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36996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010各数。 认识“=、”,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能力目标: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

2、生情况分析: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单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可爱的校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教具投影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二、探究新课。活动一:我们的校园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1投影主题图:2观察小动物(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

4、动物都有几只吗?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4)有几只小松鼠呢?(5)小兔子呢?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 (7)有几位老师呀?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 你们是怎么数的?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还有蝴蝶教师:蝴蝶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怎么数能不丢不落?4观察静物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活动三:有序观察1由门口开始参观2从上到下看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5、活动四:找数字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其实这里头藏着10个数字,你们找到了吗?数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三、认读各数大家真不错,把图上的物体都数完了,接下来请跟老师一起读这些数。(齐读数)四、本课小结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2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4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小熊、小松鼠有6只小熊有4只小松鼠有2只小兔子1位有3座小房子9只用手指着数10只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有3座小房子校门口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

6、松树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板书设计可爱的校园1头大象 2只小兔 3个房子 4只松鼠 5个汉字6只小熊 7朵花 8棵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第一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5各数,并能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2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5,能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能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具投影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

7、们就要与老师一起走进数学王国,首先来认识最简单的数字宝宝。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出示数字卡片)二、看图数数活动一:说一说,认一认(出示教材第4页主题图)小朋友们,在淘气居住的快乐家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呀?(板书:1)1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2集体交流:3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4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活动二:数一数,认一认。小朋友们认真数一数,这里有几只小鸟?有几个人?有几朵花?有几只小鸭?(配合学生回答,板书:2,3,4,5)数图中其他事物的数量。活动三:找一找,说一说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

8、么呢?三、练一练1、数一数,画一画2、照样子,圈一圈先引导学生分析,左边有几个,右边也圈出相同的个数。四、本课小结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学生从1数到10.(2)学生与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学生交流在图中所看到的事物认识1,知道1表示的意义。“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有条理地数数。认识2、3、4、5,知道这几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学生自由说生活中或身边事物的数量。在教师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学生表达自己思维过程。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快乐的家园1、2、3、4、5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9、快乐的家园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610各数,并能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610,能用610表示物体的个数。2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教学难点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教具投影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2、3、4、5这5个数字,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卡片出示)二、数一数,认一认6、7、8、9、10这5个数字1、引导学生按顺序数数2、板书6

10、103、这些数字表示的意义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三、说一说1出示图2河里一共有几只鸭子?3、戴粉色帽子的排在第几?系蝴蝶结的鸭子排在第几?4、活动:组建足球队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a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b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怎么排? c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d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e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f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四、练习1、看一看,说一说2、数一数,连一连五、本课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1、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不同方式表示(画图、摆小捧、手势)学生看图学生数数,并认识610说说这些数表示的意义找出并交流生活中的数学生看图,有顺序数出数量,再认识某只鸭子排在第几。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学生讨论交流:方法一:1、2、3、4、5、6、7、8、9、10方法二:1、3、5、7、9、2、4、6、8、10方法三:10、9、8、7、6、5、4、3、2、1(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在老师引导下,先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交流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快乐的家园6、7、8、9、10第1、第2、第3、第4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玩 具课时1课

12、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读、写15这5个数字。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3、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正确、规范书写15教学难点会写15教具田字格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数字出示数字卡片15,学生认读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1、数一数,说一说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玩具?数一数每种玩具各有多少个?2、想一想,做一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丰富对数的理解。3、在数数字的基础上,引出写数的要求。 数

13、的书写要与实物和图像结合起来。先示范写,写在田字格的右半格 反向提问:写完一个数字后,询问这个数字表示什么?向学生渗透序数的意义。学生理解后,让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深理解。 (课堂律动)三、练一练:1.看图写数。 让学生根据图示独立完成。2.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按要求做 沟通数和形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3.看数涂一涂根据数字涂圆圈。4.数一数,填一填。通过动物小火车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序数的概念。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看卡片认、读数字学生说出玩具名称学生数玩具的个数。(1)每个学生独立地数一数。(2)用摆小棒、画图、手势等多种方式表示数

14、。(3)学生汇报: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随后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学生进行写数的练习。数字的规范,写字的姿势。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桌?排在第几?先结合每个图说一说各个数表示的意思。再规范书写数字。先数出数量,再画“ ”最后写出数字。沟通数和形的联系初步感受第几和几个的意思的不一样。学生说收获板书设计 玩 具1 2 3 4 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猫钓鱼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形象地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2. 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含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3. 会正

15、确写“0”。教学重点知道“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含义。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0”教具 课件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课前复习: 出示课件:看图写数 二、 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认识了5个数字了,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三、 学习新课:出示情境:四只小猫扛着钓来的小鱼依次出现。要求学生用数字写出前三只小猫钓到的小鱼数。问:第四只小猫钓到几条鱼?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物体个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在学生认识“0”后,需要与1,2,3这3个数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0”比它们都小。引出“0”的书写。掌握“0”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一说,哪里

