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港燃气集团保定事业部
LNG(CNG)场站泄漏、着火、爆炸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华港燃气集团保定事业部
二○一七年二月
批 准 页
《LNG(CNG)场站泄漏、着火、爆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阐述了预案适用范围、编制依据、事件分类及分级,明确了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等要求,用于指导LNG(CNG)场站泄漏、着火、爆炸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hVHBpyO。
《LNG(CNG)场站泄漏、着火、爆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华港燃气集团保定事业部HSE委员会审议通过,现正式发布。cwnDmJC。
华港燃气集团保定事业部经理:倪小迪
二○一七年二月
目 录
1 风险分析与事故类型 1SpCu6bu。
1.1 物质危险特性 1uqcZ3xh。
1.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V5pKWba。
1.3 事故分级 2st7WVCd。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33vMFzVs。
3 应急响应 3Pz6T4vE。
3.1预防与预警 3i0ZyIZk。
3.1.1 危险源监控 30dGHR9N。
3.2 预警行动 3LwcNa7u。
3.3 应急处置 457HySLO。
3.3.1 应急响应 4nuZbqtB。
3.3.2 现场处置措施 4ZyT9DFa。
3.3.3 应急人员防护要求 5FBTqdzU。
3.3.4 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6sGjYu3U。
3.3.5事故现场清理 70ZykaQ1。
4 应急保障 7wbcg42R。
4.1 通讯和信息 7oMkJZJC。
4.2 物资和装备 7WmsSRYj。
4.3 应急队伍 7wWJPrPd。
5 附则 8wz6vCaW。
6 附件 8UGiqzEc。
6.1 天然气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分析表 8griUZlz。
6.2 事件报告流程图 8aLyOPz9。
6.3 应急值班联系电话 9
6.4 社会应急救援电话 10
LNG场站应急处置预案
1 风险分析与事故类型
通过对天然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进行分析,天然气泄漏后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LNG(CNG)场站安全生产属于重点预防、并采取应急准备措施的事故类型,由于LNG(CNG)场站生产连续的特点,LNG(CNG)场站均可能发生因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破坏生产设施,并存在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风险。uJbk4yR。
1.1 物质危险特性
天然气性质: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扩散、易产生静电、有毒、液化天然气还有低温的特性。
(1)易燃性
天然气极易燃,其点火能量小,只要一个小小的火花就能引燃。
(2)易爆炸性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点火源即可发生爆炸。化学性爆炸物质的爆炸极限浓度范围越宽,爆炸极限浓度下限越低,该物质爆炸危险性越大,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yQWaXbp。
(3) 静电荷积聚性
天然气为绝缘气体,在管道输送时,天然气与管壁摩擦会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当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火花,其能量达到或大于天然气的最小点火能并且天然气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可立即引起爆炸、燃烧。yJbyhdQ。
(4) 易扩散性
天然气泄漏后不容易在低洼处聚集,有较好的扩散性。但是,当大量天然气发生泄漏时,在气象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如风力很小),可造成大量天然气在较小空间范围内集聚,形成爆炸性蒸气云,遇火源可引起爆炸。国内外均发生过泄漏天然气扩散遇明火燃烧爆炸的恶性事故。jCZLyGe。
(5)窒息、毒性
虽然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本身无毒,但空气中甲烷含量过高,可造成人员缺氧窒息,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 25%-30%时,会使人发生缺氧症状,甚至引起人员窒息。同时天然气为烃类混合物,性于低毒性物质,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AeQxAyI。
(6)低温性
液化天然气储存是在-162℃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的,泄漏时除了对近场直接接触人员可能造成冻伤等效应外,还可能因为其低温能力对其他未作防冻设计的结构、装置和仪表等造成脆性破裂,从而引发此生破坏效应。4qZbiW1。
1.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灾爆炸
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受到各种外来条件的影响,一旦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爆炸是LNG(CNG)场站生产装置最主要的危险因素。5K2PKOc。
(2)冻伤
在液化天然气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使人体冻伤,在加气站中,因设备故障或损坏工人在操作或检修过程中接触,低温部位或泄漏的液体或气体,将会造成冻伤。W2ZTtAe。
(3)中毒和窒息
加气站中能够引起中毒和窒息的危险物质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甚至昏迷。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长期接触天然气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因此,天然气泄漏中毒也是该站十分突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输气管线、容器、阀门发生泄漏,在环境通风不良,人员长期在低浓度油气环境中作业,身心易受到危害。在大量天然气突然泄漏时,危险区域人员有窒息的危险。TDfia5L。
1.3 事故分级
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Ⅰ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
