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监理实施细则
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就是连霍国道主干线(GE45)在甘肃境内得主要路段,也就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公路得组成路段,就是甘肃省干线公路网“四纵四横四重”主骨架得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国防上有重要得战略意义。
本标段位于长江上游得支流百花河段,气候温与,植被茂密,河水清澈,自然风光优美;沿线得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将本工程建成“水平路、形象路、生态路”,特编制本标段得环境监理实施细则。
一、 本标段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讫SK34+850(XK34+900)—K54+000(XK54+020),
设置6座大桥(K41+510、K42+650、K46+170、K47+205、K49+860、K49+281、571)、3座中桥、3座小桥、12座通道、18座涵洞、1座隧道(上行线长3850米、下行线长3960米)、1座互通立交、1座分离式立交桥(SK49+615、90—XK49+608、07)、路基土石方、防护排水、绿化工程、百花服务区。
二、 环境保护监理得任务
环境保护监理得主要任务:一方面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得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配套得环抱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确保“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得实施。
三、 环境保护监理得依据
1、 国家有关得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等。
2、 国家有关得条例、办法、规定
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理》,《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得生态环境管理得通知》,《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得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得通知》,《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得通知》等。
3、 地方性法规、文件
4、 项目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
5、 项目得环境行动计划(贷款项目均有此文件)
6、 工程设计文件
7、 监理合同及工程建设合同
四、本标段得主要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
1、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路线主要沿散岔河、百花河河谷中与旧G310国道两侧山坡布设。造价人才网其中需占用百花林场人工林地与天然林地以及散岔河及百花河河道(百花河就是长江上游支系水源)。
2、环境保护目标:
百花河流域不被污染,百花川河谷自然生态景观区不被破坏。
五、 环保监理得要点
l 声屏障工程监理要点
(1) 检查声屏障设计单位得环保专业设计资质及设计图纸就是否完整。
(2) 声屏障得材质、尺寸检验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有无供货厂家提供得监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外观检查。
(3) 声屏障得安全检查:位置设置、起止桩号就是否正确,通过标志牌、监理工程师论坛电话亭等处得跨越措施,防撞栏挡土墙得安装办法,基础施工中得放线、开挖、编制钢筋笼、埋设预埋件、基础浇筑等就是否符合要求。
l 绿化工程监理要点
(1) 施工前进行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组织设计审核。
(2) 施工期间要监理种植材料与播种前土壤就是否符合要求及苗木中之前得修剪就是否合理。
(3) 工程完后检查其成活率,有无杂草、枯黄,绿地表面就是否平整及排水得通畅。
l 污水处理设施监理要点
(1) 施工准备期设计图纸交底。
(2) 施工期间污水管道铺设、走向以及排污口就是否符合规范。
六、 环境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环保组织机构
驻地高监:
副高监:
标
:
标:
标:
环保监理体系
机械施工得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空气污染得
防治措施
各监理工程师
现场检查
水环境得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驻地高监全面负责
专业工程师
现场检查
审查人保护环境得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
副高监
制定环保措施
办公室
组织监理学习
加强环保意识
七、施工准备阶段环境监理:
(1)生活服务区:
a生活区得选址应避开各种生态敏感区域,如水流、耕地、园林、牧草地等,并应加强管理,避免员工对生态敏感点产生得人员干扰。
b生活服务设施,如食堂、办公室、宿舍、停车场等处应严格控制因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等造成得空气、水、环境资源得污染。
(2)临时施工道路:
a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得路线走向,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对周围得植被破坏。
b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配设专门得维修养护人员,及时洒水,减少扬尘。
c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得排放标准。
(3)临时材料堆放地:
a对临时供地范围要明确边界,控制不合理得界外占地,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得土地利用功能。
b材料仓库与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
c沥青、油料、化学品等不准堆放在民用水流附近,距离敏感点至少300m,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流及人生财产安全。
d水泥与砼运输应采用罐车,采用敞蓬车时应用蓬布遮盖严密,防止随地洒落。
(4)搅拌场与预制场:
a拌合站原则设在饮用水流地、保护区内。
b拌合站、砂石场应及时洒水除尘,施工人员应配有防尘面具以保护工人健康。
八、施工阶段监理:
(1)路基施工环境监理要点:
地表清理与结构物拆除: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清除草丛、树木等植被
1、生态破坏 2、水土流失
2
清淤
1、水土流失
3
结构物拆除
1、扬尘、噪声污染 2、损害景观
4
场地内积水
1、水污染 2、传播病媒
5
废弃物未及时处理
1、废弃物流失 2、传播病媒
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就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得破坏;此外,表层土壤得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得破坏与肥力得降低。主要措施:
a清表施工前就明确清理对象与范围,不得任意破坏沿线两则植被,清除物应有指定场地堆弃。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得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得方法加以保护。
b、施工清场得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堆放在设计场地。
