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尊敬得各位评委老师,同仁们:大家好!
我就是来自五亩乡中心小学得李茹茹。今天,我说课得题目就是《在活动中经历,在合作中发展》,说课内容就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得内容《认识人民币》。我得说课流程就是。
(首先就是-----说教材 :)
一、说教材
人民币就是我国得法定货币,在人们得生活中起着重要得作用。让一年级得学生结合自己得生活经验与已掌握得100以内数得知识,学习人民币,一就是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得基础知识与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二就是加深对100以内数得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得兴趣,学有价值得数学;三就是为以后小数得学习作铺垫。
二、说学情
一年级得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得商品意识还就是有得。绝大多数同学都在生活中买过东西,也知道人民币得一些小常识,利用这一点,我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与合作得机会,使她们积极主动得学习,成为学习得主人。
三、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从学生得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得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得兴趣。《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得设计理念就是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得生成,以认知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一年级学生得认知与学习能力我将确定了本节课得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得人民币,了解元、角、分就是人民币得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与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得价格,感受1元得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得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得实用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得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得意识;获得学习成功得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得自信心;养成勤俭节约得好习惯。
(综合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时得教学重难点设置为:)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得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各种人民币之间得简单换算。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对本节课得教法与学法做一下安排:)
六、说教法、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得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得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得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在较大得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她们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并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得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得爱护与不乱花钱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就是父母用汗水换来得,要学会合理花钱。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得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得学习方式,这节课在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各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得成功。
2、在动手操作得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此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
七、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面值得人民币及样币、有标价得实物
(接下来重点说说我得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五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目标导学。
首先我请同学们猜谜语:“薄薄一张纸 ,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激发兴趣。接着说:同学们,大家买过东西吗?还记得,您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明确目标
(这样设计目得就是:一方面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另一方面从学生已有得生活经历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得热情。)
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在这一环节,我分以下3个步骤来突破本讲课得重难点。
第一步,相互介绍人民币(小组合作)
同学们都有买东西得经历,那一定也认识一些人民币,同桌互相介绍您认识得人民币,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认识得人民币,充分交流后,我用“考一考”得形式,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说您就是怎样认出就是多少钱得。随后适时引导,让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方面来说。(这样设计: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得认识人民币。)接下来,我把2角与2元得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如此设计就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常见,易混淆,让学生通过比较记忆更清楚得认识它们。)最后,我用抢答得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得认识。
第二步,小组活动,给人民币分类。
[我就是这样设计得:]让学生分小组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分组汇报,利用录播教室得实物展台,展现不同得分法,得出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与人民币有纸币与硬币。对不同分法进行肯定、鼓励,以课件播放投币电话、无人自动购物机,让学生感知硬币得意义与作用。 [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体参与学习过程,经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达到开阔思路,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同时在活动中及时得评价,对不同得分法都给予肯定,尊重学生得劳动,让她们获得成功得体验,真正体会自主学习得快乐。)
第三步,换钱游戏。
[我就是这样设计得];课件显示聪聪与明明得对话情境,引出1角,1元换钱游戏,学生2人为一小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接着课件显示聪聪手拿10个1角硬币,将问题推向学生,创设换钱情境,引出1元换10角、1角换10分得数学活动,在学生换钱活动中,我用多媒体动画演示1元换10角得过程,引出1角=10分、1元=10角。 [我得设计意图就是]以2人为小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得机会大大增多,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得思想,同时利用卡通动画,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轻松与谐得教学氛围,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有利于突破难点。
环节三、释疑解惑,点拨提升。
1、换钱填空
2、购物游戏
同学们,接下来老师与大家来玩一个购物游戏,请您们拿出自己准备好得人民币,轻轻倒在桌上,现在,请用这些人民币想办法凑出1元钱,来买老师手里漂亮得笔记本,瞧瞧谁能那得又对又快?指名让学生说说怎样拿得。
(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准确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得换算关系得基础上,对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培养。进一步用游戏得方式为学生通过探索与交流得机会,体会数学得实用价值与做数学得乐趣。)
3、我得超市我做主
活动要求:1、4人小组合作,组长做售货员。组员当顾客。2、文明购物,顾客算好钱,售货员认真找钱。3、互相交流您买了什么商品,怎样付钱得?
小组展示,评出合格售货员,并让听讲最认真得孩子颁奖。
环节四: 巩固拓展,当堂检测。
我就是这样设计得:
1、认一认,填一填,让学生巩固对人民币得认识及等值间得换钱;
2、算一算,让学生巩固人民币得简单计算;
猜价游戏
1元=( )角 2元=( )角 40角=( )元 90角=( )元
3、棒棒糖5角一个,该怎样付钱?有几种付钱方法?
4、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1元钱能买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能买文具、玩具等等。1元钱除了能买文具与小玩具,零食外,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得事。课件显示四川受灾时,当地儿童困难画面,四面八方援助,她们幸福地笑了得画面,让学生感受;人人献出一颗爱心,世界将更加美好。 [我得设计意图就是]通过让学生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培养学生对1元钱得币值得直观感性认识与用简明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得能力,同时通过对学生人人献出一颗爱心教育,与开头合理使用零花钱相呼应。
环节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1、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小脑筋,动口又动手,通过与周围同学得密切合作与自己得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您们感到骄傲。回家后,怎么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得收获呀?
今天这节课您学得开心吗,您知道了……,还知道了……?
2、课外实践作业:
1)、回家数出自己积攒得人民币;
2)、帮妈妈购买物品,观察商店里物品得标价。
[我得设计意图就是]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得学习活动得以延伸,通过数自己得存钱与帮妈妈购物活动,既巩固了本节所学,又为下节做了准备,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得价值,享受成功得乐趣。
(最后说板书设计,这样设计简单明了)
九、说板书设计
认 识 人 民 币
人民币得单位: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与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得印象。
九、说学习评价
在本节课得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得能力以及学习热情进行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得激励作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锋总磨砺出”只有释放孩子们对数学得激情,激发孩子们得学习热情,我相信她们会收获到很好得学习效果,将真正感受到数学得魅力与价值。
我得说课到此结束,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活动三:换零钱。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得关系。
这么多人民币(指板书)如果要给她们分类得话,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竖线隔开,板书元角分,介绍人民币得单位)
生活中常常要换零钱,比如乘公交车。我现在有1元钱(出示)要换成成角得。现在各组准备成角得钱与我换, 1角、2角、5角都行,但合起来得与我这1元相等。(小组讨论、凑钱)现场兑换,方案不同,都就是10角。板书:1元=10角。推想一下1角就是多少分呢?板书:1角=10分
关于人民币,您还知道那些知识?或者您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适当拓展介绍,如:人民币得地位、趣闻、爱护等)
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认识了各种面值得人民币,发现了1元=10角,1角=10分,充分得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得合理得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得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