16、有“0”了解“0”的其它作用。1. 表示温度:0摄氏度。2. 表示从0开始。四、 巩固练习:1. 数一数有几朵花?2. 读一读,写一写。巩固“0”的书写。3. 数一数,有几个萝卜4. 涂一途,写一写。5.看尺子,填一填五课堂小结。准确规范写出图中表示的数字:1,2,3,4,5。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按要求写出小鱼数:3,2,1。学生知道“没有”可以用符号“0”表示。要知道这4个数之间大小的顺序。学生练习书写数字“0”。学生交流哪里有“0”学生先数数,再写数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05完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小 猫 钓 鱼 1.认

17、识“0”。2.指导书写“0”。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文 具第一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连一连的活动中,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10各数。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数量在610的物体的个数,知道610的顺序。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数量,并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学重点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10教学难点掌握610写法。教具田字格、主题图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课前复习:(出示复习题)1、 数数练习。2、 找朋友。(进行连一连的练习)二、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数字。三、 学习新课:(出示

18、主题图)1、 文具找朋友。(数一数,连一连)2、想一想,做一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丰富对数的理解。3、 引导观察6,7,8,9,10这几个数的形状。4、 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与“0“比较呢?5、 写一写。师示范写讨论: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与同伴说一说。四、 巩固练习:1、 看数接着画。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实际意义及数形的结合。学生画得图形要与原图形一致。2、数一数,画 ,再写出数。引导学生根据这幅图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独立完成。3、看数涂一涂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五、课堂小结。 学生独立地数一数,然后在小组内或者全班交流各自数数方法。1、学生数数量并连线。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

19、可独立完成。2、用摆小棒、画图、手势等多种方式表示数。3、观察6,7,8,9,10这几个数的形状。形象地记住字形。感知数的大小。在田字格里先描,然后再规范正确地书写。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出数表示的意义。学生数数、画圆,再写数。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看数涂圆圈,沟通数与形的联系板书设计 文 具 6 7 8 9 10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文 具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给出的数10,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体会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10的理解。2、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顺序和位值。3.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学重点加深对10的理解。体会10以内数的顺序和位值。教学难点体会10

20、以内数的顺序和位值。教具课件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出示复习题)1.出示图,学生数数2.看数接着画。二、新课教学1.找一找,说一说引导学生充分说生活中10的例子。2.跳一跳,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顺序和位值。3.拨一拨,说一说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数是在“逐一递增”的,如9添上1是10三、练习巩固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排在第几?排第几有不同的答案,从丁丁起,“我”排第7;从当当起,“我”排第4.2、填数可以顺数,也可以倒数。3、说一说,谁更靠近6?通过数格子判断。4、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数的方法,体验数数方法的多样

21、性。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学生独立地数一数,然后在小组内或者全班交流各自数数方法。2. 看数画出图形。根据给出的数10,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体会10的意义,加深对10的理解。结合青蛙跳荷叶的情境图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顺序和位值。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从1拨到10。 感受自然数是在“逐一递增”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 文 具 1、2、3、4、5、6、7、8、9、10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

22、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2.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教学重点会正确的进行“多、少”的笔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具各种颜色的小圆片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课本第14页的主题图。谈话:小松鼠们准备举办一次快乐的家庭聚会。午餐时,它们发现桌上餐具的数目不对,你们能帮帮它们吗?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提问:(1)图上有几只小松鼠?有几个盘子?盘子够吗?我们用6个圆片代替6只小松鼠,用6个三角形代替

23、6个盘子。演示:一个盘子对应一个杯子小结:一个对应一个,没有多余的,它们就是一样多。够了。(2)勺子够吗?杯子够吗?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摆一摆发现:勺子少了一个,不够;杯子多了一个,够了。(3)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三、巩固应用:1.游戏:摆学具2.练一练:书第15页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到第四题: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巡视检查,及时纠错。四 、课堂小结这节数学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看主题图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发现一样多,盘子就够了。动手操作,发现数量不一样,体会多与少的含义。三个数量比较,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的基础上,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比较结果,体会

24、最多、最少。学生在教室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学生回顾知识,自由发言板书设计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动物乐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具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教学

25、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动手操作。(1) 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 (2)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和 同样多; 比 多; 比 少。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1)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只,鹿也摆了4只,所以熊和鹿一样多。 (2)认识“=”熊有4只,鹿也有4只

