)当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可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即将余量一层层叠加到被加工表面上,能够清楚地看出每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再按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
19、度公差按“人体方式”标注在对应的工序尺寸土。例如,某加工表面为100H 6的孔,Ra 为0.04m ,其加工工艺路线为粗镗一精镗一粗磨一精磨,可画出如图1-4 所示的简图。 图4 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2)当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即加工基准多次变换时,此时应按尺寸链原理来计算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并校核余量层是否满足加工要求。(3)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合理的切削用量是科学管理生产、获得较高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前提之一。切削用量选择不当会使工序加工车间增多,设备利用率下降,工具消耗增加,从而增加产品成本。确定切削用量时,应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之后,综合考虑工序的
20、具体内容、加工精度、生产率、刀具寿命等因素。选择切削用量的下般原则是保证加工质量,在规定的刀具耐用度条件下,使机动时间少、生产率高。为此,应合理地选择刀具材料及刀具的几何参数。在选择切削用量时,一般首先确定背吃刀量(粗加工时尽可能等于工序余量);然后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较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切削速度与耐用度或机床功率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法或查表法求出相应的切削速度(精加工则主要依据表面质量的要求)。本设计一般参阅有关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采用查表法。下面介绍常见加工方法切削用量的一般选择方法。1) 车削用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粗加工时,应尽可能一次切去全部加工余量,即选择背吃刀量值等于余量值。当余量
21、太太时,应考虑工艺系统的刚度和机床的有效功率,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值和最少的工作行程数。半精加工时,如单边余量h 2mm ,则应分在两次行程中切除: 第一次ap (2334)h ,第二次ap (1314)h 。如h 2mm ,则可一次切除。精加工时,应在一次行程中切除精加工工序余量。进给量。背吃刀量选定后,进给量直接决定了切削面积,从而决定了切削力的大小。因此,允许选用的最大进给量受下列因素限制:机床的有效功率和转矩;机床进给机构传动链的强度;工件的刚度;刀具的强度与刚度;图样规定的加工表面粗糙度。生产实际中大多依靠经验法,本设计可利用金属切削用量手册,采用查表法确定合理的进给量。切削速度
22、。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定后,切削速度的选定是否合理,对切削效率和加工成本影响很大。一般方法是根据合理的刀具寿命计算或查表选定值。精加工时,应选取尽可能高的切削速度,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满足生产率的要求。粗加工时,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硬质合金车刀切削热轧中碳钢的平均切削速度为1.67m s ,切削灰铸铁的平均切削速度为1.17m s ,两者平均刀具寿命为36005400s ;切削合金钢比切削中碳钢切削速度要降低2030;切削调质状态的钢件或切削正火、退火状态的钢料切削速度要降低2030;切削有色金属比切削中碳钢的切削速度可提高100 300%。2) 铣削用量的选择 铣削背
23、吃刀量。根据加工余量来确定铣削背吃刀量。粗铣时,为提高铣削效率,一般选铣削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一个工作行程铣完。而半精铣及精铣时,加工要求较高, 一般分两次铣削,半精铣时背吃刀量一般为0.52mm ;精铣时,铣削背吃刀量一般为0.1 1mm 或更小。每齿进给量。可由切削用量手册中查出,其中推荐值均有一个范围。精铣或铣刀直径较小、铣削背吃刀量较大时,用其中较小值。大值常见于粗铣。加工铸铁件时,用其中较大值,加工钢件时用较小值。 v铣削速度。铣削背吃刀量和每齿进给量确定后,可适当选择较高的切削速度以提高生产率。选择时,按公式计算或查切削用量手册,对太平面铣削也可参照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采用密齿铣
24、刀、选大进给量、高速铣削,以提高效率和加工质量。3) 刨削用量的选择 刨削背吃刀量。刨削背吃刀量的确定方法和车削基本相同。 进给量。刨削进给量可按有关手册中车削进给量推荐值选用。粗刨平面根据背吃刀量和刀杆截面尺寸按粗车外圆选其较大值;精加工时按半精车、精车外圆选取;刨槽和切断按车糟和切断进给量选择。刨削速度。在实际刨削加工中,一般是根据实践经验选定切削速度。若选择不当, 不但生产效率低,还会造成人力和动力的浪费。刨削速度也可按车削速度公式计算,只不过除了如同车削时要考虑的诸项因素外,还应考虑冲击载荷,要引人修正系数胎冲(参阅有关手册)。4) 钻削用量的选择。钻削用量的选择包括确定钻头直径D 、
25、进给量f 和切削速度(或主轴转速n ),应尽可能选大直径钻头,选大的进给量,再根据钻头的寿命选取合适的钻削速度,以取得高的钻削效率。A 、钻头直径。钻头直径D 由工艺尺寸要求确定,尽可能一次钻出所要求的孔。当机床性能不能胜任时,才采取先钻孔、再扩孔的工艺,这时钻头直径取加工尺寸的0.50.7 倍。孔用麻花钻直径可参阅JB Z2281985 选取。B 、进给量。进给量f 主要受到钻削背吃刀量与机床进给机构和动力的限制,也有受工艺系统刚度的限制。标准麻花钻的进给量可查表选取。采用先进钻头能有效地减小轴向力,往往能使进给量成倍提高。因此,进给量必须根据实践经验和具体条件分析确定。C 、钻削速度。钻削
