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第八章圆锥的公差与配合圆锥的公差与配合机械工程学院本章结构本章结构本章结构本章结构3.13.13.13.1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3.2 3.2 3.2 3.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 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3.3 3.3 3.3 3.3 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3.13.1 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3.1.1 3.1.1 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
2、的术语及定义3.1.2 3.1.2 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3.1.3 3.1.3 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3.1.1 3.1.1 3.1.1 3.1.1 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的术语及定义 /2LxddLDL1 1圆锥角圆锥角圆锥角圆锥角 2 2圆锥直径圆锥直径圆锥直径圆锥直径 D D、d d、d dL L3 3圆锥长度圆锥长度圆锥长度圆锥长度 L L、L Lx x4 4 4 4锥度锥度锥度锥度 C C
3、Lx dx Ld LDLDd圆锥尺寸的标注方法圆锥尺寸的标注方法圆锥尺寸的标注方法圆锥尺寸的标注方法图形符号图形符号指引线指引线基准线基准线1:5 在零件图样上,锥度用特定在零件图样上,锥度用特定的图形符号和比例(或分数)来的图形符号和比例(或分数)来标注。标注。标注了锥度,就不必标注标注了锥度,就不必标注圆锥角,两者不应重复标注。圆锥角,两者不应重复标注。3.1.2 3.1.2 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1.基本圆锥基本圆锥基本圆锥基本圆锥2.2.实际圆锥实际圆锥实际圆锥实际圆锥3.3.极限圆锥和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和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和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和极限
4、圆锥直径4.4.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带5.5.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6.6.极限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和圆锥角公差带极限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和圆锥角公差带极限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和圆锥角公差带极限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和圆锥角公差带1.1.基本圆锥基本圆锥基本圆锥基本圆锥-设计时给定的理想圆锥设计时给定的理想圆锥设计时给定的理想圆锥设计时给定的理想圆锥 它所有的尺寸
5、分别为基本圆锥直径,基本圆它所有的尺寸分别为基本圆锥直径,基本圆它所有的尺寸分别为基本圆锥直径,基本圆它所有的尺寸分别为基本圆锥直径,基本圆锥角(或基本锥度)和基本圆锥长度。锥角(或基本锥度)和基本圆锥长度。锥角(或基本锥度)和基本圆锥长度。锥角(或基本锥度)和基本圆锥长度。Lx dx Ld LDLDd2.2.实际圆锥实际圆锥实际圆锥实际圆锥-实际存在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圆锥实际存在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圆锥实际存在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圆锥实际存在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圆锥 。*不同的轴向截面内的实际圆锥角不一定相同不同的轴向截面内的实际圆锥角不一定相同不同的轴向截面内的实际圆锥角不一定相同不同的轴向截面内的实际
6、圆锥角不一定相同 a aAAdaA-A实际素线实际素线3.3.极限圆锥(极限圆锥(极限圆锥(极限圆锥(B B)、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直径(D Dmax max、D Dminmin、d dmaxmax、d dminmin)极限圆锥极限圆锥极限圆锥极限圆锥-与基本圆锥共轴且圆锥角相等、直与基本圆锥共轴且圆锥角相等、直与基本圆锥共轴且圆锥角相等、直与基本圆锥共轴且圆锥角相等、直 径分别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径分别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径分别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径分别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 尺寸的两个圆锥尺寸的两个圆锥尺寸的两个圆锥尺寸的两个圆锥 。T T
7、D D/2d dminmind dmaxmaxD Dminmin D DmaxmaxZ ZBLAAA-A 4.4.4.4.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T TD D )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和圆锥直径公差带(Z Z)*在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所有截面上,两个极限在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所有截面上,两个极限在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所有截面上,两个极限在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所有截面上,两个极限圆锥的直径差都相等。圆锥的直径差都相等。圆锥的直径差都相等。圆锥的直径差都相等。T TD D/2d dminmind dmaxmaxD Dminmin D DmaxmaxZ
8、 ZBLAAA-A 5 5.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T TDSDS)、给定截面圆锥直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径公差带(Z ZS S)6.6.极限圆锥角极限圆锥角(minmin 、maxmax)、圆锥角公差圆锥角公差(A AT T )和和圆锥角公差带圆锥角公差带(Z Z )当圆锥角公差以弧度或角度为单位时,用代号当圆锥角公差以弧度或角度为单位时,用代号ATAT 表示;以长度为单位时,用代号表示;以长度为单位时,用代号ATATD D表示。表示。Lx dxAAA-AT TDSDS/2Z ZS S3.1.3 3.1.3 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1.圆锥配合的
