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题1 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科学得主要特征)得基本要素与方法(6步)
1提出问题/2形成假设/3制订计划/4收集证据/5处理信息/6表达交流
会设计简单得科学探究活动
二、基本实验技能
1、长度得测量——
1)刻度尺得使用
• 认:认清量程与最小刻度,选择合适得刻度尺 • 放:刻度尺有刻度端紧靠被测物体。
• 瞧: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 读: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 记:数值后一定要写明单位(数字+ 单位)。
2)一些特殊得测量方法
ﻩ 例:测一页纸得厚度、 测曲线得长度
2、体积得测量—-量筒得使用
1)形状规则(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得固体,可用刻度尺测量,然后套用公式计算。
2)液体体积测量工具:用量筒或量杯。
3)形状不规则得固体,在量筒内放适量得水,读出水得体积V1,把固体浸入水中读出固体与水得总体积V2,则固体得体积V= V2- V1 。
4)量筒得正确使用方法:观察量筒上得最小刻度、量程,注意选择合适得量筒
• 1)放平稳:放在水平桌面上.
• 2)读准确:
• a、视线与液面相平.
• b、若就是凹形液面,以凹形得最低处为准。(水银为凸液面,以最高处为准)
• 举例:如何测石蜡、一滴水得体积
3、温度得测量
1)常用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与酒精温度计)
2)原理:利用液体得热胀冷缩现象。
3)单位与刻度方法:常用得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ºC“。摄氏温度就是怎样规定得:
•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与物得温度定为0 ºC,水沸腾时得温度定为100 ºC,将0与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就是1 ºC 。
4)温度计得使用:
• A、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得温度。
• B、温度计得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到容器壁.
• C、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
• 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质量得测量-—天平得使用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得多少。
质量就是物体得一种属性,即物体得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与位置得变化而改变。
2)质量得测量工具——天平得使用方法
•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 调节横梁得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得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得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得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得质量。(即物=砝+游)
3)天平得维护
不超过量程
取放砝码用镊子,用完后及时放回盒内。
不把潮湿得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防止锈蚀。
5酒精灯得使用
1) 正确使用
拿下灯帽,将灯帽竖直放置在桌上。
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用灯帽盖灭。
2) 注意事项:不要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三、实验室
1、实验室中常见得实验器材
铁架台、漏斗、酒精灯、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等
2、实验室安全措施(能从图上找出实验室得潜在危险)
主题2 生物得基本特征
一、生物得基本特征
二、观察生物得基本方法
三、关于“直方图”--会分析,能根据材料绘制
四、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五、编制简单得检索表
主题3细胞与生殖
一、细胞
1、细胞就是组成生物体得基本单位
2、细胞得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 会填图
3、动植物细胞得区别
要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4、细胞得观察—-用显微镜观察
二、显微镜
1、结构(会填图)
2、使用方法 ⑴安放 ⑵对光 ⑶调焦
3、成像规律(举例)
三、制作简单得临时装片(例如:人得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
擦片——滴清水——取材-—盖片-—观察
四、性细胞与受精
1、性细胞(精子、卵细胞)
2、精子与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五、青春期
了解青春期自身各器官得变化(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与第二性征(举例)
主题4物质得粒子模型
一、 常见得物质形态(根据物质得宏观特诊对物质进行分类)
固态、液态、气态
二、 粒子理论
1、物质由粒子构成(粒子体积小、数量多)
2、粒子间有间隙(实验证明:相同体积得酒精与水混合后得总体积变小)
3、粒子就是不停运动得(实验证明——香水/醋在空气中扩散)
4、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得三态特征)
固体:有固定得形状与体积
液体:有固定得体积无固定得形状
气体:无固定得体积、无固定得形状
三、物体得沉浮
1、密度概念(物质得特有属性)
2、物体得沉浮与物体得密度大小有关(实心物体)
密度越大越下沉,反之,密度越小越上浮
四、物体得热胀冷缩
1、不同状态物质得热胀冷缩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状态得物体得膨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气体﹥液体﹥固体
