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pdf

上传人:be****ey 文档编号:4355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禹鑫等: 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 7 5 大体 积混凝 土梁 早期 承载 力计 算 周禹鑫 , 许丽佳 , 张云峰 , 于德湖。 , 罗淑芳 ( 1 .大庆油 田工程建设有 限公 司化建公 司。 黑龙江大庆1 6 3 0 0 0; 2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大庆1 6 3 3 1 8 ; 3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山东青岛2 6 6 0 3 3; 4 .大庆市石 油工 程建设有 限公 司 . 黑龙江大庆1 6 3 31 8) 【 摘要】 利用已有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 强度场的计算理论 , 对混凝土大梁的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通 过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随龄期的变化规律, 准确掌握各龄期的承载力值。通过确定相关的极限承载 力标准, 得到符合承载力要求的拆模龄期 , 为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提前拆模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梁; 早期承载力; 温度场; 强度场; 入模温度; 环境温度 【 中图分类号】 T U 3 7 5 .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8 6 4 ( 2 0 1 3 ) 0 6— 0 0 7 5 — 0 3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梁在现 代建筑中大量应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且不易散 失, 导致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大。内外温差引起温度应力, 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国内外学者对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已有 较多研究 , 但其主要集中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 应力场 以及温度裂缝等方面。目前, 也有少数学者开始对大体积 混凝土的截面强度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室变温养护设备对 混凝土试块进行变温养护, 得 出当混凝土的时间 一温度历 程曲线不同时, 其强度发展也不同的结论 J 。 本文利用已有对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研究成果, 计算大 体积混凝土梁的温度场、 强度场。通过对强度场离散得到 简化的梁承载力模型, 利用简化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不同 温度下各龄期大梁的极限抗弯、 抗剪承载力以及相对受压 区高度。利用承载力评价标准, 评价判断承载力是否满足 要求, 从而估算大梁拆模时间。 1 基本工况 本文以 1 . 4 m2 . 8 m的大粱为例, 配置 C 4 0混凝土, 其 骨料配合比及材料特性见文献[ 4 ] 。环境温度指浇筑施工 时的环境大气温度, 入模温度指混凝土进入模板时混凝土 自身的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环境温度将直接影响构 件的强度发展。如果没有采取措施降低或提高混凝土骨料 温度, 混凝土的运距不大 , 搅拌完成很快入摸, 则混凝土人 模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有时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 混凝土罐车在太阳下暴晒一段时间, 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能 会高于环境温度。当骨料进行处理后, 其温度值能控制在 一 定范围内, 可 以假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保持不变。根据 G B 5 0 1 6 4— 9 2 (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第 4 . 3 . 6条规定 : “ 混 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 3 5 最低 不宜低于5 ~ C。 ” 结合以上要求,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梁考虑 以下三种工况 : 0● 00 ● 0o● oo ● 0o● o0 ●o o● o0 ●o o● 0o● 0 o● 00● o0 ●0 0●o 0● o0 ●o o● oo● 0 o● oo ●o0 ● 00● 0 0● 00● 00 ● 。o. 0o . o。. o口◆ bo ● 0o● oo ●o o● oo ● 0o● 0o ●0 0●0 0● 0O ●00 ●0 o● oo● oo ● oo● 00 ● 0o● 0 5结语 ( 1 ) 内嵌墙板对结构的刚度有较大的提高, 使结构的 自振周期减小。 ( 2 ) 布置内嵌墙板后, 结构的振型将会改变。 ( 3 ) 在采用 H型钢柱的多层内嵌墙板钢框架结构的 初步设计中, 结构的基本 自振周期可按《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 构技术规程》 中建议的经验公式估算。 ( 4 ) 内嵌墙板可明显减小结构在地震时的层间侧移,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内嵌墙板的抗侧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刘玉妹, 李国强 . 带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及理 论研究 [ J ] . 