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7287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一季度)单位: 姓名: 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75分,每空3分1、青黛散外用主治:( )A,积滞B、痛经、C、痄腮、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 )A,胁痛、B、感冒、C、咳嗽、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A,羚羊清肺丸、B、川贝枇杷膏、C、二陈丸、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 )A,羚羊清肺丸、B、川贝枇杷膏、C、二陈丸、D、通宣理肺丸、6、风

2、热感冒主证:(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肝阳上亢、B、心脾两虚、C、肝肾不足D、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 A,三九胃泰颗粒、B、四君子汤、C、保与丸、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A,三九胃泰颗粒、B、四君子汤、C、保与丸、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就是总纲:( ) A,表,里、B、寒,热、C、阴,、阳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 )A,20、B、

3、15、C、28、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A,艾附暖宫丸、B、益母草膏、C、元胡止痛片、D、宁坤养血丸、13、浮脉得特点:( )A轻取即得、B、浮大满指C、浮散无力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就是哪一与物质得功能( )A血B气、C、津液D、痰液15、痰饮得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 )A,心,肝,肾、B、心,肺,脾、C肺,脾,肾、D、肺,肝,肾16、下列事物得五行归属,哪一项就是不对得?()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17、根据五行得相生规律,肝之“母”就是:()A、心B、肺C、脾D、肾18、根据五行得相生规律,脾之“子”就是:()A、心B、

4、肺C、肝D、肾1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就是:()A、心B、脾C、肝D、肾20、根据五行得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就是:()A、心B、肺C、脾D肝21、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22、肺气得肃降,能制约肝气得上升,肺与肝得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得:()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23、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24、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得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25、肝气横逆

5、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二、填空题。总分25分,每空5分。1、中医区别于西医得主要特点( )。2、五行就是( )五种物质得运动。3、中医六淫就是指( )。4、中医六腑就是指:( )。5、中医奇恒之府指:(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二季度)单位: 姓名: 得分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每空2、5分,总分100分。 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得第一部专书就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得“三因学说”得医家就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

6、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得医家:()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就是以何者为中心得?()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与”,其意思主要就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得变化B、昼夜晨昏得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得概念就是:()A、疾病得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得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得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7、阴阳得概念就是:()A、指日光得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与黑夜C、相互对立得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得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得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

7、成阴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与外出D、表与里9、事物得阴阳属性就是:()A、绝对得B、相对得C、统一得D、平衡得10、不属于阴得就是:()A、晦晴得B、内在得C、静止得D轻清得11、不属于阳得就是:()A、明亮得B、外在得C、运动得D、重浊得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得发展变化,主要就是由于阴阳之间得:()A、制约与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得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就是:()A、阴阳得对立制约B、阴阳得互根互用C、阴阳得消长平衡D、阴阳得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得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8、)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得组织结构,不属于阳得就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得组织结构,不属于阴得就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得根本原因就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得病理就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得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就是因为阴阳之间就是:()A、对立制约得B、互根互用

9、得C、消长平衡得D、可以转化得21、“阴病治阳”得治法适用于:()A、阴得绝对亢盛B、阳得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得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得就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就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得药味就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得药味就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

10、得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得特性就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得就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得:()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得五行归属,哪一项就是不对得?()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得相生规律,肝之“母”就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得相生规律,脾之“子”就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就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得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就是:()A、心B、肺C、脾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得肃降,能制约肝气得上升,肺与肝得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得:()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得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