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88835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质检卷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专题质检卷第10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即号召同苏联开战。”这番话最有可能出现于20世纪()A.20年代初期B.30年代初期C.40年代初期D.40年代中期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冷战,题眼是“号召同苏联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极格局开始形成,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材料中的人物“丘吉尔”以及“号召同苏联开战”应是指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该演说发表

2、于1946年,故正确答案为D项。2.(2015苏北四市一模)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此时的苏联()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导学号26400078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题眼是“铁幕演说的15年后”。“铁幕”演说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

3、,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3.关于右面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题眼是“开了使用本国的先例”。从材料信息看,美国

4、此举是“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这是指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这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故选D项。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表述不当,马歇尔计划是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4.“我的这一建议是:我们同意从古巴撤走那些您称为进攻性的武器。我们同意这样做并同意在联合国宣布这一承诺。您的代表则必须发表一个声明,大意是就美国而言,考虑到苏联的忧虑和关心,将从土耳其撤出类似的武器。我们可就双方何时将其付诸实施达成一项协议”其中的“我”“您”分别是()A.斯大林杜鲁门

5、B.赫鲁晓夫杜鲁门C.赫鲁晓夫肯尼迪D.勃列日涅夫尼克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古巴导弹危机,题眼是“我们同意从古巴撤走那些您称为进攻性的武器”。1962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据材料可知是古巴导弹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其中的“我”是赫鲁晓夫,其中的“您”是肯尼迪,故选C项。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

6、恢复。”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多极化格局致使地方主义发展B.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C.冷战时期已出现了多极化趋势D.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所取代导学号26400079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题眼是“新的多元化社会”。东欧和西欧各国东山再起、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这些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仍然主导世界,而非“一超”,故B项错误;此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但东欧和西欧、中国等实力的上升,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故C项正确;美苏两极格局还没有被取代,故D项错误。6.某学者指出: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

7、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欧洲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无足轻重B.对新科技的忽略加剧了欧洲的衰落C.世界大战是造成欧洲衰落的重要原因D.欧洲衰落促使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题眼是“19世纪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如材料所述,“欧洲的衰落”是相对于其19世纪世界霸主地位而言,并不意味着现在“无足轻重”,故A项错误;“对新科技的忽略”这一说法违背史实,故B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集中在欧洲,战争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损

8、失,同时美国借两次战争大发战争财,相比之下,欧洲衰落,美国崛起,故C项正确;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是美苏冷战的结果,不是欧洲衰落的结果,故D项错误。7.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A.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C.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答案: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

9、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明治宪法规定了天皇被置于国家元首和统治权的总揽者的地位,新宪法未保留天皇原有的权力,故B项错误;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铲除了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故C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B.美国放弃了全球

10、称霸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国调整在亚洲的战略,关键词是“撤走一个师”“提供援助”。缩减材料可得:“1970年”,“美国”“从韩国撤走一个师”“批准”对韩国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体现了美国对韩国由原来的驻军为主转为经济援助与军事扶植为主,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故A项正确;美国并未放弃全球称霸战略,故B项错误;“取代”二字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故D项错误。9.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

11、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两极格局的瓦解,题眼是“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据材料中“求变之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指苏联改革,资本主义世界自我调整恢复发展,结果社会主义苏联改革失败,最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故A项正确;在求变之风中社会主义进入低潮,故B项错误;当前世界政治文明仍是多样性的,故C项错误;求变之风前,西方民主化进程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10.(2015江苏扬州高三统考)“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

12、人已经死亡,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由俄罗斯来控制。”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A.苏联成立B.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解体,题眼是“由俄罗斯来控制”。1991年苏联解体,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继承苏联的国际权利和义务。故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苏联解体。11.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反转”的主要表现是()A.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B.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

13、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C.欧盟成立,欧洲联合由经济走向政治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导学号2640008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发展,本题题眼为“反转”,即与多极化趋势背离的现象,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实际上是霸权主义的继续,这不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12.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世界形势由稳定和平到紧张动荡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

14、治格局的演变,题眼是“课题的中心内容”。材料所给中心词没有体现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既与经济全球化无关也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体现了两极格局,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和中国振兴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苏联解体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与稳定和平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2015江苏海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斯福早在1943年就授权他的亲信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退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些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

15、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袁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谈到杜鲁门主义出台时)说:“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材料三里根总统说:“美国从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作用和自由世界的领袖撤退,这是愚蠢的,站不住脚的,也是危险的我们再也不能采取守势了。苏联已向我们发出挑战,要我们在思

16、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领域与他们公开竞赛,我们打算应战”。刘金质冷战史下册材料四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正式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布什声称“美国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谋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要求苏联在国际上以较负责态度行事,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在国内政策上朝着较开放和民主化的方向前进,实现政治多元化、尊重人权和开放天空”。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基本设想。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6分)(2)材料二中杜鲁门主义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有何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什么?他所说的“转折点”又意味着什么?

17、为此,他提出什么战略作为美国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12分)(3)材料三表明里根的什么态度?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4分)(4)材料四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5)综合上述材料,请说出战后美国一以贯之的外交指导思想。(4分)参考答案:(1)设想: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领导世界)。理解:美国在外交上由传统的孤立主义到战后的世界主义,将领导世界。(2)共同:确立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不同:杜鲁门主义充满了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色彩。意味: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干涉他国内政,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战略: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3)态度:反苏反共的态

18、度。变化:重新采取对苏强硬政策(或新遏制政策)。(4)实质:和平演变苏联。影响:促使苏联解体。(5)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实用主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了,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如今,20多年过去了,德国的“分裂”依然存在。民主德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联邦德国,社会结构更是差异悬绝,德国的融合举步维艰。1991年,德国议会通过决议,在联邦德国各州对纳税人统一征收税率为5.5%的团结税,用途是民主德国地区基础建设,及民主德国企业改制和福利制度改革,使之达到联邦德国标准。尽管这些税款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间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却

19、又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彼此间的感情。语言都是一样的语言,但思维方式、情感寄托、社会差异,林林总总的隔膜,仿佛一堵无形的柏林墙,横亘在前“两个德国”之间。有形的“柏林墙”倒了,但无形的“柏林墙”仍在矗立。摘编自陶短房有形的柏林墙与无形的柏林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德国存在这种局面的认识。(要求: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逻辑严谨,多角度回答,条理清楚)(22分)参考答案:局面:有形的柏林墙倒了,但无形的柏林墙仍在矗立。认识:有形的柏林墙倒了,是因为联邦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远远好于民主德国,人心向往联邦德国,德国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强烈,苏联对民主德国控制的松绑。无形的柏林墙还存在,既

20、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从历史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长达几十年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加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人民之间存在很重的心理阴影。从现实环境看,德国统一后,东部企业由于改制的需要,大部分企业被西部同行兼并,使东部缺少大型生产企业,产业结构不均衡。许多东部优秀的人才为寻求发展和改善生活,离家到西部工作,使东部的经济和生活进一步受到影响。另外,东西部人心态上也略有差异,西部人对东部人的优越感,加剧了东部人的自卑心理。结论:无论是有形的柏林墙还是无形的柏林墙,都对德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应当树立多元政治、多元社会的理念。有形的墙易拆,无形的墙难消,德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任重道远。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