建筑结构学报 , 2 0 0 5, 2 6 ( 3 ): 7 8—8 4 . [ 2 ] 李国华, 郁银泉, 顾强. 钢框架内填混凝土墙结构体系有限元 分析[ J ]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 0 0 7 。 3 3 ( 5 ) : l 7 — 2 O . [ 3 ] 李 国强 , 李欣 , 孙飞飞 , 等 .钢结构 住宅体 系墙板 及墙板 节点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1 O] 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J ]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 0 0 3 , 2 3 ( 1 ) : 6 3—7 0 . 刘 肖凡 , 彭少民 , 李篙峰 .钢框 架砌体围护体系试验研究 及有 限元分析[ J ]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4 , 2 6 ( 2 2 ) : 5 2— 5 6 . Ho l me s M.S t e e l F r a me s wi t h B r i c h wo r k a n d Co n c r e t e I n fill i n g [ J ]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o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s , 1 9 6 1 , 1 9 ( 6 5 0 1 ) : 4 8— 6 0 . 高松 召 .基 于等效斜撑模型 的内嵌墙 板钢框 架抗震性能 研究 [ D] .哈尔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0 1 1 . G B 5 0 0 0 9—2 0 1 0, 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 [ s ] . G B 5 0 0 1 1—2 0 1 0, 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 s ] . C E C S 2 6 1 : 2 0 0 9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s ] . J G J 9 9—9 8 , 高层 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 s ]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1一I 6 [ 作者简介] 杨晓杰( 1 9 7 6一 ) , 女,内蒙古赤峰人, 工程师, 硕 士,从事钢结构方面的工作。 7 6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3年第 6期 ( 总第 1 8 0期 ) 工况 1 : 取环境 温度 与 人模 温度 相 同 , 其 变化 范 围为 5 ~ 3 5 。 工况 2 : 入模 温度高出环境温 度 5 q C, 入模 温度 取 5 ~ 3 5 ℃ 。 工况 3 : 人模温度保持 1 5 ~ ( 2 不变 , 环境温度取 5~ 3 5 %。 2温度场模拟与强度场计算 2 . 1 温度场模拟 根据文献 4对大体积混凝土梁温度场的模拟方法模拟 大体积混凝土梁温度场 , 得到不同工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梁 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随入模温度、 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 1 、 图2所示。 赠 追 堪 环境温度, ℃ 图1混凝土梁最高温度曲线 环境温度, ℃ 图2 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曲线 从图中可看出, 各工况下混凝土梁中心点的最高温度 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当混凝土与外界的温差保 持不变时, 其中心点与表面点的最大温差也保持不变; 工况 3条件下, 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大, 其最大温差减小, 这是由于 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减小, 放热速率减慢, 内外温差减 小; 环境温度 5 ℃, 入模温度 1 5 ℃时, 混凝土梁 内外温差 2 6 . 5 9 ℃, 略大于 2 5 %, 其余工况内外温差均小于2 5 ℃, 满足 要求 。 篓 环境温度, ℃ 图3 中心点2 8 d 强度百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 环境温度, ℃ 图4 中心点达到1 0 0 %强度所用时闻随温度变化 曲线 2 . 2 强度计算 根据文献[ 2 ] 对大体积混凝土梁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梁各点强度, 建立各龄期强度场分布图。由 图3可知, 当环境温度与人模温度均不小于5 ℃ , 龄期为 2 8 d 时中心点强度百分数均大于 1 0 0 %, 这与混凝土冬季施工条 例所规定内容相同。从图4可看出, 各工况下混凝土中心点 达到 1 0 0 %强度所用时间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中均有一 个明显的拐点。当小于此环境温度时 , 随环境温度的增大, 其时间降低明显; 当大于此环境温度时, 曲线变化平缓。 3 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3 . 1 建立承载力计算简化模型 对大体积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承载力分析, 假定钢筋混 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满足四项基本假定 】 。当 强度等级为 C 5 0及以下时 , =0 . 0 0 2, s =0 . 0 0 3 3 。又由 于构件满足平截面假定 , 当受压区边缘达应变值达到极 限 应变 8 时, 其下一段范围内混凝土的应变均在 以上, 该 范围内混凝土应力均能达到强度极 限值。构件破坏时, 截 面应力如图5所示, 用等效应力图形代替混凝土应力图形如 图 6所示 。 