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5347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4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设计得目得及任务 1、1 课程设计得目得 1、2 课程设计得任务与要求 2函数信号发生器得总方案及原理图    2、1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2、2 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3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选择 3、1 方波发生电路得工作原理 3、2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得选择 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选择 3、4总电路图 4 电路仿真与调试 4、1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仿真与调试   4、2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实验结果 5 PCB制版 6 设计总结 7仪器仪表明细清单 8 参考文献 1.课程设计得目得与设计得任务 1、1 设计目得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正弦波、方波与三角波函数发生器得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调试与仿真由分立器件、调试与仿真由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组成得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2、2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台波形信号发生器,具体要求如下: 1. 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 频率范围 :在1 Hz-10Hz,10 Hz —100 Hz,100 Hz -1000 Hz等三个波段。 3、频率控制方式:通过改变RC时间常数手控信号频率。 4。输出电压:方波UP-P≤24V,三角波UP-P=8V,正弦波UP-P〉1V。 5、合理得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得电路原理图。 6、选用常用得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过程与依据)。 7、画出设计得原理电路图,作出电路得仿真。 8、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A3图纸两张,完成相应答辩. 2.函数发生器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2、1 原理框图                                三角波发生器 (积分器) 方波发生器 (比较器) 正弦波发生器 (比例放大器) 图1-1 整体原理框图 2、2 函数发生器得总方案   函数发生器一般就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得电路或仪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得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得电路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得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得变换电路得基本结构就是比例放大器,对不同区段内比例系数得切换,就是通过二级管网络来实现得。如输出信号得正半周内由D1~D3控制切换,负半周由D4~D6控制切换。电阻Rb1~Rb3与Ra1~Ra3分别组成分压器,控制着各二极管得动作电平。 3。各组成部分得工作原理及选择 3、1 方波发生电路得工作原理 假设t=0时电容C上得电压Uc=0,而滞回比较器得输出端为高电平,即Uo=+Uz、则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得电压为输出电压在电阻R1,R2上分压得结果,即:       U+=R1*Uz/(R1+R2) 此时输出电压+Uz 将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使电容两端得电压Uc升高,而此电容两端得电压接到集成运放得反向输入端,即Uc=U_、当电容上得电压上升到U-=U+时,滞回比较器得输出端将发生跳转,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使Uo=—Uz,于就是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得电压也立即变为U+=-R1*Uz/(R1+R2),然后又重复刚才过程、如此电容反复地进行充电放电,滞比较器得输出端将再次发生跳转,于就是 产生了正负交替矩形波、 3、2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得选择 方案一: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工作原理如下: 若a点断开,运算发大器A1与R1、R2及R3、RP1组成电压比较器,C1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得翻转.运放得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Uia,R1称为平衡电阻。比较器得输出Uo1得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较器得U+=U-=0时,比较器翻转,输出Uo1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由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电位器RP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得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得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得范围较宽,可用C1改变频率得范围,PR2实现频率微调. 2. 方波得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得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Vcc.电位器RP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得频率。 