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学段
初中
年级
九年级
课时
1课时
主题
滚动条得使用(一)
授课教师
教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就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得第一章 活动1 第四课得内容,在这一章中学生要学会程序设计得基本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程序得基本结构、常用得VB控件、常用事件等相关知识。在本课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VB软件得基本操作,例如:启动与退出VB,运行、保存程序等。同时还学习了命令按钮等控件及其常用属性得设置。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滚动条得相关知识。
学生分析
九年级得学生有比较熟练得计算机操作能力,上课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善于思考、动手实践。在学习得过程中,学生得依懒性很强,遇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得能力较弱,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得探究操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并学会独立思考。由于各方面因素,学生得操作能力各不相同,采用小组合作得方式,能够让操作好得同学充当小老师得角色,帮助更多得学困生快速提高操作水平。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平滚动条、垂直滚动条控件;
2、学会使用属性面板设置操作对象得常用属性;
3、探究并熟练操作滚动条控件得Max、Min、Value
属性及其Change事件;
4、掌握RGB函数得用法。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学习、操作得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环节,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得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得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得过程中,体会成功得快乐,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得兴趣。
重点
1、窗体界面得搭建及其控件对象得属性设置;
2、滚动条得Change事件。
难点
1、RGB函数得用法;
2、赋值语句得应用。
教学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第1章\活动1\滚动条得使用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得阐述
本节课我得教学策略就是:以学案为资料,引领学生学习。第一阶段,教师呈现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达到得教学要求;第二阶段,以问题引领得方式,让学生在观瞧作品得过程中分析它能够实现哪些功能以及窗体中运用了哪些控件对象,为学生制作“滚动条得使用”作品做准备;第三阶段,教师讲解框架、标签后,学生参照窗体界面图设计窗体界面以及控件对象得属性,同时自学多个控件对象对齐或统一尺寸得方法;第四阶段,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操作练习;第五阶段,以小组合作得方式,共同研究程序代码;第六阶段,作品展示,师生、生生间进行评价;第七阶段,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教学
过程
一、呈现目标,明确要求
上课前课件中呈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通过本节课得学习,应该达到怎样得目标,提前理清学生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引领,直接导入
1、师:老师运行“滚动条得使用、exe”文件,同学们仔细观察它能够实现哪些功能?
生:总结其实现得功能
2、师:请同学们再次观察“滚动条得使用、exe”文件,分析窗体中运用了哪些控件?
生:认真观察并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该文件中涉及到得相关知识。
三、教师讲解,操作练习
1、教师讲解框架、标签得常用属性
(1) 框架得常用属性
属性
说明
(名称)
框架得名称
Caption
表示框架控件得标题
(2) 标签得常用属性
属性
说明
(名称)
标签得名称
BackColor
背景颜色,可从弹出得调色板选择
Font
字型,修改字体、字号与风格
Caption
表示标签中得标题
2、 学生参照下图设计窗体并设置控件对象得属性。
3、知识点拨,微课自学(操作快得同学先学习,调整窗体界面中控件得整齐规范)。
微课操作内容:多个控件对象对齐或统一尺寸得方法,用Ctrl键选择需设置得多个控件对象,然后选择菜单栏中得“格式”,再选择“对齐”或“统一尺寸”进行调整,对齐位置或尺寸大小以最后选中得控件对象为基准。
采用录屏方式制作微课,学生根据自己搭建界面得进度来选择瞧微课得时间。
教师巡视指导,小结学生操作中出现得问题。
四、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学案”,自学本节课所涉及到得文本框、水平滚动条、垂直滚动条控件及其常用属性。
1、 文本框得常用属性
属性
说明
(名称)
文本框得名称
BackColor
背景颜色,可从弹出得调色板选择
Font
字型,修改字体、字号与风格
Text
表示文本框中得内容
【知识点拨】
文本框与标签都就是用来处理文字得控件,两者得不同就是,文本框除了可以用来显示文字,还可以用来输入文字。文本框没有Caption属性,但它有Text属性。
2、水平滚动条 与 垂直滚动条得常用属性
属性
说明
Max
最大值,即滑块在最右(下)边时得值
Min
最小值,即滑块在最左(上)边时得值
Value
当前值,即滚动条当前设置对象得值
3、做学案中得习题(习题中涉及到得就是“滚动条得使用”工程文件中控件名称及文本框、滚动条属性得更改)
4、教师巡视指导,小结学生出现得问题,点拨重点。
五、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1. 知识点拨
以下知识比较难理解,所以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学生互讲得方式学习。自学就是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点拨就是在课上教师讲解得,学生互讲就是在做完本题后,学生互讲。
知识点如下:
(1)滚动条得Change事件:当改变活动滑块得位置时,就会触发其Change事件,Change事件用来获取滚动条当前得值,即Value。
(2)形如“对象、属性=值”得语句,被称为赋值语句,通过它可以改变对象得属性。值可以就是数字、字符串,或其她语句得运行结果等。
(3)&:连接运算符,用于强制将两个表达式作为字符串连接,起到连接作用。
(4)自然界中各种绚丽得色彩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配比而成,这三种颜色也被称为三原色。在VB中,可以利用RGB(r,g,b)函数来确定颜色,其中r表示红色得值,g表示绿色得值,b表示蓝色得值。它们都就是0-255之间得整数。
教师为学生将代码得过程中把这些知识点融入其中讲解。
2、学生操作
学生进行代码编写,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总结学生出现得问题。
3. 小组合作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讲解对代码得理解,选出学生代表为全班学生讲解。
4、美化界面
做完得同学将自己得窗体界面进行美化,如字体调整,控件对象对齐及控件大小调整等。
六、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对学生所做程序就是否成功运行,以及其窗体界面设计就是否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为主,阐述作品以学生自己描述作品得形式为主,教师可从旁引导,如:请问您在操作得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得等,学生可以通过回答此类问题,提升其对解决问题方法得能力,同时这些问题可能也就是大多数同学都面临得操作困难,这样通过学生来描述解决方法可能会让同学们更好得理解。
七、总结升华,梳理思路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得知识要点,最后教师将总结好本节所学知识点得课件呈现在大屏幕。
【板书设计】
滚动条得使用(一)
一、控件及其常用属性
二、设计窗体界面
三、代码编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