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5 0卷第 7期 2 01 4年 7月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 NS U WAT E R R E S 0 UR CE S AN D HYD RO P OWE R T E CHN OL OGY V o 1 . 5 0. No . 7 J u 1 . . 2 0 l 4 设计 与研 究 溪洛渡表孔溢流 面二期混凝土隐轨拖模施工技术 周 勇 . 熊淑 兰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4 1 0 0 0 4 ) 摘要: 溪洛渡双曲拱坝布置有 7个溢流表孔, 为确保溪洛渡拱坝主体施工进度, 提高表孔过流面施工质量, 拱坝表孔 溢流面采用了预留二期槽和拖模施3 - 工艺, 对溢流面进行精细施工。根据表孔过流面的结构特点, 拖模轨道只能布 置在待浇筑混凝土内, 一般工艺, 拖模轨道与溢流面混凝土顸面相平, 该工艺具有模板结构简单, 投入少的特点, 但 在混凝 土施 工过程 中需要取 出轨 道 , 增大 了混凝 土浇筑过程 中的工作 量 , 不利 于保 证混凝 土面的质量 , 时溢流 面的 抗 冲耐磨性 能也有一定影响 , 为解决这一 问题 , 在 溪洛渡拱坝表 孔溢流 面施工 中研 究使 用了隐轨 拖模技 术 , 取 得 了 良好的效果, 对类似工程溢流面的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 溪洛渡水 电站 ; 溢流面; 隐轨拖模 中图分类号: T U 7 5 5 .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2 0 9 5 — 0 1 4 4 ( 2 0 1 4 ) 0 7 — 0 0 5 8 — 0 3 1 工 程概 况 溪 洛渡水 电站位 于 四川省雷 波 县与 云南 省永善 县接 壤 的金 沙江 溪洛 渡峡谷 中。溪 洛渡水 电站 枢纽 由拦河大坝 、 泄洪建筑物 、 引水发 电建筑物等组成。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 最大坝高 2 8 5 . 5 0 m, 坝 顶高程 6 1 0 . 0 0 m。发电厂房为地下式 , 分设在左 、 右 两 岸 山体 内 , 左 、 右 两 岸各 装 机 9台水 轮 发 电机 组 、 单 机 容量 为 7 0 0 MW , 总装 机 容量 1 2 6 0 0 MW , 为 目 前 我 国第二 大水 电站 。 溪洛渡双曲拱坝布置有 7个溢流表孔 , 7个 表 孔在平面上呈圆弧形 . 对称布置于溢流中心线两侧 , 表孑 L 堰顶高程 5 8 6 . 5 0 m, 堰顶宽度为 l 2 . 5 0 m, 相邻 孔 口用 l 1 . 5 0 m 宽 的 闸 墩 隔 开 . 溢 流 前 缘 总 宽 1 5 6 . 5 0 m。表孔溢流面采用 WE S曲线接下倾直线的 溢流堰面形式 , 下游直线段倾角奇数孑 L 为 3 0 。 , 偶数 孑 L 为 2 0 。 。 溢 流表 孑 L 沿 纵 向采用 平面 扩散 布置 , 2 ~ 6 号孔末 端 出 口形式采 用俯 角 大差 动连续 式 鼻坎加 分 流齿 坎 的消能 工 。溪洛 渡拱 坝表 孑 L 溢 流面 具有结 构 复杂 , 外 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 是施工 中的关键技 术 。 溪洛渡拱坝表孑 L 溢流面分成堰顶段 、 直线段及 分 流齿 坎段 进 行 施工 . 堰 顶 和 分 流齿 坎 采 用传 统 的 定 型模 板施 工 工 艺 . 中间 的直 线段 采 用 拖 模施 工 技 术。 根据溢流表孔结构特点及该部位整体施工方案 , 拖模轨道只能布置在待浇筑混凝土 内. 按传统拖模 施工 工 艺 是模 板 面 直接 在 轨道 上 滑 行 , 即拖模 轨 道 与溢 流 面混凝 土定 面相 平 ,该 工 艺具 有模 板结 构 简 单 , 投 入少 的特点 , 但在 混凝 土施 工过 程 中需要 取 出 轨道 , 增大 了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的工作量 . 