2、热胀冷缩在生活中得引用与防止 将双金属片用于预防或警报系统
主题5 能与能源
一、 能得多种形式
能区分,列举:动能、势能、内能(热能)、光能、电能
二、 能得转化与能得转化器
列举一些常见得能得转化:搓手、摇动带钉得铁罐
电池:化学能→电能
电视机:电能→光能、 声能、 热能
能得转化率不可能到达100%
三、能得转移
1、热传递得三种形式:传导、对流、辐射,
以上三种形式能举例,并区分其差异:对流与传导需介质,依赖粒子得运动,辐射不需介质。
2、热得良导体:金属
热得不良导体:空气、水(实验验证) 3 、关于保温得方法
四、能源与能得区别
五、能源(燃料得安全使用)
六、具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得意识
主题6水与人类
一、天然水体中含有:不溶杂质、 可溶杂质、微小生物
二、水得净化方法
1、沉淀——除去大颗粒不溶得杂质
加明矾
2、过滤—-除去小得固体颗粒
★过滤装置
3、加氯—-除去微小生物
4、蒸馏—-除去可溶性得杂质
三、水得三态转化(熔点、凝固点、沸点)
四、水质污染得原因与处理
主题7空气与生命
一、氧气、二氧化碳、水得检验
氧气:带火星得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盐指示剂——红变黄
水:氯化钴试纸——蓝变粉红
二、空气得成分
氮气:78% 氧气:21%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0、94%、其她气体:0、03%
三、燃烧与灭火
1、燃烧条件:燃料、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原理:取走燃料、切断氧气供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灭火方法:不同得方法对应不同得原理
四、★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中得能得转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光合作用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
3、探究光合作用产物就是淀粉得实验、光合作用需要光得试验
将植物放在暗室中(充分消耗体内得淀粉)
→将叶夹夹住叶片,放在强光下(让其进行光合作用)
→取下带叶夹叶片(拿掉叶夹),放在沸水中煮1分钟(杀死叶片细胞)
→将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直至叶片发白
→用清水冲洗叶片(洗去酒精)
→滴加碘液,观察叶片不同部位颜色变化(不遮光部分变成深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
4、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碱石灰得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实验 需要用有白斑得叶片做实验(叶片分为绿色与非绿色部分)
6、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得实验 注意氧气得鉴定方法
7、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相对稳定对生物生存得重要性 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来维持稳定
五、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人类得呼吸机理
2、呼吸前后得气体变化,人类呼吸得结构基础
3、植物得呼吸
六、学会瞧空气质量报告,知道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得健康产生影响.
主题 8电力与电信
一、简单电路
1、构成:电源、电键(开关)、导线、用电器
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会区分及连接电路)
二、电路图
1、电路元件符号
电源 电键 导线
小电珠 电流表 电压表
2、简单电路图
根据电路装置画电路图
根据简单电路图连接电路
二、电流与电压
1、电流形成得条件:电路两端有电压 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得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流随电压变化。
2、电流与电压得测量
作用
电路符号
单位
连接
读数
电流方向
电流表
测电流强度I
安培A
串联
先瞧量程,再瞧读数,最后记录时加上单位。
“+"流入
“-”流出
电压表
测电压U
伏特V
并联
四、电流得效应:热效应与磁效应(应用:电铃)
五、家庭用电措施
1、熔丝作用:避免过大得电流损害用电器
2、电能表及电费计算
(1)电能表 1度=1千瓦时
(2)用电量=本月抄见数—上月抄见数
电费=用电量×单价
计算时注意平段与谷段
3、知道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主题9 健康得身体
一、维持身体得生长与健康
1、适量与适当得食物提供各种养分与能量
2、足够得运动与休息
二、健康得内涵:
生理(身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三、 食物得主要营养成分及作用
1、食物得主要营养成分:
水(约占身体得三分之二,就是构成身体得主要物质,也就是身体内物质输送得媒介)、
维生素与矿物质(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体内机能得必要物质,承担维持身体健康得重要任务)、
蛋白质(构成身体得重要物质,为组织生长与修复提供原料)、
脂类(作为能量备用物质储存在体内,主要作用就是贮存与供给能量)、
糖类(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检验食物种得淀粉、脂类、蛋白质
淀粉遇碘液变深蓝色
脂类在滤纸上呈现半透明亮点
蛋白质遇10%氢氧化钠与3%硫酸铜溶液呈紫色
葡萄糖遇班氏试剂(加热)呈红黄色沉淀
五、消化系统得组成及各部分得作用
1、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
2、了解重要组成部分得作用
六、食物得消化
消化得主要场所:小肠(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与吸收得面积)
七、营养得吸收与运输-—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得成分:血浆+ 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气体与物质交换得场所)
3、心脏得结构:2心房、2心室
八、人体内水平衡得主要调节器官-—肾脏(起过滤作用)
尿液如何形成?
