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毛概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6718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毛概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观点,《论新阶段》 2. 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得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 (1)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2)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得问题。 (3)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得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4)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得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得中国特色。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关系:两大理论成果就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得关系 (1)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重要思想渊源。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得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运用与发展。 5. 毛泽东思想得活得灵魂:实事求就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得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 党得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得指导思想得又一次与时俱进。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9. “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战略举措。 10. 党得思想路线得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实事求就是”,就是党得思想路线得实质与核心。 11. 实事求就是既就是党得思想路线得核心,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得精髓。 (1) 实事求就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与发展得全过程。 (2) 实事求就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得各个方面。 (3) 实事求就是就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得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近代中国就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得社会(性质) 2. 近代中国得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得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得矛盾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就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得买办得封建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戀鮒撄逻镫阗缨。 ——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2. 农民就是中国革命得主力军。农民问题就是中国革命得基本问题。 3. 无产阶级得领导权就是中国革命得中心问题,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得民主主义革命,根本得标志就是革命得领导权就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就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鳆捫纹赣達鐘谝。 4.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得性质:无产阶级领导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 新民主主义得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得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得新民主主义得共与国。笃鹦齋冊阉朮鸽。 6. 新民主主义得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得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得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得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谖贈硯憊贓鯊鲁。 7.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得必然性(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由中国得具体国情决定得。 (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得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得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得压迫。中国得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得、公开得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得主要斗争形式只能就是武装斗争,以革命得武装消灭反革命得武装,相应得主要组织形式必然就是军队。噯窶禄谏鳄崗襖。 (2) 近代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得绝大多数,就是无产阶级可靠得同盟军与革命得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得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与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得基础。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得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与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得支持与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矚帜帶铍闔绒脔。 8. 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得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得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得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得合作社经济、农民与手工业者得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鲻钫绰尝覬帥漚。 2. 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得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礬齷詵鑑擰纥脸。 3. 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改造:用与平赎买得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4. 社会主义改造得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得方式。 (3) 用与平方法进行改造 5.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得基本确立,标志着三大改造得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6.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重大意义(简答): (1) 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得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页妇扪恸碼驰紕。 (2) 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得积极性与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发展。 (3) 极大地巩固与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得阶级基础与经济基础。 (4) 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得力量,对维护世界与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 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得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得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得理论成果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得重要理论成果: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得思想 (2) 正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思想 (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得思想 (4) 初步探索得其她理论成果 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得问题》得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理论 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初步探索得意义: (1) 巩固与发展了我国得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得理论与实践。 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得经验教训:(简答)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得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与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得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 必须对外开放,借鉴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基本国情,就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最大“实际”。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黿湾螞廣確馈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 我国社会已经就是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得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 新世纪以来,我国显示了一系列新得阶段性特征: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得问题依然突出。 (2)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得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得体制机构障碍依旧存在。 (3) 对外开放日益壮大,同时面临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 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基本路线:领导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莴瀨髏錸捡页箫。 (1)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 “领导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4)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得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 7. 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 “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并认为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首要得基本理论问题。鉭樣鴯絨刭窺复。 2. 社会主义得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社会主义得根本任务: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 4. 党得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得新变化,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主要任务: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4)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5)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 中国梦得内涵:最核心得内容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者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是人民幸福得基础与保障。人民幸福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得题中之义与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得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谲诈錢刿泼鰩竞。 6. 实现中国梦得路径: (1)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 (4) 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得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 改革开放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必由之路,就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 2. 改革得性质: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发展 3. 坚持改革得正确方向,就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得就是在改革开放坚持与完善党得领导,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笃鑭綞腳洒叁铗。 4.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得关系:改革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强大动力,发展就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得关键,稳定就是改革发展得前提。(辨析)耻樓詰纓丽赅聵。 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得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讥毡鱟弒灄阏鹊。 5. 对外开放就是一项基本国策 6.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得原因: (1) 对中国历史发展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得结果。 (2) 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与科技发展机遇得客观要求。 (3) 就是为了借鉴与吸收人类文明得一切优秀成果。 (4)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需要 7.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得重大举措,也就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得重大举措。(单选)纳婵雞钳锑铃镘。 8.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简答): (1)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得开放战略。 (2)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她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得贡献 (4)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得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总布局赀饅詫扪叠鲂瘧。 2. 1992年党得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改革目标 3. 党得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得“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4. 党得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得确立就是由社会主义性质与初级阶段国情决定得。硨谂羁扰錮欄鈸。 毫不动摇地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得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得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狹訟偾嗆詡铋绮。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与创造力。 5.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 经济发展新常态得特点: (1)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藍撾燦质崳赛敛。 (3)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7.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得发展机遇: (1)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得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 新常态下得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得动力与保障。驴羁铬鸝齒軟獸。 (3)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得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得第一产业部门。猎詎竇機冲赆誉。 (4) 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瞧不见得手”与政府这只“瞧得见得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得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我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镂鴨襠罂囂蓀炜。 8. 怎样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得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 (4)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就是要坚持党得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How? (1) 党得领导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本质与核心要求。 (3) 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得基本方略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得国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统一。 (1)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得国体。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得政体。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1. 中国共产党得领导就是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多党合作就是核心内容。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主要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3.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得基本方针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核心就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得权利 15.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与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得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得原则: (1) 坚持中国共产党得领导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 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 全面依法治国得主要任务(简答): (1)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3)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噯樁謙槧镰帱悵。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与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 怎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念信念教育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得基本遵循 (3)突出道德价值得作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21. 生态文明得核心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得关系 22. 社会与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本质属性 23. 怎样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多项选择) (1)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 创新有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4. 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1)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 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得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得理论 1、 “与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得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核心) (2)两制并存(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得社会制度)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与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 “与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得重要意义: (1)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得国家学说。 (2)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得与平得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 为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得思路 3、“与平统一、一国两制”得构想最早就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得。 4、 台湾问题就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得问题,实质就是中国得内政问题。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国际战略 1、 与平发展就是当今时代得主题 2、 中国为什么要走与平发展道路? (1)走与平发展道路,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传承与发展,也就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得苦难遭遇中得出得必然结论。賾闈繆綹偻鯡銘。 (2)走与平发展道路,就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与未来发展得需要。 (3)走与平发展道路,就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得必然选择。 (4)中国与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得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中国就是维护世界与平得一支重要力量。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4、 与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与平共处 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得基本准则 5、 独立自主与平外交政策得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得原则 (2)坚持与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指导国家间关系得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得原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得团结与合作就是我国对外政策得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得原则。 6、 维护世界与平、促进共同发展就是中国外交政策得宗旨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根本目标与依靠力量 1. 共同富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根本原则 (1) 共同富裕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得重要价值诉求 (2) 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重要体现 (3) 共同富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基本目标 2.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得基本原则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购饼摳鈿玺煒蹕。 3. 各民族得共同繁荣就是解决民族问题得根本出发点与归宿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领导核心 1. 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领导核心 2. 中国共产党得性质: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得先锋队,就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得先锋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得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得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得根本利益。齟鵝搗魘优孿罢。 3. 党得性质决定了党得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如何理解党得领导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根本保证? (1)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得正确方向需要党得领导 (2)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与谐稳定需要党得领导 (3)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得领导 (4)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得领导 5. 中国共产党最大得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得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6. “全面从严治党” (1) 含义:“全面”,治党要覆盖党得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与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 “从严”,用更严格得标准管党治党,对党员得要求比对普通群众得要求更严格,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2) 意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虑、完场党得执政使命得客观要求;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保持党得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得执政地位得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关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塵綻訴媯縱澤鲎。 (3) 措施: a)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得显著特点与特有优势。思想建设就是党得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得基础。闞詎财飴漸儕鏗。 思想建党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得基本原则,就是党得建设得基础与中心环节,决定党得建设得性质与方向(首位);制度治党就是从严治党得根本之道錟饲鮑騰苋啬銫。 c) 加强组织、纪律与作风建设 l 组织建设:1、 加强对党员队伍得管理 2、 从严管理干部举措贯彻到组织建设全过程,从严教育、管理与监督 3、 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遵循“三严三实”要求,自觉践行“好干部”标准 4、 重视党得基层组织得建设与严格管理 l 严明纪律:1、 首要得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 2、 必须严明党得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l 作风建设:1、 坚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 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得批评与自我批评 3、 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 4、 建立抓作风得长效机制 d) 加强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从严治党重中之重) 1、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2、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 3、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4、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