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度剖析临界问题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分值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临界值问题
选择题
解答题
6~15分
二、重难点提示
临界条件的发现和利用。
当物体的运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必然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所对应的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临界条件。
【要点诠释】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要求首末加速度或首末速度。
【方法指导】临界问题的常用解法
1. 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 数学方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如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极值或最值问题,但要注意物理量的实际意义。
例题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体质量为M=2 kg,斜面体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m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的取值范围。(sin 37°=0.6,cos 37°=0.8,g=10 m/s2)
思路分析:当推力F较小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可能性,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推力F较大时,物块有相对斜面向上运动的可能性,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找准临界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我们可以用极限法进行判定。
(1)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下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F1,此时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取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
对物块水平方向有FNsin θ-μFNcos θ=ma1
竖直方向有FNcos θ+μFNsin θ-mg=0
对M、m整体有F1=(M+m)a1
代入数值得:a1=4.8 m/s2,F1=14.4 N
(2)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上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F2,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水平方向有FN′sin θ+μFN′cos θ=ma2
竖直方向有FN′cos θ-μFN′sin θ-mg=0
对整体有F2=(M+m)a2
代入数值得a2=11.2 m/s2,F2=33.6 N
综上所述可知推力F的取值范围为:14.4 N≤F≤33.6 N
答案:14.4 N≤F≤33.6 N
例题2 一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53°,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斜面与水平面的摩擦,当斜面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细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取g=10m/s2,sin53°=0.8)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先分析物理情景:斜面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将会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当a较小时(a→0),小球受到三个力(重力、细绳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此时细绳平行于斜面;当a足够大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将会减少到零,小球将会“飞离”斜面,此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会大于角。而要确定题中给出的斜面向右的加速度,到底是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必须先假定小球能够脱离斜面,然后求出小球刚刚脱离斜面的临界加速度才能断定,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设小球刚刚脱离斜面时斜面向右的加速度为,此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细绳的拉力,且细绳仍然与斜面平行。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易知:
∴
∵ >
∴ 小球已离开斜面,斜面的支持力N =0,
同理,由上图的受力分析可知,(注意:此时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
细绳的拉力:T=2.83N,方向沿着细绳向上。
答案:细绳的拉力为2.83N,方向沿着细绳向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0。
例题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用大小为F的恒力使木块沿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木块M可视为质点,则怎样施力才能使木块产生最大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思路分析:设当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时,M的加速度最大,如图所示,对M有
整理得:
由上式可知,当取最大值时,最大。
令
则:
其中
而,与此相对应的角为:
∴ 加速度的最大值:
答案:当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时,M的加速度最大,为。
技巧点拨:有些临界问题转化成数学方法进行讨论,能够降低物理思维难度,快速得到正确答案。不过这对于数学功底要求较为深厚。
【综合拓展】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条件
1. 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N=0。
2. 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 绳子断裂与松驰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的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驰的临界条件是:FT=0。
4. 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物体在受变力作用运动时,其加速度、速度均在变化,当其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其加速度最大;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其加速度最小;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其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满分训练:一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1.5kg,秤盘内放一个质量m=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忽略不计,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P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前0.2s时间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是恒力,求力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g取10 m/s2)
思路分析: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t=0.2s时(m、M间恰无作用)弹簧的压缩量为x2,设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
对整体:kx1=(M+m)g①
对M:kx2-Mg=Ma②
x1-x2=at2③
由①式得x1==0.15 m,
由②③式得a=6 m/s2,
t=0时,F小=(M+m)a=72 N,
t=0.2s时,F大-mg=ma,F大=m(g+a)=168 N。
答案:最小值为72 N,最大值为168 N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