不利 于保证 混凝土面 的质量 , 对 溢流面 的抗 冲耐磨 性能 也 有一 定 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溪洛渡拱坝表孔溢流面施丁 中研 究使用 了隐轨拖 模技术 , 取得 r良好 的效果 。 2隐轨拖模 系统设 计 为加快 溪洛 渡拱 坝 主体施 工进 度 ,保证 溢 流表 孔 过流 面施 工质 量 ,除溢 流面堰 顶 曲线 部 分与 主体 混 凝土 一次 浇筑成 型外 ,溢流 面直 线段 和分 流齿 坎 部 位均 预 留二期槽 ,采取 浇筑 二期 混凝 土 的方式 进 行精细施工。分流齿坎部位预 留二期混凝土采用定 型模 板 施丁 ,在 溢流 面堰 顶与 分 流齿坎 之 问 为直 线 坡 面适 合采 用拖模 施 1 二 , 为提 高溢 流面 的质 量 , 该溢 流面 直线坡 面段 采用 了隐轨施 T技 术 。 该拖模 的主 要 特点 是模 板 滑行轨 道 布置在 混 凝土 面一 下 ,与钢 筋 保护 层相 同 , 混凝 土浇筑 时轨 道 不需拆 除 , 该拖 模 系统 与普通 拖模 系统 一样 主要 由拖 模轨 道 、拖 模模 板 及拖 模牵 引 三个部 分构 成 .该 表孑 L 模 板 系统 布置 如图 1所示 。 2 . 1 轨道设 计 通常情况下,拖模可以直接利用两端的模板或 已浇 筑混凝 土 面为 滑移 轨道 ,但 溪洛 渡表 孔过 流 面 为预 留二期 混 凝土槽 . 过 流 面两侧 为 表孔 闸墩 . 无法 利用先浇混凝土或模板作为拖模滑移轨道 .要将拖 模托 起 , 需 要在 混凝 土 中预埋 轨道 , 如将 轨 道 顶面 与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0 作者简介 : 周勇( 1 9 7 5 一 ) , 男 , 湖南长沙人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 水电工程施 T管理。 58 2 。 2拖模模板设计 图’ 表孔拖模布置 2 0 1 4年第 7期 甘肃 水利水 电技术 第 5 O卷 轮 两根牵引母绳 , 牵引母绳采用 3 0 m m钢丝绳 , 钢丝 绳一端可靠 固定在三角架支撑柱顶端 , 母绳长度满 足拖模滑移行程需要 。附绳为牵引母绳与滑移动力 的联 结 部 件 , 采用 3 0 m m 钢丝 绳 制 作 , 其 一 端 设 有 环 形绳 扣 , 附绳 与母 绳 间采用 绳卡 联结 , 在母 绳上 的 布置 间 距 约为 7 m。拖模 的滑 移 动 力采 用 2个 1 0 t 手动 葫 芦 . 手 动 葫芦 的行 程 为 1 0 m, 一 端 挂 在 附 绳 上 , 另 一端 与拖 模相 接 。 3混凝 土 浇筑 隐轨拖模工艺混凝 土浇筑 与普 通拖模基本相 同 , 主要包 括混 凝 土人仓 浇 筑 , 拖模 滑 升及 混凝 土面 的抹面与养护等工序。 3 . 1 混凝 土入 仓浇 筑 溪 洛 渡拱 坝 表 孔 溢 流 面混 凝 土采 用 3 0 t 平 移 式 缆 机 吊 9 m 立罐 直 接 人 仓 ,采 用平 铺 法 分 层 浇 筑 , 保持 混 凝 土上 升速 度均 衡 , 浇筑 分 层厚 度按 3 0 ~ 5 0 e m控制 . 混凝土振捣主要采用直径 1 0 0 m m手持 式硬轴振捣 , 模板边辅助采用直径 7 0 mm软轴振捣 ( 上接 第 1 3页)是实测年降水序列均值的 1 3 . 5倍 , 该 流域 蒸发 程度 较剧 烈 。该流 域蒸 发量 年际 变化 较 小 , 年蒸发 量基本 稳定 。根 据该流域 历年蒸 发量 累积 距平曲线分析 , 该流域年蒸发量变化频繁 , 但变幅不 大 。依 据 K e n d a l l 秩 次相关 检 验 , 年 蒸发 量序 列有 缓 慢增加趋势。由干旱指数计算公式的出叶尔羌河流 域的干旱指数值为 7 . 8 2 , 表明该流域气候非常干旱。 ( 3 ) 根 据 叶尔 羌河 流域 卡群 水 文 站多 年 平均 年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的计算过程 , 可知径流量主要集 中于 7 、 8两个月 . 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的 5 5 . 