9、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2.2.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3.3.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4.4.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1.1.1.1.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圆锥配合的定义和种类-基本尺寸相同的内、外圆锥直径之基本尺寸相同的内、外圆锥直径之 间,由于间,由于结合不同结合不同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过盈配
10、合 过渡配合过渡配合2.2.2.2.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形成-圆锥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由圆锥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由圆锥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由圆锥配合的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由内、内、内、内、外圆锥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改变外圆锥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改变外圆锥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改变外圆锥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来调整。来调整。来调整。结构型圆锥配合结构型圆锥配合 位移型圆锥配合位移型圆锥配合3.3.3.3.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指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11、指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相互结合指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相互结合指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位置。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位置。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位置。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位置。初始位置是进行轴向位移的起始点。初始位置是进行轴向位移的起始点。初始位置是进行轴向位移的起始点。初始位置是进行轴向位移的起始点。极限初始位置极限初始位置极限初始位置极限初始位置-指初始位置所允许的变动界限。指初始位置所允许的变动界限。指初始位置所允许的变动界限。指初始位置所允许的变动界限。其中一个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小极其中一个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小极其中一个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小
12、极其中一个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小极 限内圆锥与最大极限外圆锥接触限内圆锥与最大极限外圆锥接触限内圆锥与最大极限外圆锥接触限内圆锥与最大极限外圆锥接触 时的位置;另一个极限初始位置时的位置;另一个极限初始位置时的位置;另一个极限初始位置时的位置;另一个极限初始位置 为最大极限内圆锥与最小极限外为最大极限内圆锥与最小极限外为最大极限内圆锥与最小极限外为最大极限内圆锥与最小极限外 圆锥接触时的位置。实际初始位圆锥接触时的位置。实际初始位圆锥接触时的位置。实际初始位圆锥接触时的位置。实际初始位 置必须位于极限初始位置的范围置必须位于极限初始位置的范围置必须位于极限初始位置的范围置必须位于极限初始位置的范围
13、 内。内。内。内。4.4.4.4.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 极限轴向位移极限轴向位移极限轴向位移极限轴向位移 -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从实际初始位置移动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从实际初始位置移动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从实际初始位置移动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从实际初始位置移动 到终止位置的距离所允许的界限。到终止位置的距离所允许的界限。到终止位置的距离所允许的界限。到终止位置的距离所允许的界限。最小轴向位移最小轴向位移最小轴向位移最小轴向位移E Eamin amin-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小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小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
14、小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小间隙XminXmin或最小或最小或最小或最小 过盈过盈过盈过盈YminYmin的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 最大轴向位移最大轴向位移最大轴向位移最大轴向位移E Eamax amax-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大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大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大间隙在终止位置得到最大间隙XmaxXmax或最大或最大或最大或最大 过盈过盈过盈过盈YmaxYmax的轴向位移实际轴向位移应的轴向位移实际轴向位移应的轴向位移实际轴向位移应的轴向位移实际轴向位移应 在在在在E Eaminamin至至至至E Eamaxamax范围内。范围内。范围内。范围内。轴向位移公差轴向位移公差轴向位
15、移公差轴向位移公差T TE E-轴向位移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它等于最轴向位移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它等于最轴向位移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它等于最轴向位移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它等于最 大轴向位移与大轴向位移与大轴向位移与大轴向位移与 最小轴向位移之差,即最小轴向位移之差,即最小轴向位移之差,即最小轴向位移之差,即对于间隙配合对于间隙配合对于过盈配合对于过盈配合式中式中 C轴向位折算为径向位移的系数,即等于锥度。轴向位折算为径向位移的系数,即等于锥度。3.2 3.2 3.2 3.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