1.火势持续2小时以上未能有效控制,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需要启动集团公司消防区域联防增援。
2.引发或可能引发重大次生灾害。
3.需要紧急疏散1000人以上。
Ⅱ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
低于Ⅰ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指标的为Ⅱ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和职责与总体预案相同,详见《华港燃气集团沧州事业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现场指挥长一般由事业部经理担任,也可以由事业部安全副经理担任。ZSHjgW7。
3 应急响应
3.1预防与预警
3.1.1 危险源监控
3.1.1.1 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做好危险源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与预测。做好现场检测、报警、保护系统的运行维护,并在生产工艺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应急保护系统有效性进行安全评价,确保应急保护系统满足应急需求。HYZcrHb。
3.1.1.2 公司各级安全、生产、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对LNG(CNG)场站设备设施的维检修与改扩建工程和在用LNG(CNG)场站设施动火连头的管理,并按照动火作业级别做好现场监护。2bpdX3c。
3.2 预警行动
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应急工作办公室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立即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总指挥报告;
(2) 通知机关有关职能部门;
(3) 跟踪事发单位应急处置动态。
接到应急工作办公室报告后,事业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总指挥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组织机关部门召开应急准备工作会议,研究、安排应急准备工作;
(2) 指令机关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3) 做好启动事业部专项应急响应的准备。
机关职能部门接到应急工作办公室的指令后,按照本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3 应急处置
3.3.1 应急响应
事业部所属各部门突发事件的泄漏、着火爆炸有可能引起Ⅱ级油气站库及炼化装置爆炸着火突发事件。
3.3.2 现场处置措施
LNG(CNG)场站库发生泄漏、着火、爆炸时应急处置原则:
3.3.2.1 LNG场站发生泄漏后采取紧急关停措施, LNG泄漏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停止现场作业;消除着火源,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防爆器具、木楔、夹具等抢险卡具进行堵漏作业并准备好灭火器及其他灭火措施,抢险人员要穿戴抢险防护服进行修复。9l2vPy1。
CNG场站发生泄漏后,关闭站内所有电源,停止现场作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关闭上下游阀门,消除着火源,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在安全的位置对泄漏位置的余气进行放散,维修人员在确认泄漏点无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检修合格后恢复生产。wlKSuEw。
3.3.2.2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CNG场站处理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停机,切断CNG 站的供气气源、所有电源,停止加气等作业活动。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扑救初期火灾,值班人员拨打119报警上报上级部门,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设置警戒线。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现场扑救,有人员伤亡时,拨打120迅速救治伤员。火势扑灭后设备进行抢险,经抢修合格后,恢复生产。DgR1Ffv。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LNG场站处理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关停措施,切断泄漏源,启动站内消防系统对周边LNG储罐设施进行喷淋降温,防止管线、设施升温、升压造成次生灾害;在采取上述紧急措施后,当班班长汇报上级部门并立即向消防、医疗、公安请求支援,火势扑灭后设备进行抢险,经抢修合格后,恢复生产。X02IwiP。
3.3.2.3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限制火源流窜,防止火势蔓延;
3.3.2.4 根据火灾爆炸事故影响范围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wPXTB36。
3.3.2.5 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积极配合医院,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pOWFonP。
3.3.2.6 对发生火灾的LNG储罐,在工艺条件允许时,可采取倒罐等措施降低储罐液位。
3.3.2.7 当火灾失控,要密切注视LNG(CNG)储存装置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域等应变措施;需要大面积疏散周边人群时,应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工作;NnzdSlb。
3.3.2.8 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故或事故扩大。重点是防止洗消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引发环境次生、衍生灾害。7r0Okoh。
3.3.2.9 LNG(CNG)场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公司运行协调组按照股份公司油气保障计划,做好上下游运销衔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D24Z4ru。
3.3.3 应急人员防护要求
3.3.3.1 进入火场搜救消防人员,实施一级防护。
3.3.3.2 进入危险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