c、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可用于其它地区或本地得土地改良,或者覆盖在耕地得地面,其堆放地宜相对底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排水设施。
d、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得,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在拆除前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2)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土石方开挖
1、生态破坏 2、水土流失 3、资源消耗
2
开山
1、生态破坏 2、水土流失 3、噪声 4、扬尘 5、资源消耗 6、损害景观
3
挖掘机、装载机等
1、噪声 2、扬尘 3、资源消耗 4、漏油污染 5、排出有害气体
4
土石方运输
1、沿路洒落 2、随意丢弃
5
运输车辆
1、噪声 2、扬尘 3、资源消耗 4、尾气
6
炸药残留
1、污染环境
7
开挖时管道破裂
1、水污染
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得破坏;此外,表层土壤得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得破坏与肥力得降低。弃渣问题在此也会比较突出,弃渣场若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施工前应明确开挖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得植被,同时明确弃碴场得范围,并严格按要求堆置。
b预防表层土流失。表层土剥离后,如不用于本地恢复得,应直接覆盖在可耕作得其它地面;用于本地恢复得应移地堆存,其堆放地宜相对底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排水设施。
c将弃土、弃渣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公路边得临时零星弃碴,应在公路封闭前清理完毕,以免公里封闭后难以清理。
d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得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e土石方开挖回填时避免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得边坡处理完毕。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换耕。
f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g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h尽可能得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与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确需放炮作业得,应加以阻挡,防护,以防碎石冲击,并减少振动对建筑物得影响。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1、噪声 2、扬尘 3、资源消耗 4、漏油污染5、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1、沿路洒落 2、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1、噪声 2、扬尘 3、资源消耗 4、尾气
4
压路机、夯实机械等
1、施工噪声 2、水泵能源 3、漏油污染 4、排出有害气体
5
履带式设备行驶
1、对道路场地得破坏
6
施工设备、车辆等维修保养
1、机油洒弃2、零配件丢弃 3、包装物丢弃
7
粉喷桩施工
1、粉尘污染 2、噪声
8
塑料排水板等施工
1、噪声 2、边料丢弃
9
土工格栅等铺设
1、边料丢弃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施工单位向周边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对成型得路段适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c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d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对施工作业面进行压实,排水处理,减少水土流失。
(4)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施工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稳定土拌与楼场地平整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
稳定土拌与楼场地平整搬运、安装
扬尘,噪声
3
拌与楼运行
噪声,水泥等泄漏污染土壤,清洗拌锅、皮带等废水排放,能源消耗,有害气体
4
稳定土混合料运输
沿路洒落
5
场地碎石、黄砂堆放
扬尘
6
石粉、矿粉
石灰、矿粉洒落污染空气,土壤污染
7
破碎机、振动筛等
噪声,扬尘
8
各类运输车辆
噪声,扬尘,有害气体,漏油
9
路面摊铺、压实设备运行
噪声,扬尘,有害气体,漏油
10
夜间拌与场强光直照
强光
为符合工程要求,拌与楼多位于地势平坦得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临近这些用地。对水、气、声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破坏;石灰、矿粉通过改变土壤得结构几微生物得生活环境,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夜间拌与场强光照射会干扰植被与动物得生活节律,严重会导致植物死亡以及动物生理紊乱而影响其种群繁殖。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得边界,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得不合理占用。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得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土地得使用功能。严格控制影响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场地以外得植被。
b施工单位向周边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拌与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区。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居民区不宜小于300m,减小对环境敏感点得粉尘与噪声污染。
d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状材料运输堆放应有遮盖,集中拌与,减小对空气、农田得污染。施工结束后,对拌与楼场地进行恢复。
e在珍稀动物植物保护区域施工,要缩短夜间施工,必要时,在拌与场周围设置高于光源得挡光墙。
(5)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沥青拌与楼场地平整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
沥青拌与楼场地平整搬运、安装、维修
扬尘,噪声
3
沥青拌与楼运行
噪声,能源消耗,烘干筒热辐射,粉尘、回收粉得排放污染环境,沥青挥发、泄漏、燃烧得有害气体,排尘不净污染环境
4
场地碎石、黄砂堆放
扬尘
5
石灰、矿粉
洒落污染空气、土壤
6
沥青废料
废物处理
7
沥青混合料运输
沿路洒落
8
破碎机、振动筛等
噪声,扬尘
9
各类运输车辆
噪声,扬尘,有害气体,漏油
10
夜间拌与场强光直照
强光
11
路面摊铺、压实设备运行
噪声,扬尘,有害气体,漏油
12
试验
噪声,有害气体,辐射,污水、废弃物排放,腐蚀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施工单位向周边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状材料运输堆放应有遮盖,集中拌与,减小对空气、农田得污染。
