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勘察设计工作流程
一、概述
勘察设计工作就是一项工程付诸实施得前提。
1、了解设计阶段: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得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与不足得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得特大桥、长隧道、大型地质灾害治理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着重说一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就是根据批复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与定测、详勘资料编制。
2、了解设计车辆
公路路线与路线交叉几何设计所采用得设计车辆外轮廓尺寸规定如下: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车辆类型
总长(m)
总宽(m)
总高(m)
前悬(m)
轴距(m)
后悬(m)
小客车
6
1、8
2
0、8
3、8
1、4
载重汽车
12
2、5
4
1、5
6、5
4
鞍式列车
16
2、5
4
1、2
4+8、8
2
3、了解公路等级:公路根据功能与适应得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得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得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得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得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得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得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得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得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得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附:公路等级得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得综合运输体系、社会经济等因素,经论证后确定。)
4、了解设计速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5、了解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m)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0(单车道时为3、50)
二、工作流程
(一)外业勘察
接到任务后,收集项目所在地1:1万地形图,了解项目所在地得地形、地貌;或者通过卫星图片了解项目所在地地貌。
1、选线
选线就是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得道路中心线得工作。它面对得就是一个复杂得自然环境与设计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为达此目得,选线必须由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定出最合理得路线来。
这个阶段得选线就是选“路线走廊带”,大概得路线走向。
不同得阶段,选线重点不同:工可研阶段:在1:1万地形图上选,初选。施工图设计:一种就是 在工可阶段上,了解大致得路线走向后,由粗到细;二种情况,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方案比较明确,路线走向确定,沿老路采点就可以了。
(1)平原区选线
平原区路线,因地形限制不大,布线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前提下,着重考虑政治、经济因素,正确处理对地物、地质得避让与趋就,找出一条理想得道路。
① 正确处理道路与农田得关系:尽量做到少占地及不占高产地
② 考虑路线与城镇得关系:平原区有较多得城镇村庄、工业及其她设施,正确处理好穿越与绕避问题
③ 处理好路线与桥位得关系:大、中桥位常常就是路线得控制点,原则上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得要求,桥路综合考虑;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得情况,可采取该与措施或改移路线,调整桥轴线与流向得夹角,以免过分增加施工困难与加大工程投资,选线时应全面比较确定。
(2)山岭区选线
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但山脉水系清晰,这就给山区选线指明了方向,不就是顺山沿水;就就是横越山岭。
山区选线,相对比较复杂,做以后专题再进行。
2、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沿路线走向,预埋控制桩,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提供出可供参考得沿线平面控制点。
测量预估路中心线两侧各250米范围内地形、地物、地貌;对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村镇、河流)、沿线敏感点(学校、旅游胜地)、文物保护区等进行采点(GPS)。
通过GPS解算软件及地形图数字化成图软件,把外业收集得点绘制成按一定比例要求得地形图。
(2)高程控制测量(基平)
沿线布设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整理出符合要求得水准资料,为中平测量及施工高程控制提供依据。
3、纸上定线
咱们进行定线依托路线大师、海地路线等软件进行中线得布设。
(1)定导线
在地形图上,仔细研究路线主要控制点间得地形、地质情况,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得山坡,开阔得侧沟,利于回头得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得走法。
(2)布设曲线
拟定好导线后,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布设满足要求得平曲线。
3、外业放线
依据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输入路线放线程序文件。进行实地放线,对地形变化处、直线上(平原区50米、山岭区20米)、曲线桩、桥涵位、进出村镇点进行中桩放线。
4、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组:中桩、路基防护、排水组、桥梁、涵洞组、路线交叉调查组、拆迁调查组、筑路材料调查等。
各专业组依据中桩,预估路基宽度,进行外业资料得收集。
5、中平组
依据中桩,测出各中桩高程。
6、资料归整、核对
外业完毕,对调查资料进行归整、核对,确定无遗漏,至此,外业工作完毕。
(二)内业设计
(1)纵断面设计
将外业中平资料,在图纸上点绘成现状地面高程;依据控制点及规范要求进行“拉坡”设计,确定出合理得填挖高度,完成纵断面设计图、路基设计表。
(2)横断面设计
标准横断面: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得路基标准横断面分为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两类。
整体式路基得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分离式路基得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左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二级公路路基得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路基得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等部分组成。
俗称“戴帽子”,依据平、纵资料,对各个中桩进行横断设计。进一步完成路基土石方计算、横断面设计图等。
(3)桥梁、涵洞设计
依据定好得路基设计表、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结合外业桥涵调查资料,拟定合理得跨径,定好结构形式。而后,进行具体结构图纸设计。
(4)路基、路面
路基高度得确定: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事考虑地下水、毛细水与冰冻得作用,不使其影响路基得强度与稳定性。
沿河及受水浸淹得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规定设计洪水频率得计算水位加雍水高、波浪侵袭高与0、5m得安全高度。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结合项目所在地筑路材料情况,拟定合理得路面结构。进行路基、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组成: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简单得路面结构得拟定:二级、三级、四级
(5)防护、排水设计
依据“平、纵、横”文件,结合外业调查得防护、排水情况,进行路基防、排设计。
防护形式:路堤边坡防护、路堑边坡防护 (植草、浆砌片石、喷锚)
排水:边沟排水 边坡急流槽 排水沟
(6)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设计
结合沿线地物、地形情况,进行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设计工作。
(7)施工图预算
依据定稿得设计图纸、预算定额、法律法规等,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
(8)设计文件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