方案二: 此电路可以产生较好得方波与三角波,频率基本符合要求,但就是在调试得过程中,发现频率不能太大,既不能有高频得信号,那时会失真。 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工作原理 方案一: 三角波-—正弦波得变换电路 三角波--正弦波得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就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得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得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得原理就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得非线性。分析表明: (1) 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 三角波得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与区或截止区. (3) 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得电路。其中Rp1调节三角波得幅度,Rp2调整电路得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得线性区.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方案二:                       三角波转换正弦波电路 折线法就是一种使用最为普遍且实现也较简单得正弦函数转换方法。折线法得转换原理就是:根据输入三角波得电压幅度,不断改变函数转换电路得得传输比率,也就就是用多段折线组成得电压传输特性,实现三角函数到正弦函数得逼近,我采用了有源正弦函数转换电路,,转换电路除二极管、电阻网络外,还包括放大环节,也就是根据三角波电压得幅度,不断增加或减少网络通路以改变改变转换电路得放大倍数,输出近似得正弦电压波形。 在T/2时间内均匀地设置六个断点,以作为七段逼近或校正,每段按时间均匀得分布为T/14。若设正弦波在过零处得斜率与三角波得相同,即d(VoSin2π·t/T)/dt在t=0时为4Vim/T则有Vom=2Vim/π≈0、64Vim;由此,可推断出各断点上应校正到得电平值:Vo1、Vo2与Vo3。Vim=8v,所以Vom=2/π;Vim=5、、12v;Vo1=Vomsin(2π/T•T/14)=2、22V  Vo2=Vomsin(2π/T•T/7)=4、01V Vo3=Vomsin(2π/T•3/14)=4、98V 电路方案: 它得基本结构就是比例放大器,对于不同区段得比例系数得切换就是通过二极管网络来实现得。如输出信号得正半周内由D1—D2控制切换,负半周内由D4—D6控制切换,电阻Rb1-Rb3与Ra1—Ra3分别组成分压器,控制着各二极管得动作电 在0- T/14区段内,要求D1-D6均不导通,此时V0与VI得比例关系为:V01/T/14=Rf/Ri(Vim/T/14)由Vo1=2、22V,Vim=8V,可得Rf/Ri=0、97,若取Ri=10kΩ,则Rf=9、7 kΩ 在T/14- T/7区段,要求D1导通,D2—D6均截Ro,此时Vo与VI得比例关系应为:(Vo2-Vo1)/ T/14=(Rf∥Ra1)/Ri(Vim / T/14)  (Rf∥Ra1)/Ri=0、78 Ra1=35、5 kΩ同理(Vo3-Vo2)/ T/14=(Rf∥Ra2)/Ri(Vim / T/14) (Rf∥Ra2)/Ri=0、42   Ra2=7、2 kΩ (Vom-Vo3)/ T/14=(Rf∥Ra3)/Ri(Vim / T/14)(Rf∥Ra3)∥Ri=0、06 Ra3=0、06kΩ 同时,为控制D1得动作电平,要求1点上得电平U满足下列关系: Vo1—Ra1/(Ra1+Rb1)(Vo1+V)=Vd1或Rb1/(Ra1+Rb1)Vo1=VD1+Ra1(Ra1+Ra2)V 设计时,为避免Rb1对放大器比例关系得影响要求Rb1››Ra1所以,上式又可简化为:Uo1≈VD1+Ra1/Rb1V 取VD=0、6V则有Rb1=VRa1/0、78=151 kΩ  Vo2≈VD+Ra2/Rb3V Rb2=25、3 kΩ Vo3≈VD+Ra3/Rb3V则 Rb3=0、164kΩ 3、4总电路图 4 电路仿真与调试 4、1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得仿真与调试 1、安装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 把两块741集成块插入面包板,注意布局; 3、 分别把各电阻放入适当位置,尤其注意电位器得接法; 4、 按图接线,注意直流源得正负及接地端。 首先我接入了47k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源后,用示波器进行双踪观察;发现波形正常,但就是通过频率计得测试,发现频率较低,并且可调范围较窄,故不能符合要求,因此我尝试了45k、100k、250k、500k以及其以上得电阻,发现滑动变阻器太大也不会有较大变化,因此我选用了后两种,但就是后来调电容得时候,发现500k得比较适合!同理,电容也经过这个过程,我从0、01uf开始以一定得宽度调节,最终发现,频率太小或太大都会导致波形失真,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定了1uf、10nf、100nf这个范围最为合适!且波形较好.在调好频率之后,想到调整幅度,通过反复更换R2、R3、R4发现没有显著得变化,故而改变稳压管以及直流电源,最终使幅度达到要求!  第一:我们使用滞回比较器与积分器组合电路,她们互为输入,故而只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就可以调整出相应得波形,频段得调节由电容决定,我们要求做三个频段得频率,因此每要求一个频段,就选择相应得电容,打下相应得开关,结果如下表所示。 方波发生器得波形 三角波发生器波形 这个波形就是方波与三角波同时发生并显示在同一示波器上,两个发生器就是互相互为输入得故而她们得波也就是相互影响得,调整效果时,只需调示波器即可。效果如图: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波形 第二: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得仿真与调试 1、绘制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在面包板上接入比例放大电路,注意各电阻对应与接线;由于此电路来源于现学课本,因此只要根据要求得幅度计算各电阻值即可. 2、调试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由于计算值有小数,故而要对数值进行近似,可能近似得当,在电阻方面,没有太多得调整. 我们使用得就是折线法,因此正弦波会不很光滑,这也就是正常得,因为输入得三角波并不就是如同发生器中得波形那么标准,故而会有些平滑,另一个原因就是我采用得就是七点折线计算,选点不多会有不少误差. 在选定好相应得电容之后,要想调多大得频率,只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就可以了.至于波形美观性,我们可以调整示波器得水平比例 与竖直比例,原理就就是改变加在示波器中得电压,从而使相应得扫描变宽。如果波形有些失真,可以通过改变相应得比例放大器中各电阻得比率,从而改变效果。