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3 6 四川 I 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 3 9卷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混凝土钢纤维的掺量对声速和强度的影响 张庆 芳 ( 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孝感4 3 2 0 0 0 ) 摘要: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各种配合比的试验, 采用无损测量声速 、 常规测量测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判别出混 凝土超声速仪声速及强度的关系, 结果基本相似, 其趋势是一致的。从而对探测 C 4 0混凝土的建筑物在建造过程 中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内部隐患 、 裂缝及其他破坏情况, 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同时, 并确定出钢纤维 体积掺量的合理值, 即: C A 0混凝土钢纤维的掺量应控制在 1 . 0 % ~1 . 4 %。 关键词: 体积掺量; 钢纤维; 无损检测 ; 合理掺量 中图分类号 : T U 5 9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6— 2 3 6— 0 3 Co n c r e t e s t e e l f i b e r c o n t e n t 0 n t h e s p e e d o f s o u nd a n d i nt e n s i t y Z H A N G Q i n g f a n g ( H u b e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U 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X i a o g a n 4 3 2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a v a r i e t y o f s t e e l f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wi t h t h e r a t i o t e s t , u s i n g n o n — d e s t r u c t i v e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t h e s p e e d o f s o u n d , me a s u r e d b y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me a s u r i n g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d e t e r mi n e t h e v e l o c i t y o f Ul t r a s o n i c s p e e d d e t e c t o r an d t h e i n t e n s i t y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h e r e s u h s a r e s i mi l a r , t h e t r e n d i s c o n s i s t e n t . T h u s , d e t e c t i o n o f C 4 0 c o n c r e t e b u i l d i n g s d u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r o p e r a t i o n a r i s i n g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h e v a r i o u s i n t e r n a l p r o b l e ms , c r a c k s a n d o t h e r d a ma g e , t o ma k e a mo r e v a l u a b l e r e f e r e n c e . At t h e s a me t i me , a n d d e t e rm i n e t h e v o l u me o f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v alu e, n a me l y: C 4 0 c o n c r e t e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 t e n t s h o u l d b e c o n t r o l l e d a t 1 . 0 %t o 1 . 4% . Ke y wo r d s : v o l u me f r a c t i o n; s t e e l fi b e r ; ND T; r e a s o n a b l e d o s a g e 1 概述 我 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 代中期, 开始引进瑞士、 英国等国的回弹仪和超声 仪 , 并结合工程应用开展 了许多研究工作 。