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的听觉功能耳的传音增压功能(gngnng)(外耳、中耳)耳的感音换能功能(gngnng)(耳蜗毛细胞)第一页,共五十六页。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耳的听阈和听域、中耳的功能、声波(shnb)传入内耳的途径、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2.熟悉:外耳的功能、耳蜗的生物电现象3.了解:耳蜗的结构要点、听神经动作电位第二页,共五十六页。Question1.人耳的适宜(shy)刺激是什么?什么是听阈?2.声音是怎样传到内耳引起(ynq)听觉的?外耳、中耳、内耳各起什么作用?3.怎样(znyng)鉴别临床上的几种耳聋?5.有些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4.我们是怎样来感受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的?第三页,共五十
2、六页。人耳的结构(jigu)第四页,共五十六页。概述(ish):耳是听觉(tngju)的外周感觉器官外耳(wir):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听小肌内耳:耳蜗、前庭器官第五页,共五十六页。是空气(kngq)振动的疏密波(2020000Hz)10003000Hz最敏感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shnqin)(鼓膜疼痛)人耳的适宜(shy)刺激:听阈:某一声频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第六页,共五十六页。听域:把不同振动频率的听阈(tngy)和最大可听阈(tngy)连起来所包含的区域即:听阈曲线与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第七页,共五十六页。一、外耳和中耳(zhngr)的功
3、能(一)外耳(wir)的功能1.耳廓(rku):采音集音判断声源2.外耳道:传音的通路增加声强(10dB)第八页,共五十六页。(二)中耳(zhngr)的功能组成:鼓膜(gm)、听骨链、鼓室、咽鼓管功能(gngnng):增压中耳的增压作用概念:中耳通过鼓膜和听骨链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振动压强增大,振幅稍减小(约1/4)机制:鼓膜-听骨链-卵圆窗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使中耳传音增压效应(18.61.324.2倍)第九页,共五十六页。1.气传导(chundo):在听骨(tngg)链损坏时才起作用,但听觉敏感度要大为减低。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tngg)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鼓室
4、内空气圆窗鼓阶外淋巴声波外耳道鼓膜基底膜(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为正常听觉主要传音途径第十页,共五十六页。气传导(chundo)声波(shnb)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tjng)特点:正常(zhngchng)时: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传音性耳聋时:感音性耳聋时:声波颅骨振动(zhndng)骨迷路耳蜗内淋巴振动(zhndng)基底膜2.骨传导:指声波直接经颅骨转入内耳骨导气导气导和骨导都减弱甚至消失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二、内耳(nir)(耳蜗)的功能(一)耳蜗结构(jigu)特点:二膜:前庭(qintng)膜、基底膜三腔:前庭阶、蜗管、鼓阶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organof
5、Corti声音(shngyn)感受器OuthaircellInnerhaircellBasilarcells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tngg)链卵圆窗前庭(qintng)阶外淋巴基底膜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jxi)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激活毛细胞底部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螺旋器上下振动毛细胞的听毛弯曲内淋巴中K+顺电-化学梯度扩散入毛细胞内Ca2+入胞毛细胞释放递质毛细胞的听毛与盖膜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听神经动作电位(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耳蜗的功能之一:是声-电转换的换能作用1.换能过程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2、基底膜振动(zhndng)与行
6、波理论卵圆窗膜振动,引发基底膜的振动(向前庭(qintng)阶或鼓阶),振动由底部向蜗孔方向以行波的形式进行图:基底膜和盖膜振动(zhndng)时毛细胞顶部听毛受力情况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图:不同(btn)频率的纯音引起基底膜位移的示意图高频声波(波长短)传播近,最大振幅位于(wiy)蜗底部(卵圆窗膜)低频声波(波长长)传播远,最大振幅位于蜗顶部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耳蜗对声音的初步(chb)分析功能:强音基底膜振动幅度大毛细胞兴奋的数目和程度感受(gnshu)声音响度大。与毛细胞的敏感性和背景(bijng)声音有关:1.对音强(响度)的辩别:主要取决于基底膜的振幅大小(音频不变):环境中的
7、一般噪音基底膜处于轻微的振动毛细胞接受新的声音刺激时敏感性。毛细胞的敏感性:听神经中的传出纤维也可控制毛细胞的兴奋性,所以当人集中注意力听时,往往可以听到较微弱的声音。背景声音:第十八页,共五十六页。2.对音频(ynpn)(音调)的辩别:主要(zhyo)依靠基底膜的振动部位高频声波(波长(bchng)短)传播近,最大振幅位于蜗底部低频声波(波长长)传播远,最大振幅位于蜗顶部第十九页,共五十六页。3、毛细胞的感音作用(zuyng)毛细胞的静纤毛(xinmo)运动:向外侧(wic)-去极化向内侧-超级化声强与振幅相关音调与位置相关外毛细胞的快速运动-主动共振过程第二十页,共五十六页。(三)耳蜗(r
8、w)的生物电现象(自学)1.耳蜗内电位(dinwi)(内淋巴电位(dinwi))毛细胞顶端(dngdun)于内淋巴为150160mV产生机制:毛细胞内为-70-80mV血管纹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概念:耳蜗未受刺激时,如果以鼓阶外淋巴未参考零电位,则可测出蜗管内淋巴的电位为80mV左右称之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六页。产生:全部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即许多(xdu)毛细胞感受器电位同步化的结果2、耳蜗(rw)微音器电位:概念: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dinwi)变化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六页。耳蜗(rw)微音器电位的特征:在一定声强范围内能(
