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一、创设游戏,激趣导入
数字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生活馆: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看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师:这12是怎么来的?(数出来的)要求学生把12写在盘子下面,若有学生写了给予表扬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12+4=16(个) 4+12=16(个)口答:。。。。
师: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把吃掉的4个苹果和剩下的12合起来就是妈妈买的苹果。 )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生活馆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两个小朋友在养蚕)
出示:
(1)玲玲养了36条蚕,兵兵又送给她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2)玲玲养了36条蚕,送给兵兵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请学生自己默念,边看边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分析交流,列式计算,口答。
三、我是小判官
商店里有一批伞,,卖出20把,还剩5把。这批雨伞原来有多少把?
20-5=15( )
四、智慧屋,拓展练习
最后老师还要带大家到智慧屋里去转装,看看谁能赢得智慧之星的称号!
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_______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
问:这个题目能算吗? 再问:为什么? (只有一个信息或缺少一个数学信息。 )
追问:你能给这个题补充一个数学信息吗?你想怎么填? 你会算么?怎么列式。
写出算式。 24+_____=_____(只)
口答。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列式计算后还要写出单位名称,还要口答。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已经 + 还剩 = 原来
23 + 5 = 28(个)
21 + 3 = 24(块)
4 + 12 = 16 (个)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练习七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一、 计算练习巩固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
34+2= 2+35= 61+8=
34+5= 2+53= 80+17=
34+20= 20+35= 3+36=
34+50= 20+53= 37+20=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59+20= 6+33= 40+47=
43+6= 18+70= 92+5=
30+28= 6+31= 23+40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不计算,在○里填“>” “<”或“=”。
47+2○47+20 4+75○75+4
50+48○40+50 3+66○30+66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
原有
( )台
( )台
( )台
卖出
20台
24台
32台
还剩
20台
30台
20台
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难点: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口算: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学习新知,探索算法
1、情境图。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学生探索算法。
①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摆一摆。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 86-50=( )
54-2=( ) 86-5=( )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比较。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
课时
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难点:进一步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计算。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
1、45-30=?
2、你准备怎样来算?
3、试一试计算出结果告诉大家。
4、你是怎样计算的(方法不限)
5、指导学生选择一种算法进行计算。
二、计算练习
1、算法练习
(1)、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的?
请看这两题: 48-3= 48-30=
请你们一题一题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谁来说说48-3可以先怎么算?48-30呢?(教师相机板书)
(2)、48减3、48减30分别先算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第4题
小朋友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帮小青蛙参加过河比赛。请看身上-40的青蛙,你们先帮着算一算。再看-4的青蛙,算一算。
我们下面比一比。
3、第5题
小朋友通过合作帮小青蛙解决了难题,老师下面要检查小朋友的个人计算能力怎样,开始做第5题。(独立完成后订正。)
86-30= 25-4= 68-5= 78-40=
79-50= 37-3= 95-70= 49-7=
4、第6题
有些算式正站在圆圈的两边,让我们比大小呢!老师要提个要求,前3题不计算,用眼睛看用脑子想,比出大小。最后一题你算一算。(组织集体订正)
不计算,在○里填“>” “<”或“=”。
58-4○58-40 82-50○72-40
69-6○96-6 75-30○57-30
5、第7、8题
其实我们今天练习的计算和生活有很大的联系,那请你们看一看做一做第7、8题。(独立完成后组织集体订正)
(1)谁来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3)用第7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看图理解题意,交流计算方法,独立完成。
三、练习总结
本课通过练习巩固对减法的认识,巩固减法计算的方法,感受减法的数量关系,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4月29日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课 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
课时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德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
难点: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与活动
个人加工、备注
一、引导复习,导入新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6-( )=26 88-( )=85
32-( )=20 80-( )=30
2、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2、画图帮助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一齐来画图研究,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贴一张纸条,盖住的就是28个桃(板书)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揭去后一段纸条,露出剩下的6个桃。)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板书:28-7=21(个))
4、揭题
谈话:28减7等于21中,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21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这类问题,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
吃掉了多少个桃了?
总结:总个数减剩下-个数=吃了的个数
28-7=21(个)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