16、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3.2.1 3.2.1 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3.2.2 3.2.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3.2.3 3.2.3 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3.2.1 3.2.1 3.2.1 3.2.1 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圆锥公差项目1.1.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2.2.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3.3.圆锥角公差圆锥角公差圆锥角公差圆锥角公差-AT-
17、AT共分为共分为共分为共分为1212个公差等级,它们分别用个公差等级,它们分别用个公差等级,它们分别用个公差等级,它们分别用AT1AT1、AT2 AT2、AT12AT12表示,表示,表示,表示,其中其中其中其中AT1AT1精度最高,等级依次降低,精度最高,等级依次降低,精度最高,等级依次降低,精度最高,等级依次降低,AT12AT12精度精度精度精度 最低最低最低最低 按按按按GHB180079GHB180079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标准公差选取标准公差选取标准公差选取标准公差选取 为了加工和检测方便,圆锥角公差可用角度值或线为了加工和检测方便,圆锥角公差可用角度值或线为了加工和检测方便,圆锥
18、角公差可用角度值或线为了加工和检测方便,圆锥角公差可用角度值或线值给定,与的换算关系为值给定,与的换算关系为值给定,与的换算关系为值给定,与的换算关系为 ATATD D=AT=AT L 10 L 10-3-3式中式中式中式中,AT,ATD D、ATAT 和和和和L L的单位分别为的单位分别为的单位分别为的单位分别为umum、urad urad 和和和和 mmmm。AT4AT12AT4AT12应用例:应用例:应用例:应用例:AT4AT6AT4AT6用于高精度的圆锥量和角度用于高精度的圆锥量和角度用于高精度的圆锥量和角度用于高精度的圆锥量和角度样板。样板。样板。样板。AT7AT9AT7AT9用于工
19、具圆锥、圆锥销、传用于工具圆锥、圆锥销、传用于工具圆锥、圆锥销、传用于工具圆锥、圆锥销、传递大转矩的磨擦圆递大转矩的磨擦圆递大转矩的磨擦圆递大转矩的磨擦圆 AT10AT11AT10AT11用于圆锥套、圆锥齿轮之用于圆锥套、圆锥齿轮之用于圆锥套、圆锥齿轮之用于圆锥套、圆锥齿轮之类中等精度零件类中等精度零件类中等精度零件类中等精度零件 AT12AT12用于低精度零件用于低精度零件用于低精度零件用于低精度零件 圆锥角的极限偏差可按单向取值或者双向对称圆锥角的极限偏差可按单向取值或者双向对称圆锥角的极限偏差可按单向取值或者双向对称圆锥角的极限偏差可按单向取值或者双向对称或不对称取值。为了保证内、外圆锥
20、的接触均匀性,或不对称取值。为了保证内、外圆锥的接触均匀性,或不对称取值。为了保证内、外圆锥的接触均匀性,或不对称取值。为了保证内、外圆锥的接触均匀性,圆锥角公差带通常采用对称于基本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带通常采用对称于基本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带通常采用对称于基本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带通常采用对称于基本圆锥角分分分分布。布。布。布。AT/2 /2 AT/2 /2 AT/4 AT/4 /2a a)单向取值单向取值(b b)单向取值单向取值(c c)对称取值对称取值4.4.4.4.圆锥的形状公差圆锥的形状公差圆锥的形状公差圆锥的形状公差 圆锥的形状公差包括圆锥的形状公差包括圆锥的形状公差包括圆锥的形状公差包括素
21、线直线度公差素线直线度公差素线直线度公差素线直线度公差和横截面和横截面和横截面和横截面圆度公差圆度公差圆度公差圆度公差。在图样上可以标注圆锥的这两项形状公。在图样上可以标注圆锥的这两项形状公。在图样上可以标注圆锥的这两项形状公。在图样上可以标注圆锥的这两项形状公差,或者标注差,或者标注差,或者标注差,或者标注圆锥的面轮廓度公差圆锥的面轮廓度公差圆锥的面轮廓度公差圆锥的面轮廓度公差。显然,面轮廓。显然,面轮廓。显然,面轮廓。显然,面轮廓度公差不仅控制素线直线度误差和圆度误差,而且度公差不仅控制素线直线度误差和圆度误差,而且度公差不仅控制素线直线度误差和圆度误差,而且度公差不仅控制素线直线度误差和
22、圆度误差,而且控制圆锥角偏差。控制圆锥角偏差。控制圆锥角偏差。控制圆锥角偏差。3.2.2 3.2.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2.2.公差锥度法公差锥度法公差锥度法公差锥度法1.1.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1.1.1.1.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基本锥度法 基本锥度法是指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基本锥度法是指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基本锥度法是指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基本锥度法是指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 (或锥度(或锥度(或锥度(或锥度C C)和理论正确圆锥直径()和理论正确圆锥直径()和理论正确圆锥直径()和理论正确圆锥直径(D D或或或或 d d或或或
23、或d dx x),),),),并且给出面轮廓度公差,由面轮廓度公差带确定两并且给出面轮廓度公差,由面轮廓度公差带确定两并且给出面轮廓度公差,由面轮廓度公差带确定两并且给出面轮廓度公差,由面轮廓度公差带确定两个极限圆锥,圆锥的直径偏差、圆锥角偏差、素线个极限圆锥,圆锥的直径偏差、圆锥角偏差、素线个极限圆锥,圆锥的直径偏差、圆锥角偏差、素线个极限圆锥,圆锥的直径偏差、圆锥角偏差、素线直线度误差和横截面圆度误差都控制在面轮廓度公直线度误差和横截面圆度误差都控制在面轮廓度公直线度误差和横截面圆度误差都控制在面轮廓度公直线度误差和横截面圆度误差都控制在面轮廓度公差带内,即把它们都控制在两个极限圆锥所限定
24、的差带内,即把它们都控制在两个极限圆锥所限定的差带内,即把它们都控制在两个极限圆锥所限定的差带内,即把它们都控制在两个极限圆锥所限定的区域内。这相当于包容原则。区域内。这相当于包容原则。区域内。这相当于包容原则。区域内。这相当于包容原则。2.2.公差锥度法公差锥度法 公差锥度法是指同时给出最大圆锥直径(或最小圆锥公差锥度法是指同时给出最大圆锥直径(或最小圆锥直径,或给定截面圆锥直径)极限偏差和圆锥角极限偏差,直径,或给定截面圆锥直径)极限偏差和圆锥角极限偏差,它们各自独立,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标注的方法它们各自独立,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标注的方法tD TD/2L AT/2 *圆锥的形状公差一般
