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牙绝弦伯牙绝弦初初读读课课文文疏疏通通文文意意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播放范读录音,学生正音、注意节奏。3.提示节奏。4.学生跟着录音小声读,后指名朗读,接着全班齐诵。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读正确、流畅。5.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难词难句。伯伯牙牙绝绝弦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伯牙牙善善 鼓鼓琴琴,钟钟子子期期善善听听。擅长擅长善于善于弹弹听出琴声的听出琴声的内涵内涵
2、伯牙鼓琴,伯牙鼓琴,志志在高山,钟子期在高山,钟子期曰:曰:“善善哉哉,峨峨,峨峨兮若兮若泰山!泰山!”心里想着心里想着语气词,表语气词,表示感叹示感叹语气词,语气词,表示表示“啊啊”好像好像 钟钟子子期期必必得得之之。伯伯牙牙所所念念,准确理解心里想的子期死,子期死,伯牙伯牙谓谓世再无知音,世再无知音,觉得觉得乃乃破破琴琴绝绝弦,弦,摔碎摔碎 断绝断绝 终身不复终身不复鼓鼓。弹弹伯伯牙牙绝绝弦弦1.感悟知音相遇之喜你是从哪些句子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共感知音相遇之喜。2.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学生练读,体会伯
3、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文中那些句子说明了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必得之。“世再无知音”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悼念。拓展延伸,升华主旨根据课前搜集的八拜之交的故事,看图片,熟悉故事内容,思考
4、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人与人之间又该怎样相处。生死之交(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关羽、张飞)刎颈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廉颇、蔺相如)知音之交(钟子期、伯牙)知音之交(钟子期、伯牙)管鲍之交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胶漆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陈重雷义)鸡黍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元伯巨卿)舍命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角哀、伯桃)课堂小结,总结升华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代表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老师真诚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和自己的朋友快乐学习生活。课后搜集,有关知音的诗句 孟浩然孟浩然:“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谁听?”苏轼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寂寞沙州冷”贾岛贾岛:“两句三年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归卧故山丘。”豫让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