图5截面应力图 图6等效矩形应力图 图7受弯承载力计算简图 根据等效应力图形可以得到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抗弯承 载力简化计算模型, 如图7所示。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极限状 态下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 因此假设换算受压区高度 ≥n 。 + a , 利用力与力矩平衡原理得到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抗弯承 %/ 糕 骥 、 榭赠 略 { = = 周禹鑫等: 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 载力计算公式, 如式 ( 1 ) 和式 ( 2 ) 所示: f , A 。 - f , a + A = 。 ( b 一 2 b 。 ) 口 。 + ( b 一 2 b 一 2 6 2 ) 口 2 + L , ( b一2 6 1—2 6 2 ) ( —d 1一口 2 )+ l 2 b 1 + 2 b 2 ( —a 1 ) ( 1 ) M = A : ( h o — o ) + a 。 ( b 一 2 b 。 ) o ( h 。 一 O ,1 / 2 ) 十 ( b - 2 b l -2 b 2 )口 2 ( h o一Ⅱ l 一口 2 / 2)+ ( b 一2 6 l 一2 6 2 ) ( --t l I 一 ) ( k --i l l --a 2一 )+ d o 。. 2 b l x ( ^ 。一 x / 2 )+t g . 2 b : ( —n 。 ) ( - 口 l 一 ) ( 2 ) 3 . 2 极限承载力计算 瑶 乏 躁 名 环境温度, ℃ 图8 工况 1 满足抗弯承载力的龄期曲线 环境温度I T . 图9工况i 满足抗弯承载力 的龄期 曲线图 环境温度, ℃ 图l 0工况3 满足抗弯承载力的龄期曲 力设计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图中数据显示 , 当温度越高, 混 凝土大梁达到9 5 %设计承载力和 1 0 0 %设计承载力直接时 间差越小 , 这说明承载力增 长速度 加快 , 这是 由于 混凝 土强 度发展加快导致。从图中曲线的平缓可以看出, 当混凝土的 环境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 曲线较陡, 增大环境温度龄期明 显降低 ; 当高于这一温度时, 曲线平缓 , 增大环境温度龄期无 明显 变化 。 4结语 通过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梁的温度场、 强 度场、 承载力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 ( 1 ) 在不同工况下, 截面尺寸为 1 . 4 m 2 . 8 m的混凝 土大梁, 其中心部位温度最高, 最高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增大 而增大, 但混凝土梁内外温差均小于 2 5 ℃, 满足裂缝控制的 要求 。 ( 2 ) 利用成熟度理论对大体积混凝土梁各点强度计 算可知, 当环境温度与入模温度均不小于 5 ~ C时, 混凝土中 心点的强度百分数均大于 1 0 0 %; 各工况下混凝土中心点达 到 1 0 0 %强度所用时间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中均有一个 明显的拐点 , 拐点温度为 1 5 ~ C。因此浇筑混凝土时, 环境温 度易大于 1 5 ℃, 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强度发展的时间。 ( 3 ) 当环境温度不大于 5 9 0 时, 达到 1 0 0 %抗弯承载力 所需时间大于 2 8 d , 这与混凝土冬季施工条例相符。大体积 混凝土梁达到 9 5 %抗弯承载力所需时间均小于2 0 d , 若能准 确计算得到承载力发展规律, 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加快 施工进度 。 本文研究将为大体积混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提供一 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为不同尺寸, 不同养护条件下大体积混 凝土梁早期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 邹传学, 张衍龙, 等. 大体积混凝土温升与强度增长的试验研 究[ J ]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9 , 3 0 ( 5 ) : 1 1 0 — 1 1 7 . [ 2 ] 刘刚, 徐有邻, 余成行 . 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强度的实测及研究 [ J ] . 混凝 土, 2 0 0 7 , ( 9) : 1 0 2—1 0 4 . [ 3 ] 吴立强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 匹配条件下 强度试验研究 [ J ] . 中 外公路 , 2 0 0 9, 2 9 ( 6 ) : 2 7 8—2 8 1 . [ 4 ] 许丽佳, 于德湖, 张云峰, 等.大体积混凝土早期相对受压区 高度研究一第 2 1届全 国结 构 工程 学 术会 议 论文 集 [ M] . 北 京 : 《 工程力学》 杂志社 , 2 0 1 2 : 1 4 1—1 4 6 . [ 5 ] 王振东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 2 0 0 3 . [ 收稿 13 期 ] 2 0 1 3—0 7— 0 5 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各 [ 作者简介] 周禹鑫( 1 9 8 8 一) , 女, 黑龙江大庆人, 硕士, 从事工程 工况下, 大体积混凝土梁各龄期的承载力。若能准确计算大 结构抗震研究。 体积混凝土梁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9 5 %或 1 0 0 %所需时间, 则能做到提前拆模 , 加快工期, 节约成本。大梁达到设计极 限承载力 9 5 %或 1 0 0 %所需 时间与温 度的关系 曲线如 图 8~ 图 1 O所示 。从 图中可以看出 , 随温度的增大 , 达 到相应 承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