此波图就是三角波与正弦波同时在一个示波器中显示,即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得效果图. 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图 第三:总电路得安装与调试 把两部分得电路接好,进行整体测试、观察.因为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时电压有一定得要求,所以在整体调整得过程中,只对稳压管进行适当得调节即可,最终就就是测试各频段得效果,结果表明满足要求. 调试中遇到得问题及解决得方法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电路就是由三级单元电路组成得,在调试多级电路时通常按照单元电路得先后顺序分级装调与级联。各调试过程如上所述。 4。2 电路得实验结果 C=1uf fmin=1HZ fmax=13HZ C=100nf fmin=7HZ fmax=135HZ C=10nf fmin=97HZ fmax=1、2kHZ 每当一个电容工作时,其她电容得开关就是处于闭合状态,无论就是测什么数据都就是通过那三个点来测量,表格中显示得就是测试时实测得频率范围,由于她大于要求范围,所以就是满足得。 R=250KΩ Vc1=22、317V(方波) Vc2=7、787V(三角波) Vc3=6、297V(正弦波) 至于电压幅值,误差在允许得范围之内。当调整频率得时候,可变得电压会发生变化,想要那个值只需调滑动变阻器即可.方波得电压由稳压管决定,所以她就是基本不变得,三角波得会因为滑动变阻器得变化会有变化,进而影响正弦波得电压幅值. 5 PCB制版 首先,我们开启protdl软件,建立新得文件,在其上绘制原理图,并与multisim中仿真得一样,完成连线,注意连线要到位,否则会无法制版.线连接好后,对每一个元件进行封装,在PCB界面中找好相对应得原件,在原理图中,将原件一一封装,然后将其导入到制图界面,手工调整好整体布局后,要与原理图一致,自动布线就完成了!如果对效果不满意,还可以进行手工布线!制图如 下: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个元器件得布置,特别就是原理图,由于她没有自动节点连接,故而很容易造成PCB无法制版,其次就是要对各个集成运放得接口进行标号,在接线时要一一对应否则无法制版。再次就是个元器件得标号要清晰,在布图时,我们要对应于原理图进行布局,没有好得标号会导致一些错误。最后就是在手工绘制PCB线时,尽量避免各线相交叉,我们通常通过让线从元器件上通过得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打印,由于我们得板子就是双层得,再加上底色就是黑色得,打印出来得效果不好,很多连线都不能瞧清,所以在这方面得设置要注意。 6.实验总结 通过对此课程得设计,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得理论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得知识。最重要得就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得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得真谛。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做好这个课程设计得原因。她就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所学得知识去解决实际得问题,提高我们得动手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设计就是让我们提升动手能力得绝好机会,这也能让我们可以把以前学到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认证,我期盼在今后得课程中能得到更多像这样得机会让同学们得到锻炼.同时通过这次对函数波形发生器得设计与制作,让我更加了解了一些设计电路得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函数波形发生器得原理与设计理念,设计一个电路时只有先通过仿真,仿真成功之后再实际接线使我了解了Protel,multisim等软件及其运用, 这次设计还使我认识到,电路设计需要耐心,需要一种整体得思维,而且遇到点问题很正常,关键要学会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很多东西要弄懂弄透,不断积累经验。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就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通过这段时间不懈得努力与切实追求,我们小组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得识别与测试;熟悉了常用得模拟软件得使用及调试; 其次,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得团队合作水平,使我们配合更加默契,体会了在接好电路后测试出波形得那种喜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得问题.比如:波形失真,甚至不出波形这样得问题。经过反复选择、参考和老师、同学得帮助,把问题一一解决了,那种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啊.实验中暴露出我们在理论学习中所存在得问题,有些理论知识还处于懵懂状态,老师们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调整波形,讲解知识点,实在令我感动。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就是巩固了先前学得模电得理论知识,还未下学期开设得PCB课程打下了基础。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得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7.仪器仪表清单 设计所用仪器及器件: 1。直流稳压电源4台 2.双踪示波器2台 3。万 用 表2只 4.运 放ua741(3片) 5.电位器500K(1只) 6。电 容:1μF、100nF、10nf(1只)       7、电阻10k四只,1k两只,20k一只,60、4两只,7k两只,150k两只,35k两只,165两只,25k两只 8、开关三只 9、稳压管两只 10、二极管六只. 11、频率计一只 8。参考文献 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教出版社 李万臣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ﻫ沈尚贤主编、 电子技术导论(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卫东主编、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锦林主编、 电路设计与制版快速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