2 0世纪 6 0年代初即开始批量生产回弹仪 , 并研制成功了多 种型号的超声波检测仪 ; 在检测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 2 0世纪 7 0年代 以后 , 我国曾多次组织力量攻关 , 大 大推进 了结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新加坡政府在新世纪大酒店( N e w Wo r l d Ho t e 1 ) 塌陷之后 明文规定 : 二层以上 的建筑物必须每五年 进行质量检测 , 马来西亚政府在 Hi g h t l a n d T o w e r 灾 难 以后 , 对相关法律进行补充 , 规定高于五层的高层 建筑物每隔十年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通过后再 颁发建筑物的可使用证 明。可 以看出 , 如何探 测建 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内部隐 患 、 裂缝及其他破坏情况 , 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6 ~6 作者简介: 张庆芳( 1 9 6 6一) , 女, 湖北广水人, 硕士,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房屋建筑学教学及混凝土、 施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 目( B 2 0 1 0 2 7 0 4 ) E —ma i l : x g z h a n g q @ 1 6 3 . c o n 题。因此 , 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是 预防建 设工程质量事故的不断发生、 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 措施 , 在建筑工程中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试 验用原 材料 本试验用水泥为武汉亚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房 牌强度等级为 4 2 . 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其力学性能 良好 ; 粗骨料粒径为 5~ 2 0 mm级配 良好的碎石 ; 细 骨料为细度模数为 2 . 7 4、 级配 良好 的中砂 , 其表观 密度为 P =2 . 6 5 g / c m ; 钢纤维是武汉汉森钢纤维 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的汉森牌剪切 型钢纤维 , 其密度 为 7 8 0 0 k g / m , 长径比 l / d:3 3 ; 减水剂为武汉武钢 实业浩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N F J 。 1型萘系高效减 水剂。矿渣为武汉钢铁厂生产的粒化高炉矿渣, 经 磨细比表面积为 4 3 2 0 c m / g 。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 剂, 能使在不增加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的情况下, 获得 较好的和易性 , 增大流动性和改善粘聚性 , 减少泌水 性, 从而提高混凝土基体的强度。 3 试验过程 本试验采用上述材料, 配制 C F 4 0混凝土, 其水 灰比为 0 . 4 1 , 采用不 同的钢纤维掺量 , 配制出 2 8 d 张庆芳: 混凝土钢纤维的掺量对声速和强度的影响 2 3 7 龄期 的钢纤维混凝土 , 试验过程 中混凝土拌 和物的 坍落度控制在 1 0 0— 3 0 0 m m之间。由于本试验采 用的粗骨料直径为 5~2 0 mm, 根据规定 , 配制的混 凝土试块应采用 1 0 0 mm1 0 0 mm1 0 0 mm的立方 体试件。混凝土制作采用机械搅拌 , 机械振捣成型 , 成型后的试件采用标准养护。 3 . 1 钢纤维掺量对声波在混凝 土中传播速度的影 响 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能反映混凝土的密 实度 , 而混凝土的密实度又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 , 混 凝土越密实, 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越短, 声速 越大 , 混凝土强度就越高 ; 反之 , 混凝土越疏松 , 声波 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越长 , 声速越小 , 混凝土强度 也就越低 。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 在混凝土中掺人钢纤维后 , 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普遍提高, 编号为 1的 不掺钢纤维 的普通混凝土, 其 2 8 d的声速值为 6 . 6 5 k m/ s , 编号为 2~1 1的混凝土试件 , 钢纤维 掺量分 别 为 0 . 2 % 、 0 . 4 %、 0 . 6 %、 0 . 8 % 、 1 . O % 、 1 . 2 %、 1 . 4 % 、 1 . 6 % 、 1 . 8 %、 和 2 . 0 % , 其 2 8 d声速值分别 为 6 . 7 5 k m/ s 、 6 . 8 7 k m/ s 、 6 . 9 6 k m / s 、 7 . O 1 k m / s 、 7 . 0 8 k m/ s、 7. 1 3 k m/s 、 7 .1 8 k m/ s、 7. 0 8 k m/s 、 6. 9 6 k m / s 和 6 . 8 4 k m/ s 。当钢纤维掺量从 0 . 2 %增大到 1 . 