26、,我们就说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 4=4读作:4等于42、认识“”、“”。引出大于号。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2)认识小于号。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3、看一看,写一些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4、说一说,填一填三、练习与拓展书P17“练一练”第14题。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1、看主题图,交流图中数学信息。2、思考问题汇报交流。1、认识等号小兔和篮子“一样多”认识 “一样多”用“=”练习使用“=”2、认识“”把猴子和兔比,兔子有5只,猴子有3只,所以兔子比

27、猴子多。 练习使用“”3、认识“”、“”4、数数,并比较练习:在教师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读作:4等于442 读作:3大于2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比较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和图画的辨认和叙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多少” “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这些知识对今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质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能力目标:经历“比一比”的过程,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通过与他

28、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比较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知识的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叙述。单元教学重点:经历比“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单元教学难点:1、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 2、三个量进行比

29、较。 教学内容过生日(比大小、多少)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怎样直接进行比较,了解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会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教具杯子、瓶子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一 、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孩子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妈妈会买什么?2.淘气的妈妈今天过生日,瞧:他们准备了什么?(板书课题,出示主题图

30、)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1.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爸爸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问:哪块最大?哪块最小?2.仔细观察,哪杯装得最多?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分别倒上果汁,3杯果汁高度一致。问:你能看出哪杯装的最多吗?小结3.猜一猜: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指导学生动手试一试。三、加深理解、拓展延伸练一练指导学生依次读题,理解题意要求学生说说图意,指导完成后,说说理由看主题图,交流图中信息学生仔细观察后,直观比较大小,说出谁最大,谁最小仔细观察,组内讨论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可行的办法,体现比较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学生猜想、上台来验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读题

3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交流各自的想法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多少)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动物之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2、在比较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思考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教学难点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具绳子、课件。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一 、 复习(比较“多”“少”)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咱们班是女生多还是男生多?二、导入:下课啦,小朋友们在操场上活动

32、,他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一名老师在指导两名同学比身高。看!他们多开心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高矮的比较。(板书课题)三、新课活动一:谁高?谁矮?请出两名高矮差不多的学生,提问:他俩谁高谁矮?1、观察比较方法,判断比较方法是否正确。2、正确认识比较高矮的方法。这样站不容易看出高矮,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3、看他们背对背站着很容易比较了,但还需要注意什么呢?4、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方法: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5、同桌互比身高。6、学生反馈活动结果。活动二:谁长谁短师:图中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你能想办法进行比较吗?引导学生掌握比长短的方法及注

33、意事项活动三:谁走的路长?引导认识:比较谁走的路长,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路的曲直。三、练一练。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完成练一练第1到4题。一、 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出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学生看主题图,了解图意活动一:比高矮1、观察、判断比高矮的方法是否正确。2、认识正确比高矮的方法。几组学生上台比高矮。3、引导认识:站在同一水平面上比高矮4、学生同桌比身高活动二:比长短1、小组内想办法比较并实际操作。2、全班交流比较方法。3、认识:将绳子一端对齐后,将绳子拉直,再进行比较。活动三:比较谁走的路长1、学生看图2、先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3、认识:不能只看起点

34、和终点,还要看路的曲直。1、在教师引导下,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完成3、全班交流订正。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板书设计 下课啦 比高矮 比长短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跷跷板(比轻重)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2、 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重点经历比较事物的轻重过程教学难点养成仔细观察习惯教具课件设计者一年级教师教 学 设 想学生活动备 注教学过程活动一:说一说1. 教学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

35、园玩吗?小动物也很喜欢。(课件)都来了那些小动物?它们在玩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 思考:(1) 小老虎为什么会被小狮子翘得老高?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3. 游乐园中的小老虎和小豹子玩跷跷板,谁比较轻,谁比较重?4. 小狮子、小老虎和小豹子他们三个,谁最重?谁最轻?活动二:掂一掂1、 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比较动物的轻重,现在我们再来看老师这里两个盒子。猜一猜谁轻谁重。2、 指名学生上来“掂一掂”,看看谁的猜想是对的,从而得出结论。3、 学生实验,用手“掂一掂”的方法比书本和文具盒谁轻谁重。活动三:称一称,说一说1. 请同桌的两个学生掂一掂两人的文具盒,比一比谁的文具盒重。引导发现:两个物体的质量接近时,通过掂一掂的方法很难比较它们的轻重。2. 出示“天平”,正确使用天平。3.用天平比较梨子和苹果的重量。四、 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并完成第23页第1、2、3、4题五、本课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信息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小动物的轻重,然后进行交流、汇报。认识:“跷跷板”游戏中,跷起来的轻,压下去的重。学生猜测轻重学生实验尝试两个盒子的轻重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学生同桌掂文具盒比轻重。发现两个文具后的质量接近,很难比较出它们的轻重。观察认识天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