9、ninn)与声刺激的频率、极性、幅度完全相同无不应期、无适应性、无疲劳(plo)现象对缺氧、温度下降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在听神经损伤时仍可记录到,是一种交流性的电位。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三、听神经的AP是耳蜗神经(shnjng)复合神经(shnjng)APAP电位幅度与声强、参与反应的神经纤维(shnjnxinwi)数目及放电的同步化程度有关复合神经AP的反应(fnyng)阈:用短纯音刺激时,刚能引导出复合神经AP的最低声强意义:不同频率的复合神经AP的反应阈,可作为评价耳蜗功能的重要指标。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图:耳蜗(rw)微音器电位与听神经动作电位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六页。小结:听觉的
10、产生(chnshng)过程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1)声波经过(jnggu)外耳道传至耳膜(2)鼓膜像鼓的表面,当声音(shngyn)传至鼓膜就会产生振动(3)声波(shnb)的振动经听小骨到达耳蜗(4)声波的振动引起耳蜗内淋巴流动(5)淋巴的流动使毛细胞也跟着移动,藉由毛细胞将动能转成电能而刺激听神经产生微弱电子讯号,高频率的声音刺激耳蜗的底部,而低频率的声音刺激耳蜗的顶端(6)这些电子讯号经过听神经进入脑部(7)大脑将电子讯号转成声音小结:听觉的产生过程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六页。不同(btn)种类的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性听力损失神经性听力损失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六页。外耳或中耳发生问题
11、:当外耳或中耳被阻塞,声音便无法通过,令耳膜和听小骨无法产生振动,使听力(tngl)受影响传导性听力损失(snsh)的原因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六页。1.任何发生在外耳道或中耳的问题将阻碍声音进入内耳,造成传导性听力损失。2.传导性的听力损失通常发生在轻度或中度的听力损失,造成的听力损失约在60到70分贝左右。3.传导性的听力损失也可能是暂时性的。4.依据失聪的原因,大部分的病人(bngrn)可透过吃药或手术治疗而恢复听力。5.这种传导性听力障碍,藉由助听器的帮助,能有不错的效果传导性听力(tngl)损失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感音性听力损失(snsh)的原因问题出现在内耳或耳蜗:由于内耳无法将声音
12、转变成电子脉冲,讯息(xnx)无法从听神经传入大脑内。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1.内耳的不正常可造成感音性听力丧失2.感音性的听力损失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以及全聋。3.感音性的听力损失通常是属于永久性的。4.此类型的个案无法利用外科手术来治疗,有一些病人可利用药物来治疗。5.传统式助听器对中度到重度听力损失可能有帮助。6.对于重度、极重度人或全聋的个案,他们(tmen)无法从高功率的助听器上得到足够助益,人工耳蜗的植入可以是一最佳的选择。感音性听力(tngl)损失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神经性听力(tngl)损失的原因听神经路径发生问题:听神经损伤或丧失造成电子讯号(xnho)无法传
13、至脑部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六页。1.极少的听力损失个案是因为损伤或丧失听神经,导致神经性听力丧失。2.传统式的助听器对于此类型的听力损失,无很大的效益,因为神经无法传递足够的讯息进入脑部。3.听神经的功能须正常(zhngchng),才能做人工耳蜗的植入。有些个案可以做听性脑干的植入。神经性听力(tngl)损失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六页。耳聋的音叉实验鉴别(jinbi)比较方法正常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任内(rnni)氏实验(RT)韦伯实验(shyn)(WT)气导骨导两侧相等偏病耳偏健耳气导骨导气导骨导均缩短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六页。人工耳蜗系统(xtng)是一种电子装置,它用来帮助听力严重受损的人重回
14、有声世界,它包含两大部份:内部植入电子装置称为植入体外部语言处理机系统:新式的语言处理机可以分离式配挂在耳后人工(rngng)耳蜗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六页。人工耳蜗运作过程:(1)麦克风拾取声音并转换成电流讯号。(2)语言处理机将此电流讯号编码(转换成特定模式电流脉冲)。(3)脉冲传送至感应线圈经由无线电波感应至皮下的植入体。(4)植入体将此脉冲送至耳蜗内的电极(dinj)。(5)听觉神经拾取这些电流脉冲并传送至大脑。(6)大脑确认这些讯号为所谓的声音。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六页。人工耳蜗(rw)的运作过程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六页。第五节前庭(qintng)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
15、前庭器官(qgun)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2.熟悉:前庭反应和眼震颤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六页。前庭(qintng)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tuyun)囊球囊功能(gngnng):能够检测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和头部在空间的位置,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第四十页,共五十六页。纤毛(xinmo)的偏曲方向决定于感受器的兴奋性静息(jnx)时:RP:-80mv当向动毛侧偏曲时:兴奋(xngfn)当向静毛侧偏曲时:抑制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适宜刺激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感受细胞毛细胞动纤毛静纤毛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六页。图:前庭器官(qgun)的毛细胞纤毛受力与电位变化示意图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六页。(一)半规管1.