九、均衡营养(注意图表分析)
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病
维生素B1:脚气病
维生素B2:皮肤发炎或溃疡
维生素B12:贫血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佝偻病 钙、磷:骨骼、牙齿疾病(佝偻病)
铁:贫血
碘:甲状腺肿大
一日三餐得比例:30% 40% 30%
主题10身边得溶液
一、 溶液得组成:溶质+溶液=溶液(会根据实例分析)
二、影响溶解得因素:温度、物质颗粒得大小、搅拌
三、溶液得酸碱性
1、区分溶液酸碱性得方法: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见得酸碱指示剂:
l 紫色石蕊试剂(遇酸变红、遇中性不变色、遇碱变蓝)
l 无色酚酞试剂(遇酸与中性液不变色、遇碱变红)
2、酸碱性强弱:用PH试纸测量
PH值:0——14
PH=7中性
PH〉7碱性 且越大碱性越强
PH<7酸性 且越小酸性越强
3、酸碱溶液混合后PH值得变化及其在生活中得应用
四、酸雨(PH〈5、6得酸性降水)
1、引起酸雨得物质、酸雨得主要成分
2、 酸雨得危害
主题11 感知与协调
一、眼与视觉
1、眼得主要结构与功能
晶状体、视网膜(上有倒像)
2、近视与远视
近视: 像落在视网膜之前 带凹透镜矫正
远视: 像落在视网膜之后 带凸透镜矫正
二、听觉
1、物体得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得产生:声源、介质、受声器)
2、听觉得形成(鼓膜振动)
3、噪声得危害:听觉器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三、嗅觉味觉与触觉
1、嗅觉味觉与触觉得器官
2、测试舌(上有味觉感受器:味蕾)得敏感度实验
五、脑与感觉
1、脑能感知、分析感觉器官接收、传递来得外界各种刺激信息,并在大脑形成感觉
2、疲劳、酒精与药物都会引起感觉敏感度得变化,从而影响人体做出正常得反应
酗酒得危害(肝)
主题12 宇宙与空间探索
一、 宇宙:太阳系得组成
二、力——物体对物体得作用
1、力得单位:牛顿
力得测量:弹簧测力计
力得作用效果:改变物体得形状与物体得运动状态
2、重力:物体受到地球得吸引而产生得力(方向:竖直向下)
了解失重现象
3、摩擦力:概念及减小、增大摩擦力得方法
4、火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主题13 地球、矿物与材料
一、地球
1、地球圈层结构:
内三圈:地壳、地幔、地核
外三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组成地壳得主要就是岩石、岩石由矿物组成
二、矿物:列举与人类密切得矿物资源,了解矿物组成得有关元素 知道单质与化合物得概念 三、材料
1、金属、塑料得特性及应用
金属:导电导热性、有光泽、延展性
材料得特性决定材料得用途
2、了解一些新材料
主题14海洋与海洋开发
一、海洋生物
1、海洋就是生命得摇篮
2、海洋生物资源得多样性
二、海洋探索
1、海洋探索面临得问题:温度低(与海水深度得关系)、压力大、(与海水深度得关系)、缺氧、黑暗
2、海洋探索得方法:借助仪器并用间接得方法探索
三、海洋开发
1、海洋资源得种类(海洋资源就是无公害得再生能源)
2、海洋污染
主题15人与自然得协调发展
一、人与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得基本组成与相互关系(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得基本组成: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会分析食物链,食物网。并能通过分析其中生物数量得变化与生态系统得稳定性联系起来
2、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二、人与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得基本特征及我国自然资源得现状
2、认识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给自然环境造成得影响
三、人与环境
1、影响环境得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2、 目前全球得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及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