25、圆锥的形状公差一般不给出,仅当对圆锥的形状不给出,仅当对圆锥的形状精度有更高的要求时才予给精度有更高的要求时才予给出。出。3.2.3 3.2.3 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1 1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2 2 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1 1 1 1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
26、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 结构型圆维配合的配合性质由相互结合的结构型圆维配合的配合性质由相互结合的结构型圆维配合的配合性质由相互结合的结构型圆维配合的配合性质由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决定。内圆锥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决定。内圆锥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决定。内圆锥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决定。内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上时为间隙配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上时为间隙配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上时为间隙配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上时为间隙配
27、合;内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下合;内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下合;内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下合;内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之下时为过盈配合;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交叠时为时为过盈配合;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交叠时为时为过盈配合;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交叠时为时为过盈配合;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交叠时为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差值和基本偏差可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差值和基本偏差可以分别从以分别从GB/T18003-1998规定的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规定的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中选取。公差带可以从系列中选
28、取。公差带可以从GB/T18011999规定的公差带规定的公差带中选取。倘若中选取。倘若GB/T18011999中规定的公差带不能满足设中规定的公差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可按计要求,则可按GB/T1800.3-1998中规定的任一标准公差和中规定的任一标准公差和任一基本偏差组成所需要的公差带。任一基本偏差组成所需要的公差带。结构型圆锥配合也分为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结构型圆锥配合也分为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为了减少定值刀具、量规的规格和数目,获得最佳技术经济为了减少定值刀具、量规的规格和数目,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效益,应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效益,应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2 2 2 2位移型圆锥配
29、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差带的选择 位移型圆锥配合的配合性质由内、外圆锥接触时的初位移型圆锥配合的配合性质由内、外圆锥接触时的初始位置开始的轴向位移决定始位置开始的轴向位移决定,或者由装配力决定。因此,内、或者由装配力决定。因此,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仅影响装配时的初始位置,不影响配合外圆锥直径公差带仅影响装配时的初始位置,不影响配合性质。性质。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外圆锥直径公差带的基本偏差,采用采用H/h或或Js/js。其轴向
30、位移的极限值按极限间隙或极限过。其轴向位移的极限值按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计算。盈来计算。例例 有一位移型圆锥配合,锥度有一位移型圆锥配合,锥度C为为1:30,内、外圆锥的基,内、外圆锥的基本直径为本直径为60mm,要求装配后得到,要求装配后得到H7/u6的配合性质。试计算的配合性质。试计算极限轴向位移并确定轴向位移公差。极限轴向位移并确定轴向位移公差。解:解:按按 H7/u6H7/u6,由表查得,由表查得,最小轴向位移最小轴向位移最大轴向位移最大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公差轴向位移公差3.33.33.33.3 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圆锥角和锥度的检测3.3.1 3.3.
31、1 直接测量圆锥角直接测量圆锥角直接测量圆锥角直接测量圆锥角3.3.2 3.3.2 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3.3.3 3.3.3 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3.3.1 3.3.1 直接测量圆锥角直接测量圆锥角-用万能角度尺、光学测角仪等用万能角度尺、光学测角仪等计量仪器测量实际圆锥角的数值计量仪器测量实际圆锥角的数值3.3.2 3.3.2 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用量规检验锥度误差Z ZZ Z圆锥塞规圆锥塞规圆锥环规圆锥环规3.3.3 3.3.3 3.3.3 3.3.3 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间接测量圆锥角L2L1123 D1D2 当当当当大大大大球球球球突突突突出出出出于于于于基基基基准准准准面面面面时时时时,式式式式中中中中2 2L L1 1前前前前面面面面的的的的符符符符号号号号取取取取“+”;反反反反之以之以之以之以“”号。根据值,可确定实际被测圆锥角的数值。号。根据值,可确定实际被测圆锥角的数值。号。根据值,可确定实际被测圆锥角的数值。号。根据值,可确定实际被测圆锥角的数值。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