4 %时 , 随着钢纤 维掺量 的增加 , 由于钢纤维与混 凝土基体的良好粘结作用, 使混凝土孔隙率减少, 提 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 使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 度提高。但当钢纤维掺量从 1 . 4 %增大到 2 . O %时, 由于钢纤维掺量的增加, 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 硬化 后的混凝土密实度降低 , 声波在混凝土 中的传播速 度也依次降低, 如图 1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 C 4 0 钢纤维混凝土的掺量应控制在 1 . 0 % ~1 . 4 %。 表 1 钢纤维掺量 与声速及抗压强度 的关 系 T a b l e 1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t e n t a n d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i t h t h e s p e e d o f s o u n d 编号 比 超声波声速 抗压强度 / ( k m / s) / M P a ( 常规检测结果 ) 7 d 1 4 d 2 8 d 6 0 d 7 d 1 4 d 2 8 d 6. 2 O 6 . 3 2 6 . 6 5 6. 8 O 41 . 0 4 3. 1 4 5. 6 6. 3 5 6 . 5 4 6 . 7 5 6. 8 7 4 3. 5 4 5. 6 4 9. 6 6. 4 5 6 . 6 3 6 . 8 7 6. 9 5 4 5. 6 4 7. 4 5 2. 7 6. 5 2 6 . 7 3 6 . 9 6 7. 0 3 4 8. 2 5 0. 6 5 4. 7 6. 6 0 6 . 8 6 7 . O1 7. 1 2 4 9. 5 51 . 4 5 6. 2 6. 6 5 6. 9 2 7 . O8 7. 1 5 5 O. 0 5 2. 6 5 7. 2 6. 7 0 6. 9 8 7 . 1 3 7. 2 4 5 0. 8 5 2. 9 5 7. 8 6. 7 8 7. 0 5 7. 1 8 7. 3 0 51 . 4 5 3. 8 5 8. 2 6. 6 9 6. 9 5 7. 0 8 7. 1 2 4 9. 6 51 . 8 5 6 . 8 6. 5 5 6. 8 6 6. 9 6 7. 1 5 4 8. 5 5 0. 2 5 4 . 9 6. 41 6. 7 2 6. 8 4 6. 9 5 4 5. 7 4 7. 9 5 2 . 6 6 O d 4 8. 6 5 2. 6 5 5. 8 5 7. 7 5 9. 8 6 O. 5 61 . 4 61 . 9 5 9. 9 5 8 . 2 5 5 . 6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0. 41 宙 7 量 蔼 扭 辅 6 图 1 钢纤维掺量与速度 的关 系 F i g . 1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 t e n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p e e d 3 . 2 钢纤维掺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 对于上述钢纤 维掺量为 0 . 2 % 一2 . O % 的混凝 土, 用常规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2 8 d 抗压强度见 表 1 , 当钢纤维掺量从 0 . 2 %增大到 1 . 4 %时, 抗压 强度也随之提高 , 但 当钢纤维掺量 从 1 . 4 %增 大到 2 . 0 %时, 抗压强 度从 5 8 . 2 M P a降低 到 5 2 . 6 MP a , 如图 2所示。钢纤维掺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 的关系 和与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有相同的趋 势, 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混凝土抗压强 度就越高 。 图 2 钢纤维掺量与混凝土抗压 强度 的关 系 Fi g . 2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 t e n t a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s h i p b e t we e n c o m 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3 . 3结果分析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 钢纤维的掺量对声速与 混凝土强度 的影响 , 无论是采用常规 的测量方法还 是采用无损检测 , 结果基本相似 , 其趋势是一致的, 当钢纤维 的掺量从 0 . 2 % ~1 . 4 % 时, 显上升趋势 , 超过 1 . 4 %则显下降趋势, 因此钢纤维的最大掺量 为 1 . 4 %, 也是最佳掺量值。不同的混凝土强度对 2 4 6 8 O 2 4 6 8 O O 0 O O 1 1 l l l 2 l 2 3 4 5 6 7 8 9加 ∞ 如 ∞ 如 如m O 日 d I苣 嘿 辖叫 2 3 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应有不同的声速 , 对无损检测提供一个可 以参考的 依据 , 而结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 应用前景, 目前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 中一个重要的 研究方向, 是衡量一个国家土木工程测试水平的重 要指标之一 , 它有助于人们科学 、 合理地评定建筑物 的可靠性, 充分利用旧建筑, 并提高设计水平, 推动 土木工程 的发展。