3.3.3.3 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
级别
形式
防化服
防护服
防护面具
一级
全身
防火服
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二级
全身
封闭式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三级
呼吸
简易防化服
战斗服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3.3.4 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3.3.4.1了解情况:
a)现场被困人员情况;
b)物质泄漏的时间、部位、形式、已扩散范围;
c)周边单位、居民、地形、供电、火源等情况;
d)周边消防组织、水源与设施情况;
e)已经采取的紧急工艺处置措施。
3.3.4.2 配合消防部门进行人员搜救,查看事故现场
a)搜寻被困人员;
b)确认泄漏处的形状、大小、流速及主要的流散方向;
c)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
d)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e)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f)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3.3.4.3 治安保卫警戒组负责安全警戒
a)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安全警戒区域;
b)警戒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安全区;
c)警戒区域内应设立警示标志,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
d)无关人员车辆严禁进入警戒区域;
e)禁止一切火种及非防爆工用具进入危险区域。
3.3.4.4 伤员救护组开展人员救护工作
a)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b)采取正确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使用固定夹具等),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c)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d)将伤情较重者及时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3.3.4.5 维抢修队伍在火灾扑灭后进入现场开展LNG(CNG)泄漏封堵作业。
a)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b)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c)LNG储罐封堵时要注意做好防冻措施。
3.3.5事故现场清理
3.3.5.1 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3.3.5.2 注意保护现场,便于事故原因调查;
3.3.5.3 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4 应急保障
4.1 通讯和信息
事业部调度中心设立24小时值班,通过个人移动电话、办公室固定电话、对讲机等通讯手段保证与各方面的通讯联系。ThdfX5e。
4.2 物资和装备
事业部各部门负责配备所辖区域的维抢修设备和物资。
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救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可燃气体检测设备、抢维修装备等应急物资。
4.3 应急队伍
事业部应急指挥部组织华港集团救援抢险队伍进行抢险; 在本区域救援抢险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应及时上报华港公司应急指挥部调用华港公司内部救援抢险力量或通过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调用各种社会救援力量和资源。pp2u4dg。
5 附则
5.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2 本预案由生产运行部负责解释
6 附件
6.1 天然气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分析表
6.2 事件报告流程图
6.3 应急值班联系电话
6.4 社会应急救援电话
6.1天然气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分析表
标识
英文名
Natural gas
分子式:主要是C1-C4烃
分子量:(根据组分确定)
中文名
天然气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IMDG规则页码:2147
危险货物编号:21007
UN编号:1971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燃烧热(kJ/mo1):55070
标况下的相对密度(空气=1):0.7075
最小点火能(mJ):0.28
最大爆炸压力(KPa):680
沸点(℃):一l60
气体火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m/s):0.67
主要用途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制造碳黑、合成氨、甲醇以及其它有机化合物,亦是优的燃料。
溶解性
微溶于水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车间卫
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
危害
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能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天然气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燃烧
爆炸
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上(下)限(%):14(5)
燃烧分解产物:C0、C0z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
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发生剧烈反应。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6.2 事件报告流程图
事业部应急指挥部
省市政府
油田公司应急指挥部
地市政府
华港公司应急指挥部
县政府
基层单位调度、领导
乡镇政府
事故地点
6.3 应急值班联系方式
序号
单位
电话
1
事业部应急值班电话
0312-
2
阜平LNG加注站
0312-
3
望都CNG加气站
6.4 社会应急救援联系电话表
编写部门:生产部
编 写 人:崔小龙
审 核 人:崔小龙
审 批 人:倪小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