26、速度一般根据钻头寿命按经验选取。(4)制定工时定额。主要是确定工序的机加工时间,也可包括辅助蚶间、技术服务时间、自然需要时间及每批零件的准备、终结时间等。工时定额主要按经过生产实践验证而积累起来的统计资料来确定,随着工艺过程的不断改进,需要经常进行相应的修订;对于流水线和自动线,由于有规定的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以部分经过计算,部分应用统计资料得出。在计算每一道工序的单件时间后,还必须对各道工序的单件计算时间进行平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台机床的生产效率,达到较高的生产率,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本设计作为对工时定额确定方法的一种了解,可只确定一个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可参阅有关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采用查
27、表法或计算法得出。(5)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加工工序设计完成后,要以表格或卡片的形式确定下来, 以便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工序卡片填写时字迹应端正,表示要清楚,数据要准确。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应按照JB 187.31988 中规定的格式及原则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的工序简图可参照图1-5按如下要求制作: 1)简图应按比例缩小,用尽量少的视图表示,简图也能够只画出与加工部位有关的局部视图,除加工面、定位面、夹紧面、主要轮廓面外,其余线条均可省略,以必须、明了为度。 2)被加工表面用粗实线表示,其余均用细实线。 3)应标明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及粗糙度要求。 4)定位、夹紧表面应以JB
28、 T56011991规定的符号标明。6、技术经济分析制定工艺规程时,一般有几种不同的工艺路线能够同样满足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其中有的方案可具有很高的生产率,但设备和工艺装备方面的投资较大;另一些方案则可能投资较节省,但生产效率较低因此,不同的工艺路线就有不同的经济效果。为了选取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应对已拟定的至少两个工艺路线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择其优者而实施之。7、校核在完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各步骤后,应对整个工艺规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和校核。首先应按各项内容审核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如基准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等工艺参
29、数是否合理,工序图等图样是否完整、准确等。另外,还应审查工艺文件是否完整、全面,工艺文件中各项内容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图5 工序简图的画法1.3汽车零件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汽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给定工序的专用夹具。具体的设计项目可根据加工的需要,由学生本人提出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后确定。原则上所设计的夹具应具有中等以上的复杂程度。进行夹具设计前,必须准备好以下资料:(1)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 (2)工件的工艺规程。 (3)产品的图样和技术要求。 (4)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5)国内外典型工装装备的图样和有关资料。 (6)工厂设备清单。 (7)生产技术
30、条件。夹具设计应根据零件工艺设计中所规定的原则和要求来进行。设计时要求做到: (1)设计前应深人现场,了解生产批量和对夹具的需用情况,了解夹具制造车间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状况,联系生产实际,准备好各种设计资料;确定设计方案时应征求教师意见,经审核后方才进行设计,以免走弯路。 (2)设计的夹具必须满足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省力安全,操作方便,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能改进劳动条件,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3)设计的夹具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即所设计的夹具应便于制造、检验、装配、调整、维修,且便于切屑的清理、排除。 (4)夹具设计必须保证图样清晰、完整、正确、统一。 (5)对
31、精密、重大、特殊的夹具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夹具设计步骤如下: 1、明确设计任务 接到夹具设计任务书后,应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当之处,可提出修改意见,经审批后予以改正之。开始进行设计之前,先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熟悉被加工工件的图样。弄清被加工工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和技术要求;了解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毛坯种类、特点、重量和外形尺寸等。 (2)分析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规程。熟悉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路线,了解有关工艺参数和工件在本工序以前的加工情况;熟悉该工序加工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量具及其它辅具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机床与夹具连接部分的结构和尺寸;了解被加工
