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二、文体常识。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三、课文写作背景。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
2、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四、课文内容概括。全文四个自然段。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3、,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五、字音字形 滁(ch) 林壑(h) 琅琊(lng y) 潺潺(chn) 僧(sng) 辄(zh) 晦明(hu)霏(fi) 瞑(mng) 伛偻(y l) 携(xi) 洌(li) 肴(yo) 蔌(s) 觥筹(gng chu) 阴翳(y) 弈(y) 酿泉(ning) 翼然(y
4、) 岩穴(xu) 朝暮(zho m) 酣(hn) 颓然(tu)六.词语汇总(一)重点实词。(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寓:寄托(5)日出而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6)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7)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8)负者歌于途 负:背着东西(9)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10)泉香而酒洌 洌:清(11)山肴野蔌 蔌:菜蔬(12)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13)宴酣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14)弈者胜 弈:下棋(15)觥筹交错 觥:酒杯(二)词类活用名之者谁 (名词作
5、动词,取名、命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三)一词多义。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趣)名 名之者谁(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秀 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每有会意(意旨) 此中有真意(心思)高 而年又最高(大) 风霜高洁(高爽)宴 太守宴也(宴请) 宴酣之乐(宴会)出 水落而石出者(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6、两峰之间者(出来)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颓然乎其间者(在)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四)古今异义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去 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射 射者中 古义: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今义:射箭。(五)流传至今的成语: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 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今常以喻事情
7、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风霜高洁: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七、特殊句式1. 判断句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琅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断。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滁人游也太守宴也苍颜白发太守醉也。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2. 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3.倒装句
8、(1)定语后置: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状语后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八、重点语句翻译。(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9、,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上山,晚上回家,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游人离开,鸟儿们就欢乐起来。(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九、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精练而流畅自然的语言叙情结合,体现了欧阳修在被贬之后寄情山水以遣愁绪的旷达胸襟,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