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主题班会评优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365381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评优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主题班会评优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 2015年主题班会评优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时间:201年4-5月 三、参与人员:班主任。 四、评优标准:参见《校主题班会评优标准》 五、评优比例 “主题班会设计”和“主题班会实录”设立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0%,二等奖20%,其余入围者享受三等奖(杜绝抄袭现象,杜绝使用以往的录像,一经发现将取消三年参赛资格)。 六、评优程序 1. 4月3日校班主任会解读活动方案 2. 4月3日-5月4日 班主任准备阶段,在此范围内及时上交参评材料。 3. 5月5日-5月12日评选阶段 注:参评材料包括: 1.“主题班会设计”文稿(a4纸 按要求打印)及电子版(以年级组为单位上传至校公邮); 2. “主题班会实录”光盘一式一份。 学校将对“主题班会设计”和“主题班会实录”分别进行评选。务必5月4日以前完成。 七、评优材料要求 (一)班会主题内容要求 主题内容:班会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选择一个主题内容,题目自拟。基础道德教育实验校可以从“敬业、乐群、进取、环保”四维度,选择一个主题内容,题目自拟。 要求:班会要有真实性、针对性、主体性、实效性。以《朝阳区中小学主题班会评优标准》为依据设计班会。班会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育人活动为载体,强调应以班级发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情境体验,学生参与面广,教育性突出,能给学生以思考与教育。 (二)班会设计文稿要求 1.A4纸,小四宋体,标题三号黑体,1.5倍行距,页边距默认值。 3.主题班会设计包括:活动主题、班级、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说明(说课)、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4.主题班会设计文本一式一份,《主题班会登记表》附在主题班会设计前面作为首页。 (三)班会实录光盘要求 1. 录制需单机录,要有学生活动画面。 2.光盘包装、光盘外表、光盘首个画面都要注明学校、班级、班主任姓名、班会主题、班会题目;光盘内容要画面、声音清晰。 附表:1.《主题班会评价标准》 2.《主题班会登记表》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 德育处 2015年3月 附表1: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 主题班会评价表 学校 年级 评价总分 姓名 班主任年限 评价等级 主题内容 班会题目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权重 评分 一 活动 目标30分 1. 科学性 (1)符合《中学德育纲要》精神,教育目标适度 10 2. 针对性 (2)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需求 10 3.具体化 (3)目标具体,内容切合主题 5 4.连续性 (4)前期、后续教育活动连续性强 5 二 活动 准备10分 5.师生共同设计 (5)师生共同参与策划 5 6.场景布置 (6)板书、现场布置为主题服务,学生充分参与设计、布置 5 三 活动 过程45分 7.学生主体作用 (7)全员参与,积极性高 5 (8)学生能力充分发挥 5 8.教师主导作用 (9)科学性、导向性、组织性强 5 (10)情感激发,师生进入角色,有真情实感 5 (11)应变能力强 5 9.活动内容形式 (12)体现主题、内容丰富 5 (13)活动程序性强 5 (14)形式多样 5 (15)有创意 5 四 活动 效果15分 10.检验有效性 (16)目标达到程度,检验措施的实效性 5 11,反馈信息的适时性 (17)活动效果要适时反馈 5 12.教师反思 (18)记录活动中的即兴感受,对整个活动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反思师生成长效果。 5 总评: 注:等级评价:90-100分为一等;80-89分为二等;70-79分为三等。 《纲要》是指《中学德育大纲》。 评价人: 2015年 月 日 附表2: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 主题班会评优活动登记表 学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高( ) 请在相应学段划√ 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 姓名 联系电话 年级 班主任年限 教龄 职称 教师个人 荣誉称号 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只填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基础道德教育中自选主题词之一 班会题目 学校班会 评优结果 学校 推荐 意见 (校章) 2015年 月 日 专家 评审 意见 2015年 月 日 专家签字 2015年 月 日 注:此表为班会设计封面 关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附属中学主题班会评价标准解读 一、关于班会主题 本次主题班会评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了“三爱三节” 的号召,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针对青少年提出的更具体的要求,是本次班会主题选题范围。 朝阳区基础道德教育研究成果同样是本次班会主题选题范围。基础道德教育依据生态学观点,在人的生态系统中人必须适应(包括顺应与改造)环境与环境保持平衡。人所面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又可概括为对事、对人、对自己三个方面。这样人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必须正确处理对事、对人、对自己与对自然的四个关系。这四种关系是人的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基础道德教育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现了我区的德育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和基础道德教育研究成果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思想是统一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班主任老师在班会确定主题时,建议要注意: 1.主题尽量小,尽量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2.主题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突出基础道德教育。 二、班会评价标准 此方案依据《朝阳区主题班会评价标准》制定,它既是评价班会的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班会的依据。班主任在与学生确定班会主题后,可依据“标准”进行班会的设计。 (一) 活动目标(30分) 活动目标是一节班会的教育方向。通过一节班会,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需非常明确。活动目标设定与达程度,关系着一节班会的成功与否。 1. 科学性:活动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教育目标适度,通过一节班会能够完成,实现教育目标。 2. 针对性:活动目标要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需求。 3. 具体化:活动目标要具体,内容切合主题。所选内容要积极乐观,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催人奋发向上。 4.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教育活动要体现教育的系统性及连续性,前期、后续教育活动连续性要强,以便达到教育成效。 (二)活动准备(10分) 5.师生共同设计: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并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确定主题,策划相关内容。切忌班主任独立完成主题确定与内容的设计。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要求家长成员参与策划工作。 6.场景布置: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可依据主题内容,对班会场景进行设计与布置。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家长资源,力图场景整齐清新,充实有特色,反映班级特点,有一定的艺术氛围,烘托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做好任务的分工,引导学生各负其责,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 (三)活动过程(45分) 7.学生主体作用: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的状态,直接影响着班会活动目标的达成,因此,班会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班会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与否,参与讨论与互动的程度,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都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班会的质量与学生受教育的程度。 8.教师主导作用:在班会过程中,原则上整体按班会设计推进。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若过程中,学生见解偏差或发生观点冲突,班主任要及时予以介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指导学生进行道德辨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9.活动内容形式:班会活动内容及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生动活泼。活动内容要凸显主题,各环节体现螺旋上升的梯度,层层递进,逐步深化主题。活动形式多样,但不喧宾夺主,避免表演串。活动可采用辩论、竞赛、讲演、情景再现、茶座等贴近学生实际的形式,力争增强感染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效果(15分) 10.检验有效性:结合班会目标,通过班会要观察目标达到程度,检验措施的实效性,是不是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是否能激发学生实施正确言行的积极主动性。 11.反馈信息的适时性:活动效果要适时反馈。班会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必要时,要对上次班会进行延续,以便将一个问题全部解决,达到预期目标,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规划,在一段时间结束后使学生在思想或生活的某一方面得到提高。 12.教师反思:班主任要记录活动中的即兴感受,对整个活动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反思师生成长效果。找出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经验。不能认为一个主题班会结束,就是某个方面教育的终结。班主任总结不仅是对班会简单的评价,更应该对班会主题进一步升华。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