32、工件的热处理情况。 (3)核对夹具设计任务书。根据上述工作,核对设计任务书,确保设计任务准确无误。(4)收集资料,深入调研。要认真收集相关资料,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进行现场调研,以便使所设计的夹具结构更完善、更合理。2、制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结构草图设计方案的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程序,方案的优劣往往决定了夹具设计的成败。因此,必须充分地进行研究和讨论,而不要急于绘图、草率行事。最好制定两种以上的结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一个最佳方案。 确定夹具设计方案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工艺性好,结构尽量简单;使用性好,操作省力高效;定位、夹紧快速、准确,能提高生产率;经济性好,制造
33、成本低廉。设计者必须在设计的实践中,综合上述原则,统筹考虑,亦即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注意研究互相制约的各种因素,确定最合理的设计方案。(1)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定位应符合“六点定位原则”。定位元件尽可能选用标准件,必要时可在标准件的结构基础上作一些修改,以满足具体设计的需要。(2)确定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夹紧能够用手动、气动、液压或其它动力源。重点应考虑夹紧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作用力的传递方式,保证不破坏定位,不造成工件过量变形,不会有活动度为零的“机构”,而且应满足生产率的要求。对于气动、液压夹具,应考虑气(液)压缸的形式、安装位置、活塞杆长短等。(3)确定夹
34、具整体结构方案。定位、夹紧确定之后,还要确定其它机构,如对刀装置、导引元件、分度机构、顶出装置等。最后设计夹具体,将各种元件、机构有机地连接在一起。(4)夹具精度分析。在绘制的夹具结构草图上,标注出初步确定的定位元件的公差配合关系及相互位置精度,然后计算定位误差,根据误差不等式关系检验所规定的精度是否满足本工序加工技术要求,是否合理。否则应采取措施(如重新确定公差、更换定位元件、改变定位基准,必要时甚至改变原设计方案),然后重新分析计算。(5)夹具夹紧力分析。首先应计算切削力大小,它是计算夹紧力的主要依据。一般确定切削力有以下三种方法:由经验公式算出;由单位切削力算出;由手册上提供的诺模图查出
35、。根据切削力、夹紧力的方向、大小,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理论夹紧力。为了保证工件装夹的安全可靠,夹紧机构(或元件)产生的实际夹紧力,一般应为理论夹紧力的1.52.5倍。 应当指出,由于加工方法、切削刀具、装夹方式千差万别,夹紧力的计算有时没有现成的公式能够套用,需要根据过去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研究来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或采用经验类比法,千万不要为了计算而去计算,只要在说明书内阐述清楚这样处理夹紧力的理由即可。(6)绘制结构草图。结构草图和各项分析计算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即可进行工作图设计工作。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夹具装配总图应能清楚地表示出夹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各元件间相互位置关系和外廓
36、尺寸。主视图应选择夹具在机床上正确安放时的位置,而且是工人操作时面正确位置。夹紧机构应处于“夹紧”状态下。要正确选择必要的视图、断面、剖视以及它们的配置。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制。绘制夹具装配总图的基本步骤如下:(1)参考结构草图进行总体设计布局。先用双点画线将被加工零件的外形轮廓、定位基面、夹紧表面及加工表面绘制在各个视图的合适位置。在总图中,工件可视为透明体,不 遮挡其后的任何线条。 (2)根据预定方案,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导向(对刀)元件、其它机构和辅助元 件以及夹具体的顺序,依次画出整个夹具结构。 (3)标注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最大轮廓尺寸。长、宽
37、、高,活动构件的最大活动范围。 2)与工件加工技术要求直接有关的尺寸和公差。如: 定位元件之间的尺寸和公差。 导向(对刀)元件之间的尺寸和公差,以及它们与定位元件之间的尺寸和公差。 导向 (对刀)元件与夹具安装基面或机床连接元件之间的尺寸与技术要求。 定位元件与夹具 安装基面或与机床连接元件之间的尺寸与技术要求。 3)重要的配合尺寸及配合性质。如轴承与轴及孔、钻套内径、钻套与衬套、衬套与模 板等处。 4)安装尺寸。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尺寸,如车床夹具与机床连接的锥柄、止口等。 5)其它技术要求。标于总图下方适当的位置,内容包括:为保证装配精度而规定或建 议采取的制造方法与步骤; 为保证夹具精度和
38、操作方便而应注意的事项; 对某些部件动作灵 活性要求;检验技术要求;有关制造、使用、调整、维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说明等。技术 要求的具体数据一般取工件相应公差的 1215,必要时应予以验算。 6)编制、标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 (4)审核复查总装图。总装图绘制完毕,应自行复查一遍;然后交指导老师审核。 图 1-6 所示为连杆铣槽工序图。图-7 所示为连杆锐槽夹具总装图。 图 6 连杆铣槽工序图 图 7 连杆铣槽夹具总装图 4、绘制夹具零件图 根据指导教师的指定,绘制 24 份关键的、非标准的夹具零件图,如夹具体等。具体 要求如下: (1)零件图的投影应尽量与总图上的投影位置相符合,便