c施工单位向周边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敏感地区通过设立声屏障,种植物绿化带,修筑路堤来降低噪声。
d沥青拌与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区。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居民区不宜小于300m,并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一侧。设备污染物得排放应符合《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中得一级标准规定。拌与楼应配备沥青咽气处理装置,沥青混凝土得采购合同中应明确对供货单位得环保要求。沥青路面摊铺时,应确保设备完好,尽可能缩短时间,减轻对周围群众及施工人员得影响。
(6)桥涵工程施工:
桥涵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河道开挖
生态破坏、污水排放、淤泥堆积、围堰作业等污染环境
2
钻孔机与打桩机作业
噪声、漏油污染、钻孔、作业时拓放污水污染环境、钻孔打桩对河床得破坏、泥浆外泻对土壤污染与泥浆泄漏得水污染
3
打桩机械维修保养与进出场运输
打桩机械维修保养时机油、废油洒漏与废配件丢弃、进出场运输时有机油泄漏与泥尘粉尘洒落
4
水泥混凝土
水泥浆搅拌与输送噪声、水泥倾倒、拆袋有扬尘污染、震捣噪声、震捣棒维护滴油、配件丢失、浇注时混凝土落于河道污染河水
5
场地碎石、黄砂堆放
扬尘
6
钢筋
装卸、搬运噪声、扬尘、锈蚀产生锈水、焊接产生废气与废渣、光污染、钢筋切断、弯曲得机械噪声、废钢筋未及时回收
7
机械设备
漏油污染、能源消耗、废配件丢弃
8
各类运输车辆
噪声、扬尘、有害气体、漏油
9
钢模钢管
装卸、搬运噪声、扬尘、防锈漆震落、锈水、零星扣件散落
10
钻孔平台搭设
使用后得处置
11
工程船舶
船舶生活废弃物处置、水土污染、抛、起锚噪声、主辅机运行噪声、有害气体、油料泄漏污染水源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桥梁打桩噪声得场界限制为昼夜85dB,夜间禁止打桩。
b施工期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T3838-88中所规定得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得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
c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得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d水泥砼拌合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流地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得排水、养护水等有害物质得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流地保护区。
e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等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f桥梁施工得工程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得随意丢入河流或岸边;涵洞出口水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架固,防止冲刷。
g对不可避免得河道及河岸开挖工程,要明确并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范围,将受影响得两牺动物生存环境控制在最小范围。
h水泥砼得搅拌、振捣、运输、灌注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同前。
(7)隧道工程施工:
隧道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隧道开挖
噪声、扬尘、生态破坏、有害气体、废弃物处理
2
废石料装卸、运输
同路基工程
3
隧道支护、衬砌
噪声、有害气体
4
防水、排水
同排水工程
5
路基、路面
同路面工程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洞碴堆置场地应明确弃碴场得范围,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堆置,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注入水体。
b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c隧道内设设置足够得排风设施,施工人员应配置防护用具,以降低作业粉尘与有害气体对人体得影响。
c施工期流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T3838-88中所规定得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得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
d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等作业。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e水泥砼拌合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流地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拌与站得排水,砼养生水等含有害物质废水不得排入表表水I-III类水流地保护区。
f对废料得处理利用。对施工中产生得废料,应妥善放置,不能随便堆放,以免阻塞河道造成水土流失或占用农田,对可用得石渣应分类堆置、利用。路边临时堆放得零星废碴,在公路封闭前应清理完毕。
g 对隧道所用得石材,采取集中料场取料切忌随意布置小料场,使山坡形成遍体鳞伤,破坏了山坡及其植被,若采用商品石材,应在采购合同中提出对临时料场得环保要求。
h严格控制影响范围,不应仅考虑施工方便而任意破坏场地以外得植被。
(8)其它工程施工:
排水、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石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噪声,扬尘,资源消耗,漏油污染,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沿路洒落,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噪声,扬尘,资源消耗,尾气
4
夯实机械
施工噪声 ,水泵能源,漏油污染,排出有害气体
5
砂浆搅拌机搅拌
噪声,砂浆外漏污染
6
砂浆喷射机
噪声,砂浆泄漏污染
7
清洗砂浆设备污水
水污染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a排水工程及挡土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扬尘、振动、废水、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流、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得破坏。
b将弃土、弃碴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流入水体。
c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得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噪声限值为夜间55dB,昼间75 dB。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等作业。如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九、缺陷责任期环境监理:
在施工队伍退场前,环境监理应进行预验收工作,以及资料整理编审总结报告,协助业主准备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