6 %。 从 各月径流量变差系数可看出 , 4月的径流变化最不 稳定 。 1 月变化最小。通过年径流量变差系数 值 和实测径流量序列极值 比得知 , 该流域年径流量 丰 枯 变化 较 小 。利 用 累积 距平 法 分 析 得 到 , 卡 群 站年 6 O 器 振捣 . 确保 混凝 土浇 筑 密实 。 混凝 土浇 筑速 度 与模 板 滑升 的速 度一 致 ,避 免模板 滑 升过快 或 过慢 而影 响混凝 土表 面 的平 整度 和光 洁度 。 3 . 2 模 板 的滑升 该 隐轨 拖模 采用 手 动葫 芦作 为滑 升动 力 ,具有 操 作 简单 ,滑 升平稳 的特点 。拖模 首 次滑 升前 先将 混凝 土浇 筑至 拖模 顶面 .根 据试 验室 提供 的混 凝 土 初凝 时 间 ,初 步确 定模 板首 次滑 升 的时 间 。模 板 首 次滑 升 时 先试 滑 1 0 c m,并 根 据试 滑 的结 果完 成 首 次模 板 的滑升 , 并 初步确 定模 板 的滑 升速 度 . 首次 滑 升距 离 为 2 0 0 ~ 3 0 0 mm。拖 模面 板 宽度 为 l 5 0 0 m m, 混凝 土 的初 凝 时 间按 6 h考 虑 .初期 拖模 滑 升 的速 度按 2 5 0 m m / h控制 , 施 工过 程 中根据 滑升 的 实 际情 况适 时 对滑 升速 度进 行适 当 的调整 。 3 . 3 混 凝土 抹面 及养 护 混 凝土 面从 拖模 下 口滑 出后通 过 收浆抹 面 处理 消除模板 印迹线 、 局部毛刺 、 表面气泡等表面缺陷 , 同时将 混凝 土表 面压 实抹 光 ,混凝 土 从 } H 模 到 终凝 需要抹面 2 ~ 3遍 , 确保混凝土面光洁平整 混凝土 收浆抹 面 完成后 及 时进行 养护 .混 凝 土浇 筑过 程 中 利 用模 板 尾部 的下 托架安 装 喷水 花管 ,进 行 流水养 护 , 混 凝 土浇筑 完成 后将 喷水 花管 安 装在堰 顶 , 保持 整个溢 流 面流水 养 护 。 4结语 溪洛 渡拱 坝表 孑 L 溢 流 面混凝 土施 工采 用 的 隐轨 拖模技术具有模板结构简单 ,施工工艺与普通拖模 差 别较小 ,二 [ : 艺成 熟等 特点 。该 隐 轨拖模 施 工技 术 有效 减少 了混凝 土浇筑 过程 中的工作 量 .避 免 r轨 道拆 除 对表 面混凝 土浇 筑质 量 的不 良影 响 ,混凝 土 表 面更 加光 洁平 整 .溪 洛 渡 7个 溢 流表孔 混凝 土面 实测 数 据表 明 , 混 凝土 表面 平整 度控 制较 好 . 对类 似 工程具有借鉴 的作用和推广的价值 痧、 — : Z 径流量 丰枯变化较 频繁 , K e n d a l l 秩 次相关检 验表 明 , 卡群 水 文站年 径 流量无 显著增加 趋 势 参 考文 献 : [ 1 ]李洋, 魏晓妹孙 艳伟. 石羊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 分析 l J J . 水 文, 2 0 0 7 , 2 7 ( 3 ) : 8 5 — 8 9 . [ 2 ]中国科学 院地 学部 . 中国水问题 的 出路 [ J ] . 地球 科学进 展 1 9 9 8 , 1 3 ( 2 ) : 1 1 3 — 1 1 7 . [ 3 ]燕华云, 贾绍凤. 近 5 0 a 来青海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J ] . 冰川冻土, 2 0 0 3 , 2 5 ( 2 ) : 1 9 3 — 1 9 8 . [ 4 ]史秀英 ,李勇, 孙卫刚. 塔里木河中游河段水文要素分 析—— 以乌斯满河 口上下 游河段 为例 [ J F 旱 区地 理 , 2 0 1 0 . 3 3 ( 3) : 4 1 1 - 4 1 8 . [ 5 ]朱会利, 杨改河, 韩新辉. 陕北安塞县水文要素变化特征 分析[ J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 0 1 1 , 3 9 ( 8 ) : 1 7 8 — 1 8 5 . [ 6 ]詹道江. T程水文学[ M] . 第 4版. 北京 : 中同水利水电 版社 , 2 o l 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