可 以预测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 , 无损检测技术 的发展和应 用前景将越来越广 J 。 4 应 用 1 ) 施工管理 中出现质最 问题或需要 了解混凝 土在施工期间的强度增长情况。 2 ) 对已建成 的建筑物需要进 行维修 、 加层 、 拆 除等。 3 ) 对永久性建筑进行跟踪管理 。 4 ) 评定混凝土质量 , 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 2 ] [ 3 ] 新编混凝土无 损检测技 术编写组 . 新编混 凝土无 损检 测技术 [ M] . 北京 : 中国环境 出版社 , 2 0 0 2 . 高丹盈, 赵军, 朱海堂. 钢纤维混凝土设计与应用[ M] . 北 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2 . 赵翔. 超声 波 法检 测混 凝土 结 构 内部 缺 陷的 定量 化 研究 [ D ] . 镇江: 江苏大学, 2 0 0 2 . ( 上接 第 2 2 3页) 新疆地 区无论从气候还是建筑材料上看 , 都具 有 自身的特殊性。故试验的开展十分有必要。此外 本地区高强钢筋的研究较为罕见, 科研机构和高校 也 尚未开展此类实验 , 故应加大新疆地 区宣传力度 , 呼吁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开展试验研究 , 为新疆地 区高强钢筋的推广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4 结 语 综上所述 , 随着新疆基础建设 的兴起 , 钢筋的用 量不断增加 , 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具有深远 的意义。 它不但有着良好的性能, 还可以节约钢材, 降低生产 成本 , 环保效果显著 , 能够大幅度减少对能源及资源 的消耗 , 有利于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 同时还能缓 解钢铁生产时对电的需求的压力, 进一步促进社会 的和谐发展。 2 1世纪知识不再是力量 , 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 力量 。在“ 十二五” 规划的新起点下 , 随着城镇化 与 城市的快速发展 , 高强钢筋 的应用推广 势在必行。 相信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不久的将来, 新疆高强钢 筋的推广将会孕育 出累 累硕果 , 必将迎来高强钢筋 的全盛时期。 参 考 文 献 : [ 1 ] 裴智, 张维汇, 康会亭 , 等. 科学推广应用高强钢筋[ C ] / / 2 0 0 9全国建筑钢筋生产 、 设计 与应用技 术交流研 讨会会 议文 集 , 2 0 0 9 . [ 2 ] 金伟 良, 陆春华 , 王海龙 , 等. 5 0 0级 高强钢筋混 凝土梁 裂缝宽 度试验及计算方法探讨[ J ] . 土木工程学报, 2 0 1 1 , 4 4( 3 ) : 1 6 — 2 2 . [ 3 ] 周建 民, 王眺 , 陈飞 , 等. 高强钢筋混凝 土梁裂缝 宽度的试 验研究和分析 [ J ] . 同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1 , 3 9 ( 1 0 ) : 1 42 1 . 1 4 2 5 . [ 4 ] 李琼. HR B 5 0 0级钢筋} 昆 凝 土足尺梁裂缝宽度 的试验 与理论 研究[ D ] . 长沙: 湖南大学, 2 0 0 9 . [ 5 ] 韦锋 , 刘刚 , 王晓锋 , 等. 配置 HR B 5 0 0钢筋 的框架结构非 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 J ]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 0 1 l , 3 3 ( 2 ) : 1 2. 1 7. [ 6 ] 戎贤 , 李强 , 李艳艳. 配置 HR B 5 0 0级钢筋 的聚丙烯 纤受 弯性能试验研究戎贤[ J ] .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1 , 3 2 ( 3 ) : 1 9 - 2 2 . [ 7 ] 汪红蕾. 中国将进入高强钢筋时代 [ J ] . 建筑, 2 0 1 l ( 1 9 ) : 6 — 7 . [ 8 ] 李空军 , 杨勇新 , 王 希伟. 高强 钢筋在 混凝 土结构 工程 中的应 用 [ J ] . 广东土木与建筑 , 2 0 0 8 ( 5) : 1 5 . 1 6 . [ 9 ] 王莉 荔 . 5 0 0 MP a级 热 轧带 肋 钢 筋机 械 锚 固性 能 试 验研 究 [ D] . 郑州 : 郑州大学 , 2 0 1 0 . [ 1 0 ]李志华, 苏小卒, 赵勇. 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裂缝试验 研究 [ J ] . 土木建筑与环境 工程 , 2 0 1 0 ( 1 ) : 5 3 - 5 4 . [ 1 1 ]初少凤. 高强钢筋 锈蚀 机理及 锈后力 学性 能研究 [ D] . 泉州 : 华侨大学 , 2 0 0 8 . [ 1 2 ]李艳艳, 李强, 戎贤. 高强钢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正可 靠度分析[ J ] . 混凝土, 2 0 1 l ( 7 ) : 4 4 4 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