16、感受(gnshu)细胞:2.适宜(shy)刺激:三对半规管:前、后、外半规管,相互(xingh)垂直3.主要功能有:感受空间任何方向的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对抗刺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过强、过久的刺激可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性反应特殊的反应眼球震颤毛细胞位于壶腹嵴正负角加速度(旋转变速运动)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六页。(二)椭圆(tuyun)囊的功能1.感受(gnshu)细胞:2.适宜(shy)刺激:3.功能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毛细胞位于囊斑头部水平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第四十四页,共五
17、十六页。(三)球囊的功能(gngnng)1.感受(gnshu)细胞:2.适宜(shy)刺激:3.功能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毛细胞位于囊斑头部垂直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六页。二、前庭(qintng)反应(自学)1.前庭(qintng)姿势调节反射2.自主神经(zzhshnjn)反应3.眼震颤概念:指不随意的节律性眼球往返运动的现象慢动相:眼球朝一方向缓慢移动的现象称慢动相(是刺激前庭器官引起的,与旋转方向相反)快动相:眼球再突然移回原位的现象称快动相(是中枢矫正性运动,与旋转方向一致)临床上把快动相方向规
18、定为眼震颤的方向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六页。图9-23眼震颤(zhnchn)示意图(1)头前倾30度、旋转开始时的眼震颤方向(2)旋转突然停止后的眼震颤方向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六页。生理(shngl)意义:慢动相能使眼前连续通过的物体,在眼内聚焦成短暂不动的物像,借以看清物体,辨别(binbi)身体在空间的移动方向。眼震颤的持续时间可反映(fnyng)前庭功能正常与否正常人眼震颤约持续1540sec,过长或过短都说明前庭功能有过敏或减弱的可能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六页。第六节嗅觉与味觉(wiju)(自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嗅觉(xiju)感受器和嗅觉(xiju)的一般性质2.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
19、般性质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六页。一、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嗅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空气中的有机化学(yujhuxu)物质第五十页,共五十六页。二、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ybn)性质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人类的四种基本味觉是:酸、甜、苦、咸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六页。小结1.人耳的适宜刺激(cj)是什么?什么是听阈?2.声音是怎样传到内耳引起(ynq)听觉的?外耳、中耳、内耳各起什么作用?3.怎样鉴别临床(lnchun)上的几种耳聋?5.有些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4.我们是怎样来感受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的?第五十二页,共五十六页。小练兵1、声波(shnb)经
20、听骨链传导后A.振幅稍增大,压强增大B.振幅稍减小,压强增大C.振幅稍减小,压强减小D.振幅稍增大,压强减小名词解释:听阈(tngy)(hearingthreshold)气传导骨传导第五十三页,共五十六页。2、椭圆(tuyun)囊囊斑的适宜剌激是A.直线匀速运动B.直线变速运动C.旋转匀速运动D.旋转变速运动3、根据听觉的行波学说,声波频率越高,基底膜振动幅度(fd)最大部位就越靠近A.耳蜗中段B.耳蜗全段C.蜗底部D.蜗顶部第五十四页,共五十六页。4、正常人耳对声音频率(pnl)的最敏感范围是(2006)A2020000HzB1006000HzC.10003000HzD100010000Hz5、听觉器官的感应装换装置(zhungzh)螺旋体所在的部位是?(2009)A、盖膜B、卵圆窗膜C、基底膜D、前庭膜第五十五页,共五十六页。内容(nirng)总结耳 的 听 觉 功 能。6.对于重度、极重度人或全聋的个案,他们无法(wf)从高。外部语言处理机系统:新式的语言处理机。(2)语言处理机将此电流讯号编码(转换成特定模式电流脉冲)。(3)脉冲传送至感应线圈经由无线电波感应至皮下的植入体。(6)大脑确认这些讯号为所谓的声音。特殊的反应眼球震颤。1.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2.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二、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2009)第五十六页,共五十六页。