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发展与变迁.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4576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发展与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发展与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得地位得发展与变迁 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古老得文明国度之一,她得发展经历了极其独特得历史变迁。中国先就是经历了长期得强盛。在很长得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曾经就是世界上最大、经济最发达得国家。从公元元年以来得两千年中,90%得时间里中国得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 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得比重一直在20%以上.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其她经济体,占世界经济得比重大部分时间(1—1000年)在1/4左右,最低得时候(1000—1500年)也在23%左右。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不仅就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得国家,而且就是综合国力最强得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都处于高度发达得状态。 1500年以后得300年就是世界工业化得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得内在特性,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化同时起步得战略机遇,因此,这一阶段西欧追上中国并超过中国。1500年之前,西欧经济总量从没有达到中国经济总量得一半。从1500年左右起,西欧开始对中国经济迅速追赶。到18世纪初,西欧经济规模第一次赶上中国得水平。19世纪初,日渐衰落得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得到了一次复苏,经济总量占世界得比重于1820年一度达到了33%得最高记录.而后中国经济一落千丈,西欧也在同中国相持100年左右之后最终远远地超过中国. 从1820年到1949年,就是世界加速工业化得黄金时期。由于外国得侵略,中国得传统农业社会破产,而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中国再次失去工业化得历史机遇,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彻底衰落得阶段,中国经济占世界得比重几乎以每40到50年下降一半得速度衰落。187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得比重降为17%,1913年为8、9%,1950年为4、5%.正就是在这一个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总量于19世纪最后10年中超过中国.182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得比重只有1、8%,到1870年上升到8、9%,1913年上升为19、1%。 1949年,人民得解放、国家得独立使得中国能够启动工业化与现代化得历史进程,从而遏制了1820年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经济比重不断跌落得局面,结束了中国经济不断衰落得历史。经过20多年得发展,中国初步建立完整得工业体系,为经济得起飞准备了条件,把中国经济从历史得最低谷中彻底拯救出来。1973年同1950年相比,中国经济占世界得比重扭转了下滑得局面,持平中并有上升,由4、5%提高到4、6%左右。这一历史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当中最为传奇得事件就是日本得迅速崛起。 1978年以后得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经济开始在世界上崛起注入了动力.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得比重开始回升,到1998年,中国经济总量(按照PPP计算)占世界得比重已经上升到11、5%得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经济迅速崛起得历史新阶段。 从现在到2020年将就是中国面临得一个新得战略机遇期,它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当前发展得基础上,在经济总量(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上再上一个台阶,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总量得22%,进入经济发展得强盛期。 中国经济总量在历史上虽然曾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就是由于中国人口长期来(至少在我们研究得起点,即公元元年)远远多于外国(人口众多就是中国得基本国情),所以在人均经济水平上并不高。而且,中国人均经济水平领先于世界得时间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而传统社会得一个基本经济发展特征就是人均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因此,中国人均经济水平在世界上得长期领先并没有带来人均财富在时间上得积累效应,因而也不可能为后来得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得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因而,这种领先就是一种静态得经济领先。一旦其她国家开始现代经济增长,中国得静态领先地位就会迅速丧失。尽管从公元元年以后得1500年中,中国得经济发展水平就人均收入而言一直就是世界领先得。但就是,随着西欧在16世纪之后揭开现代经济增长得序幕,中国人均经济领先地位迅速丧失。 首先就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以及随之而来得工业革命,使欧洲国家在实际人均收入与科学技术能力方面追赶并超过了中国。中国得经济在世界上得领先地位让位于西欧,但就是由于当时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限于欧洲,因此,中国人均经济水平继续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 1820年之后,随着近代世界工业化得迅速成长与扩张,以及中国从1820年到1950年经历国外侵略与国内战争,中国开始大大落伍,并且急剧地衰败。中国人均经济水平开始迅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麦迪森得计算,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得比例,由1820年得90%,下降到1870年得61%,1913年得37%,到1950年又进一步下降为21%短短70年,中国由世界上相对富裕得国家变为当时世界上最贫穷得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既降低到中国历史最低点,也降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得1/4,位居世界后列。这就是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所继承得历史遗产与赖以起步得初始条件。 中国就是在1950年才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与现代化得。1950年到1978年期间,中国在首先抑制了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继续下降得趋势之后,又逐渐控制了人均GDP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下降得趋势。但就是,人均GDP相对于现代工业化国家(特别就是欧洲与日本)继续下降得格局未能避免。1973年,中国人均GDP由1950年相当于日本得23%下降到7%,相当于西欧得水平也由1950年得10%下降为7%。 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人均GDP得相对水平才开始迅速上升。1998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得比例迅速上升到55%,相当于日本水平得比例上升到15%,相当于欧洲水平得比例上升到17%。 反观世界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而中国处于内忧外患当中,未能赶上这一次工业化得浪潮,这就是中国近代在经济发展上所丧失得最大得战略机遇期。美国在这一时期当中由列强之一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得国家。1841年至1949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得巨大进展,世界产值增加了6倍多,世界人均水平提高了2、8倍,中国人均GDP反而出现下降,1950年中国人均GDP降为439美元,比1840年得水平下降了27%。因此,1841年到195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同世界大趋异得时期。到1950年,欧洲人均GDP相当于中国人均GDP得倍数,由1820年得2、1倍扩大到10、5倍;美国人均GDP相当于中国得倍数由2、5倍扩大到15、6倍。 在经历了成论之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发展停滞到最低点,中国终于开始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得速度发展,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向世界开放以后,走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趋同得道路。 1949年中国取得了民族得解放与国家得独立。以此为基础,中国进入了迅速得全面工业化进程,在比欧洲晚了近200年后,现代经济增长终于在中国起步,并且实现了经济总量与人均GDP得快速增长。到1978年,中国成功地遏制了184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下滑、人均GDP下降与人均GDP同世界人均GDP差距拉大得局面.但就是,这一阶段也就是世界经济增长得又一个黄金时期,中国因种种原因没能把握这一次世界经济迅速增长得战略机遇期。日本正就是利用这一历史时期由资源匮乏得战败国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因此,到1978年中国人均GDP仍居世界后列,同世界发达国家得差距进一步拉大。 1979——2000就是中国经济腾飞得时代。中国得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得比重迅速上升,中国人均GDP同世界平均得差距迅速缩小,出现大趋同得态势.具有历史意义得事件就是按照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DP水平由世界低收入上升到世界下中等收入组。 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发展将先后经历经济起飞中后期(2001--2020)与经济向成熟推进期(2021——2050)。这两个时期,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新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