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哮病临床路径.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7368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哮病临床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哮病临床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哮病临床路径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患者。 一、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病(TCD 编码: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修订,2008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 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而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 前水平,并维持 3 个月以上。 3.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常见证候: (1) 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风哮 寒哮 热哮 虚哮 (2) 缓解期(疾病分期属于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肺脾气虚证 肺肾气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支气管哮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TCD 编码:BNF040)和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 2.急性发作期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急性发作之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血气分析(4)胸部正侧位 X 线片(5)心电图(6)肺功能(病情允许时)、气道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过敏原测定、C 反应蛋白、EOS计数、凝血功能、超声、肺 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涂片及痰培养+药敏、血 浆皮质醇浓度、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等。 (八) 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风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2. 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辨证选用。 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辨证选择。 5.内科基础治疗:视病情予以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参照《支 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 年)。 6. 护理:辨证施护。 (九) 出院标准 1. 咳嗽、喘息、胸闷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没有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十)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哮病(支气管哮喘)(TCD 编码:BNF040;ICD-10 编码:J45) 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 院日:≤14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 天) (第 2~7 天) 主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医四诊采集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要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预防并发症和诊治 诊 □下达医嘱,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疗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 工 □初步拟定治疗方案 调整或补充 作 □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完善必要检查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内科常规护理 □内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 □饮食(视具体情况) □饮食(视具体情况)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静滴中药注射液 □静滴中药注射液 □口服中成药 □口服中成药 重 □内科基础治疗 □内科基础治疗 点 □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 医 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对症处理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血气分析; □胸部正侧位 X 线片、心电图 □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气道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 □对症处理 □护理常规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主要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 设施等)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指导陪护工作 护理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8~13 天) (第 14 天) 主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 要 □预防并发症和诊治 方案 诊 □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开具出院带药 疗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 工 案调整或补充,视病情明确出院日 作 □异常辅助检查的复查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内科常规护理 □出院带药 □分级护理 □门诊随访 □饮食(视具体情况) 重 □中医辨证,视情况调整用药 □中药汤剂 点 □静滴中药注射液 医 □口服中成药 嘱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对症处理 主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护理 □指导陪护工作 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