39、于读图和校核。 (2) 尺寸标注应完善、清楚,既便于读图,又便于加工。 (3)应将该零件的形状、尺寸、相互 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要求等都清楚地表示出来。 (4)同一工 种加工表面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5)对于可在装配后用组合加工来保证的尺寸,应在 其尺寸数值后注明“按总图”字样,如钻套之间、定位销之间的尺寸等。 (6)要注意选择设 计基准和工艺基准。(7) 某些要求不高的形位公差可由加工方法自行保证, 可不标注。(8) 为满足加工要求,尺寸应尽量按加工顺序标注,以免进行尺寸换算。 5、图样审核 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绘制完毕后, 为使夹具能够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同时
40、又具有良 好的装配工艺性和加工工艺性,应对图样进行必要的审核。 下面指出几个在夹具结构设计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审核图样时应特别注意。 (1)夹 具的结构应合理。所设计的夹具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否则会影响工作,甚至不能工作。 如 图 l-8a 所示的夹具结构,由于圆柱形工件用形块定位并用双向正反螺杆定心夹紧机构夹 紧,因而出现了过定位。在实际工作时,有可能一个压板压不到工件,这就降低了可靠性, 因此该夹具在结构上是不合理的。图8b 是改进后的结构。由于去掉了螺杆的轴向叉形限 位件,使螺杆成为浮动元件,轴向不定位,因而消除了过定位,保证了夹紧的可靠性。 (2) 夹具结构要稳定可靠, 要有足够的强度和
41、刚度。 应根据夹具结构的具体形状确定增加刚度的 措施, 如铸件可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及增加加强肋; 焊接件加焊接加强肋或在结合面上加紧 固螺钉;锻件可适当增加截面尺寸。 (3)夹具的受力应合理。夹具的受力部分应直接由夹 具体承受,避免经过紧固螺钉受力。夹紧装置的设计,应尽量使夹紧力在夹具体一个构件上 得到平衡。 (4)夹具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5)正确设计退刀槽及倒角。 (6)注 意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 (7)夹具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装配工艺性。 (8)夹具结 构应充分考虑测量与检验问题。 (9)夹具的易损件应便于更换和维修、 1.4 编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文件。经过
42、编写说明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表示 的能力,巩固、深化在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是本次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1 说明书的内容 (1)设计任务书 (2)目录 (3)总论或前言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结构工艺性、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 分析等) (5)工艺设计 1)确定生产类型; 2)毛坯选择与毛坯图说明; 3)工艺路线的确定(粗、精基准的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 考虑,工序安排的原则,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等) ; 4)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6)夹具设计 1)设计
43、思想与设计方案的比较; 2)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 3)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4)夹紧机构设汁与夹紧力计算; 5)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7)设计体会 (8)参考文献书目(书当前排列序号,以便于正文的引用) 1.4.2 撰写说明书应注意的事项 说明书应概括地介绍设计全貌, 对设计中的各部分内容应作重点说明、 分析论证及必要 的计算。要求系统性好、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充分表示自己的看法,力求避免抄书。 (1)学生从设计一开始就应随时逐项记录设计内容、计算结果、分析意见和资料来源, 以及教师的合理意见、自己的看法与结论等。每一设计阶段过后,即可整理、编写出有关部 分的说明书,待全部设计结束后,只要
44、稍作整理,便可装订成册。不要将这些工作完全集中 在设计后期完成,以节省时间,避免错误。 (2)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逻辑性强;文中应附有必要的简图 和表格,图例应清晰。 (3)所引用的公式、数据应注明来源,文内公式、图表、数据等出处,应以“ ” 注明参号文献的序号。 (4)计算部分应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参考资料 1 1995 2 3 4 5 黎桂英. 最新实用机械技术工程手册(上下册).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华健.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宝玺,贾庆祥. 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6 6 7 郭溪若,宁晓波. 机械加工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曲宝章, 黄光烨.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